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始于一次分神

始于一次分神

作者:胡桑

分类:文化

ISBN:9787532179343

出版时间:2021-8-8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标签: 文学评论  随笔  文学  书评  文论  中国  世界文学  非虚构   

章节目录

目 录
大海,全是水,仍然把雨承受下来
——“世界文学”时代的阅读与写作(代序)
来自爱尔兰的消息
最初的自由
在“准”的国度
爱情的废墟
肺叶上的睡莲
洋葱地窖中的眼泪
夜晚的时日逝去
虚构的血液
被禁止的爱
我的名字叫城市
祖国旅店里的游荡者
“让言辞悬在空中”:航渡者洛威尔
从远方我们领来自己的血缘
在清晨醒来

内容简介

《始于一次分神》是胡桑的书评集,共收入从201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书评,指向文学构筑潜能生活的能力。这些书评曾发表在《书城》《新京报》等各类报刊。

该书涉及辛波斯卡、米兰•昆德拉、略萨、马内阿、特雷弗、君特•格拉斯、鲁西迪、里尔克、帕慕克、阿兰达蒂•洛伊等著名的中外当代作家。在写作中,胡桑秉承了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的细读方法,深入文本肌理,揭示文本写作的秘密,为读者开辟出诸多通往文学作品的条条幽径。通过胡桑的解读,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目击一个充满差异和竞争、最终能够和解的完整精神世界。

胡桑的书评既拥有诗人的敏锐,又具备学者的严谨,在文本与现实、历史与想象、形式与价值之间游刃有余地自由穿梭,文字摇曳动人,又处处引领着读者去沉思文学、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幽谧联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评集,同时也是一本探讨文学何为的思想论集。

