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国

  • 穷忙纽约

    作者:[美]凯瑟琳·纽曼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推荐

    “汉堡工”不觉得自己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他们始终认为,工作就等于尊严,没人应该不劳而获

    纽约这座大都市里

    财富、科技、文化

    一路高歌猛进

    小人物却无立足之地

    回看新经济来临前夜

    美国底层人民的奋斗与挣扎

    这是一部酸楚而有力的民族志,凯瑟琳·纽曼把目光投向了最容易被大众和媒体忽略的生活困难人群——工作穷人,那些整日为工作奔波却始终只能生活在温饱线上的群体。

    穷忙族做的都是苦差,比无业人群更辛苦,却得不到医疗等社会保障。可他们还是不遗余力地奋斗,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对其中大部分人来说,“梦想成真”永远不会发生。

    有些人可以逾越就业的障碍,而有些人不能,造成这种局面的种种原因都遭到了无视。最终,这些真相在美国文化里都被一笔勾销,社会被简单地一分为二:尊贵与卑微、上班族与懒汉。

    两年之内,凯瑟琳·纽曼在纽约哈莱姆区追踪了300位穷忙族,记录他们的人生片段,看他们在酸楚的人生底色下如何找到自尊、努力工作、保护家庭。

    本书对内城区的工作穷人进行了研究,令人深受启发……堪称社会学经典著作。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对贫困问题的叹息失望、对自力更生观的反复灌输已屡见不鲜,而纽曼的这本书……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美国的分裂

    作者:[美] 小阿瑟·M. 施莱辛格

     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肯尼迪总统的特别助理、美国重量级历史学家小阿瑟•M. 施莱辛格作品简中版首次引进

     战后美国最擅长叙事的严肃史学家,作为时代和事件的亲历者,提供全局性和独到性的历史眼光

     从历史和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调和身份认同和政治正确之间的矛盾

     “大熔炉”或是“巴别塔”,到底哪一个才是美国?

    (1)小阿瑟•M. 施莱辛格具有多重身份,作为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同理查德•霍夫施塔特、丹尼尔•布尔斯廷、埃里克•戈德曼旗鼓相当,获得过两次普利策奖、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和一次美国历史学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同时他还是肯尼迪的白宫特别助理,一位将学者与公职人员的身份很好地在自己身上统一起来的典范。作为学者,作为“一线”观察员,小施莱辛格十分勤奋,留下十几部重要的史学专著以及数量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小施莱辛格的作品至今尚无完整中译本,小阿瑟·M. 施莱辛格史学经典系其作品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

    (2)起初是作为学者,后来是作为“一线”观察员,有时还作为亲身参与者来探究美国的内在矛盾。小施莱辛格是为数极少的能让你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的历史学家之一。小阿瑟•M. 施莱辛格一直处于美国政治的核心圈,他的作品反映出的是一个历史学家对政治权力运作和政治事件变幻的独特观察、记录和思考。

    (3)严肃史学家中最擅长叙事,作品可读性强,适合大众读者。小施莱辛格的写作手法十分高明,有着文体家的那种自然的热忱和19世纪小说家对景致和人物的专注,故事感强,有面向大众读者的质地。从内容上看,小施莱辛格的作品涉及我们长期以来关注的美国政治、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对总统制的研究,提出“帝王总统”的概念,对多元社会、美国认同、种族和族裔问题的关注,对美国政治周期论的观察等。

    (4)《美国的分裂》聚焦美国移民史和种族、族裔问题,从历史和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以调和身份认同和政治正确之间的矛盾。

    “大熔炉”或是“巴别塔”,到底哪一个才是美国?

    为什么种族主义是美国实验的巨大失败?

    美利坚何以分裂至此?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为何如此激烈?

    (5)《美国的分裂》初版即获《纽约时报》畅销书。简体中文版系列作品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顾云深教授为丛书书写万字序言,跟着小施莱辛格走近美国核心,理解美国经验。

    《美国的分裂: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追溯了美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高潮和它们在美国引起的排外主义浪潮,审视了一个又一个多族群国家的经验教训,指出美利坚民族的经典形象——种族、财富、宗教和国籍被“大熔炉”同化——正在被赞美差异和放弃同化的观念所取代。小阿瑟•M. 施莱辛格指出,多样性从一开始就是美国的标志,种族意识的高涨在一个因历史偏见而蒙羞的国家的确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后果,但是种族狂热的兴起可能会危害社会团结,使美国社会分裂到危险的程度。

  • 造雨人

    作者:[美]约翰·格里森姆

    ☆全球畅销小说家约翰·格里森姆致敬法律理想之作

    ☆马特·达蒙主演同名经典电影原著

    ☆赵松、林维、车浩鼎力推荐

    ··

    【内容简介】

    《造雨人》讲述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扳倒一家大公司的故事。

    在毕业前夕,鲁迪·贝勒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客户”——布莱克夫妇。他们的儿子唐尼·雷身患白血病而无钱医治,保险公司拒绝支付唐尼的医疗费。鲁迪意识到布莱克一家被保险公司欺骗,他将要发起的是史上金额最大的保险欺诈诉讼。就这样,一贫如洗、毫无经验的鲁迪,与强大的保险业、顶级的律师团队展开了正面交锋,他也随之陷入了充斥着谎言与操纵的旋涡……

    ··

    【名家推荐】

    约翰·格里森姆绝对是那种能在规定动作里拿高分的作家。当他让鲁迪律师说出“贪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时,其中的残酷意味就已悄然弥漫,而不管最后他为小说涂上怎样的蜂蜜色,都无法遮蔽那冷漠的世界里不断繁殖的贪婪与绝望。他很清楚,真相的幕布拉开就合不上了,哪怕是用尽好莱坞式的天真、决绝与爱情。

    ——赵松(作家)

