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十年心事梦中人

十年心事梦中人

作者:闫红

分类:文学

ISBN:9787540474072

出版时间:2016-1-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标签: 红楼梦  闫红  我想读这本书  十年心事  想读,一定很精彩! 

章节目录

(一) 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1. 黛玉如诗,宝钗是禅 宝玉接口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样的话,她要是说这种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黛玉在窗外听得震动:这人果然是自己的知己。 知己者,真正知道自己的人,知道芜杂表象之下,自己的灵魂别有洞天。对于灵魂格外深邃的人,知己是个奢侈品。 2. 少女黛玉 一个女孩子并不是因为聪明懂事而可爱,相反,是因为尖锐、计较、虚荣、笨拙而可爱,黛玉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的自苦,那自苦,让你对她有一种同类的同情,看到曾经不知所措的那个自己,你几乎想隔空摸摸她僵硬的臂膀,你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感觉。 3. 宝钗的“无情”与有情 宝钗早就一叶知秋地参透世间没有永远的繁华,她对王夫人说:“姨娘是深知我家的,当日我家也是这样冷清不成?”,她知道聚散兴衰是人世必然,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因为苦境是常态,她为他们所做的,也就是为自己所做的。 4. 宝钗爱过宝玉吗 尽管宝玉不“好”,无事忙,不上进,但宝钗和崔莺莺、杜丽娘们一样,没有机会遇见其他的男子,那一点热情,只能倾注于这唯一的人选,被他凝视时,她的脸红了,他挨打时,她慌慌地探望,并不由自主地哽咽。 5. 贾母为何不为黛玉做主 贾母会喜欢一个外人多过自己的孙女外孙女吗?她对宝钗的表扬,更像是领导的高度评价,很严肃,很正色,就差没有进一步给数据化了,这跟她提起黛玉时那口口声声的“小冤家”不同,跟一迭声地喊凤姐“猴儿猴儿”也不同。贾母对宝钗的欣赏,是透着距离感的,甚至有一种因为自己做不到她那样,所以才特别欣赏的意味。 6. 史湘云的“诗与远方” 年少时的诗与远方,中年时的苍鬓颓唐,灯下两两相望,这一生如梦似幻,如果你认为人生里最重要的是滋味而不一定是幸福,命运这样安排,也不算太糟。 这就是曹公的高明之处,他能够写尽相爱的好,也能写尽不相爱的好,有如大河,浩浩汤汤,泥沙俱下,千转百折,跌宕连绵。 7. 那些女孩教他的事 在芳官看来可笑又可叹的情事,却让宝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说到底,异性恋也好,同性恋也好,都是对于人世的恋慕,人世里有太多冷和硬的东西,能在利益得失之外,对另外一个灵魂有所恋慕,就已经很动人,同性或是异性,并没太大区别。 8. 天上掉下来个薛宝琴 薛宝琴的出现,是曹公特地取出的一根试金石。薛宝琴更美更有才,宝玉却不曾对她有半分移情,甚至于贾母都想为他跟薛家提亲了,他亦没有一点儿非分之想,并明确告诉紫鹃,宝琴与他的生活无关。他对宝琴的好,全是哥哥式的,所以他知道她美,有才,却没有一个细节,表现出她那种让人心动的魅力。 9.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 有人爱着的时候会得柔软温情,有的则相反,变得凌厉易怒,杀气腾腾,还有一种,像妙玉这样,原本有些敏感的,会变得格外矫情忸怩,令外人嫌憎,唯有那被她所爱的人,注视着她不合人之常情的举止,反而有异样的感怀。 10. 几点痛泪,一杯淡酒 可以想象宝玉的那种痛,平儿的美丽才情固然令他倾慕,可真正引起他致命怜惜的,是她在命运面前的周旋与妥协,虽然她已惯于妥协,但她习惯妥协本身,就让人心疼。但他又无法表达这心疼,她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他只能在她那严整的世界被打乱的瞬间,略尽心意。 11. 贾宝玉的残酷青春 这恨意是如此地熟悉,有那么多子女,在多年之后说起父母当初以“我是为你好”而行使的粗暴,依旧意难平,成梦寐里经久不去的哭喊,梦觉时无人能解的孤寒。王夫人不是坏人,她只是一个不聪明的母亲,不能够面对孩子突然抵达的青春,不能目送孩子渐行渐远,时间穿越到今天,这样的父母还有,但愿,不是你我。 12. 不爱过年的贾宝玉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二) 大观园里的“宫心计” 1. 袭人是那个告密者吗 人们需要假想敌,这样才会觉得安全。偏偏《红楼梦》里没什么坏人,就一个赵姨娘,永远心术不正,永远洋相百出,可是她坏得太明显,坏出一种非常适合做表情包的喜感,非但不可怕,还会因为可笑,而更加可怜。当凤姐和宝钗也逐渐获得认可,坏人这个角色,责无旁贷地落到袭人身上。 2. 那些热衷于“鉴婊”的“好姑娘” 几乎所有被骂做“绿茶婊”的女子,在人群中都出类拔萃,而热衷于“鉴婊”的,往往都是些怨忿的“loser”。