下载说明

1、始于一次分神是作者胡桑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胡桑的评论
    我的书评集,十几年来的一些文章,记录了许多阅读的心迹。从文本细读,到知人论世,到对文本更整体的领悟,期间对文本的理解有过坚持也有过犹疑,有过自以为是的透彻,也有不明所以的混沌。总之,或分神,或专注,都出于对文字的爱吧。
  • 祝羽捷的评论
    在这本书里让我看到了双重生命的可能性,看到人的一生和成长如何与文学抵死交缠在一起,从而更加茁壮。读书与写作不再让生命凝固,不再束缚,让我们的面部清晰,让我们的生活流动。分神是现代人的症候群,人人精神涣散,失去专注与爱的能力。读胡桑的文字让人回到内心深处,你会觉得当个读者or写作者可真幸福啊,我们得以摆脱先天不足和作茧自缚。我们通过文学了解自己和他人,理解不幸,理解生存,才能理解人生——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变形,而不是回避。
  • malingcat的评论
    第一次与胡桑见面,是要讨论一本书,我拿出我的粘了条画了线折了角的,他也拿出类似的一本,于是引为同道。他是诗人,是译者,是作者,是书评人,还是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的老师。中文系里的比较文学或世界文学,因为不以专一语言研究为目的,倒能心怀世界,离文学更近。而诗人与译者的经验,也是给评论加分的。写洛威尔的一篇,在他翻译的诗集中见过。我喜欢昆德拉、帕慕克、略萨、阿提冈诸篇。有关《坏女孩的恶作剧》,他指出坏女孩“是一个颠倒了的包法利夫人、一个清醒的行动的包法利夫人、一个逃逸中的包法利夫人”,目光如炬。帕慕克一篇,他道出帕慕克是用“陌生人”视野写伊斯坦布尔的呼愁,这也是胡老师自己把弄本雅明的产物。自然,久在学院,难免有点学院气味(同为大学教书匠,我深深理解),期待有一天,他用诗人的文笔来创新书评文体。
  • 米来福的评论
    记得胡桑在一次访谈中说,他的写作训练来自盲目的自我探索(大意如此),印象很深,一个人在跌跌撞撞中慢慢靠近心爱之物,或许会走很多弯路,但也会得到独一无二的个人经验,对自我的不断审视和超越。看这本时更加理解是什么支撑他完成了这个过程,是一个文学生命抵达另一个文学生命时迸发出的能量,“通过写作,创造生活”。特别喜欢阿兰达蒂·洛伊那篇。
  • 撒尕的评论
    随心所欲不逾矩。也规整也工整,书评这一体裁的局限就是,没有看过所评的书,进入多少有障碍。这一本更适合想写作的人看。
  • 于是的评论
    前言可见作者的写作翻译的高度自觉自律,书评可见阅读所需的思想和情绪
  • 憨鱼的评论
    今天在外面忙东忙西把劲用完了,回家就不想看厚厚的书了,我也不知道想看些什么,就从前几天买的几本里取了一本轻巧些的。 天气格外凉爽,读着这本很惬意,提及的那些作家、作品以及和他们的其他链接,就仿佛踏进了故事书里,看到11页,就连作者自己都像是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为一些作家作品的精湛感到佩服的同时,也感受到一股悲壮和苍凉,从中感受到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人类,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有一些更加突出,“他痛苦,却不渴求救赎。他爱这个世界,却一再傲世。通过写作,他创造生活。”
  • Blavatsky的评论
    “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变形,而不是回避。” 胡桑做到了。
  • 且渡河去的评论
    1.时间跨度赋予了文本不同的风格与表达方式,视角的不同也丰富了评论本身。——我想用“可能”,但出于自身浅薄的阅读,还是不要这么表达。 2.批评者的自述往往异常生动或过分刻板,于我个人,之前印象最深的有三:黄德海的宿舍、杨庆祥的馒头、李伟长的格拉斯,现在要加上胡桑的江南。当然,胡桑的格拉斯跟李伟长的格拉斯显然并不完全一致,这种穿插错位的阅读体验也很奇特。 3.对于评论文章来说,是否向内抒发自我,与向外引发认同都很重要?或者说,读了评论更想去阅读原著是否能给作者带来成就感?如果这是一定的,那么站在世界文学的立场,我个人读完之后兴发的学习德语的冲动会不会让胡桑老师觉得欣慰? 4.一些疑问(或勘误?),放在长评里。
  • 的评论
    【202153】读的第二本胡桑老师的书,横跨多年的文学讲稿。读起来有些艰难,不是因为文章,而是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是太少了。书读的太少太少!!不过很高兴,通过这本书又认识了很多作家、诗人、译者,以及书单上又多了好几本“想读”的书。
  • 夜航船的评论
    看不明白,可能是不适应看书评,评的这些书也没看过,冲动消费了,只能说完全不是我的菜,不代表本书质量
  • 夭夭的评论
    就像她评论的作家之一威廉特雷弗以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地眺望家乡爱尔兰一样,江南小镇出生长大的胡桑老师也曾借阅读看到可能的生活因而厌倦不满足于切身的生活,但最后又通过写作重新理解家乡和亲人,通过翻译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母语表达。“我渴望波澜和狂风怒涛,渴望置身于他人的波澜,从安放躁动不安的自己。那么,倘若我是死水一潭,怎能呼应他人的波澜,承受他人的风涛?”
  • 非此或彼的评论
    “世界文学给过我很多滋养。它教会我通过另一种方式来理解眼前的生活,甚至教会我通过另一种可能性跨越眼前的生活,去建构一种生活。流转中的世界文学提供了异质性的想象力、异质性的语言,尤其是异质性的书写方式”。我喜欢胡桑在谈及文学的时刻,也像写故乡的散文《在孟溪那边》中那样毫无吝啬、避讳地去回忆家乡小镇的成长时光,将贫乏的少年时代对的渴求与诉诸文学的想象联系在一起,对有相似成长的人而言也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而不同时期的阅读也成为我们自身的时间坐标。由此,阅读、写作之于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想象超越贫乏的生活,在于勇于“变形”自己的语言,向世界的复杂性、异质性展开触角,在于有一日,能够回过头来理解曾经的故乡与成长,重新发现原来一直隐藏在过往生活中的“可能的形式”,这是否也是某种对自己的阅读与和解。
  • 王小刀的评论
    读了很多胡桑老师的译作,这是第一次读他的书评集,文笔温润有神,写到了读者最想了解的点子上。
  • 深海不刮风的评论
    广度非常️! 如果把里面提到的理论传统都过一下,大概可以算入了个门
  • 月琴的评论
    “每一块碎片都折射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 Atlas Galt的评论
    胡博的私人书单,还有幸和本尊在豆瓣小互动了一下。书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灰烬,它延长了生命,给读者提供了别样的人生体验。真羡慕这些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人们呐,而我的天性则被职业所玷污,如同染工的手!
  • 初瀬野的评论
    买这本是想在读长篇的间歇,或者读不下书的时候,能从我堆满书和灰尘的书房走出来,走进别人同样堆满书和灰尘的书房,呼吸那好像不可能存在的新鲜空气,顺便捎走一两本书。但显然我买错了,从看不出书名的目录时就该有所警觉,被禁止的爱,以为会写雅歌塔,或者马内阿,也许曼德施塔姆,结果是阿兰达蒂洛伊...竟能把昆德拉写的这么无聊...对不起,文本的严肃分析没什么不好,只是不想回忆记满笔记的本子和材料堆积的论文...可能我更喜欢随笔,可以更有些随性或者幽默感,我有些想象不到作者带着“癫狂”去取悦一个影子的样子,就像布罗茨基写奥登,麦克法伦写谢泼德,涩泽写三岛...因为孟溪那本喜欢上作者的文字,想当然在书评里期觅作者的部分生活痕迹,可每篇读完都无法去期待下一篇会用什么方式去书写,愿作者能遇到更多属于他的读者。
  • 空蛹出蝶的评论
    在被密林,大海,露珠刺痛时,谢谢你依旧忠实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文学,就像你内心深处的一个码头,当阅读和提笔时便成为自由的水手。在摇摇欲坠的绿叶下,远去的背影有多少次倾诉的渴望,投身文学时却有更多的悲悯与光亮,以自己渺小的存在,看到细腻和丰盈,看到孤独和破败。我在灯下阅读,凛冽的寒风比往日更早地垂落,藤条一样鞭打我的身心。在寻觅潮湿,涣散,晦暗的记忆时,你又重新活过一次,文学的确有让人重生的力量,无畏地做梦,勇敢地拔刀。作者借以书写的语言表达生命,所有的痛苦和生机在我身上活过一遍,发出嘶嘶地冰裂声,我必将惠存。
  • Carrie的评论
    以我的阅读量来说这本书很难完全理解,很多时候读起来云里雾里,但却不妨碍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喜欢作者对所读之书的理解以及注释,也会被里面某些语句打动,陷入深思。第二次阅读希望是在阅读完书里的书籍,和作者来一次真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