    ·

    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律师,法律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是由我们这些法律人的形象所构造的,正义也是通过每一个案件而得到阐述。每一个法律人或者有志于法律的人都可以阅读这个故事……法律人始终生活在各种诱惑之中,也见惯了那些黑暗和苦难,在这样一个晃动的社会中,或许我们该时刻思考,如何坚守自己并为众人带来光明。

    ——林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

    ·

    “造雨人”是一个精妙的比喻。因为掌握了法律的技术,一个法律人就变身为一个有可能呼风唤雨的巫师。是做一个在上流社会中手眼通天、八面逢源、能为律所和客户带来巨大收益之雨也让自己名利双收的造雨人,还是做一个能够共情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艰难,为了给弱者唤来希望之雨甚至不惜与强权抗争到底的造雨人?这是每一个走上法律之路的年轻人,经常在岔道口前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如何选择自己的造雨人生,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享有盛誉的《造雨人》。

    ——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 萨巴斯剧院

    作者:[美]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我写了一本邪恶的小说,但感觉它像羊羔一般纯洁。”

    ——罗斯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感言

    《萨巴斯剧院》是菲利普•罗斯的早期代表作,获199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本书的主人公米奇•萨巴斯曾是小有名气的木偶师,在曼哈顿拥有一家剧院,但如今六十四岁的他因病放弃事业、性丑闻缠身。他离经叛道,生活中重视的只有性,以此来反抗平庸的日常。情人德伦卡去世后,他在回望故人与故里的过程中,又引发了一系列的闹剧,现实生活成了他的舞台,萨巴斯的下流剧院再度开演。

    1.现代版《失乐园》

    昆德拉对罗斯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现代情色史学家”。继亨利•米勒等人对性爱给予抒情诗般的狂喜后,罗斯对性爱本身提出了质疑。它仍属于享乐主义,但问题重重,伤痕累累,令人啼笑皆非。他在描写性爱时,罕见地将忏悔与讽刺结合在一起。因真诚而无比脆弱,也因讽刺而深邃之极。

    2.“撒旦”萨巴斯登场,下流剧院开演

    “《萨巴斯剧院》让人联想到《玛尔菲女公爵》,舞台上躺满了触犯七宗罪的尸体。”米奇·萨巴斯无疑是罗斯笔下的头号恶人,他的恶肆无忌惮,像杰昆·菲尼克斯变装成小丑从132级台阶上舞下来那样,洋溢着纯粹的生命力。

  • 海中白象

    作者:[美] 凌岚

    《海中白象》共收入九个中短篇小说,主人公均为移民美国的华人,写的是他们在美国生活的日常。其中,《海中白象》从女儿的视角讲述父母情感破裂的故事,父亲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母亲红杏出墙造成夫妻裂痕;《潮来》描绘一对闺蜜不同的命运轨迹,以双线形式讲述老病和毒品导致的复调悲剧;《陀飞轮》写出少男少女青春期的悸动,对异性的好奇和对性的探索,背后隐藏的是女主角对于存在状态的不满和反抗;《消失》与《陀飞轮》是姊妹篇,采取不同的视角,《消失》是以女孩的第一人称来讲述一个钢琴天才少女在父母离异后,决定不再忍受被安排的人生道路,以消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反叛;《烟花冷》中,女主人公百合的“合伙丈夫”心脏病突发去世,她走出短暂消沉,在回忆和对现实的关切中,重拾人间的美好;《豹》通过一对小夫妻因流产而产生嫌隙又努力弥合的心路,揭示了生命的魅力;《时差》写了一个丧偶式育儿的主妇突然昏迷,丈夫在照护妻儿及深度自省的过程中,产生对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求;《萍聚》通过一次疫情期间的老友聚会,回顾了由一桩技术间谍案引发的官司,展现了华人间的互助与亲情;《四分之一英里》经由一位站街女的惨死,书写了华人女性间的惺惺相惜。小说集《海中白象》里描写的美国,是一个普通人的美国,一个更真实的美国;这些中短篇小说共同组成一幅移民浮世绘,个人的奋斗在生活的偶然性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人们求生的热忱又如此强烈,营造出一种命运的神秘感和悲壮感。

  • 蚂蚁的世界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

    ★“当代达尔文”、国际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冠顶明珠”之作

    ★蚁网站长、文津奖得主、动物学者冉浩,联袂青年昆虫学者高琼华、申健,隆重译荐

    ★国内博物文化倡导者刘华杰、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水哥”王昱珩 姬十三 倾情推荐

    ★回归威尔逊最擅长也最热爱的研究领域——蚂蚁,惊心动魄的蚂蚁探险之旅,揭开社会性昆虫的奇迹和奥秘

    ★赠送炫酷印银蚂蚁图谱卡片,一套9张,两套不同款式随机发送,百倍放大蚂蚁细节,纤毫毕现

    -------------------------------------

    【内容简介】

    蚂蚁,是这个星球上最有魅力的生物类群之一。全世界大约有1.5万种蚂蚁,遍布陆地各个角落,而我们知之甚少。国际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一生痴迷蚂蚁,他将带领我们开启这场持续80余年的蚂蚁探险之旅。

    从童年时期在亚拉巴马州森林中第一次与蚂蚁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岛、莫桑比克、新几内亚、多芬岛等遥远之地的旅程,威尔逊对蚂蚁的观察和研究步步深入。他选取25种典型蚂蚁,不仅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形态和组织,还介绍了它们如何通过信息素“说话”和认路,如何协作和战争,如何进化和改变历史,让我们认识到蚂蚁作为社会性昆虫的代表物种之一,如何“统治”了这颗星球。

    威尔逊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蚂蚁世界。在研究“雄蚁不过是会飞的精子导弹”和“蚂蚁让老太太参加战斗”时,威尔逊雄辩地用火蚁、行军蚁和切叶蚁等物种考察论证。许多鲜为人知的蚂蚁跃然纸上:“白蚁克星”马塔贝勒蚁,非洲最凶猛的蚂蚁战士;哥斯达黎加的角窝蚁,世界上节奏最慢的蚂蚁;新喀里多尼亚的黄尾犬蚁,一度被认为灭绝,而威尔逊在2011年发现了它。

