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作者:徐复观

分类:文学

ISBN:9787561735657

出版时间:2004-0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徐复观  知识分子  文化  哲学  历史  思想  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选了徐先生的六十一篇文章,其中,半数以上是怀人、忆旧和悼念之文;所忆所念的对象多数是徐先生的师友,个别未曾亲与过从的,徐先生也都从个人角度刻画印象和抒写感受,所以这些文章,读来篇篇都使人感到亲切有味,仿佛能触摸到具体。或者可以说,这里有一册一个个知识分子的肖像合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就从这册合集里透露出来了。 六十一篇文章编为七组,每组的标题是编者加的。第一组“历史的观察”,其中有两篇是为宋儒朱善画像。第二组“新潮涌起中的旧学”,前三篇分别忆念徐先生早岁在武汉求学时的三位老师,刘凤章、王季多和黄季刚。当时正值五四前后,新学思潮涌来之际,三位旧学先生力学敦行的风貌,在徐先生的笔下栩栩如生。另有一篇《五四运动的一个角落》,徐先生回忆了在武汉时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的情况,写出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北京与上海是新文化运动在先,五四运动在后,而武汉则是“因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才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洪流”。这样的回忆,能把读者从只知“德先生”、“赛先生”的抽象认识中,一下子拉回到历史的现场。第三组“共担文化生命”各文,是徐先生对熊十力、马一浮、唐君毅等同道师友的忆念;最后一篇《(民主评论)结束的话》记叙了创办《民主评论》杂志的始末和甘苦。第四组“典型种种”五篇文章,分别谈吴稚晖、鲁迅、章士到、余嘉锡、殷海光五位学人,可以分别看作五种知识分子的典型。余嘉锡之外的四位,不仅有学名,有文名,更都是社会上的大名人,但徐先生最钦重的还是“埋头闭户,不务声华,认真治学”的余嘉锡先生,称其为“一个伟大知识分子”。第五组“怀人感逝”十一篇文章,所忆念的人,大陆的读者多不熟悉,借此可以了解徐先生播迁以后的交游。第六组“东海西海”,有的记日本的山人人物,有的谈对日本知识分子的看法,有的谈西方的知识分子,如爱因斯坦、汤恩比、毕加索。第七组“青年与教育”,徐先生的儒者襟袍中,始终装着青年一代,大至“青年往何处去”的方向问题,小至初中入学的国文试题,他都以一颗拳拳之心,坦陈已见。

