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知识分子

  • 中华文明访谈录

    作者:张泉

    三度“亚洲卓越新闻报道奖”得主张泉

    历时9年,采访24位杰出思想者,勾勒中华文明嬗变的轨迹

    许知远特别推荐

    ★一部别样的“文明史”

    本书采访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领域,但共同的是,都是从边缘出发,挑战中心。

    于是,我们从柯马丁那里得知秦始皇所谓的焚书坑儒原来并无事实根据,从宇文所安那里得知李白和杜甫居然是当时的非主流诗人,从巫鸿那里了解到纪念碑性并非西方的专利,也更能明白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理路。

    所以,本书是一部别样的“文明史”,不仅改写了我们既有的认知图景,给我们的官方心智带来了新的视角,甚至带有盗火的味道,

    ★一部动人的“情史”

    回顾自己如何在一瞬间决定交出一生,他们都追溯到了一首诗:

    宇文所安是韩愈,艾朗诺是王维,顾彬是李白,柯马丁是北岛。希尼说一首诗无力阻止一辆坦克,但它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汉学家。当然,大木康的一瞬间是因为冯梦龙笔下的卖油郎和名妓的爱情。

    所以,本书可谓一部动人的“情史”,讲述了这些西方学者如何在年轻时,从世界各地,突然陷入对遥远中国的执迷,并从此以中国为志业。

    ★一部辛酸的“奋斗史”

    回顾自己的一生如何没有被时代埋葬,他们都追溯到了两部书:

    钱理群是《鲁迅全集》和《毛泽东选集》,巫鸿是《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和《英汉词典》,张隆溪是希腊罗马文学选本和英国文学作品选段。纳博科夫说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只能是重读者,而那是一个精神饥荒的年代,他们只能选择持续反刍,以拒绝成为失踪者。

    所以,本书也可谓一部辛酸的“奋斗史”,讲述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如何在年轻的时候,执着于文明的光亮,从进入历史盲肠的中国突围,最终将苦难转化为资源,甚至赢得世界性声誉。

    【内容简介】

    宇文所安、柯马丁、夫马进、顾彬、钱理群、王汎森、舒衡哲、巫鸿、张隆溪、黄进兴……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思想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专注于不同的领域,拥有各自或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与中国保持着隐秘的精神关联。

    这本访谈录,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从中华帝国的开端,直至当代,希望透过他们的眼睛,寻找遗失的真相,重新发现中国的传承与转折、兴衰与浮沉。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古代中国的真相,追随学者的脚步,走出历史的迷宫。第二部分集中于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抉择与现代化的代价,曾经的阵痛也许至今仍在发作。第三部分更关注当下与未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理论多变,中国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 反战之战

    作者:[美]乌娜·A.海瑟薇(Oona A. Hathaway) / [美]斯科特·J.夏皮罗(Scott J. Shapiro)

    【内容简介】

    1928年盛夏的一个炎热下午,全世界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消除战争而齐聚巴黎。当天签署的《非战公约》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批准。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战争在全世界成为非法行为。但承诺转瞬即逝。

    《反战之战》将《非战公约》置于自17世纪至今的漫长历史中,分析阐述了诸多律师、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思想,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反法同盟在处置拿破仑一世的问题上为何犹豫不决,到底面临怎样的法律困境?二战后为纳粹高级官员定罪为何困难重重,法理和情理究竟有何矛盾?人类如何从战争合理的认知阶段走到今天达成反战共识?置身于各国联系更为紧密的时代,我们应如何应对国际社会上的强权者和不合作者,法律会为我们提供怎样的保护?除了法律,我们还能求助于哪些手段?

