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古画新品录

古画新品录

作者:黄小峰

分类:文化

ISBN:9787535693785

出版时间:2021-7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标签: 艺术史  绘画  艺术  中国艺术史  书画  中国  艺术评论&理论&艺术史  入门   

章节目录

皇宫
神迹再现:《祥龙石图》中的多重景观
1220 年的元宵节:《踏歌图》与皇城瑞象
公主的扇子:《百子图》与南宋皇家婚礼
深宫之爱:《长松楼阁图》没有言明的秘密
紫禁城的黎明:《北京宫城图》中的视觉想象

市井
编织家国理想:《纺车图》的隐义
石拱桥上的商业之声:《卢沟运筏图》的画外音
孔夫子的乡下门生:《桐屋闹学图》与戏剧性图像
耐人寻味的市井奇观:《流民图》的误会
阊门、辫子与无序的都市:《晓关舟挤图》解读

生灵
一只猴子的旅行:《猿图》中的历史与知识
一只顿悟的八哥:《叭叭鸟图》与禅僧
水果秘语:《吉祥多子图》中升华的自然
遗民的经济头脑:《墨兰图》与郑思肖的智慧
春之交响:《杏花鸳鸯图》中的男女二重奏

山水
时间与政治:《早春图》中的视觉象征
南宋的江山:《山水十二景》与宋画的迷雾
皇帝的视觉异象:《坐看云起图》重观
赶试官的春天:《湖山春晓图》中的男子是谁?
隐士的味蕾:《雪江卖鱼图》中的社会理想

历史
奢华的休闲:《重屏会棋图》与历史的幻象
书房里的汗血马:《五马图》中的虚与实
野菜和仙境:《采薇图》的另一面
孝顺的皇帝:《望贤迎驾图》与故事画的意义
皇帝与忠臣:《辛毗引裾图》画的是谁?

眼睛
皇帝的天空:《瑞鹤图》为什么这么蓝?
看画治病 :《观画图》的画中画
盲人打架的故事:《柳荫群盲图》与视觉表演
图像的力量:《村舍驱邪图》中的绘画寓言
嫦娥的影子:《月华图》与十八世纪的视觉经验

身体
洗澡与辟邪:《浴婴图》中的端午祝福
下班后的官僚:《岁朝图》与明代官员视觉文化
青楼风月:《蹴鞠图》与《金瓶梅》
画家的身体:《蕉林午睡图》与艺术家的自我
农夫的身体:《农闲平话图》传奇

致谢

内容简介

《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中国古画的品读。作者选取了流传于世的35件国画作品,以皇宫、市井、生灵、山水、历史、眼睛、身体为线索,将35篇研究文章归纳为7个单元。这些作品并不限于美术史中的名人名作,还有湮灭无闻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风俗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等多个领域,如《祥龙石图》《踏歌图》《早春图》《瑞鹤图》《流民图》等等。作者从最基本的作品研究层面出发,详细剖析画面内容,并结合文学、风俗、政治、历史典故等,解读作品隐藏的内涵,例如《祥龙石图》中的多重景观,《纺车图》中关于家国理想的隐义,《早春图》背后的政治与时间,《瑞鹤图》中的“瑞鹤蓝”,等等。通过层层深入的“解读”,作者揭示出平面画作隐含的深意——画家本人的巧思、情怀,一幅画诞生时的社会景观,当时的风俗习惯,上至帝王、下至乡野村夫的所思所想,等等——向我们呈现出千百年前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观。

