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纳粹医生

纳粹医生

作者:[美]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分类:心理学

ISBN:9787539996301

出版时间:2016-1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标签: 心理学  二战  心理 

章节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不是那个世界”
第一部 “不值得活着的生命”:遗传治疗 第1章绝育与纳粹的生物医学愿景
第2章“安乐死”:直接医学屠杀
第3章对直接医学屠杀的抗拒
第4章“不规范的安乐死”:医生接管
第5章参与者
第6章把“安乐死”带到集中营:14f13特殊处理行动
第二部 奥斯维辛:种族治疗 第7章奥斯维辛研究所
第8章坡道上的筛选
第9章集中营中的筛选
第10章屠杀的社会化
第11章囚犯医生:选择的痛苦
第12章囚犯医生:努力治愈 第13章囚犯医生:与纳粹医生的合作
第14章注射器杀人:石炭酸注射
第15章试验冲动
第16章“党卫队制服中的人”:恩斯特•B
第17章奥斯维辛医生:约瑟夫•门格勒
第18章治疗—杀害之冲突:爱德华•维尔特
第三部种族灭绝心理学 第19章双重自我的角色转换:浮士德式的交易
第20章奥斯维辛自我:角色转换中的心理学主题
第21章种族灭绝
后记
注释
索引
致谢

内容简介

《纳粹医生》并不是泛泛地展示和谴责纳粹之恶,它通过对40个左右的纳粹(其中29个纳粹医生)和80个纳粹受害者9其中40个成为纳粹的医学助手)的访谈,作者试图进入纳粹医生的心理世界。本书的研究目的并非简单的谴责邪恶,更多地是为了“理解邪恶”。确切地说,作者试图从医生这个角色入手去回答:为什么“普通人”会变得邪恶?是他们“本性”如此,还是“环境”使然?如果是“环境”使然,这个“环境”又需要什么样的构件?

《纳粹医生》这本书所传达的,与其说是纳粹的危险,不如说是我们每个人自身所蕴藏的危险。历史上奥斯维辛这样的恐怖时刻并不多见,但是现实中像“斯坦福实验”中那样的“微纳粹”时刻却比比皆是:警察的刑讯逼供、强拆中的打手、打人的城管…有多少“普通人”在完成“角色转换”之后可以若无其事地作恶?游行中打砸抢烧,文革中的学生打老师,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又有多少人在“集体”的遮蔽下中施暴?当一个人“脱下”作为个体的自我,“穿上”他者的身份,并隐身于集体的庇护,作恶行就变得轻松自如。而对于小恶汇聚成大恶,有时候“普通人”所需做的全部就是“别过头去”。纳粹之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它一直在薄如蝉翼的文明之下蠢蠢欲动。