这种近乎“莫须有”的谩骂,固然能让骂人者快意一时,却也暴露了自身深刻的无力感。就在“好姑娘”的幻觉中,她们度过了富有道德感的一生。 3. 混在豪门,这是一个技术活儿 张友士说:“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老天给聪明人的一个大陷阱,就是永远让他们知道哪儿不如意,给他们解决这不如意的机会,再把他们带入更大的不如意里面去。 4. 小红,那个让薛宝钗害怕的人 宝钗知道小红的野心,却不知道她的胸襟,机警透彻如宝钗,也有这种盲区,一方面是她最强调“规矩”二字,另一方面,精明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张牙舞爪向上攀爬的底层人物,最没有好感,不自觉地会放大对方的危险性,而不体谅小人物在完成原始积累时,未尝难免的穷形尽相。 5. 关于鸳鸯的爱和悲伤 她用一世姻缘,赎回一时尊严。 贾母的冷漠,杀伤力并不下于贾赦的龌龊,而鸳鸯孤注一掷,不过换回这样的结果,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若深思,不知可有警醒?对于所谓恩宠,可有更为真切的了解。 6. 香菱的自救之道 她陷入诗歌的世界,如醉如痴,反复吟哦,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一场场和自己的战争,一次次失败,从头再来,而终于见到光明,是她的一场小胜。在她身不由己如飘蓬般辗转的一生里,有几回,她能够像这样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终于不再那么命如草芥,有了表达的可能? 抗争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形式。 (三 ) 熟女的爱恨情仇 1. 凤姐这个狠角色 夫妻相处中技巧过多,掺入博弈,就只是双输。 凤姐够狠,每次都是她赢,她习惯了赢,贾琏够怂,每次都是他输,他似乎也习惯了输。可作为名门贵公子,家中练达的顶梁柱,他怎么可能甘心永远吃亏,永远服软?种种退让都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问题会暴露出来,积重难返。 2. 尤二姐:无力者的幻觉里总有很多好人 当贾琏出现,她来不及考察,迫不及待地将他当成终身依靠,当凤姐出现,她也无从质疑甄别,潜意识里,她未尝不害怕自己的质疑,撕破对方假面,露出狰狞面目,倒不如装作以为对方是个好人,也许,人家因为不好意思,就会勉为其难地做个好人了。 这是尤二姐的公关之道,也是很多小人物的公关之道,我们美化暴君,赋予他们虚拟出的温良善意,我们对搞不定的人客气羞怯地笑,以为这样,就能将他们带入我们制造的气氛。 3. 是谁逼死了尤三姐 尤三姐对柳湘莲的忠贞,其实是对男性社会道德观的忠贞。她虽然抱怨贾珍们,但心中更恨的是自己,从迁怒,到试图洗白,再到死去,她一直都把自己当成罪人。在她彪悍的外表下,她的心,一直是怯弱的,面对强大的男性社会,她百般解释,却终是百口莫辩。 4. “暖男”贾琏,温暖地杀你 贾琏这样的男子,到如今,仍然是最有杀伤力的一类,他和颜悦色,温存体恤,笑容那样迷人,那种暖包围着你,即便你感觉到了他的软弱,也会当一个可以忽略的小问题。有什么办法呢,人世太寒冷,就像眼下的天气,他微微散发的温度,是致命的诱惑,当你身不由己地走近,他就温暖地杀你。 5. 贾瑞为何敢勾引凤姐 贾瑞的殒命,似乎不能令后人引以为戒,毕竟,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事儿,亦有成功者,像前面说的那个东北监狱里的囚犯,像于连,有女人的寂寞铺底,他们就有可乘之机。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寂寞女人都渴望冒犯,弄不清这一点,轻则碰上一鼻子灰,重则如贾瑞这样,白白赔上性命,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6. 在股市上被贾瑞附体 人活世间,不可能有每时每刻的高蹈,贾瑞的错误,不在于欲望,而在与对欲望的无察觉,无反省,只能在欲望的路途上狂奔,无法悬崖勒马。 7. 李纨式母亲,以爱的名义自私 李纨跟赵姨娘,在教育方式上异曲同工,她们同样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公,儿子成了她们对抗这种不公的人质。赵姨娘通过抱怨,将自己对生活的无力感转化到儿子身上,李纨则将儿子培养成一个沉重的人,她借此得到了安全感,即便贾兰死去,这安全感犹在。 (四)红楼亦江湖 1. 凤姐贪污,贾母知道吗? 在贾母和凤姐那些玩笑背后,一定有着无须言说的共识,贾母也是一路当家理事过来的,对里面的弯弯绕,一定很清楚,她既然指望凤姐挑大梁,就不想追问得太仔细,凤姐的灰色收入,就是在贾母这个一把手的无条件支持下,变得合法了。 2. 凤姐的致命盲点 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过于顺遂的境遇,让她失去了警惕,她自以为背景强大,自身能力过人,扬言:“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似乎未曾想过,权力世界此起彼伏,变幻莫测,她倚靠的,可能是一座冰山,她轻慢的,没准即将上位。 