    书中含有克里斯滕·奥尔细致入微的蚂蚁插图,以及威尔逊在世界各地探险的罕见照片。《蚂蚁的世界》是每一个昆虫和自然爱好者值得拥有的一本书。

    -------------------------------------

    【编辑推荐】

    ★爱德华·威尔逊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回归起初让他心动的领域——蚂蚁,唤起他一生精彩斐然的蚂蚁探险之旅。威尔逊称得上是世界研究蚂蚁第一人,他的职业生涯建立在对蚂蚁的热情上,也正是蚂蚁的研究,促使他对社会生物学的构建。这本书将是你认识蚂蚁的领航之作。

    ★专业严谨的的翻译,呈现上佳译本。译者冉浩是文津奖得主、蚁网站长、动物研究者,并为本书倾情写序;同时联袂青年昆虫学者高琼华和申健,专业的翻译团队确保将本书原味献给国内读者。

    ★细致入微地认识25种典型蚂蚁,深入探索蚂蚁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了解它们如何用信息素“说话”和认路,如何分辨同伴的尸体,如何拟态伪装,如何对内协作分工、对外发起战斗等。这些物种包括红火蚁、内瓦蚁、大头蚁、响蚁、光泽速蚁、马塔贝勒蚁、黄尾犬蚁、长有陷阱颚的蚂蚁……

    ★蚂蚁身上藏着进化的奥秘,是推动世界运行的小生物,更是研究社会性昆虫的代表物种。蚂蚁拥有1.5亿年的历史,从恐龙时代幸存至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们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启示?甚至它们如何影响了《寂静的春天》的写作出版?

    ★30余幅蚂蚁手绘插图,百倍放大呈现高清细节,肉眼可见蚂蚁纤毫。赠送炫酷印银蚂蚁卡片,9张一套,两套不同款式随机发送。

    -------------------------------------

    【媒体推荐】

    《蚂蚁的世界》是20世纪伟大博物学家E.O.威尔逊的“天鹅之歌”,一如《腐殖土与蚯蚓》是19世纪伟大博物学家达尔文的“天鹅之歌”。这两位大师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下了他们各自一生最为钟爱的动物——地球上“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两类生物。这一跨越时空的“巧合”,几乎是他们命中注定的。该书堪称科普圣手威尔逊众多著作中的“冠顶明珠”之作。

    ——苗德岁 演化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

    博物学家是大自然女神的祭司,可是如今博物学家地位低下。成为科学家的博物学家通常不愿再承认自己原来的身份,但威尔逊例外,他不断重复和强调自己是博物学家,甚至把它用作自传的书名。在《蚂蚁的世界》中他再次回顾自己作为一名博物学家是如何锻造出来的。通过小小的蚂蚁来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理,这便是威尔逊一生的工作。他超级成功,每个少年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孩子们一定喜欢过什么,那么就保持自己的爱好,持续关注它、研究它,获得乐趣,收获成功。

    ——刘华杰,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威尔逊的这部作品颇具启发性,充满了对蚂蚁这一物种的洞见……威尔逊对他的研究主题、对科学方法以及对自然世界的热情,尽数体现在这场令人动容的蚁学历险中。

    ——《出版人周刊》

    如果你想了解一种经常被误解的昆虫的自然史,你一定会欣赏这本《蚂蚁的世界》。威尔逊用谦逊而健谈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毕生所倾心的大自然的微小奇迹。

    ——《图书馆杂志》

    爱德华·威尔逊在广泛的科学课题上的写作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和奖项。如今年愈九十的他基本上已从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中退休,但仍然笔耕不辍。这本书生动呈现了他毕生研究蚂蚁的探险经历和轶事,在内容和质量上保持了一贯的一流水准。

    ——《科克斯书评》

    威尔逊对蚂蚁生物学和行为学的见解,展现了关于进化、生态学以及人类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自然选择所解释的更多启示,并建立了他杰出的职业生涯。《蚂蚁的世界》是一本富有张力和叙事性的小书,既有博物学家关于探险经历的动人描述,也有足够让读者警醒的科学硬知识。

    ——《经济学人》

  • 美国四百年

    作者:[美]布·斯里尼瓦桑

    ★ 一部创业者书写的美国资本主义兴衰史,以移民视角重述美国历史。

    ★ 描绘美国各历史阶段的时代“弄潮儿”群像,呈现创业者的抉择、成功与失败。

    ★ 讲述35个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发明、技术和行业的故事。

    ★ 充满丰富有趣的细节,展示显微镜下的美国经济生活。

    ★ 经济学家张维迎推荐阅读,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与历史学家联袂力荐。《经济学人》2017年年度zui佳图书。

    美国的历史不仅是政治性,也是经济性的。美国人以公民身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消费者的身份行使经济权利。自由市场代表着美国精神中的冒险、创新、不择手段、机会主义,它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法律建设,又逐渐在种种社会运动中被法律和政策规制,它们彼此互动形成美国式资本主义,并塑造着多种物质文明和城乡景观风貌。

  • 柏林2:烟之城

    作者:[美] 贾森·卢茨

    “美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2009年度获奖作品

    和缓、生动堪比纪实文学的唯美图像小说

    战争硝烟尚未散尽的柏林

    由迷惘的白昼和放纵的黑夜交织而成

    冷静的黑白线条勾勒混沌的城市肖像

    静谧的构图书写令人窒息的时代之殇

    ◎ 编辑推荐

    ★ “贾森·卢茨迷人三部曲”系列作品二度获得 艾斯纳奖

    继第一部“石之城”于2001~2002年间相继荣获伊格纳茨奖、哈维奖及艾斯纳奖重要奖项后,“烟之城”在2009年成为了该系列第二本艾斯纳奖获奖作品。贾森·卢茨绝妙的叙事技巧和绘画风格不断得到漫画界权威赛事的首肯,可谓早已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步,成为无可置疑的漫画大师。

