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昆曲古调

昆曲古调

作者:周瑞深 编

分类:文学

ISBN:9787200063554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标签: 昆曲  昆曲古调(套装共14册)  戏曲  艺术  戏剧  中国古典文学  崑曲 

内容简介

昆曲上承宋元传统,下开徽、汉、京剧先河。经过明末戏剧家们的辛勤耕耘,吸收南北戏曲、民谣之长,不断改革,名剧林立。后来发展为“家家莫提起,户户不提防”的状态,真正活在大众心上,丰富了人民的思维,塑造了无数圆雕式人物,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 本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浙江省文化厅高瞻远瞩,指导并信赖海宁市文化体育局,根据笔者人微言轻的推荐,奋战两年,邀请昆曲最后也是最大的专家周瑞深先生在91至93岁的高齡,总结漫长一生中有关编、演、作曲、说戏(中国戏曲导演方式)的经验,勉力完成了呈献给读者的这部由奇缘造就的奇书,盒装七部,包括汤显祖创作的《桃花扇》、《冬青树》全剧生旦净末的曲谱六种,附以周老自作自行谱曲的短剧三折及自作诗词曲集一册。保存古剧资料,供来哲研究排演参证,让七百年来前修的心血延绵一线。捧读两千页手稿,曲谱上的小字只有一粒芝麻大,笔笔不茍。两年忆写太艰辛,正是:万种豪情吐不出,一腔热泪涌温泉,温泉磨墨成书稿,文脉重延几百年! 周瑞深先生年十四,拜事昆曲名宿朱丽泉、李受章,兼习诗词。1932年,散步时闲哼曲自娱,为杭州行家潘怀素所闻,以为有可塑性,介绍到杭州市立中学拜温州人陈竺同门下深造。1946年,识名家许雨香、项远村,同组梅社,任干事。项氏教以曲谱、曲韵,渐通昆曲音乐。名票殷振贤教演《寻梦》一折。1956年,表兄吴甲原见其学有所成,写信介绍给浙江文联主席宋云彬,要求安排至专业部门工作,但未能成行。1979年,传字辈老艺人郑传鉴推荐周先生入上海昆剧院,费尽心力,亦未能成行。郑君为此人才难得而垂涕。 周先生用岳飞题材草成昆曲,20世纪80年代初赵景深教授快读后,取名《东窗记》。前述许雨香、项远村解放后均在北京工作,为北京昆曲研习所发起前辈。二老曾将此剧送俞平伯先生审读,俞老倡议调先生入京,但未能如愿。王传渠、郑传鉴、倪传铖、薛传纲等上海、苏州名家对先生甚为敬佩,理由是:懂工尺谱者北京仅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付雪漪先生,知七弦谱者更少。先生节衣缩食,走访长者,会全剧及著名折子戏唱段较多,长于吹笛,懂曲牌数百,声腔得高人传授,戏在人身上,已属凤毛麟角,而能用典雅明代传奇形式,清初孔尚任、洪升等大师的文学语言撰写古剧者,更是孤例。当代能兼通案头及舞台双重绝学者尤为罕见。我在前几年去嘉兴市访问剧目学家庄一拂老人(时年93岁),请教岳西高腔、弋阳腔、青阳腔中保存明清剧目与昆曲唱法异同,他说此事只有问周先生,自己回答不了,又说“吴梅(霜崖先生)精案头之学,少舞台实践,作剧有文彩而剧场效果不尽如人意。周治昆曲是从舞台走向书斋,故无此弊。” 经地方热心文化人士顾国华先生努力,先将周老的诗词曲著作及附工尺谱剧本刊印百册。我有幸获得四套,分别赠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国家版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前二者都给周老颁发了证书。 书稿付印时,97岁老人吴祖刚题词《鹧鸪天》:杳渺幽思发浩歌,飞花舞影两婆娑,朱弦咽晚凌波怨,铁笛吹寒热血多。鸣鼓角,壮山河,扬清激浊费张罗,多君韶护钩沉手,沥血沤心挽坠波。 上海91岁老诗人周退密读毕拟绝句四首代序,今录其一:海宁一老鲁灵光,三割居然合魏梁,悱恻悲凉千古恨,《洛神》而后是《东窗》。 此书寄出十几套后,北京朱家缙、王世襄,天津陈宗枢,上海秦绿枝、龚明德,湖南钟叔河等文化名流纷纷致函周先生或翻印者致谢,评价甚高。 昆曲家、诗词家、书法国画大师、版本校勘学家等,都不能从国外引进。若干学科的高级专家不是没有不足与失误,用人是用其长而避其短,求全则无才。周老与浙江省、海宁市两级文化界,为戏曲遗产所做的一切,出版家无利重义,捍卫古曲的苦心,不能再作苛求了! 把此书印成国家级礼品书的水准,值得在当代出版史上大书一笔。(此文为周瑞深14卷本《昆曲古调》序言,有删减,题为编者所加。)