    《反战之战》不仅是一部人类战争思想的演变史,也是一部让我们看清今日世界的实战指南。

    【媒体评价】

    就像《文明的冲突》和《历史的终结》一样,这部精彩的著作在几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下解释当今世界,展现了一种远见卓识。海瑟薇和夏皮罗的讲述既有文学创作的才华和理论分析的深度,也有历史研究的一丝不苟。它将改变你记忆20世纪历史和阅读21世纪新闻的方式。”——史蒂芬·平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反战之战》研究全面深入,行文优雅流畅,探讨了战争非法化的深刻影响。海瑟薇教授和夏皮罗教授通过叙述许多个人(其中有些人并不为大多数历史系学生所知晓)的经历来丰富他们的分析,这些人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人能像海瑟薇和夏皮罗在这本书中所做的那样,将人和事有机融合,浑然一体。——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国的兴衰》作者

    真正的独创性作品在政治史上是不常见的。《反战之战》是一部原创著作。书中的大部分主角都是法学教授,而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两位法学教授,这让人感觉温馨愉悦。事实上,这不仅令人温馨愉悦,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反战之战》的观点之一是思想很重要。海瑟薇和夏皮罗进一步认为,思想是由人类产生的,但这一点在思想史上没有得到充分承认,因为思想通常是以书与书对话的形式被呈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关于个人用思想改变世界的故事。——路易斯·梅南德,《纽约客》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又极具挑战性的书,它提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考虑到当前世界形势,《反战之战》的出现恰逢其时。——玛格丽特·麦克米兰,《金融时报》

    《反战之战》提供了一项伟大的服务,说明法律如何能够有力地影响个体决策者。作为一部法律史,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华盛顿邮报》

    这部发人深思、研究全面的著作带给我们的乐趣之一是,它挑战了我们的一贯认知,让我们看到,那些认为他们可以非法化战争的人并不是傻瓜,而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失败的构想在创造战后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出人意料的影响……两位作者的研究既精致巧妙又细致入微。——《华尔街日报》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斯科特·夏皮罗和乌娜·海瑟薇合著的《反战之战》是一本具有感染力、引人入胜和意义重大的著作。它值得所有认真研究外交事务的学生学习收藏,它有望突破传统智慧,促进健康辩论。——杰·温尼克,《1865年4月》和《1944年4月》作者,外交关系委员会驻会历史学家

    本书对国家暴力和战争的相关争论进行了研究性分析……它寓意丰富,在一个好战的时代,尤为如此。它契合学习现代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学生的兴趣。——《柯克斯书评》

    对于经常被不屑一顾的1928年《非战公约》,海瑟薇和夏皮罗持根本性的修正主义观点,认为该协议标志着国家间战争终结的开始。《非战公约》激发了人权革命、经济制裁的运用以及致力于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建立……作者自信且大胆地争辩说,自1945年以来,征服作为“改变边界的公认程序几乎消失了”……海瑟薇和夏皮罗的结论可以被辩论,但不容易被否定。——《出版人周刊》

    在这本出现及时、行文优雅、论证有力的著作中,乌娜·海瑟薇和斯科特·夏皮罗帮助我们理解了那些设想终结战争的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当世界处于回归更早时代的风口浪尖时,《反战之战》号召维护全球法律和秩序。——伦敦大学学院法学教授菲利普·桑兹,《东西街》作者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来解释过去五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图书馆杂志》,重点书评

    这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使原本可能是国际法理学的神秘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书中充满了奇闻轶事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其写作建立在对一些历史久远的档案进行非常认真搜寻的基础之上。本书有很多值得欣赏和思考的地方。——《卫报》

    这是2018年每个学生都应该读的一本书。——史蒂芬·平克,商业内幕人网站

  • 流言与真相

    作者:李斌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同时对其中几类主要“流言”和“抹黑”的原由进行了分析,还原历史事件本来面目,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的一生的不同侧面。

    廓清迷雾,摒弃流言,通过丰富的材料与扎实的考证,认识真实的郭沫若。

    本书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

  •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作者:[法]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知识分子”是一个现代词,其内涵丰富而复杂。本书所说的“知识分子”,指的是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以思考和教授他们的思想为职业的人。该阶层出现于中世纪早期,在12世纪的城市学校中得到发展,从13世纪开始在大学中兴盛。勒高夫从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考察了这些“贩卖词语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建构了“一门中世纪知识分子的人类学”,一部“西方知识分子的历史社会学导论”。

  • 乔姆斯基精粹

    作者:[美]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著 / [美]安东尼·阿诺夫(Anthony Arnove) 编

    愤慨和洞见、博学和道德热情”的罕见结合

    ※ 跨界精选25篇代表作,一本书读懂乔姆斯基

    兼收划时代的语言学名篇与犀利的政治、社会评论

    ※ 是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现代语言学奠基人

    也是不懈反对霸权政治的斗士,坚守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

    ※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阅读乔姆斯基?