    ★ 兼顾细腻的文学性和悠扬的镜头感,用图像勾勒魏玛共和国末期的混沌时期众生相

    前来德国淘金却总梦到巨蛇缠身的美国乐队成员基德,在“五一节”失去母亲并决心向别人复仇的女孩西尔维娅,因观念不同而渐行渐远的库尔特与玛尔特,被别人形容为长了“角”的拾荒犹太人帕维尔……每个角色都是当下生活的主角,也是他人生命的过客,同一页面下可能会有多个角色出现,他们相遇、错过,又相互影响。留白、场景转换、笔触变化,贾森·卢茨试图将图像小说这一绝妙的演绎媒介中的所有技巧运用在他的这部作品里,每个分镜都具备各自的使命,将混沌时代下相互交织的冷暖人情娓娓道来。

    ★ 第一册延续下来的悲伤,新加入的角色一同见证那个不知去向,却又不得不前行的彼时柏林

    白日里不时爆发民众冲突的街巷,夜幕降临后变成了只属于迷幻夜生活的隐秘角落。贾森·卢茨巧妙利用角色间身份和立场的不同,将近乎扭曲的社会对立面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愤怒与狂喜,贫穷与奢靡,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对彼此的存在浑然不知。夜晚的柏林将现实淹没在狂欢中,而还在白日里挣扎求生的民众,则被错误的未来、崩溃的市场和即将到来的革命所淹没。

    ★ 简练的黑白线稿,蒙太奇式分镜处理

    作者采用传统、简练的黑白漫画处理手法,将对色彩的遐想空间留给读者。伴随故事发展而产生的分镜处理和情节转换,让整本书的阅读节奏时而短促有力,时而宛转悠扬。

    ◎ 内容简介

    1929年“五一血案”发生后,玛尔特·穆勒陪同库尔特·泽韦林对事件幸存者进行了逐一采访,一向不太关心世界局势的穆勒,通过与惨案亲历者的接触,才深感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四分五裂的政治局势并没有因为她的不自知而消失,五光十色的生活是自己的,同一时期下的另一些人则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那时的柏林人,似乎都想在迷雾中为眼下的生活和未来的自己寻找些答案。他们来到街巷找寻着同类,生活从此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个拥挤且混沌的城市肖像。

    ◎ 媒体推荐

    书中交错复杂的故事是对动荡时代中人文因素的一次交代与探讨。卢茨先生笔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黑白画面,反而加剧了故事中暴力事件对读者的感官冲击。

    ——《华尔街日报》

    一个越往后越精彩的复杂故事。可以将这本图像小说看作一部外国电影——节奏和缓,却生动、唯美。

    ——《华盛顿邮报》

    ◎ 获奖记录

    ★ 2009年艾斯纳奖“杰出已发表图像小说集”

    ★ 2009年艾斯纳奖“杰出漫画家”

  • 时髦的空话

    作者:[美]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 / [比]让•布里克蒙(Jean Bricmont)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图书

    ☆《波士顿环球报》《旧金山纪事报》年度畅销书

    ☆“索卡尔事件”核心文本

    1996年,索卡尔模仿时下流行于后现代主义学者之中的写作方式,使用大量高深的科学词语讨论社会问题写成了一篇文章,并将之发表在当时作为思想界之一流行标志的《社会文本》期刊上。后续,索卡尔自己揭露了这种故作高深但实际语焉不详的荒谬手法,随即引爆了思想界,也即“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引发了学术界广泛而强烈的争论,其影响深远,更延伸到了普通读者处。原本苦于无法理解这种讳莫如深的写作方式的读者/学者,或者因此而对这些作者持仰慕之情的读者/学者,他们的各种评论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山呼海啸般涌来。此次事件,可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与科学派的“世纪之战”,得到了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本书也成为各大媒体一时无二的谈资。

    《时髦的空话》一书作为“索卡尔事件”的引爆者索卡尔本人在此次事件后的直接回应性作品,可堪这次影响深刻而持久之事件中的核心文本之一。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读者直观而全面地了解此次事件。同时,索卡尔与布里克蒙本身即是物理学、数学教授,有极强的科学专业性,他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读具有其独特的科学视角和思考,能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1996年,《社会文本》(Social Text)刊登了艾伦•索卡尔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索卡尔以荒诞的笔法,模仿当代理论家,胡乱引用与科学有关却晦涩难懂的术语。这一恶作剧迅速得到广泛关注,并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之后,索卡尔又与布里克蒙合作,揭露了时下广为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著作中存在的对科学概念的滥用情况。从雅克•拉康、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到露西•伊利格瑞和让•鲍德里亚,作者列举出一系列后现代主义者在利用科学以支持自身的论点时所犯的明显错误。《时髦的空话》一书逻辑严密又不失诙谐幽默,对“科学理论仅仅是一种叙事或社会建构”的观点加以充分驳斥,探索了科学在描述生存条件时的能力与限度。

    ◎名人推荐

    现代科学是人类杰出的成就和文化瑰宝,我们应当对其报以充分的尊重并审慎地介入其中。索卡尔和布里克蒙向我们表明,人们是多么轻易地便忽略了这些自明之理,而其后果又会对知性生活和人类事务造成多么巨大的伤害。同时,他们还针对实证研究中的许多基本议题提出了深思熟虑且极具建设性的批判分析。这是一项恰逢其时且意义巨大的贡献。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在《时髦的空话》中,索卡尔与布里克蒙向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任何一个拥有理性能力的人都会认为,索卡尔的恶作剧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也是完全正当的。一部佳作。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作者

    ◎媒体推荐

    索卡尔与布里克蒙的这本书应该对之后至少一代的学生产生影响。虽然他们两位在书中关注的重点是十余位法国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曲解与滥用,但这本书仍然提出了一个更为重大的主题——在当代文化中,科学那令人忧虑的地位以及对科学理性的理解。

