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作者:[美] 史蒂文·约翰逊

分类:科技

ISBN:9787508661117

出版时间:2016-9-2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标签: 科普  科学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玻璃
我们周围各种元素的物理特性,既能禁锢我们的创造力,也能赋予其强大的力量,玻璃就是这样,从一开始就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试图扩展我们的宇宙视界。而自始至终,玻璃都在为我们指引方向。
第二章 寒冷
两百多年前,绝大多数生活在赤道气候的人们,也许一辈子也从未体验过什么叫寒冷,冰块被视为罕见的奢侈品。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制冷革命改变了世界,甚至,将几百万的新生婴儿带入这个世界。
第三章 声音
从勃艮第洞穴中尼安德特人的歌唱,到爱德华–里昂·斯科特·迪马丁维尔对着他的声波记振仪低吟浅唱,再到艾灵顿公爵从棉花俱乐部发送无线电广播,声音技术的故事始终聚焦于如何扩展我们嗓音和耳朵的范围及强度。但是最令人惊奇的转折点将会出现在仅仅一个世纪前,这时人类首次意识到,声音还能有助于我们看东西。
第四章 清洁
19世纪科学与工程学方面最了不起的某些创意,帮助我们净化了以前太脏而不可饮用的水。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推动时尚女装的发展因素是什么,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好莱坞或时尚杂志。但是,没有几个人会提到用来首次净化自来水的次氯酸钙。
第五章 时间
当我们思考引发工业革命的技术时,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轰鸣的蒸汽机,以及蒸汽动力织布机。但是,在工厂喧嚣的声音之下,一个更柔和但同样重要的声音无处不在,那就是摆钟的嘀嗒声,静静地为我们计时。
第六章 光
电灯泡的奇特之处在于,它已经成为创新“天才”论的代名词;然而这一发明背后的真实故事,实际上却支持我们做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框架:它的出现,其实依赖于一个创新模式的网络或系统。
结 语
致 谢
注 释
参考书目
图片来源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这是一本以新颖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本质的科普常识巨著。专注于人类文明史上6种里程碑式的创新发明,审视伟大创意的力量与回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史蒂文·约翰逊倾心之作。同名纪录片《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分辑播出,并取得良好收视。6项创新,6种颠覆世界的方式。这是一本现代器物史,透析人们日常使用的基本物品的起源;更是一本社会变迁史,通过日常用品的演变透视社会生活的演进。

下载说明

1、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是作者[美] 史蒂文·约翰逊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贾里的评论
    从科技meme的角度阐释历史,别有一番趣味,更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复杂系统演化的本质是涌现:当技术准备到达临界点之后,同样的创新总会被不同的人独立发现。如果技术准备不足,那么超前的创意也只能埋没于故纸堆中,等待后人重新发现。作者在这本书里只攫取了几个他认为较为重要但是容易被大众所忽略的科技meme,相信有更多的遗珠还等待着被发现。
  • Mar的评论
    毕!
  • 会飞的猫的评论
    伯宰的速冻食品技术突破就是以慢直觉的形式逐渐成形的,但同时,它的出现也来自于若干完全不同的地理和知识空间的一种相互碰撞。要想设想一个速冻食品世界,伯宰需要体验那种挑战,就是在奇冷无比的北极气候里能够养家糊口;需要有和因纽特渔夫共度的冰下钓鱼时光;需要查看过纽约港捕鳕鱼的拖网渔船臭烘烘的集装箱;需要具备制造远在结冰点以下的气温的科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建设生产线的工业知识。像每一个 摘自知乎电子书《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 6 项创新》,作者 Steven Johnson 在知乎阅读全书: https://www.zhihu.com/publications/nacl/119552370
  • 一哒蛋蛋的评论
    一个小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冰块那段看的非常过瘾
  • Steven陈的评论
    给人起飞灵感,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蜂鸟效应,说白了就是“偶然的背后有必然”。作者用花做例子,花为了繁殖,进化出了花蜜,勾引蜜蜂上来蹭花粉,蜜蜂为了采蜜进化出发现多重颜色的复眼,俩种生物无法沟通居然为了同一个目的,进化了这个目的就是“繁衍”,这时候一只小鸟也进化了,蜂鸟它可以悬停在花周围吸蜂蜜,这个进化是出乎花的意料,但蜂鸟就这么出现了,为的还是“繁衍”。这就是蜂鸟效应,多多观察周围才能发现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创新。作者用六种人类科学的蜂鸟效应告诉我们,创新需要的不是闷头苦想,而是要在自己从事的领域边缘做事,用跨界思维去想问题,看似复杂的事物,可以在不同的纬度找出不一样的关联。从玻璃的发现到观察黑洞的天文望远镜,因为镜发明导致文艺复兴,自我意识崛起,谁能想到简单的玻璃,居然推动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呢
  • LaoBai的评论
    当作发明史趣闻八卦看看就好了,这本书口碑不错。但如果想通过这六个发明的过程总结人类科技树的进化方式,我觉得有点想多了。 当然,不排斥有些发明的过程确实有些让人心头一亮的因果关系证明(证明而已,此处是动词),但总的而言,恐怕是只有启发心智的作用而不是可以模仿复制的秘方。
  • 丰臣秀姬的评论
    好玩儿
  • 星小白的评论
    书的切入视角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一个领域的创新变化,引发一系列涉及科技,社会,医疗等多领域的改变甚至大的变革。看完后,你会对自身已经被所在行业固化的思维模式有新的思考。不过部分内容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本身如此,略显学术。
  • 罗文益的评论
    手机,科技发展的集大成者,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
  • 墙壁眼睛膝盖的评论
    宏观角度讲解文明进化史 via樊登
  • 程解酒的评论
    一种文科生看科学史的感觉(褒义),从历史的视角写出了科学的磅礴气势。文采可以媲美 BBC 纪录片《光的故事》。非常有趣,值得一读。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过誉。很多论文了。
  • optman的评论
    几年前读过英文版,今天重读中文版还是有很多新发现。要么是记忆力太差,要么是英文太烂,要么是写得好值得读第二遍!我觉得是后者吧,哈哈。
  • 影启缘末的评论
    单个看是有宏大感的,但是六个发明之间的贯通感不够
  • 岸光的评论
    引人入胜,充满洞见
  • blueoxygen的评论
    有趣的科学历史
  • 追随我心1802的评论
    叙事方式上有时略有牵强,不过选题和相关资料值得参考。
  • 游艺的评论
    玻璃、冰块、声音、清洁、时间、光线
  • Moon的评论
    一本拓展思维的书,是对创新理念及其影响的独特认知。创新是由时间(长时间积累)和空间(大量人合作)织起来的一张网,当达到某个“临界状态”(相关知识、技术、工具等已经具备),创新就会自然“生长”出来,其中既有偶然也有必然。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同一个创新会在差不多时间段在世界各个角落被独立被发现,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创新来自于某位天才灵光乍现这种传统认知,即便没有那几位天才,创新恐怕迟早还是会出现的,只要临界点条件已经具备。 书中着重讨论了创新的“蝴蝶效应”,也即一项创新将引发一系列更大的技术与社会的巨变。古登堡印刷出现使得人们更容易视力模糊、而视力模糊又使得制作眼镜镜片的能力增强、这一增强直接导致显微镜发明、显微镜发明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微生物世界、抗生素出现、大量致命流传疾病被治愈、
  • dayday的评论
    - 我们如何走向今天: 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 制冷 钟表 镜化 水净化 录音 人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