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好的决定

最好的决定

作者:[美] 梅根·多姆(编)

分类:文化

ISBN:9787020148394

出版时间:2021-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标签: 女性  女性主义  社会学  成长  社会  美国  历史思考  随笔   

章节目录

前言......1
森林里的孩子们......1
母性......25
别的事,成百上千......43
新版罗达......61
活在当下,意味着随后消失......77
最重要的事......99
最怕莫过当妈......121
业余人士......133
拯救你自己......153
烦死人的“拥有一切”......171
超越母性之再超越......195
彻底湮没......209
如果你不是你,绝对是个好妈妈......223
最难的艺术......243
只当阿姨......263
终结......281
致谢......297
作者介绍......298

内容简介

● 十六位没有选择生育的作家,坦诚地分享自己对这一至为重要的人生决定的思考

●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别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讨厌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 呈现了“边缘群体”生活和决定的复杂性,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分析样本

● 有助于读者理解特定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趋势的社会和心理成因

● 著名翻译家于是倾情翻译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下载说明

1、最好的决定是作者[美] 梅根·多姆(编)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的评论
    “养育后代是很美好,但我决定先拯救自己。”
  • 野生编辑怪阿姨的评论
    很难想象,如果我在2019年之前看到这本书,还会不会模棱两可稀里糊涂地决定生个孩子。我曾和我妈认真地讨论过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因为我有自己的报复需要实现,她说你忙你的,我来带(现在也确实是这样了);我说我担心这个操蛋的社会不会善待一个小孩;我说不我想每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活在随时会失去孩子的惶惶不安里;我说我们没有孩子也可以很开心地活着;我说我们并不指望孩子可以养老。但即便如此多的理由,我还是生了孩子。我不知道理由是什么,到现在也不知道。我只能说这本书我划线划得太累了。因为字字句句,都像是在替我发言。
  • 岂能无怪哉的评论
    就很奇怪我每次反问那些问我为什么不要孩子的人“为什么要生小孩”的时候,就很少有人会不假思索的开开心心的告诉我“有孩子特别好特别幸福”“我就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小孩”,那既然有小孩的人都很少思考为什么要生,为什么不要小孩的人要整天面对“为什么不生”这种蠢问题,不想生就不生咯。大家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就行了吗?我不关心你为什么生,你也不要关心我为什么不生,各自幸福就好咯。
  • Jianing的评论
    有几篇很有意思,很有共鸣,说了很多我想说的话;也有几篇很无聊。看他们用文字defend自己不要孩子的决定,极大地消解了我急于向催婚催生的妈妈及周边众人defend自己的心情。说到底是我的事情,你管我呢。如果男的可以生孩子,我也很愿意出一个细胞,然后抚养我老公生的孩子。
  • 阿阿阿阿阿潘的评论
    决定不生孩子是一个存在主义难题,迫使人赋予此生意义,拷问存在本质。本书的女性视角更像促膝谈心尤其是《超越母性之再超越》真的看到流泪
  • peanut的评论
    实话说这一本书男作者写的三篇比女作者更加值得一看,因为女作者的困惑基本就是我们每个决定不生育的女性的困惑,但是三位男性作者——他们提供了更为冷静和冷血的视角,他们决定生不生孩子只和这个社会有关,和自己并无太大的关联。换而言之,生不生孩子对女性是生理选择,而对于男性恐怕更大意义上是社会选择。
  • 丛林宜歌的评论
    16篇里13篇都出自女性手笔,本身足以证明深入思考且最终作出不生养决定的主要还是女性,她们没有繁殖欲,不被社会上将母性浪漫主义化的众口铄金所蒙蔽。除了被质问缘由,她们往往还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万一日后后悔。她们勇敢、坦诚、自由,有思想深度,展示出如编者前言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还不错的成年人,并非只有一种途径。
  • 祝羽捷的评论
    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于每个人其自身,这本书提供了不生育的理由和生活经验,生育不是必须选项,生而为女的意义也不在于实现子宫的孕育功能,childfree只要开心就好。