    ——托马斯•内格尔,《新共和》周刊(Thomas Nagel,The New Republic)

    一次对真相的大胆揭露……两位作者的热情以及他们作品的严谨准确带给读者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这一切

    作者:[美国] 詹姆斯·索特

    故事始于“二战”尾声一艘驶往冲绳的舰艇,主人公菲利普·鲍曼是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之后的几十年,他回到纽约成为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交易、文学事业和一场又一场晚宴聚会中安身立命。他结婚又离婚,新恋情接踵而来,肉体激情周而复始,也经历了残酷的背叛。老友们渐行渐远,房子买下又卖掉,父母离世,爱的纽带褪色凋零。当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鲍曼,他已到了认真思考死亡的年纪:他想要再回太平洋,那里“有他生命中唯一勇敢的部分”。

    《这一切》是一个普通人一生的轨迹,也是一部丰富的社会编年史,叙事视角自如切换于主人公与数十位人物之间。大量洞察敏锐的细节赋予了它史诗般的品质,场景、插曲与人物造像如钻石切面般精准利落,故事及其容纳的情感在其中不断扩张蔓延,映照出所有出场人物在时光中流逝的生命轮廓。

    詹姆斯·索特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的英雄”“作家中周知的隐秘大师”,他确切地知道什么能让哪怕最微小的事件值得被讲述,并通过魔法般的文字魅力,使其在黯淡的日常中显露光辉。他在87岁完成的这部臻于完美的作品,犹如最后一刻密集涌现的往事,最终实现的效果是仿佛历尽了所有的生活:这些生活共同完成了一个人的一生。作者将记忆作为抵御遗忘的堡垒,深刻地唤起了一整个难以估量的世界,“那曾经向他敞开,并且被他拥有的生活”。

    .

    评论推荐:

    ★ 在某些时刻,生活被不可逆转地切分为过去和未来。只用一个句子,索特就能揭示出一个人的全部历史,渴望与恐惧、希望与需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人何以陷入如今的境地。

    ——《纽约时报》

    ★ 就像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在垂死作家的脑际接连涌现的紧凑故事一样,《这一切》中的故事具有明亮而动人的生命力,它们深刻地唤起了一个人的生活,以及一整个消逝的世界……这部小说包含的生活与情感的范围不断扩张,并且,通过神秘的魔法般的移情,我们越来越深地介入到鲍曼的生活之中,虽然他本身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人物。

    ——《卫报》

    ★ “詹姆斯•索特写出的句子胜过当今任何一个美国写作者,这在小说读者中是一个信仰。”

    ——理查德•福特(普利策文学奖得主)

    ★ “对于那些会从阅读中获得强烈乐趣甚至上瘾的人来说,他是一个特别令人满足的作家。我将詹姆斯•索特列为少数我渴望阅读其全部作品的北美作家之一,并且迫不及待想看他还未出版的书。”

    ——苏珊•桑塔格

  • 阿西莫夫太空冒险小说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科幻巨匠阿西莫夫“创作黄金期”作品,简体中文版首次和中国读者见面

    ★“银河帝国”前奏,进入“阿西莫夫宇宙”无法绕过的经典之作

    ★刘慈欣、卞毓麟、尹传红、吴岩 联袂推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研究专家尹传红撰文导读

    ★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郑永春博士审订、撰文导读

    “阿西莫夫太空冒险小说”中体现出超越时代的精神,阿西莫夫不只是一位科幻作家,更是一位望向未来的思想家。

    ——“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 刘慈欣

    “阿西莫夫太空冒险小说”填补了这位文坛巨擘长篇科幻系列作品中文版的最后空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奇妙想象,回味无穷!

    ——天文学家、1988年在阿西莫夫家做客的科普名家 卞毓麟

    “阿西莫夫太空冒险小说”系列的特殊价值在于,它融合了科幻、冒险、悬疑、传奇等诸多元素,堪称“科幻悬疑”这一类型作品的探索先驱。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研究专家 尹传红

    20世纪跟随本系列主人公大卫·斯塔尔“奔赴”太阳系探险的人不计其数。如今阿西莫夫仍然是唤醒人类太空意识的大师。大卫的太空仍旧等待着新的探险家的到来!

    ——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 吴岩

    【关于本系列】:

    第一次宇宙大爆炸5000亿年后,人类足迹遍及太阳系,星际危机一触即发。

    向地球输送粮食的火星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为维护银河系秩序,科学理事会委派大卫·斯塔尔彻查此事。大卫智破阴谋,并发现更多危机正在聚集。

    被称作“太空蝗虫”的小行星中海盗猖獗;金星上,黑暗势力企图控制人类思想;水星实验室中的太阳光超空间传输系统突遭破坏;木星反重力飞船实验数据突然泄露;土星上的天狼星人建立了军事基地,对地球图谋不轨……

    本系列创作于“太空时代”前夕,正值创作高峰期的阿西莫夫以天才的想象力和预见性,集合科幻、冒险、悬疑、传奇诸元素,呈上一组超越时间的太空预言。

    故事中的人类执着探究、艰难探索,蕴藏其中的“太空意识”迸发出无畏、勇猛、坚毅、果敢的人性光辉,照耀了如无垠宇宙般未知的人生之海,为现实中的艰辛与欢悦赋予意义。

    “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曾获世界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奖”,本系列是其“科幻悬疑”类小说的代表作,简体中文版首次和中国读者见面。

  • 看不见的孩子

    作者:[美] 杰夫·马德里克

    探究美国儿童贫困的真相,一部美国贫困儿童的生存实录

    美国有13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为什么30年来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没有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生产力降低、阶层固化、健康开支大增、打击犯罪成本上升,

    美国正在为儿童贫困付出代价……

    这是一个历来对贫困持偏见态度的国家。

    贫困已经在美国的几乎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贫困的孩子们被隔绝在正常的美国生活之外。他们在人生最初的阶段未被给予足够的帮助,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也被剥夺了成长为可用之才而必须打下的基础。