下载说明

1、纳粹医生是作者[美]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文在兹的评论
    一个细节:“囚犯们正在毒气室前面的那个房间里脱衣服,一个医生走了进来,他注意到地板上有眼镜破碎后的玻璃碎片,于是提醒那里的人:请小心一点,不要伤了你自己。”(P.166)
  • 劈头士》睁木的评论
    已购。【值得精度,大量素材】一次黑暗的阅读经历,几度不适。不单讲集中营,而是梳理了一条发展时间线,从绝育开始,到对精神病儿童的小范围安乐死(这部分别致,关于精神病人是“不值得活着的生命”),再到对精神病成人安乐死(从中已开始使用一氧化碳毒气,后延续到集中营),最后到集中营中的种族屠杀(还包括医学实验、囚徒医生的微妙位置)。在每个阶段,医生都参与其中。书中给出了不少医生的小传以及采访总结。宏观层面与微观细节并重,最后一部分分析种族灭绝的心理,亦可一观~~
  • BBpanda的评论
    前后翻译水准不一
  • magnifico的评论
    书的撰写结构上还是有点问题,按照时间顺序,上手读起来有点一头雾水。其实精华和核心在于三个不同的纳粹医生,尤其是维尔特,非常有代表性,针对性的写这三个人,就能说明绝大多数问题了。所以整体看完之后,还是有些太拖沓冗长的感受。
  • 松山雅的评论
    想起来之前看的另一本书说,不公开执行死刑是因为人们太乐于看死刑。不要总高估自己的“善良”。
  • 维舟的评论
    主要基于与奥斯维辛纳粹医生的深访,从生物医学政治入手理解纳粹大屠杀,最重要的概念是“双重自我的角色转换”。不过可能过分偏重于这种心理学认识,似也夸大了这种心理模式的普适性,但实际上这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特定权力结构下的产物——一种不鼓励反思、个人被教育得完全不去试图改变结构的习得性无助无力,以及鼓吹为集体而献身的狂热。当然,在德国语境下还有一种有机共同体和神秘倾向的异教精神。此外,略为奇怪的是,作者似乎很少质疑这些纳粹医生的“口供”有可能是在“求赦”,实际上假设他们的自述都是可信的。
  • 二脚立的评论
    翻译有些粗糙
  • 万俟偃师的评论
    70。著作本身的价值很高,问题是翻译实在太烂,到最后几乎可以媲美MTPE了,尤其令我感到震惊的是,两位译者都是文学博士,为什么译文中还会出现如此多的病句。
  • 黑猫君的评论
    把奥斯维辛的反人类罪行以“集体治疗”之名予以粉饰,一切似乎变得顺理成章。在纳粹宏达的医学前景和神话般象征意义的掩饰下,纳粹医生成功接受了“屠杀是为了治疗”的说辞。医生应该是纳粹中最为独特和矛盾的群体,透过访谈和回忆,大部分医生都会采取心里转换措施来有意回避屠杀,割裂国家愿景和自身所处现实的关系,把自己的工作单纯的视为医学研究。作者收集的材料太多,如果能进一步筛选就更好了。
  • 薛定谔的猫的评论
    医生和政治及纳粹种族灭绝思想的融合,还带着德国的民族性。前几天刚看了门格勒的纪录片,印象更深刻
  • 月残星垂的评论
    700页的大部头巨著,从心理方面来了解纳粹医生的行为。书中对于纳粹医生恐怖行径的描述真实到令人反胃,对于纳粹医生的行为也给了细致探讨。但是作为很多大部头的书之一,内容的宏大往往会使关键的主题分散于全书各个部位,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 森森的评论
    哇哇哇,罪与恶
  • Vesper。的评论
    “人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刽子手,我们要避免导致这样两类角色出现的制度和行为。”“纳粹之恶比仅仅存在于历史之中,它一直在薄如蝉翼的文明之下蠢蠢欲动。”这世上最大的恶意,就是人对人的迫害,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也不要以为发生的都是别人家的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参与者。
  • 滴滴答的评论
    责备受害人的模式一直都是随处可见。那位囚犯医生的话振聋发聩:“教授喜欢去理解不可理解之物。我们这些自己曾在现场的人,总是问自己这个问题,而且会一直问到我们生命结束之时,但我们永远不会去理解它,因为它就是不可理解的。”如若实在的理解了那些人,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是成为了那种人?
  • 深山夜读的评论
    通过剖析纳粹医生,指出深藏在人内心的邪恶潜能
  • 苏瓦林的评论
    提供了几乎就是我想要的那种理解面向~
  • 真胖憨憨的评论
    318
  • 许桉的评论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渐入佳境,只是我对于心理学方面看的不多,所以很多术语不是很敏感。但是我越来越觉得人是多面的,人会在不同压力环境下找到平衡点,没有谁一直是好人,也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坏人。我自己都不能说得清楚我的心理变化历程,其实这本书中的心理分析也只是分析,因为很多变化本人也说不清
  • 冰冻面包的评论
    残酷的现实让这些医生都产生了双重人格。
  • S的评论
    题材和资料都挺有意思的,就是外国人说话真啰嗦……看完特别有成就感,那么厚。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多,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太沉了,到哪里看都很有负担,适合kindle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