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作者:蒋勋

分类:文学

ISBN:9787108030061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蒋勋  艺术  随笔  美学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台湾  三联  生活 

章节目录

第一封信 南方的海 1 第二封信 故乡与童年的气味 14 第三封信 空 27 第四封信 La vie est d’ailleurs 41 第五封信 Andrei Rublev 55 第六封信 苦 68 第七封信 童年的声音 83 第八封信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96 第九封信 山色有无中 109 第十封信 烛光 122

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的生活被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空闻,美如何进来呢?”作者在这里想给青年艺术家传达的是,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不是严肃的训练,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作者重视的是“感官”,是打开视觉,开启听觉,是用全身心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和色彩,是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作者指出,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将自己置于安逸、固定的生活环境,他必须不断地“出走”,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活泼、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才能领路创造的愉悦,感受到真正的美。

下载说明

1、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是作者蒋勋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争争Janice的评论
    读过《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我的评分:★★★★★ 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 桔子亚的评论
    #写写纸条关于书# 作为“前辈”给同道中小年轻儿写的书(信),看了几本: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尔克《给一个年轻诗人的十封信》,马萨利斯《路上来信》(To a Young Jazz Musician)。正在看最后一本,作者是位爵士音乐家,写得很“带劲”。唯有热爱让生命不同。
  • 游游我K的的评论
    我害怕生命成˙为固定的模式,接受僵化刻板的习惯,一成不变。我想从一切熟悉封闭的环境出走,生命一定还有其他的可能。日复一日的原地踏步,只会增加生命的腐烂萎缩。只有不断出走,不断重新出发,才能保有活泼,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不会游泳的邵指导的评论
    这张没人要的明信片终于有了它的归属,画面和配文“这是个病了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你”、“fuck the world”极具后现代主义意蕴,而这恰恰正是AIESEC的精神主旨。我写的这段话出自蒋勋先生《给青年艺术家的信》,这是本很不错的书,推荐学艺术的朋友们很值得一看。另外想要明信片的朋友还可以私信我。
  • 武汉理工大学优秀书评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给丫民的一封信——评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给丫民的一封信——评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刘代丽《给青年艺术家的信》蒋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丫民:你好。我最近看了蒋勋先生写给丫民的一封信  ——评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晨晨chenC的评论
    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 当艺术变成一种功课,背负着非做不可的压力、负担,其实是看不见美的。 我喜欢东方古老哲学家老子的比喻,他说,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个空的部分。 ------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凤凰卫视的评论
    【凤凰夜读】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当艺术变成一种功课,背负着非做不可的压力、负担,其实是看不见美的。我喜欢东方古老的哲学家老子的比喻,他说,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个空的部分。——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墨-小九的评论
    读过《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品牌是附庸风雅,品味是发现自己 读起来没太大感觉,不过打开视觉、听觉、嗅觉 感受生活感受艺术倒是不错的说法” 网页链接
  • 河师大化学院2013级化学4班01的评论
    #化院13级读书分享汇# 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当艺术变成一种功课,背负着非做不可的压力、负担,其实是看不见美的。我喜欢东方古老的哲学家老子的比喻,他说,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个空的部分——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微博 @河南师范大学团委 @河南师大化学院团委
  • 疯伯爵_CrazyEarl的评论
    我害怕生命成为固定的模式,接受僵化刻板的习惯,一成不变。我想从一切熟悉封闭的环境出走,生命一定还有其他的可能。日复一日的原地踏步,只会增加生命的腐烂萎缩。只有不断出走,不断重新出发,才能保有活泼,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很喜欢这段文字
  • WHXHNX的评论
    腥味好像是死去已久的鱼的尸体在空气中持久不肯散去的忧伤怨愤。---《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易木子吟的评论
    艺术里的视觉,通常并不只是视觉,而是心事。有点像东方宗教里说的"静观"吧!"静观",并不只是"看",至少是"凝视","凝视"里才有思维和心灵的专注。——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P.112
  • 易木子吟的评论
    有一个电影导演说过,看一部好的作品,好像剥洋葱的经历,总觉得一层一层剥开,最后会突然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结局,但是,其实并没有结局,结局也就在一层一层剥开的过程本身。——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P.66(人生也是一样,没有结局。就好像,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太阳一直就在那里,何来生死?)
  • 猗岚的评论
    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当艺术变成一种功课,背负着非做不可的压力,是看不见美的。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个空的部分。——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lo-Vencci的评论
    读过《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网页链接
  • 闫冬闫冬的评论
    #节目重温#我的节目《蒋勋:写给青年艺术家的信》已经上传,来自闫冬的广播节目 蒋勋:写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宁海城的评论
    #夜读#“丫民,有一天,你也许还要更勇敢地从国家出走。你知道,当国家利益违反人性时,许多艺术家大胆从他们的国家出走,批判他们的国家,对抗他们的国家,因为他们的记忆深处有'母亲',有'童年',有'故乡',有那些比国家与政府更具体、更有人性、也更有生命气味的记忆。”--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_你和世界爱着我_的评论
    三伏天真的太热了,近期减少室外活动,缩短跑步距离。[祈祷][星星]还是很有必要继续去健身房,可是越来越喜欢慢跑快走了。[带着微博去旅行]#读书笔记# 美不善于论辩,美只是在特定的血液里默默传递自己的族谱。摘自#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挖鼻]体胖多跑步,人丑多读书。远离负能量。
  • 中国国家地理的评论
    #读书会# 白居易在一千年前写了一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他说的是一种“遗忘”吗?我不确定。 我们是不是被“知识”塞满了,没有余裕的空间留给美? ——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环球资讯广播的评论
    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当艺术变成一种功课,背负着非做不可的压力、负担,其实是看不见美的。我喜欢东方古老的哲学家老子的比喻,他说,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个空的部分。——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