    美国不曾缺乏与儿童相关的社会福利项目,令人担忧的贫困率是多种政策失灵的结果,而这些失败又是美国人自己做出的选择。遗憾的是,美国当下真正缺乏的,是政治意愿。

    通过追溯美国历史意识形态对贫困的忽视、美国长期以来对贫困的怀疑、根深蒂固且仍在持续的种族主义、反移民的态度、依赖资助流于表面的学术研究等原因,作者杰夫·马德里克提请大家注意美国官方对贫困人口数据的故意低估。

    美国官方的贫困衡量标准是政府提供的最不负责任的统计数据之一。马德里克对美国所面临的最紧迫、最有害、最令人心碎的问题之一,美国儿童的普遍贫困,进行了根本而又不容忽视的考察。作者在本书中仔细研究了贫困儿童所遭受的伤害,并描述了这些儿童的实际生活。生活在贫困中,即使是暂时的,也不利于认知能力、情绪控制和儿童的整体健康发展。美国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 如果不得不离开

    作者:[美] 萨缪尔·哈灵顿

    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的与世长辞才是好的选择?有超过30年从医经验塞缪尔·哈灵顿(Samuel Harrington)博士,通过自己与其父母、病患的亲身经历,对“如何走好最后这一程”,给予了详尽且深入浅出的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了何谓“更好的死亡”,以及医疗体系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的虚假;第二部分描述了六种主要慢性病的进程和临终阶段的状况,第三部分提出了临终关怀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本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的更大意义,是让我们重新看待“死亡”。或许现在就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为这最后一步做出打算永远都可以再早一点。如果你依然觉得有些困惑,那么对你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迈出这一步。等到了恰当的时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为最后一程做好规划,就能让自己保有哪怕一点点自主和一点点尊严。

  • 崩溃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许多壮丽的文明遗址引发幽古之思,人们在抚今追昔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些社会得以繁荣延续,有些社会却走向衰亡,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戴蒙德延续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在比较历史研究的视野下,戴蒙德以自己熟悉的美国蒙大拿州作为引子,纵向比较了复活节岛、玛雅文明、格陵兰岛的维京社会、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等过去社会的兴衰存亡,又横向分析了卢旺达、海地与多米尼加、中国、澳大利亚等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困境。这些文明社会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在污染、瘟疫、战争、饥荒的背后,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走向败亡的大前奏,而不同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选择决定了它们迥异的结局。基于此,生态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一议题,从一个宏大模糊的背景角色走到前台的聚焦点下,一些从前历史研究所忽略的关键信息被提取出来,重塑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知。

    今天,现代社会同样面临危机——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地区性的崩溃可能会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不可兼得?戴蒙德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抉择将决定当今社会的兴盛或衰落。

  • 剧变

    作者:[美] 贾雷德·戴蒙德

    《剧变》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作。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归历史,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

    对个人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个人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使一个国家解体,使一个时代终结。但在戴蒙德看来,二者并无差异,国家甚至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以实现自救。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脱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设的知识壁垒,重建自然状态与文明秩序相融的历史叙事线索,巡礼7个案例国家的危机应对历史。他以一位社会观察者的自谦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出发,给出了“危机应对12个步骤”:

    1.直面危机

    2.主动承担责任

    3.明确问题的边界

    4.寻求帮助

    5.借鉴榜样

    6.自我力量/国家认同

    7.诚实自我评估

    8.应对危机的过往经验

    9.耐心

    10.自身灵活性

    11.核心价值观

    12.个人约束条件/国家地缘约束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机应对方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重塑危机意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进行选择性变革。你做好准备了吗?这或许也是戴蒙德为我们设下的一个开放性思考题。

  • 接触

    作者:[美] 卡尔·萨根

    ◆ 知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卡尔•萨根长篇科幻小说,英文版两年内畅销170万册

    ◆ 硬科幻史上的高峰之作,在严谨的科学论述中融合各种意象、诗歌,为肃穆、冷静的空间科学增添了神秘和温情。以科学研究级的技术细节与隽永诗意,呈现人类对地外文明的恢弘想象

    ◆ 刘慈欣赞叹:“卡尔•萨根的书为我打开了看科学的第三只眼。”

    ◆ 改编电影《超时空接触》由《阿甘正传》导演泽米吉斯执导,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影后朱迪·福斯特主演,获雨果奖最佳戏剧长片、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豆瓣评分8.4分,影迷心中的科幻电影“无冕之王”

    ◆ 《宇宙》译者虞北冥再度献译,天体物理学博士于浩然任科学顾问

    ——————————————————————

    女科学家艾莉·艾罗维幼年失怙,凭借自己的聪敏坚毅在男性主导的射电天文学界闯出一席之地。她在系统地探测地外无线电信息时突然从织女星方向收到具有严格数学意义的信息。经过艰难破译,艾莉发现那是一种神秘交通工具的制造图纸。经历了一番科学家与政客的激烈交锋之后,消息被公之于众,全球都极度亢奋地投入到交通器的建造中。同时,与先进文明的接触带来了“神迹”的联想,民众的宗教狂热也被激发,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冲突和对抗。由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五人小组,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下午作为人类代表乘坐交通器飞向织女星。在见证了一系列宇宙奇观后,在宇宙中一个中转站上降落。五名成员在这里分别经历了属于个人和民族的奇幻体验。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次接收消息、制作机器、穿梭黑洞飞抵银河的冒险探访的全部过程,诠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对人性、科学精神、地外文明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辨与探索。

  • 众神的怪兽

    作者:[美]大卫·奎曼(David Quammen)

    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原始的东西,正随着我们的无知而消失。

    几千年来,狮子、老虎和其他大型掠食动物的存在让人类心存畏惧,因此它们的凛凛威风成了史诗和传说的素材。但是如今,这些动物可能只存在于玻璃屏障或铁围栏的一端,而我们则高高在上地端详它们。这种变化正在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忘记自己和大型掠食动物属于一个生态系统,这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