    “把人类从经济剥削和政治、社会奴役的魔咒中解放出来”的问题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

    乔姆斯基的言语充满着无穷的力量,这是*出色的评论和分析所能证明的力量——一种为了更好地了解如何改变世界而去了解世界的人民力量。

    从质疑美国对越南、中美洲、巴尔干等国家和地区的干涉,到反思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揭露美国政治外交中的利益勾连与虚伪的“理想主义”,犀利而深刻的乔姆斯基一直是西方首屈一指并受到广泛倾听的政治批判家。本书精选了乔姆斯基半个世纪以来发表的著作与文章,包括《外交政策与知识分子阶层》《美以“特殊关系”的起源》《知识分子的责任》《对水门事件的质疑》《反思“9•11”》等深具代表性的政治评论,并特别收录了关于其语言学理论与延伸思考的经典篇目,呈现出这位当今西方世界相当重要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全貌。

    作为具有世界级声誉的公共知识分子,诺姆·乔姆斯基在其50多年有关政治、哲学和语言的写作中,为现代语言学带来了变革,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蕞具原创力、蕞广博的政治和社会评论家之一。《乔姆斯基精粹》集合了他1959年以来蕞重要的作品——从他对B. F. 斯金纳的开创性评论到其畅销著作《霸权还是生存》和《失败的国家》——涉及的主题从对公司媒体和美国干预越南、中美洲、巴尔干的批评,到思想自由和有关人权的政治经济学。该书是对乔姆斯基思想前所未有的一次全面概览。

    乔姆斯基是一种全球现象……也许是地球上被最广泛阅读的有关外交政策的声音。

    ——《纽约时报书评》

    乔姆斯基胜过目前还在写作之人的是,他把愤慨和洞见、博学和道德热情结合了起来。这是难得的成就,也是鼓舞人心的成就。

    ——《在这个时代》

    在和平事业中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知识分子。

    ——《独立报》

    [乔姆斯基] 在其他评论家入睡以后,还在继续挑战着我们的假设。他已经成为飞行在我们的国家良心最前列的牛虻。

    ——克里斯托弗·李曼-赫普特《纽约时报》

    乔姆斯基是与整个产业斗争的一小拨人中的一员。这不仅使他显得才华横溢,而且英勇无比。

    ——阿兰达蒂·洛伊

    诺姆·乔姆斯基是针对不公正的权力和谬见最主要的挑战者之一;他反对任何关于美国的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假设。

    ——爱德华·W.萨义德

    迄今为止近30年来,乔姆斯基以其对细节进行百科全书式的关注和不屈不挠的义愤之情,剖析了对美国权力的主要命题——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侵略行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维护自由。

    ——《优涅读者》

    乔姆斯基以非凡的天赋再次证明,人类无法变成商品。

    ——爱德华多·加利亚诺

  • 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

    作者:方继孝

    陈梦家是中国现代史上难得的一位大才!他的前半生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后半生却写尽屈辱与坎坷。 本书全面细致地书写了这位新月派诗人、古文字学家、明式家具收藏家陈梦家一生及其交往密切的朋友圈。全书分别绘制出陈梦家与闻一多、胡适、梅贻琦、容庚、唐兰、夏鼐、王世襄等19位名家的交往图景。从中展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国宝守护者、考古学家、古文字大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短暂、璀璨却又坎坷的一生。从全书陈梦家的朋友圈,可见一个大时代中知识分子们的治学、处世及各自命运的沉浮变迁。

  •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作者:[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反智主义是一条长期以来盘踞在我们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线索,它背后是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民主意味着“我的无知和你的智识一样好”。