下载说明

1、古画新品录是作者黄小峰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alingcat的评论
    35篇文章,珠玉琳琅,洞见学识,当得起“新品”二字。在这一代艺术史研究者中,是对“历史语境”最有心得的一位,因此不仅能看到艺术与艺术家,更看到了文化与社会。选择的大部分画作都不是时下的“名作”,但即便是大家解释纷纭的名作,亦能独出己见,比如点出“重屏图”与白居易的关系,“浴婴图”与端午的关系,“瑞鹤图”中的蓝色实为暮色,“五马图”里士人复杂的心态,言之成理且言之有据。“画史遗珠”部分更是精彩,在“二流”“伪作”“摹本”之中,他提醒我们,我们有过一个丰富的更切近民间的视觉体系,作为官员标准像的“待漏图”,作为举子吉祥物的“湖山春晓”,作为祝寿礼物的“迎驾图”,还有中秋的果盘、妓院里的蹴鞠、治病的药王像,从图像的细节深入到历史的盲点,开人眼界。虽然没有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幸亏没有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 文化恐怖分子的评论
    从体例上有点介于研究和普及读物之间;从方法上讲几乎是把一种图像+文本的阅读方式应用到了所有作品上,但是这种方法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不同类型作品的解读程度,比如对宫廷画作和戏笔禅画,显然没法用一种方式解读,否则很容易出现过度解读的问题,事实上书中多少已经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三从断代上,作者在开篇引言中已经提出中国古画的断代问题,那么他的图像互比方法便存在一个前提,即互比的图像断代要准确,至少要相对可靠,但是至少在书中的呈现来看,很多图像似乎只是“传”,或者根本没有提及相关的流传,当然这就回到第一个问题上,经过大量删减后的半通俗体例在学术研究上一定会打折扣。那么,对学术研究进行部分删减是否能够成为普及读物?这个很难说,恐怕只能靠销售数据来说了,但是如果作为学术著作来说,这本书显然没有那么理想。
  • 芸香吏郁葱的评论
    部分结论非常大胆……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艺术史学者黄小峰老师推出的关于中国古画作品的品读实录合集,围绕35幅或知名、或小众、流传至今的中国古画作品,展开丰富、细致、知识性与趣味性十足的精彩解读。黄的解读,善于捕捉画作中每一个生动细节与细微元素,以“福尔摩斯”式的探究笔法,在其深厚艺术史、政治史与社会文化史积淀的支撑之下,还原画作展现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活样态与历史场景,实在让人叹为观止。非常值得推荐。
  • 风后的评论
    内容较浅
  • 伊夏的评论
    太好玩了这本书!喜欢文本细读的朋友一定也会喜欢这种“画本细看”(我生造的词)。最喜欢“生灵”和“眼睛”两章,其中又尤为喜欢《一只猴子的旅行》这个单篇。要是这么多年囫囵吞枣逛字画展之前看过这本书就好啦!
  • 晓林子悦的评论
    新!太喜欢啦。扎实的细读与周密的剖解,表述方式容易让人接受,仿佛慢慢剥笋,一片一片剥落,真正触摸到它鲜嫩可口的部位。比如,可以从赵佶的《祥龙石图》知道枇杷这种在北宋时算得上珍贵的物产以及枇杷在很多画作里作为祥瑞的象征意义;从《百子图》领略皇家婚礼的欢乐场面和礼仪讲究;从《猿图》推导一只猴子在中日两国的“旅行”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从《晓关舟挤图》分析明清时期苏州的繁华景象与清初复杂的社会情感;从《墨兰图》推敲郑思肖所实施的画作批量生产和遗民的经济头脑;从《柳荫群盲图》等画作分析杂剧这类市民文化对文人画的影响……这些论述有趣且有理,揭示了图画如历史的编纂学功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拓展了那些被规定为艺术的画面及其细节构造的“可看”范围,是故称之为“眼睛的历史”。
  • 陸沉的评论
    脑洞之大,地球装不下!如果我和作者不是同行的话会看得更快乐吧。
  • Nelly.L的评论
    津津有味地读完了黄小峰的《古画新品录》。作为艺术史门外汉,我其实一直对文本细读式的艺术品鉴方式有些发憷,但在黄老师的解读下,业余读者也能咂摸古画中的门道,很多时候看黄老师层层剥茧地分析甚至有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快感:此前关于某件作品的公论为什么是有谬误的?一件看似是描绘某特定风俗的作品与绘画者所处的时代有怎样更隐秘的勾连?一个绘画主题(motif)是否有可能来自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戏剧)?山水画有怎样的政治意涵?总之是一部外行人也能很轻松地阅读,而且感受到艺术史研究的趣味的作品,强烈推荐。
  • 陈斯文的评论
    材料很好,写得差了不止一点意思
  • 音乐派的小飞的评论
    你翻看240页,看中间的粉红色秋千,或是直接看413页的青楼风云。 除了看拍卖价格蹭蹭的兴奋,这书里才是真的让看古画兴奋了起来。 说句特别深刻的推荐吧:古画新品,嗯~~有意思!
  • Berial的评论
    更像专栏而不是专著,所以读起来蛮快的,对一些画解读的角度和方法还蛮吸引我的,写作方式很适合借鉴
  • kulilin的评论
    选了好多小众佚名的画作不错
  • 韧勉的评论
    中央美院黄小峰老师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35幅名画,从细读图像的角度,基于潘诺夫斯基经典的图像学三个层次——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与图像学阐释,对绘画的“视觉语境”加以剖析。他指出研究一件作品时,不仅是在讨论作品被制作出来的历史,也是在讨论作品被观看的历史。制作的历史主要涉及艺术品创作者的眼睛,人们的所见直接促成了作品的诞生。观看的历史则涉及不同时代的不同观众的眼睛,人们层层叠加的视线,对艺术作品也会产生无形甚至是有形的影响。艺术史和艺术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一个以思想的形态存在,一个以可视的物质形态存在。只要一件艺术品有意义,就是承认其中包含着思想性。要和这件作品以及其中的思想性发生关系,作者以画中的具体意象的视觉语境,结合相关文史材料加以细读,为读者展现最直接有效读懂古画的途径。
  • 江声走的评论
    几乎每一篇都有新解,图像细节、文字史料和想象力之间,作者有时候平衡得很好,如讲《墨兰图》的复制性,讲《卢沟运筏图》画面内的商业场景,都很能令人信服;有时候又过于冒险,比如《百子图》一节,已经近乎想象。(也许作者不是历史学者,所以有时候会对很明显的历史常识有盲区,如P38:“宋理宗时期堪称南宋最好的一段统治时期”……)
  • 的评论
    以前就很喜欢中华遗产杂志里的这个专栏,每一篇都是非常非常有趣的文章,真的太好看了
  • 木又的评论
    很认真的美术史作品,就是有时候上价值上的有点突然。脱离了美学范畴的美术史,把古画中的内容与风土、文化、技术、思想结合,如果是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会让人觉得有猎奇一般趣味,但是阅读起来却让人有点难以消化。另外插图的清晰度太低了。
  • 昨夜闲潭梦落花的评论
    作者解读画作的角度别具一格,十分新奇,而提出的看法又能让人信服,似乎是穷尽所有细节,不放过一个角落,将画家的心境、所欲传达的意义交代清楚。
  • Venzy-Chen的评论
    一些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有些解读并不是特别让人信服。
  • 西窗随笔的评论
    绝了,这种古画细读的方式真是很妙。不仅是艺术史的角度,更多的是历史和人文的角度。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历史知识,才能拨开重重迷雾,解开古画中的一个个谜团。而且,重要的不是谜底,是解谜的过程。连我这样的外行也觉得看懂古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