    因此作者将专业的目光投入到因人类扩张而在迅速消失的荒野,去追踪大型掠食动物的故事和文化,以期重新审视我们对吃人动物所保有的恐怖,进而反思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对顶级捕食者目前不乐观的处境发出呼吁。

  • 巨龙

    作者:[美] 雷·布拉德伯里 / [保加利亚] 斯韦特林·瓦西列夫 绘

    在无边的暗夜里,在无尽的荒野中,两名身披铠甲的骑士在等待一条巨龙的出现。

    他们从没见过这个怪物,但为了拯救镇上的居民,他们必须把它杀死。

    美国幻想小说大师、《华氏451》作者 布拉德伯里 × 保加利亚插画大师、希腊国家插画奖得主 瓦西列夫 联袂奉献的文学与 艺术盛筵

    我很早就被雷·布拉德伯里折服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没有雷·布拉德伯里,就不会有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

    在科幻、奇幻和想象力的世界中,他是不朽的巨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他讲故事的天赋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世界。

    ——巴拉克·奥巴马

    我可以想象各种各样的世界和地方,但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布拉德伯里的世界。

    ——尼尔·盖曼

    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小说是一种很文学化的科幻,很诗意的科幻,不是那种我们所说的硬科幻,其中技术因素并不多,但写得很富有诗意。

    ——刘慈欣

  • 压裂的底层

    作者:[美] 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

    ◎ 编辑推荐

    ★ 普利策非虚构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年度特别关注图书!GQ 21世纪50本最佳文学新闻类书籍!

    《下沉年代》《故土的陌生人》《美好时代的背后》三大非虚构作家高度赞誉!

    ★ 一本富有价值、令人不安的书,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资源。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被什么束缚和撕裂,普通人如何对抗资本和权力的绞杀?

    千疮百孔的土地、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泛滥的海洛因、被摧毁的小镇青年的未来……他们不仅被榨干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

    ★ 直指现代社会痛点,一曲乡下人的悲歌:城市的繁荣建立在对乡村的剥削之上。

    这里有最富饶的矿产,却有最贫困的人民——真正的美国不在华盛顿和好莱坞,而在阿巴拉契亚。

    ★ 现实版《永不妥协》(朱莉娅·罗伯茨主演),一部像小说一样好读的同理之作。

    《孤独的幸存者》团队即将打造成美剧!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生活在天然气开采地区的贫困家庭,被卷入环境危机的故事。

    斯泰茜·黑尼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单身母亲。她努力工作,抚养两个孩子。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斯泰茜将农场土地租给天然气公司。很快,大量卡车驶过她的小农场,邻近的山顶上出现了一个用栅栏围起来的钻探场地,家畜和宠物开始死亡,神秘的疾病开始折磨她的孩子。她寻求天然气公司的帮助,公司代表却坚称一切正常。

    斯泰茜聘请了律师史密斯夫妇,调查水和空气中是否存在污染。史密斯夫妇爬梳了海量文件,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被隐藏的证据。不顾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斯泰茜和史密斯夫妇顽强地在法庭上起诉,并揭露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所遭受的破坏。

    谁应该为黑尼一家的不幸负责?是血管中流着肮脏血液的资本家,是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既得利益者,还是玩忽职守的政府部门?

    长达七年的沉浸式报道,展现了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永恒矛盾,同时揭示了美国底层民众在资本与政府的缝隙间饱受倾轧的困境。

    ◎ 媒体评论

    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的《压裂的底层》揭露了压裂开采背后人们付出的惨痛代价,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道德上复杂且写作精巧的故事……它关乎家庭,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资源。它试图告诉我们,是什么将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捆绑在一起,又将其割裂。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敏锐的同情心在每一页上熠熠生辉。

    ——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引人入胜……爱不释手……如果说J. 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出色地描绘了阿巴拉契亚人移居俄亥俄州南部的锈带精神,那么《压裂的底层》则以生动的细节讲述了华盛顿县和格林县的日常生活轮廓……格里斯沃尔德女士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本身也是丰富多彩、质朴而顽强的……《压裂的底层》不仅是对后工业化小城镇和压裂的环境后果的一瞥,也是一部堪与约翰·格里森姆比肩的律政惊悚小说。

    ——拜伦·博格,《匹兹堡邮报》

    《压裂的底层》在本质上是一个适合拍成电影的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除了大团圆结局,它拥有一切:掩盖财富和危险的田园风光;贫穷但自豪的当地人,他们经历了资源开采从繁荣到萧条的变迁周期……强硬、不情愿的受害者英雄……以及一出律政戏,一个顽强的夫妻法律团队与工业和国家对抗……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令人不安的书。

    ——琼·韦皮杰斯基,《纽约时报书评》

    令人振奋和愤慨。这是一个关于企业不法行为、监管合谋和公民在不平等时代的抵抗的重要说明。

    ——凯瑟琳·布,《美好时代的背后》作者

    资深记者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的……《压裂的底层》一部分是《永不妥协》,一部分是《乡下人的悲歌》。你会受到[斯泰茜·黑尼、贝丝·沃尔斯和肯德拉·史密斯]的感召,他们认为周围发生的事情完全是扯淡,把矛头指向贪婪的商人和把他们当作标本研究的一日游自由派。他们鼓舞人心的行动主义证明,要想帮助别人,首先你必须倾听。

    ——伊丽莎白·伊根,《魅力》

    她敏锐而明智的新书《压裂的底层》既不是从民粹主义的临时表演台上发表的愤怒的说教,也不是捏造的、教授式的演讲。格里斯沃尔德是一名记者和诗人,她持续七年密切关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一个社区,以报道其在水力压裂方面的混乱……格里斯沃尔德所描绘的是一个社区,就像土地一样,裂开了……《压裂的底层》的部分内容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亲切,尽管其潜伏的、缓慢的折磨是如此真实。