3. 他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门子一个暗示,他敏感地意识到什么,立即退堂。这个时候的贾雨村,已经学乖了,懂事了,“翻了跟头”了,不再贸然为自己天真的激情付出代价。在门子的提醒下,他按照利益原则而不是事实真相断了案,让死者含冤,凶手逍遥,他自己则忙给凶手的亲戚,他的恩人贾政以及王子腾写了封信,告诉对方这事儿已经了结,这是他向黑暗的官场,交的一个投名状。 4. 贾政,宝玉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贾宝玉有机会,绕过父亲那张端正方直的脸,去看他的另一面,是否会震惊地发现,那背影原来是那样地疲惫空虚,像一只被命运摁住的鸟,布满不知如何是好的惊慌。华林之内,遍布悲凉之气,这个做父亲的,感受到的,也许比谁都多。 5. 贾敬:牛人当不了好父亲 贾珍和惜春,这两个人的一切表现,都像是没有父亲的人。惜春冷漠,贾珍则是一种无法无天的末世狂欢,霸占儿子的老婆,勾引小姨子,带着子侄辈喝酒赌博,无所不为。他表现如此出格,和他父亲的缺席有很大关系,一个正常的父亲,给你亲情,又教你敬畏,前者让你对世间始终存有温柔一念,后者让你学会谦虚恭谨,两者加在一起,成就一个如切如磋的谦谦君子,而贾珍,正好是这些词语的反面。 6. 探春的寂寞 作为贾府里的草根贵族,她起起落落,体会到的比谁都多,她曾经那么希望靠近贾府权力的最核心层,靠近之后,感受到的,却是最深的失望。 7. 一个权贵家族的覆灭样本 在大厦倾倒之前,贾家上下几百口,都在以各种方式等死,聪明的,糊涂的,看得清的,看不清的,就像等一场命定的火灾,竟没人想到,在火灾来临之前,正视这命运,带上全家人,走出去。 (五)在红楼梦里过日子 1. 从烤鹿肉到茄鲞——红楼梦里的好味道 宝玉叫人送给晴雯吃的是豆腐皮包子,我一直在想,这是包子馅里有豆腐皮呢?还是用豆腐皮包的包子?反正,这个心比天高的俏丫鬟,口味总比别人刁一点;宝玉特地为袭人留的是酥酪——这是老北京特有的宫廷甜食,牛奶做成,袭人“柔媚娇俏”,正是这个味儿。 2. 芬芳记忆,馥郁灵魂 在《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日暖玉生香》这一回里,宝玉和黛玉斜靠在床上闲话,宝玉忽然闻见一股幽香,从黛玉袖子里发出来,“闻之令人醉魂酥骨”。那应该是黛玉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无关者闻不出来。只有爱意,才会让它如此明显地呈现。 3. “芳名”背后是文章 薛家族人的名字也不漂亮,比如薛蝌,比如薛宝琴,都显得小气,我总怀疑这无形中暴露了曹公对这个富而不贵的皇商之家的不屑。只是薛蟠字“文起”,跟他们家起名整体风格不搭。前两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薛蟠,字文起,“文起八代之衰”,才发现这里面埋伏着一个小小的狭促,曹公这算是欺负薛呆子吗?有文化,真可怕。 4. 大观园里的物质生活 重建的同时,他也在打碎,从一开始,他就告诉你,这一切,都终将消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他一边建立,一边打碎,从完整到残片,不过一瞬之间,而曹公最伟大之处在于,即使打碎之后,他还是能留下什么,剔除各种身外之物,他在那废墟之上,建立了一个无所依附的自己。 (六)步步生莲,在贾宝玉的心路里看见自己 1. 无常,华林之中的悲凉 佛家有因果这一说,快乐,正是痛苦的因,痛苦,则是快乐的果。他在拥有时多么快乐,就会在失去时多么痛苦,因此,没有比他更害怕失去的人了。 2. 葬花:一场哀伤的行为艺术 只有黛玉,能看明白那些浮花浪蕊般的调笑背后,他的悲哀,无助,依恋,执迷——他跟那些美好的人厮混,梦想在他们的音容笑貌里,醉生梦死,自生自灭。一旦宝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成为第二个贾政,纵然是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黛玉与他,也只能在精神上分道扬镳了。 3. 情悟:此生只得一份泪 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孩与贾府的公子相爱了,爱得深沉绝望,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他的名字就是她唯一的钥匙,一笔一划写出来就是豁然开启,她从这里走进他心中。可是同样是寄人篱下的他能给她什么天长地久的承诺? 4. 我独自一人怎能温暖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规律。此刻的快乐,不能作为下一刻快乐的保证,相反,它还常常是下一刻快乐的障碍——你会要求下一刻更快乐,起码不能比现在更不快乐。 5. 救赎,宝钗的启悟 宝玉一直都想要抓住些什么,要一个“立足之境”。待到风流云散,家破人亡,他失去了最爱的女子,失去一切所执,再无立足之境时,他大概才能明白宝钗的淡泊宁静之后的力量——得失皆忘,才能宠辱不惊,纵浪大化中,不忧也不惧。