下载说明

1、昆曲古调是作者周瑞深 编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晨歌暮曲的评论
    劳动光荣,享受也光荣[偷笑]。劳动之余偷闲喝一泡刘宝顺的"幔亭"大红袍,器 用"北斗"的碗、"兔毫"的盏,水 选崂山的白花蛇草水,至于 曲 嘛,就放一段<北风那个吹>吧,古调新曲,老少咸宜。着实不敢听昆曲了,怕人喊:俗。[哈哈]
  • 凤荣泰章的评论
    #跋116#昆曲瓔媛:朱弦繞樑,燈火未央處,唱江南古調。明月長相憶,風動瓔珞搖。余花媚晚,一世媛心。照水輕盈嬌樣,笛中如見曲終人。
  • 南涧之滨有樛木的评论
    推荐《昆曲古调》的书评《明主幸不弃,交亲久何疏?》。“ 周瑞深先生已经藉藉无闻很久了。曲界的人跟他大抵都比较熟,例如前几年出的寸心书屋甲乙编,其中工尺的部...” 网页链接
  • 鸞鏡花枝的评论
    对@昆曲璎媛 说:朱弦绕梁,灯火未央处,唱江南古调。明月长相忆,风动璎珞摇。余花媚晚,一世媛心。照水轻盈娇样,笛中如见曲终人。~\(≧▽≦)/~啦啦啦看见消息,如果木有错上次滴红梅奖,奈得到银奖啦?特来恭祝,永远爱你~~支持倷~~O(∩_∩)O哈哈~总觉得倷如清水芙蓉啊啊,加油哟下次定拿金奖。
  • 本尊就是一尊色魔的评论
    十世纪的终结,等听不到昆曲深有周音古调的水磨腔,等吃的全是欧美快餐,等全盘西化,分不清中华美利坚,等唐宋文意成史书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有一份乡愁,故国秋月,却不知寄向何方,在冰凉水泥林立高楼?还是欲望都市的物易货换?青蔼回望,需要门票,我离
  • vincent朝菌之城的评论
    昆曲 牡丹亭唱段。'汤翁牡丹艳百花推陈翻古调 高君琵琶怀千年出新谱今声'
  • 妙洣居士的评论
    #古韵今风#《中国曲艺》特种邮票首发式2011年7月8日在拙政园远香堂隆重举行。国家一级演员金丽生、盛小云还现场表演评弹经典名段《莺莺操琴》;园林、昆曲、评弹有苏州文化“三宝”之称,首发式选在拙政园举办,使评弹、昆曲的古韵古调与园林的古色古香相得益彰,全方位诠释了苏州传统文化的韵味。
  • 佛客寺的评论
    中央各部位“三公”不情不愿扭扭捏捏地总算多数也晒出来了,感慨大人们手脚阔绰之余,忽然妄想建议,能否在牙缝之间、油门之隙,每个部门随便漾出1000万来,这样也能凑个10亿,来扶助昆曲、秦腔这些古调得以传承和发展。
  • 張月鳳YF的评论
    百歲崑曲學家周瑞深五月一日在家鄉海寧逝世。2006年周老人出版了《昆曲古調》共十四冊。端午節期間舉行的第一屆杭州端午曲敘,有周瑞深紀念活動。
  • 一剑穿过忧伤的评论
    周瑞深,男,昆曲曲家。1912年生,承学于诸多前辈曲家,腹中能戏甚多,度曲八十六载,一生嗜曲如命。工旦,亦精于他行,擅擫笛、制谱,作传奇四种,佚一种,抄校昆曲全谱数十种,辑诗词曲《夷畦集》一厚册,出版《昆曲古调》一函十四册。 2011年5月1日在海宁硖石去世,享年一百岁。
  • 一茗一会的评论
    没想到今天下午正在进行的“茶香昆曲”那么多人,32人。曲社的爱好者们现场表演,茶香古调,秋风悠悠;外面车水马龙,茶舍曲调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