    —— 艾萨克·阿西莫夫

    ——————————

    * 1964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

    解析反智主义思想根源及演进的奠基巨著

    ——————————

    版本特色:

    ★ 全文无删减

    ★ 资深译者精彩译笔,译文晓畅、准确

    ★ 新增大量必要的知识性注释,还原20世纪中期美国政治、社会、文化的独特生态

    ——————————

    本书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的模式,它试图找寻反智主义这一极具美国特性的现象背后的基本因素。同时,它也具有比较的眼光,在某种程度上,将美国视为整个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样本。

    —— 大卫·理斯曼,美国社会学家,《孤独的人群》作者

    当前关于这个主题最全面、最简洁、最完善的一部论述。

    —— 沃尔特·拉克尔,美国历史学家、记者

    这是一幅丰富的、复杂的、变幻莫测的心智生活图景,展现的是一个被实用主义理想所支配的社会。

    ——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智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为何在美国,智识本身及拥有智识的人屡屡遭到忌恨和怀疑?为何一部分美国人热衷于追捧自我奋斗的商业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为何他们情愿接受煽动信息,却拒绝听从专家意见?

    本书是解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许多关键特征。它不仅从宗教、政治、商业、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国生活中那些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逻辑,而且试图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民主社会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使命何在。

  •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

    作者:许知远

    《十三邀》,我们时代里无尽的盛大对话,对真感情与真思想永无止境的找寻。许知远历时4年对话52位杰出人物,在52个领域跨界游走,重生对个体的信念,重建对话的精神;通过《十三邀》,与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直接对话,搭载他们的思想巨舰光顾历史与未来:4季内容全收录,精美函盒珍藏版。

    ◎编辑推荐

    ★全民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全4季内容首度结集:打破节目区隔,重新划分主题,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

    《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亿,数度引发破圈式全民讨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极大、口碑极好的访谈节目。

    本次出版首度将4季内容深度整理、全番结集,并按人物类型重新划分为艺术家、时代偶像、知识分子、浪潮人物4个分辑,堪称一部时代声音的纪念碑。

    ★树立人物访谈的新典范,以个体为样本,探讨时代精神:

    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各个领域涌现出极富性格的杰出个人,他们的故事与思考值得被反复追问,借此,我们才得以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又付出了何种代价。所以,《十三邀》挑选受访者的方式就是它的最大特色:每一个个体都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一种诠释时代和世界的角度和叙事。

    许知远以知识分子的独特视角,对谈52位标志人物,从中发掘真实,尊重真实,找到真正丰沛的个体表达;同时通过对话厘清自我,理解他人,折射时代心灵。

    ★《十三邀》在割裂的时代重建对话精神,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与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跨界又自由,构筑了我们时代迄今为止最为盛大的一场对话的欢宴: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对话历时4年,文稿打磨历时1年,内容体量远超视频;许知远专门为每位人物撰写点睛式侧写

    相比剪辑后呈现的视频节目,图书版《十三邀》更为忠实、细腻、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收录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和访谈照片;

    许知远审视与每位对话者的关系,撰写精彩的人物侧写,亦可视为进入访谈之前的一次导览。

    ★与视频截然不同的阅读美学:通过书籍这一更为人性的中介,读者将不再只是对话的旁观者,而是深度的参与者。

    每位嘉宾均附时间年表,人生轨迹一览无余;

    新加大量注释,构筑更为纵深的阅读场景,方便读者深入理解。

    从视频到纸书的转变,更耐读,更易懂,更具收藏性:定格对话的精彩与宽广,留存思想的碰撞与闪光,呈现我们时代更有温度和深度的对话美学。

    ◎内容简介

    关于成功,也关于失败的艺术,关于符号与表达,也关于偶像与浪潮,关于时代大问题,也关于另辟蹊径的小注脚,关于知识和审美,也关于个体的多种可能性。关于与过去的人和解,也关于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

    关于史学大家许倬云谈论年轻人应该如何安顿身心、安顿自我,也关于人类学家项飚对我们生活中“附近”消失之后的理解与新的建议;关于功成名就后的艺术家,如何看待创造与失败、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也关于我们时代最知名的知识者如何谈论价值,寻求理解,提出问题……

