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蒙克私人笔记

蒙克私人笔记

作者:[挪]爱德华·蒙克

分类:文学

ISBN:9787515505640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标签: 艺术  蒙克  传记  爱德华·蒙克  挪威  美学  艺术史  美术 

章节目录

我一生都在抵制的东西 致新闻工作者R先生 论多话 生命焦虑 挂我的画的方法 我的健康状况 劣作、伪作与杰作 印象现实主义 我在天地中,天地在我胸 想谁遇见谁 我的自我主义 不想走也得走的路 覆水难收 马克来信 吻 梦游者 月下他她 魔鬼夫妇 亲密男女 笔记中的生命布局 去伪存真 不要被克尔凯郭尔牵着鼻子走 巴黎悲伤的夜晚 小猫咪,请慢用 心里的老鹰 笔记故事 来自监狱的日记 柏林 巴黎 我们是喷自地核的火焰 从自然界的丰富宝库中淘宝 春天 给L女士当跳板 色随音变 因尖叫而《尖叫》 尖叫的另一版本 私通与结婚 灯芯 这就是女人! 吊死谁? 一边是森林一边是碧波荡漾 她梦见正在梦游的他 过日子 生命的召唤 两个女人 生命之舞 退烧药和安眠药 引诱的过程 生命的中楣 微笑 男人和女人 我的精神处在发疯的边缘 在阴郁的海滩 从此我们不再见面 落日的余晖 让肉体死去,但拯救灵魂 一粒火星 反动的艺术 记忆 蒙克年表

内容简介

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画家,他散文诗般的笔记充满诗意与幻觉,同时也充满坦诚和宽容。蒙克私人笔记实际是蒙克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 一个“真实的”爱德华·蒙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可信呢?所谓“本真的”蒙克,又能“真”到哪里去呢?《尖叫》中那个扭曲的形象并非他最终的自画像,可是相关的故事和神话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你也许可以说蒙克(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但也谁都是”。关键是他吸引、激发和震撼了他的观者——和读者。《蒙克私人笔记》挪威原文的英译者J.吉尔•霍兰德是爱德华•蒙克的一位老相识,他选译的蒙克笔记揭示了这位百般纠结、暧昧不清、多重性格的挪威大画家的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理侧面。 ——弗兰克·霍伊弗约德

下载说明

1、蒙克私人笔记是作者[挪]爱德华·蒙克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黄燎原的评论
    #燎原说画#蒙克的私人笔记虽有愤世成份,但更多世俗情感,矛盾让一个天才成为旷世奇才。他似乎对家传病史十分在意,甚至在意到了卖弄的地步,但那也的确是他生命的原初和创作的源泉。有人以风景为题材,有人以战争为题材,有人才子佳人,有人天方夜谭,而蒙克选择了深渊般的家庭病苦,这也是一个方向。
  • 恒者微言的评论
    蒙克私人笔记实际是蒙克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首度翻译出版。读此书,看尖叫如何被意识形态和工具化。网页链接
  • 豆角上台的评论
    最近期待的书:@三联绘本馆 《铁轨的尽头》和《旅行者的手提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西因缘:近现代文学视野中的西方“经典”》;@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色》;@金城出版社 《蒙克私人笔记》。
  • -風雅頌書局-的评论
    《蒙克私人笔记》(挪)爱德华•蒙克 著。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画家,他散文诗般的笔记充满诗意与幻觉,同时也充满坦诚和宽容。蒙克私人笔记实际是蒙克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68.00
  • 秦皇岛图书大厦的评论
    阅读一本好书, 温暖一颗心灵———图书大厦冬季读书热第三波:1《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 、2《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赫塔·米勒、3《中国学生缺什么》张丽钧、4《蒙克私人笔记》爱德华·蒙克 、5《失去双眼,重组世界》于格•德•蒙达朗拜尔、6《废纸劫》郑振铎、
  • 蜜蜂出版官方微博的评论
    【爱德华·蒙克的文学遗产】蒙克私人笔记关于爱德华·蒙克的文学遗产,有一点我敢说:你没法儿给它总结归类。对它进行完整的学术表述,那还是将来的事。过去多少年来,蒙克随手写的东西的片段、节录什... --发布到微刊《蜂言蜂语》爱德华·蒙克的文学遗...
  • 恒者微言的评论
    很多艺术史论专家在撰写西方艺术史的时候经常举蒙克、梵高的例子。在编完《梵高艺术书简》《蒙克私人笔记》之后,我发现我之前所接受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对的。一是梵高的死因,二是蒙克尖叫的阐释。
  • 郭凤岭的评论
    【新书·蜜蜂文库·世界艺术经典011】《蒙克私人笔记》2012年11月版,金城出版社:网页链接【《尖叫》中那个扭曲的形象并非他最终的自画像,可是相关的故事和神话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你也许可以说蒙克(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但也谁都是”。关键是他吸引、激发和震撼了他的观者——和读者】
  • 恒者微言的评论
    蒙克天才!不看稿子了,睡觉! 画作必须是强大意志和感觉的结晶。 以无感觉和无把握的心态作画无助于创造。 麻木和心虚是创作的阻碍。 作画切不可找不到感觉,或为作而作, 或有意将已用过的灵感再用(如音乐一般) ——这些都只能画出虚谬的伪作。 ——《蒙克私人笔记》@蜜蜂出版官方微博
  • 恒者微言的评论
    “人如何才能依据自然画出真实的哭泣?”蒙克曾发问。当他凭记忆感受自己小时候母亲和姐姐死于肺结核后的痛苦,并努力尝试不同画法以捕捉这种痛苦时,突破终于来到了。——《蒙克私人笔记》@蜜蜂出版官方微博 @金城出版社 2012年5月出版。图为19世纪80年代中期蒙克所创作的油画《病孩》。
  • 刘虞佳的评论
    #The private journals of Edvard Munch# 挪威画家蒙克的私人笔记。知道他是从≪尖叫≫开始,不得不说这种private的东西比起画作来更加吸引我,与其通过现象来看本质,我更喜欢通过本质来懂现象。
  • 恒者微言的评论
    蒙克私人笔记一书至少可以看出一幅作品如何因被介入而转变为另外一种表达最终又为某种意识形态介入而转变。网页链接|ad_type=0|sys_id=1#dd_refer=http%3A%2F%2Fbook.douban.com%2Fsubject%2F19974410%2F
  • 恒者微言的评论
    关于蒙克先生这幅画为什么叫《呐喊》我们可以看看《蒙克私人笔记》《 岛上书店(现象级...蒙克私人笔记-爱德华•蒙克/dp/B009YSBZ8A/ref=sr_1_1?ie=UTF8&qid=1352908245&sr=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