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作者:[日]上野千鹤子

分类:文化

ISBN:9787308212694

出版时间:2021-1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标签: 社会学  上野千鹤子  日本  老年  社会  生活  随笔集   

章节目录

目录
001  1 人生最后终将“一个人”
001  引言
003  越来越多的“一个人”
007  “败犬”的增加
009  单身老人的社会孤立
012  社会孤立与孤独
015  2 死亡常识发生变化
015  一个人临终并非“孤独死”
017  人生最后的临终之所
020  在家临终者会增加吗?
021  死亡临床常识的改变
024  居家安宁疗护的引领者
027  3 促使居家临终者增加的因素
027  《医疗与照护综合法》的诞生
028  年金制度为老年人提供的保障
031  医疗福利制度的改革
033  养老机构非临终之所
036  不再增设养老机构
038  最后该去哪里临终?
039  4 老年人是住宅市场中的弱者吗?
039  照护的“再家庭化”
040  不与家人同住的居家生活
042  “自助”与“共助”
043  老年人的居住福利
045  为什么必须离开家?
047  养老机构的住宅化与住宅的养老机构化
051  5 居家安宁疗护的推行
051  政府开始推行居家临终
052  小城医院化的“尾道模式”
054  “落伍”的先行者
056  从治疗到照护
057  以患者为主体的居家医疗
059  向一线护理人员学习
061  有照护经历的遗属是一种地方资源
063  6 居家临终的条件
063  家人照护是居家临终的必要条件吗?
066  居家照护可以不依赖家人吗?
068  夜间上门照护供不应求
070  居家医生不见增加的原因
072  上门护士站数量不足的原因
076  7 独自居家临终的反对派
076  家人反对
077  老年人衰弱死亡的过程
079  医疗人员只知道医院
080  照护援助专员也是反对派的一员
081  建立居家疗护体制
082  养老机构的过多建设
084  养老机构的质量不重要吗?
085  有“一小笔钱”供自己居家临终吗?
086  家人不为老人用钱也不让老人自己用
089  8 来自独自居家临终的一线调查
089  居家疗护中发生的奇迹
093  推行初期医疗的年轻领军人物
095  小平市的“照护城”
101  医院里的私人医生
105  9 安宁疗护之家的尝试
105  安宁疗护病房是等待死亡之所吗?
108  从安宁疗护病房到居家安宁疗护
110  安宁疗护之家的实例
113  安宁疗护之家的成长期
115  三户女士的案例
118  10 临终关怀师的职责
118  死亡的准备
120  天使团队
124  临终关怀师的培养
125  临终关怀师满足了谁的需求?
128  11 临终的看护管理
128  友人的英年早逝
129  “K小组”的经验
131  竹村女士的临终
134  “K小组”的形成条件
136  做一个“人缘好的人”
137  女性朋友的价值
140  12 认知症患者也有可能居家临终
140  临终照护的难题
142  认知症患者的活动控制
144  认知症患者的集体生活
145  不愿意离开家
147  罹患认知症虽然麻烦但并非不幸
149  独居认知症患者的居家生活援助
156  13 决定权交托给谁?
156  死前准备
157  决策代行人
159  把自己交托给别人的能力
160  成年人监护制度
162  生命综合管理
164  “死亡启程”帮助
167  死亡管理的费用
169  14 不同住的家人应该怎么做?
169  由家人决定的死亡方式
170  照护保险是“子女不孝保险”吗?
171  推荐非全职式家庭照护
172  背离时代的“三世同堂”政策
173  远程照护实践
175  紧急呼叫电话的作用
177  不愿给子女添麻烦
178  子女的安心就是父母的安心
180  15 自己能够决定临终方式吗?
180  自我决定权
181  走进日本尊严死协会
182  身心疲惫的家人
184  “尊严死”还是“尊严生”?
185  女性ALS患者不愿上呼吸机的理由
188  无价值的生命
189  “仍然会选择插管续命”
192  迷惘地活着
193  16 将死之人孤独吗?
193  人生终途的孤寂
194  心灵的痛苦
195  将死之人的孤独感
196  人会自己选择死亡时间吗?
197  “死后会去哪里?”的疑问
199  一位安宁疗护医生的感怀
201  你希望谁来陪伴
203  库伯勒·罗斯女士的临终前后
203  一切皆有可能
205  后 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女性问题之后,上野千鹤子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与女性一样,作为庞大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生活在经历了长期的被忽视之后,终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个超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晚年是否可以在家中安度?他们与子女的关系究竟如何?社会医疗和保障机构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上野千鹤子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和思考,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规划方案。她在分析了老后居家看护医疗状况以及多位临终者的实际案例后,主张即使没有亲友,或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也能选择一个人居家养老临终,有尊严并安心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本书详细解答了老年人应该如何实现居家养老,是一本相当实用的晚年居家养老规划书。本书是写过希望临终前能有完善规划的人的,同时也写给那些想要让家人走得安稳舒适的亲友们的对于同日本一样越来越为老龄化问题所困扰的中国来说,这是一部直击社会痛点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设性作品,对于社会机构配套和政府规划层面,也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附赠上野女士独家授权的中文版特编手册,能够让无暇细读的人们在半小时之内领略本书的大意。