下载说明

1、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是作者徐复观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浩正刘臻的评论
    中国知识分子的素质在整体上出了问题--我说的素质是指基本素质,包括人格、精神境界、知识素养。 ✅钱理群:中国知识分...
  • 千人智库的评论
    【钱理群:中国知识分子的素质在整体上出了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素质(指基本素质,包括人格、精神境界、知识素养)在整体上出了问题,出现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网页链接
  • 邓布利多H的评论
    什么叫谎言重复一千遍即为真理?网上风传的德国审判前东德士兵的著名段子“枪口抬高一厘米”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出处。这是一个由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们编造的谎言。遗憾的是居然还成为某些人写文章的论据。中国人的求证精神实在可怜。而公知也因此和骗子划为一类。
  • 朱学东的评论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跳脱了通常的改良与革命的主流话语,而试图回到历史的“现场”,回到当时出于剧变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情景”,来还原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四位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刘师培的选择--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动,新的思想渊源来自何方,他们如何承继消化并传递了这种
  • 非常道1990的评论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脆弱的,这种脆弱是人本身脆弱的反映。但有一点似乎可以例外,那就是具有精神的人,具有共产主义和佛的精神的人,二者是相通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知识分子有着佛的精神。
  • Joyce不回头的评论
    公共知识分子一词来源于俄语,且俄语的解释与其他语种并不相同。俄国公知分子受俄罗斯的儒法斗争影响带有明显的反对派特征,虽然有自己的理想,怀有信念有救事情怀但学术水平未必高于学院派,类似一种悲情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有总比没有强。在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带有明显的绥远情绪,在精神上无比强
  • 空水悠久的评论
    【视频:我爱我家 30】 (分享自 @优酷)“人的一生应该追求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安贫乐道,荣辱不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一贯追求的,精神上所能达到的自高境界。”——最近重看这剧,早先看只是图一乐,现在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这集的这个主题。 视频
  • 安庆陶子的评论
    那一个孟子:在执著与圆通中创新的实践经典 - 孟子的学说就像是一道犀利的闪电划破了历史那好汉的长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光明的力量。这力量代表着漫长封建时代中的一丝民主精神,这力量代表了不计其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内心刚正不阿的正气,这力量代表了对于种种世俗保守势力的抗 网页链接
  • 王小二波的评论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
  • Mr-嘵宽君的评论
    分享自天若有情《《惟妙惟肖的爱情》——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挽歌》 - 方方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实力派女作家之一。她犹擅长于中篇小说的写作。昨夜于风雨声中读完其刊于24期新华文摘的最新... (来自 @头条博客) 《惟妙惟肖的爱情》—...
  • 九龙庄园主的评论
    在(中国通史)这样的历史长河中,用一整集篇幅讲诸葛亮,讲述诸葛亮治蜀,讲述这位不世出的知识分子和贤臣的完美典范,讲述他泽被后世的锦盐铁茶水利种种政策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我不知道后面还有谁可以与此媲美……[赞][赞][赞]
  • 程知非的评论
    一个现象:在中国微博知识分子群体中,一身反讽戾气的人不少,典型如文三娃、阑夕、黄章晋、保罗郑褚,以及原南方系西门不暗、邝海炎,现三联王小峰……纵说你的文章是投枪匕首,但是一个浑身充满阴暗负能量气息的标杆,只能吸引同样阴暗的阅读者,在无法正视对手的掩耳盗铃中自撸以精神快感。
  • 光明网的评论
    【坚持分众化传播方向 打造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2014被业界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在杜飞进看来,媒体融合核心要义,就是通过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坚持分众化传播方向 ...
  • 饶水知音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读书】:岁月沧桑,知识分子如何“守望”住本分?》《岁月沧桑》:钱理群教授十年沉思之作刘莉《岁月沧桑》是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作【读书】:岁月沧桑,...
  • 台北爷在北京的评论
    [微笑]对任何观点请提出理论与事实依据,符合逻辑思维的表述才是有胸襟、有智慧的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精神[心],也是【我思故我在】群的价值所在和文明宗旨,大家彼此砥砺学习、温故知新,和谐共处、存同求异的思考与进步,才是中国社会需要的文明清流[作揖]。井底之蛙式的自大狂妄、无知喧嚣,文化大革
  • 哇咿青城的评论
    《山河入梦》刻画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而《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
  • 容我信哲的评论
    #容容读书# 46、《林徽因传》张清平著 读完这本才知道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了中国的建筑事业千辛万苦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历尽磨难,身心饱受摧残,在历史的洪流中身不由已!书中还展现了梁启超、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等人的人格魅力,与那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高尚的品格相比现在的人简直就是苟活。
  • 宝贝加油2013_80224的评论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属于纪实类的。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的生活。战时生活的恐惧不安抓着我,但更让我钦佩的是书中人物的治学精神和家国情怀。其中也有甚多他们生活中的细小琐碎,读来对人物的性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其中关于冰心的严肃与吃醋是初闻,有点意外。
  • iFAN范的评论
    中国不但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城市居民也多是农民的亲属,中国的城市没有独立的市民文化传统,而是长期处在城乡一体的农民文化氛围中,“城里人”包括其中的精华--知识分子,其精神深处都多少具有“农民心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农民文化。
  • 吉祥自知的评论
    我不知道为什么 中国知识分子把日本那个精神寄托翻译为天皇 这两个字在汉语中的解释与他职位肯定是不同的 那只不过是个日本国王而已 怎可与天齐名 难道是齐天大圣吗???我负责任的希望各位认可:日本国王是二战的甲级战犯,应该接受应有的惩罚。有错不改,胡搅蛮缠,装傻充愣,应该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