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华帝国的法律

中华帝国的法律

作者:(美)D・布迪,C・莫里斯

分类:文学

ISBN:9787214010964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法律  历史  法律史  法学  中国法律史  法律文化  莫里斯 

章节目录

序 第一篇 中国法律初论 第一章 中国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中国法的范围和意义 第二节 法律、宗教和经济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法律起源理论 第四节 中国最早的法典 第五节 儒家与法家 第六节 儒家的礼法观 第七节 法家与法律 第八节 法家的胜利与法律儒家化 第九节 作为礼之范例的帝国法典 第十节 法律中的孝、忠及人道主义 第十一节 法律与宇宙和谐 第十二节 概要与结论 第二章 清帝国的法典及其编纂史 第一节 文献介绍 第二节 清化法典的历史和结构 第三节 律和例 第四节 注释与翻译 第三章 刑事制度 第一节 五刑 第二节 监禁与罚金 第三节 笞刑与杖刑 第四节 徒刑 第五节 流刑 第六节 军流刑 第七节 死刑 第八节 附设刑 第九节 刑制总评 第十节 犯罪的种类 第四章 司法制度 第一节 上诉制度 第二节 刑部 第三节 死刑案件 第四节 死刑复审 第五章 《刑案汇览》 第一节 成书背景及编辑目的 第二节 案例来源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中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 从《刑案汇览》看中国的社会与政府 第一节 清代中国的犯罪 第二节 犯罪者的人员构成 第三节 司法程序 第四节 社会控制 第五节 家庭 第二篇 清帝国案例评析 一 名例律类 二 吏律类 三 户律类 四 礼律类 五 兵律类 六 刑律类 七 工律类 第三篇 清帝国法律的司法解释 附录 参考书目 词汇表 译后记

内容简介

《中华帝国的法律》主要内容包括:D•布由系美国汉学界著名学者,其所著《中华帝国的法律》(由法学家C•莫里斯协助)一书,是迄今为止西方汉学家同类研究中最重要的著述之一。作者从清代案例汇编《刑案汇览》中精选出190例,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与评议占全书的过半篇幅,此种美国式案例分析研究法也是《中华帝国的法律》特色之一。展读此书,不但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清代法制,而且对于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当有亲切的认识。

下载说明

1、中华帝国的法律是作者(美)D・布迪,C・莫里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桑浦园丁的评论
    《大清律例》规定:祖父母、父母因子孙殴骂自己而将其致死者,无罪(因为,子孙的行为本已构成死罪);弟殴伤兄,杖一百、徒三年;兄姐杀死弟妹,仅处杖一百、徒三年。在法律上,尊长有特权和优越地位。——摘自《中华帝国的法律》
  • 长河雪晴的评论
    中国的家庭制度一直是社会稳定、历史连续和个人安全的根源。同时它也是导致紧张、挫折和痛苦的原因。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家庭一直是保证社会一致及压抑个人能动性的主要工具。——《中华帝国的法律》
  • Brilliant0527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 《站在历史的棱镜之前》 - 【书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美国汉学家、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麦柯丽(Melissa Macauley)的《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中华帝国晚期的讼师》一 站在历史的棱镜之前....
  • 黑雀_無我夢中的评论
    #读书#不得不说对胃口的书还是一读就能钻进去啊。。。。不知不觉把这本《中华帝国的法律》看了大半。。。基本上也算是准备工作做好了。。。是现在开始码字呢还是先去吃饭呢。。。饿死了。。。
  • 杨溟的评论
    上周遵图书馆指令去先锋给学生选书。除[美]马修•戴弗雷姆≪法社会学讲义﹣学术脉络与理论体系≫、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梅丽莎•麦柯丽≪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中华帝国晚期的讼师≫这些,还推荐一本给微电影学生的牛书≪音效圣经/好莱坞音效创作与录制技巧≫。@杨骏微博 @制片人方励
  • L_A_W_S的评论
    法官的独立,法院捍卫法律的权威,并不是一朝建立的!读完@何帆 译的《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后,启读《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了解中华帝国晚期讼师的情况。“在解释现代律师地位低下的理由之中,当首推人民对于古代讼师的痛恨——尤英父”
  • 金石欽猫的评论
    【孟德斯鸠】依照中华帝国的法律,任何人对皇帝不敬,便可处死。可是法律没有阐明什么是不敬,所以皇帝可以使用任何借口,剥夺生命,灭亡门族……大逆罪如果定义模糊,那就是专制主义。(中国不仅帝国时代如此,至今也是如此。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国家所言的人民与敌人,他们之间有明显的界定吗?)
  • 我是名字点我一下的评论
    今日闲书:中华帝国的法律,各位有意穿越到清朝的童鞋注意了,原来依大清律,“子贫不能营生养赡父母,致父母自缢死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哈哈
  • 书香可人的评论
    #淘书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四(十种)】《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历史宝筏》《中华帝国的法律》《<诗经>原意研究》《男性特质论》《中国政治》《礼物、关系学与国家》《革命与历史》《汉代农业》《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待续) 我在这里:兰州·甘肃省图书馆
  • 万合聚焦的评论
    历史学家们早就证明, 1840年之后中华帝国的衰败,并不是生产力层面的衰败,而是文化层面的衰败。中华帝国真正的转折点要往前推到明朝,这种衰败的文化原因:道德取代法律,人情代替效率,主观判断代替数量化分析,个人名声大于百姓生命,而这正是中国在近代被西方超越的根本原因。[泪]
  • 螺丝钉jz的评论
    姜汝祥:1840年之后中华帝国的衰败,并不是生产力层面的衰败,而是文化层面的衰败。中华帝国真正的转折点要往前推到明朝,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清楚地回答了衰败的文化原因: 道德取代法律,人情代替效率,主观判断代替数量化分析,个人名声大于百姓生命,而这正是中国在近代被西方超越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