    《十三邀》,是著名知识分子许知远与我们时代中各行业、各领域内最具典型性的样本人物所展开的一场盛大对话。他们各自以独有的视角,在个体与时代、智性与审美、自我与世界、见识与创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共同对个体与时代做出的观察与思考,全面展示出我们时代最优秀的头脑与心灵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做出的追问和探索。通过《十三邀》,我们阅读到52段故事,体会52种人生,游历52种交错的时间与空间,遇见52种立场和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访谈,更像是一种旅行。

    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打破了1至4季的区隔,重新划分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使得每个领域的意见、经验与心得更加具有模板作用,以不同领域中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切片,进而带领读者在这些对话的碰撞中重新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世界也正因这样精彩的对话而变得魅力非凡。

    ◎作者自述:

    这些对话以四卷本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时,给我带来另一种慰藉。我的印刷崇拜再度被唤醒,似乎认定唯有印在纸上,才更可能穿越时间。比起节目,它更像是我的个人作品,我们的对话也以更全面的样貌展现出来。

    ——许知远

    ◎名人/媒体推荐

    从上海第一次采访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也只见过许知远两回,但是他似乎已经成了一位老朋友。我们是为同一种精神而欣喜,同一种人格而坚持,同一种逝去而悲哀;我们是被同一种情操所感染,同一种养料所滋润,同一种温暖所安抚。

    ——陈冲(导演 演员)

    你们做(《十三邀》)节目,经过网络发散出去,是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的。我希望更多人做。传播知识,刺激思想,引导风气。

    ——许倬云(历史学家)

    作为观众,十三邀让我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心灵;作为被访者,十三邀让我直接进入公共讨论,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

    ——项飙 (人类学家)

    十三邀影响很大,批评也不少,正常。我喜欢许知远不惮显露自己,包括自己的弱处,这想来也是真诚对话的应有之义。

    ——陈嘉映(哲学家)

    我很喜欢许知远老师,他在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真诚而质朴地保持着认真和严肃,《十三邀》给我的感觉就仿佛是一个平时只有奶昔可以喝的人第一次喝到了白开水,它平静、淡然、清透,让我觉得原来这才是自己本该喝的东西,而且应该一直喝下去。

    ——河森堡(科普作家)

    虽然许知远老师肯定瞧不上我,但我特希望跟他对谈,他做的那个(《十三邀》)就是中国味道的《蕨间访谈》。对错观点啥的都不重要。

    ——李诞(脱口秀演员、作家)

    《十三邀》令人耳目一新,它的创造性也在这里,它之于脱胎于电视台演播厅的访谈,好似台湾新电影之于琼瑶电影,走出三厅,发掘真实,尊重真实,并赋予真实以创造和审美。

    ——雷晓宇(作家)

    ◎观众评价:

    《十三邀》呈现的种种冲突和思考,也正是它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与这样一个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带来了有趣的思想撞击。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不成熟”的“冲动”带来的冲击,又有什么意义呢?中庸本身也许不需要被否定,但中庸带来的往往不是认知边界的拓展,反而是某种保守,某种意义上传统的守卫者,但对于舒适区的逃离本身就是和“卫道士”的对抗,这样才有可能迸发新的思想,正像是欧洲的启蒙运动那样。然而,《十三邀》也让我感觉启蒙运动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希望这不是自欺欺人的错觉吧。

    ——华云枫

    看《十三邀》对思想的改变是剧烈和彻底的。那么多人物,每个人都能在与许老师的交谈中,谈出那些他们最珍贵的思想、经验、人生,这些是在我可及的所有视频节目中,独一无二的,因此,《十三邀》对23周岁的我本人意义非凡,这几年的人生观的逐步完善,与看这个节目不能说没有联系。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每一期,都值得不断玩味咀嚼,每一个看完《十三邀》的夜晚,都觉得良宵难得。