内容简介

大观园里的宫心计 阴谋阳谋 心机话术 宝钗VS黛玉:面对他人的恶意,如何反应才能显示出高情商? 宝钗VS小红:如何看待一个把成功欲望赤裸裸写在脸上的年轻人? 贾母VS鸳鸯:为什么说接近权力会让一些人错以为他们拥有权力? 王夫人VS晴雯:如何应对桀骜不驯的优秀应届生? 贾芸VS凤姐儿:如何经营身边的高端人脉?如何傍上大老板? “人人都是林黛玉,敏感,脆弱,满腹心事却还要在人群中扮演正常人。人人都是贾宝玉,爱美人,爱美景,热心时无事忙,灰心时想出家做和尚。终于错过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终于没有在一起的我和你。那些开过的花,做过的梦,说过的情话和傻话,借你荒唐言,落我辛酸泪。” 《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中的情怀与心机》是闫红2016年开山新作,十年来对《红楼梦》反复揣摩的心血首次化为文字,结集出版,与读者见面。在这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闫红笔下对红楼众生间情意的珍重,又可以随作者观察到官宦世家乃至乡野村妇的为人处世技巧,大家族不同阶层的成员善于使用的种种心机话术。闫红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王蒙称赞闫红的作品“聪慧精细,洁净空灵。文字颇有大气,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人心魂。”堪称对这本书的最佳概括。