  • 耐心酱的评论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指出了主动选择不生育的人并不是一个整体。有些人是不喜欢小孩,有些人是以事业为重,有些人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好父母,有些人是出于对世界的悲观预想......我有时候甚至会想,人们给丁克族贴上“自私”“短视”“缺乏责任感”等标签的行为,也是我不愿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之一——一个缺乏包容的世界,在我看来就等于是危险的。不过,就像我不承认存在什么“最坏的遗憾”,我同样不认为有什么可以被称为“最好的决定”。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就好了,也别去指摘别人的生活,否则架是永远吵不完的。
  • 大汁儿的评论
    最棒的一点是,让我意识到,人生可能要有所依寄和指望才行,对很多无法面对人生日常生活背后更混沌、虚无部分的人而言,生孩子本身就是活下去最大的意义。而决定不生养,是极具勇气的选择,这的确是自由,不是轻飘飘的,而是复杂、厚重的答案。
  • 狸梨子的评论
    没看到多少期待的内容,都在絮絮叨叨社会环境,童年经历,事业发展,自身情绪,说了一大堆最后来个不后悔,我过着充实的生活。
  • 嵇澹的评论
    《自私,肤浅,自我迷恋》是长久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对选择不育人群的污名,禁忌在集体意识根植之深以至女性面临是否生育的沉思时不免为听从自由意志而非文化建构的决定自责,仿佛逆流而行,成为女性群体的叛徒。中译题目改为《最好的决定》,擅自添加的幻想色彩以自以为是的歌颂姿态把本书议题的开放视角堵死在与其极力反对的单一终极目标难分伯仲的狭隘定性,如同化学鸡汤奇香扑鼻内含剧毒。母性与童年等虚构概念,社会勾结父权发明的浪漫说辞,奴从形态的女性和升华为本能天职的属性锁定,无论顺其自然的道德绑架,还是生儿育女和自我实现可以拥有一切或两者兼顾的哄骗,都是完美谎言。不想生养的决定只是出于个人意志的选择,没有好坏。人类命运宏观叙事令我厌倦,末日似乎随时可能降临的前夜,我先忙着拯救自己,并暗自享用着对抗世界赢来的微小胜利。
  • 我是萝卜啊啊啊的评论
    看第二篇,你就会觉得现代社会关于孩子的各种主流话语是多么可笑。不如承认你的第四代就不会记得你是谁这种现实吧。
  • 索马里的评论
    蹲大家的读后感
  • 聂塔塔的评论
    杰夫·戴尔太会写了吧,太能表达了。第237页,绝了
  • 双流兔头的评论
    在思考要不要生孩子的档口看到这本书,我抱着极大的期待,结果却是相当失望的。吸引人的仅是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内容就像家长里短的闲碎碎念。中文版书名改为《最好的决定》,不知该说出版社聪明还是鸡贼,反正有被骗的感觉。
  • 一棵休闲的菜的评论
    其实它是一本不生孩子理由的作家自述随笔合集,尊重个人选择,也看看选择不生孩子的人的内心世界。但如果你希望能得到什么指导意见的建议,还是慎重阅读,有点家长里短。这个翻译措辞太接地气,导致阅读的时候在想这是讲外国?爹妈/约/大包小包挤火车/大卸八块诸如此类。在三胎开放的档口,这本书能顺利出版值得庆贺。 不过挺讽刺的在于1973年得州的“罗诉韦德案”让堕胎合法化,而2021年5月得州州长却签署了全美最严苛的反堕胎法。 “世上没有谁拥有一切——为人母也好,不为人母也好,男人也好——只要是人,都有欠缺。无论现在或未来,所谓完美的人生都不存在,否则就等于放任一种危险的幻想——人可以没有遗憾地活一辈子。没有谁的人生没有遗憾。每个重大选择都有其利弊,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也不管人们能不能认清现实。”
  • B.Yellow的评论
    和编者和大部分参与讨论的作者一样,我也并不想怀着极度嫌恶的反育心情来翻开这本书,解读这个问题。找到一些不同的途径,来探讨不要孩子的选择,请社会不要再假设每个人都“应该”生儿育女,这才是落脚点。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人会拥有一切。所有社会和他人想象的孤独、漂离、怪异乃至不堪的死亡...可能存在,可能发生,但不必要因为恐惧这些未发生的困境而让自己制造一个新生命,陷入更无法掌控的境地中。选择不生育的人,也可以很喜欢孩子,和孩子快乐相处;他们只是做出了选择。有些惊讶原来西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由宽容(当然还是走在了前段),路漫漫其修远兮。
  • sammi1119的评论
    喜欢《终结》这篇提出了一个接纳自我选择的角度,繁衍传播文化基因而非生物基因。
  • 梓然的评论
    中文译名实在太抓马了,实则非旦没有畅言无子之欢,反而是坦诚分享有过的坎坷、意外、错失时机、童年往事、性向挣扎,相比于『顺其自然』地成为父母,这些在结果上逆流的作家们在解析生命何为上更向前一步。生育是一个选项,也应该只是一个选项。/忍不住说,虽然书中有男性也有gay,可男性在面对生育选择时的自如自我还是溢出纸面,而所有的女性无一不在『生育是否是一种必须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的泥潭中反复挣扎过,这还能说『母亲』不是被建构出来的社会角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