    ——珍妮弗·绍洛伊,《纽约时报》

    那么,生活在马塞勒斯页岩之上美丽的宾夕法尼亚农场的贫困家庭在压裂热潮中会发生什么?七年来,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一直在追踪护士兼单身母亲斯泰茜·黑尼和她的两个孩子,面对被污染的水和空气、被毁坏的道路、卧床不起的儿子、诉讼和无家可归,斯泰茜赚大钱的希望逐渐落空。在这个精心写作的、扣人心弦的报道中,格里斯沃尔德带领我们了解了斯泰茜为正义而战的过程,以及我们国家为平衡能源需求和对清洁地球的强烈呼吁而进行的摇摆不定的斗争。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慢新闻作品。

    ——阿莉·霍赫希尔德,《故土的陌生人》作者

    任何关于压裂是否值得的讨论都必须考虑到它对附近居民造成的痛苦。这个讲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家庭痛苦损失的精巧的故事使这种痛苦变得生动真实。格里斯沃尔德以一个小说家稳步加强的亲和力描述了不可战胜的斯泰茜·黑尼是如何带着她的孩子逃脱并生存下来的。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陌生人溺水》作者

    [一篇]精彩的报道,是今年普利策非虚构奖当之无愧的得主……格里斯沃尔德报道的优点是,尽管它从不感情用事,但你会理解和同情这些男人和女人。

    ——比尔·麦吉本,《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专业的构造……格里斯沃尔德——那种能够说服采访对象让她透露情人节卡片内的信息,并注意到某人的冰箱是什么颜色的记者——在其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煞费苦心地建立了叙事……她毫不留情的、有分寸的叙述帮助我了解了自己的盲点——对被毁坏的景色的悲伤是一种阶级特权,是对土地的特殊立场的产物。

    ——埃丽卡·何塞尔,《洛杉矶书评》

    在她的新书《压裂的底层》中,记者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为这场政治斗争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人性反面。她通过对一个长期生活在工业化阴影下的家庭生动而富有同情心的描述,探讨了能源开采这一明显充满争议的问题……格里斯沃尔德以迷人的亲和力记录了这些不断升级的恐怖事件。

    ——米拉·夏尔马,《华盛顿邮报》

    强而有力且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国家图书评论》

    格里斯沃德对黑尼作为正义倡导者的不屈不挠的作用进行了感同身受的分析,对破坏环境的天然气工业中的贪婪和欺诈进行了彻底的、令人血脉偾张的描述。这是人们可以找到的,一部诚实的、不加修饰的关于企业腐败的人类代价的描述。

    ——《书单》(星级评论)

    格里斯沃尔德以一种复杂而优雅的笔法描绘了斯泰茜和社区对这个他们希望能带来繁荣的行业的矛盾心态。

    ——BBC

    格里斯沃尔德对斯泰茜·黑尼和她的斗争作了令人信服的描述……令人难忘……这是对有关压裂及其环境和人身代价的新兴作品类型的重要补充。这本书将在相关公民中找到大量的读者,并值得政府官员以及J. 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的爱好者关注。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令人信服和感同身受。

    ——卡伦·奥尔森,《图书论坛》

    格里斯沃尔德以其同情心和勤奋,在这本揭示美国农村困境的书中,使人们注意到黑尼和她的家庭所承受的情感和经济损失。

    ——《出版商周刊》

  • 布尔乔亚经验 2

    作者:[美国] 彼得·盖伊

    《黑衣爱神》是五卷本文化史著作《布尔乔亚经验》的第二卷。在本卷中,彼得·盖伊探索了19世纪中产阶级的爱情观。作者深入研究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哲学论文到医学文献,从信件和日记到小说作品,全书充满了对19世纪西方个人生活和作品的迷人见解——狄更斯、司汤达、瓦格纳、王尔德、巴尔扎克、霭理士、弗洛伊德,还有更多没这么家喻户晓的普通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他们在爱情中的内心纠葛,他们对欲望的抵抗或妥协,抑或他们对婚姻生活的赞叹。本卷也在爱情的边界做了充分的探索,谈论范围从同性恋的“发现”,时人对卖淫问题的争论,对失足女性的改造,到爱欲在音乐、大自然、宗教等领域的策略性转移,等等。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弗洛伊德式的精巧分析,彼得·盖伊认为,19世纪的布尔乔亚们并非如惯常理解的那般在爱情上麻木无措,实际上,他们不仅能够享受他们的欲望,而且能够在最崇高的意义上理解爱情。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比许多人想象得更接近理想——他们在努力让爱情的两股潜流(温情和激情)合二为一。

    ★考古爱情,看现代爱情观念由来何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爱情,既是爱意,也是情欲,我们现代人已经普遍接受的爱情观,并非自古有之,而是启蒙运动之后,现代社会的精神产物。在19世纪西方中产阶级布尔乔亚的精神世界中,温情与激情,如同两条各自奔流的河水,在经过了长时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和精神生活的探索后,才终于合流,迎来了理想的婚姻生活。在《布尔乔亚经验2:黑衣爱神》中,彼得·盖伊以文化考古学家的姿态,深入到19世纪的文献之中,在日记、小说、书信、著作等等文字里,塑造出关于情与欲的生动群像。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当下的爱情规范,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大师之笔,写活一个历史转型的时代。严格的礼仪形式、勤勉的自我审查、紧张的道德关注,在布尔乔亚的这些爱情烟幕下,有着更加深远的领域。19世纪的爱情故事,正与这个时代的精神焦虑完全一致:旧的秩序已然破碎,而新的自由尚未到来。“爱情”正是这种激荡时代的产物,它的作用是精神方面的,但起源却是社会方面的。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前一二十年,到1914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世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迁。正在布尔乔亚们纠结于从未经验过的精神困境和生活冲突的时候,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现代社会全面勃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