    ——雨墨

  • 干校六记

    作者:杨绛

  • 民国知识分子画像

    作者:《书屋》编辑部 编

    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面目众多,表情复杂,很难一网打尽。《民国知识分子画像》选取大学校长、新闻宿将和本色名土三个群体进行描摩,构图独具匠心,点染亦熠熠生辉。蔡元培的海纳百川、林白水的笔挟风雷乃至章太炎的使气骂人皆是一代风范,令人神往。时下也有学者热寝于揭人之短,但手法和肝胆与章太炎相比,都大为逊色。
  • 邊緣人

    作者:许烺光口述,徐隆德访问记录,许烺光家属整

    『许烺光著作集』共10册,本书为『著作集』中第1册。许烺光院士病中两年以英文口述,由徐隆德博士纪录翻译,并由许夫人和两位女儿亲自整理,校订而成之回忆录。许院士一生走过中国大江南北与世界各国,东北出生,上海沪江大学读书,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博士,云南地区研究,美国哥伦比亚、康乃尔与西北大学等校任教,并在印度与日本从事长期田野研究,由曾获得采访越战奖的徐隆德博士执笔,文笔流畅,记录了许先生的成长历程,学术经历,以及各国见闻,实属不可多得之佳作。
  • 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

    作者: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罗伯特·诺齐克

    自由市场大幅度地改进了世界各地民众的生活境遇,然而,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又那么鄙视、厌恶甚至憎恨自由市场。为什么?哈耶克、诺齐克、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布坎南等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一齐来会诊这种奇怪的心理症状。
  • 反思的年代

    作者:萧功秦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作者:Merle Goldman,Leo Ou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is the only comprehensive book on modern China'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from the nineteenth to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While existing studies tend to focus on individual Chinese thinkers, this book includes all the major Chinese thinkers, as well as political figures who have influenced China's modern history. Merle Goldman and Leo Ou-fan Lee introduce this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drawn from the later volumes (Volumes 12, 13, 14, 15)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The chapters, authored by eminent historians and social scientis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tudies, together tra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ideas,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views and the resulting, uniquely Chinese view of the world. By linking ke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 and figures to emerging political movements, they explain the profound impact of changing ideas and values on Chinese politics and revolution. Merle Goldman brings the history up to date with a new, concluding chapter on the post-Mao era and China's intellectual scene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

    作者:杰罗姆 B.格里德尔

    编辑推荐:本书共分八章,其内容包括遗产,儒学批判,19世纪:造反和中兴,19世纪:变法等等。就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可供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 中国启蒙运动

    作者:[美]舒衡哲(Vera Schwarcz

    诚如克罗齐所告诫的,历史和历史学家无法免于时代的印记。本书即以克罗奇的教诲为戒,其主旨在反应海内外持续不歇的关于1919年“五四运动”意义的讨论。作者最终领悟到的“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 公共性与公民观

    作者:许纪霖主编

    本书以“公共性与公民观”为主题,收入中国两岸三地的学者以及国外学者的论文(译文)共14篇。这些文章从思想史与政治哲学的路径来探讨“公共”与公民的观念,在整体上构成了比较的视野——既是古今之比较,又是中西之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现代性政治之关键问题的丰富论述。可以从三个部分来概观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说对中西思想史上公民观念的疏理呈现出一种复杂多样的图景,那么当代“标准版本”(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公民观在意识形态中的支配性地位就不应该是自明的,而是值得批判反思的。实际上,西方政治哲学在自由主义传统的内部与外部,都发展出了超越传统自由主义对公民与公民政治的理解。 目录 编者:本辑导读 Part 1 中外思想史上的公共与公民观念/The Concept of“Public”and Citizenship in History of Thought 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 黄克武: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 蔡英文:公民身份的多重性——政治观念史的阐述 萧高彦:施米特与阿伦特公民观念的比较研究 Part 2公民与国家:超越自由主义的视野/Citizen and State:Beyond Liberal ism 昆廷·斯金纳:国家与公民自由 菲利普·佩迪特:城市的自由:一种共和主义的理想 !哈格·帕塔潘:朋友与公民:转变中的现代共同体基础 刘训练:当代共和主义的复兴 周保松:道德平等、分配正义与差异原则 Part 3 公民政治的实践维度/The Practice of Citizen PoIitics 钱永祥:民粹政治、选举政治与公民政治 张福建:参与和公民精神的养成 陈淳文:公民、消费者、国家与市场 徐责: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自由市场时代的公民政治 江宜桦:公民理念与公民的教育
  • Political Pilgrims: Western Intellectuals in Search of the Good Society