下载说明

1、十年心事梦中人是作者闫红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微雨落月的评论
    #十年心事梦中人 : 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十年心事梦中人 : 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红楼梦这著作真的是看一遍感悟一遍…都说作者痴,谁知其中味!红楼梦说的多是女儿家事,但是因小引大,从点说面,每一个女儿家小时候的时光都是快乐的,长大了便有千般烦恼万般无奈,无人幸免…
  • 白露的雨的评论
    十年心事梦中人,说是解读红楼,不妨说是解读世情人心。 写贾琏,那种温暖的性格让人期望靠近,却百无一用,仿佛是我们看到的很多好人的样子。 写贾雨村,或曾书生意气或也诗意风流,然而,经历种种,变成了仕途宦海的大多数。那种高格调,说的义正辞严,简直让人以为是真的了。
  • cd的偶像是帅郭的评论
    所以,孤独。 "愿在字迹与心路的蜿蜒处,遇见你"——《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合肥闫红
  • 喵了个咪滴尾巴的评论
    #文艺么么# 《十年心事梦中人》好看!作者不是解密,仅从文本解读,书写红楼中的情怀与世故。文笔稳稳当当的,但是有角度有思考,让你觉得可以平心静气去倾听和被说服。 她写宝玉的爱,“谁会爱上一本哲学书或是人生指南呢?让我们为之痴迷的,总是那些瞬间穿透神经末梢的诗句啊。”#今日阅读#
  • Hi宠小虫的评论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愿下一个十年,你我依然携手与共。
  • 映夏的评论
    “黛玉一个人,仿佛就能营造出一整个远方。”读闫红的《十年心事梦中人》,有些文字真是洗练敏锐通透。喜欢的一张湘云。
  • 小苏是个小神经的评论
    被压抑的,只要曾在因缘巧合下露出过一缕触须,早晚都会抒发。因为作为面具被爱实在不是一件开心的事,表面的安静之下其实暗流汹涌,而与其说是被恶魔勾引、等到机会反噬,或者,更是对“自己”无法被深爱的刻骨恐惧吧?@合肥闫红 #《十年心事梦中人》# 太多算计是苛待自己@...
  • 扎多乙的评论
    花大半天看完《十年心事梦中人》,延续《误读红楼》的路子,部分内容还有重复,但文字间似乎更洗练剔透。欣赏闫红的敏锐、悲悯、精准、流畅,起码,比啰啰嗦嗦的蒋勋更得我心。
  • 甜小丫的芳草园的评论
    从《误读红楼》到《十年心事梦中人》,闫红让我这个资深红粉过了一把饕餮盛宴。初三毕业之后的那个盛夏,百无聊赖的我拿起了家里唯一的一本书,像块砖头般的《红楼梦》,一个人躲在自家后院打发时光。没成想...@合肥闫红 我与《红楼梦》的二十...
  • akoasmbaby的评论
    #
  • sonei8284的评论
    我没看过红楼,因为觉得自己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本书。倒是挺喜欢这种评说红楼的书,多看几家的观点,再看原著,或许才会形成自己的理解吧!这本《十年心事梦中人》写的挺不错的。从女性的角度把红楼里各姑娘的心里进行了分析。最欣赏她对宝钗和凤姐的剖析,至少有些观点是很突破的,颠覆了之前的认识
  • 枫涛2016的评论
    重新看完闫红的《十年心事梦中人》,这次浏览的较快,还是认为书中的观点有些不深入,不贴切的地方也有,不过聪明的想法也有。《红楼梦》真是迷,解的浅大家都知道,解的深总会有漏断或臆断,无论什么视角都无法迎合所有人。
  • Zz新绾___的评论
    “人人都是林黛玉,敏感,脆弱,满腹心事却还要在人群中扮演正常人。人人都是贾宝玉,爱美人,爱美景,热心时无事忙,灰心时想出家做和尚。终于错过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终于没有在一起的我和你。那些开过的花,做过的梦,说过的情话和傻话,借你荒唐言,落我辛酸泪。”#十年心事梦中人#
  • 兔子小姐白着呢的评论
    #十年心事梦中人# 我当年的第一本红楼跟我妹现在的第一本红楼——感觉是两种不同的画风啊[眼泪](我当年可是很宝贝它的[闭眼]翻了不知道多少遍→_→附一张差不多是十年前的我摹的黛玉[笑cry])
  • 元媛0503的评论
    #每日阅读#我们读书,读出的都是自己;我们旅行,看到的都是自己。一遍两遍,百遍千遍,不过是对自己更了解而已。—#201608# 闫红《十年心事梦中人》
  • 穿靴子的鹿的评论
    看完闫红的十年心事梦中人 ,又开始看起红楼梦来。
  • 小莔儿的评论
    十年心事 梦中人!!!! 图中是哪几个人物呢,,大家猜猜看!!! 郑州·西元国际
  • _雪千寻__的评论
    一个女孩子,不是因为聪明懂事而可爱,相反,是因为尖锐、计较、虚荣、笨拙而可爱,林黛玉的种种张狂里,有一种我们熟悉的少女气质#十年心事梦中人#
  • 方糖伊人的评论
    十年心事梦中人~不一样的情怀与故事
  • 请叫我随遇而安君的评论
    力荐闫红2016年开山新作《十年心事梦中人》,较蒋勋的细说,也自出机杼,别有意味。 “黛玉这样的女子,她的缺失感让你心生怜惜,她的温柔又能给你别人不能替代的甜蜜,她的小性子固然令你烦恼,可是所有让人上瘾的东西,都会让人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感觉,最后,她成了你梦里也不能忘记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