下载说明

1、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是作者[日]上野千鹤子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明天有明天的鱼的评论
    没明白小册子存在的意义,以及腰封和作者介绍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难辨认的字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边看会一边担忧我未来的日子。
  • 阿斯酉的评论
    一个人终映场面,并不独属于单身人士。 想一个人好好地死去,要有钱、有朋友、有便利资源、有社会福利… 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积极生活种下的果实会在老去后成倍返还。
  • 冷笑对刀锋的评论
    我看过的版本似乎不是这个名字。但是内容是一样的。写的很现实也很有用,我们最终都将是一个人。
  • xhide的评论
    周末一个人在家生病时看完这本。未来我要面对的大概率也是没有子女和伴侣,一个人走到最后。但看完这本书感觉,虽然本书是一个人最后的旅程,但最好的方式依然是有家人陪伴,书中也只是在一些个案中探讨一个人的可能性。同时国情不同,内容可参考不多。但也给了我启发,要开始关心国内政策,了解相关机构了。
  • 汤井的评论
    虽然不及其女性主义理论那么鞭辟入里,但这一本依然足以让我(如果有机会的话)滔滔不绝地向别人分享其中丰富独到的观点(就像我在读完《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后所做的那样);我时常会说,我总是凭借后见之明,在现实生活的变化中发现我以前所看的某本书、某部电影如何影响了我,而不喜欢在刚读完/看完它后立刻思考它对我有什么意义、教会了我什么道理blablabla,但是从《厌女》开始一直到这一本,上野直白的讲述就是可以不断让我感叹“原来这样想才是正确的啊”,然后直愣愣地扭转我的陈旧想法
  • angell文的评论
    提早规划老年生活……
  • 胡不骑射的评论
    人老了,就得看开些。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非大富大贵,子女能独立生活下去以及养育好子女,就已经很不错了,不必在老年时候产生超出自身能力的期待,有社会人士能够帮助子女分担自己的养老付出,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 蜗牛的评论
    生命教育
  • 雨中小菊的评论
    未来的“一个人居住临终”虽然道路漫漫,但毕竟有先行者提灯照亮。希望等我老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成了最好的安排。
  • 维参的评论
    一个人居家临终并不是什么期望或倡导,而是已经到来的现实。但是,能够使这样的现实更加安宁平稳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医护制度、国家政策,都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背后,是许多老年人无法善终的事实,以及使得他们无法善终的整个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结构以爱的名义、自由市场和政府越小越好推动着孤独死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这确实回应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毕竟,老人只是纯粹而无力的消费者,去善待他们是多余而无益的。
  • ###locapple的评论
    想起上野女士上一本简中书的前言里就写“好奇”中国如何应对老龄化。观念的转换可能倒比较容易,读完我都想不到有比居家临终更好的方式了。养老院呆到临终之所以不理想就是它容易变成一个黑箱。但书中提到各种配套都无,照护看护等各个部分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很重要的。NPO和地方性市民团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一个某个东西领导一切的地方有存在的空间吗?以及照护的社会化有在推行吗?我没见到,毕竟还在鼓吹“孝”,也没什么福利支持,锁死照护的家庭化,书中也提到,无法拒绝的照护也是强制劳动,这种重担会让人更倾向不结婚和不生育。读完这书,我也懂了上野女士“好奇”是啥意思了,对的事你一件没做,对的路你条条堵死,确实是让人“好奇”怎么这么能作死的。
  • 红豆泥是真的的评论
    收获颇小…书里所说的情况不符合中国环境…日本老年人的丰厚年金和储蓄 日趋完善的上门医疗和照护机制,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想实现一个人居家临终的愿望,是没法不依靠社会资源的,只能说我很悲观吧
  • 弋人的评论
    看完了会觉得,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我们确实不发达。。。。
  • 食菠萝的评论
    这本书看起来讨论的是“居家临终”的可能性,但其实探索的是照护的“去家庭化”,在基础上还是需要依赖正式的社会系统(照护援助专员,上门护士,家庭医生)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竹村女士的30人K小组太了不起了吧,我能不能找到3个朋友都不好说),而这又必然嵌入在一个包容地方性探索、弹性互助的caring society。
  • 单字一兔的评论
    11.05.21 最深切的批评点在于老年人市场
  • 拖音:p:p的评论
    21142。相对前三本这本读完的感受要弱一些也就是这种社会背景的差异,话题与我面对的困境有距离,所以读完觉得只是好,并没那么激赏吧。
  • KEDAMA(实心)的评论
    自己过的人确实不能活太长
  • 烈阳墜海的评论
    类似于日记,探讨了关于痴呆以及临终关怀的相关话题,不止站在关怀者的立场上,也站在被关怀者的立场。
  • 阳光灿烂的评论
    这是我们终究要面对的事情,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学习有关的知识,挺好。
  • 想飞的鱼的评论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一个人死亡,子女可能去别的城市甚至国家发展,另一半可能无法陪自己走到最后。一个人面对死亡,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很多其它方面需要准备。这本书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