    作者:Hollander, Paul

    The phrase "political pilgrim" has become part of intellectual discourse thanks to Paul Hollander. Even in the post-communist era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this book remain relevant as many Western, and especially American, intellectuals seek to come to terms with a world that offers few models of secular fulfillment and has tarnished the reputation of political utopias. Hollander's new and lengthy introduction updates the pilgrimages and examines current attempts to find substitutes for the emotional and political energy that used to be invested in them. Review "A horribly funny book ... to be kept close at hand and reread whenever we are told of a land where ... the human soul is re-engineered and human nature is uplifted."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www.amazon.com/Political-Pilgrims-Western-Intellectuals-Society/dp/1560009543
  • 王實味

    作者:魏時煜

  • 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

    作者:陶东风

    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文化功能是什么?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政治介入、独立自主与公共关切、专业化与公共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在世纪之交的西方与中国学术界成了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极富争论的领域。在西方,一方面有人认为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等),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在日益壮大,以至于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阶级”(古德纳);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西方后现代主义者断言“知识分子已经死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家与技术官僚。在中国,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有人认为,在社会转型、价值失范的时代,知识分子应当比以前发挥更加重要的社会批判与社会良知的作用;而相反的意见则认为,后现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已经失去而且也不可能继续发挥传统的启蒙导师的作用,“后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来临。 本人认为,出现“知识分子”讨论热潮的原因是:当今世界(无之中国还是西方)的社会、文化与知识界都遭遇到了严峻的现代性《题。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功能的问题从来是与现代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代性问题。只有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语境中,知识分子才会成为一个问题并引起强烈关注。这样,我们对关注知识分子问题的几乎全部都是研究现代性的学者的现象就不感到奇怪了。 上篇 西方学者论知识分子 什么是知识分子?对此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人从知识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把知识分子理解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有些人从职业的角度把知识分子界定为从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的人,也有些人把是否具有超越的普遍关怀、对于现实的批判意识、是否以生产批判话语为己任当做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其实,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定义都只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中产生的知性认识。重要的是把历史上各种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与界定放在其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加以把握而不要把它非历史化、普遍化。“知识分子”的定义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历史地看,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一词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来源于俄文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它出现在19世纪的俄国。当时,俄国尚处于前现代社会,但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俄国社会出现了一批出身于上流社会的知识阶层。他们接受了西方教育,带着西方现代价值理念与知识背景来观察俄国当时落后的专制制度,对自己所处的俄国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的现行秩序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和背叛意识。俄国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职业性的阶层,他们只是在精神气质上有着共通之处,是一个与主流社会有着疏离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特别是道德批判意识的群体。从这个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在于具有强烈的参与精神和批判立场,以人类良知与普遍价值的代表自居,相比之下,他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倒并不具有界定性的作用。 “知识分子”一词的第二个词源学来源来自19世纪晚期的法国。它与1894年震惊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紧密相关。德雷福斯上尉因为其犹太人身份而遭受诬陷。这一事件引起了一批具有正义感与社会良知的人士,包括左拉、雨果等文人的义愤,他们站出来为德雷福斯辩护,于1898年1月2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分子宣言》的文章。这批具有批判意识和社会良知、为社会伸张正义、敢于批判最高权力当局的人士,就被称为“知识分子”。19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是站在普遍价值的立场关注公共问题,形成了一个“公共领域”,与后来的专家型知识分子不同,他们大多是自由职业者(尤其是文人、作家),在精神气质上有点像具有反抗性的波希米亚人,经常坐在咖啡馆里高谈阔论。“公共领域”的主体就是这批知识分子,而公共领域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公共问题。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是超越性的,即独立于特定的阶级与党派以外,除了自己的“良知”之外,没有任何的阶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