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国文化通识

中国文化通识

作者:钱锁桥

分类:文化

ISBN:9787205102418

出版时间:2021-9

出版社:一頁folio丨辽宁人民出版社

标签: 文化史  文化  当代中国  中国史  哲学  社会学  随笔  新书记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化属性:历史和语言 / 1
第二章 “中华盛世”:中国管治模式 / 31
第三章 儒道佛三教合一 / 63
第四章 诗意美学 / 101
第五章 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 / 149
第六章 拥抱世界:普世主义蓝图 / 181
第七章 不断革命,继续革命 / 213
第八章 中国崛起及其文化挑战 / 235

内容简介

一部写给现代中国人的中国文化通识

“真正的传统文化观看之道,是要把历史倒过来看的。”

以人性为尺度,以现代性为视野,颠覆性地重述中国文化的主脉和命理。

为何有那么多讲中国文化的书,还需要一部《中国文化通识》?

★一般介绍中国文化,是从文物的角度出发,将“文化”当作某种“客观”存在物;而本书从人性角度出发,延续辜鸿铭的问题意识和林语堂的批评姿态,着重关注那些对当下的中国文化至关重要,且在个体的中国人身上“活着”的元素。

★一般介绍中国文化,几乎将之等同于传统;而本书从现代性角度出发,强调的是,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形成来讲,迄今100多年的现代转型经验,甚至比几千年的传统遗产更为重要。

★一般讲中国文化,将其等同于民族的;而本书则强调中国思想的普世主义本质,并对未来提出展望:不要再把中国文化当作一个他者,哪怕是一个更好的他者,真正进步的做法是把中国文化认真地当回事—作为“世界人文思想共和国的一员”。

【内容简介】

「不要再把中国文化当作一个他者,哪怕是一个更好的他者,真正进步的做法是把中国文化认真地当回事——作为“世界人文思想共和国的一员”。」

本书是一部写给现代中国人的中国文化通识,采取的方法是,把历史倒过来看,就一些关键议题,诸如历史、语言、管治方式、自我修养、人生美学、民族主义、普世主义、中国的崛起及其软实力等略作述评,以助读者进一步探索反思。

本书认为,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形成来讲,迄今100多年的现代转型经验,甚至比几千年的传统遗产更为重要。

因此,本书显著区别于既往同主题作品的是,延续辜鸿铭的问题意识和林语堂的批评姿态,以人性为尺度,以现代性为视野,重述中国文化的主脉和命理。

下载说明

1、中国文化通识是作者钱锁桥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祝羽捷的评论
    辜鸿铭说:“要判断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造就了怎样的人性、怎样的男人和女人。”中国文化通识,讲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修文德,人性从来都被放置在至高的位置。
  • 树之的评论
    确实适合高中生读,尽管信息量不小。康有为的大同设想让我很惊讶。作者的文字清晰明晓亦流畅,作为学术书籍,读起来沁人心脾。 大体上,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内在张力是儒学的现代化适应,要避免落入朝代期的暴力革命循环更迭,中国人需要创造出一套文化系统取而代之,但显然,这并没有简单的答案。
  • 胡桑的评论
    挺好的中国文化入门书,并且有海外视角的重新审视。
  • 赵硬囡的评论
    两个晚上心情愉悦地读完。序言说此书假定读者为中国高中生在内的大众读者,书也确实通俗易懂。第一章写得尤其好,但民族主义那一章确实太浅了点,所以犹豫再三,还是要扣一分。但真心觉得这是一本好书,而且跟很多同类书比,胜在有常识、不迂腐。
  • 梁一梦的评论
    可以视为一本面向高中生的通识读物,阅读过程较为舒适。作者写过林语堂传,看得出对于林语堂、胡适等人的格外推崇,但整体上是公允的。谈及民族主义时也较为客观,看得出一种墙外人的关切。应该有删节,第七章233页用三个*跳过了半个世纪。
  • 比远方更远的评论
    文化的主脉与命理,与其阶段性的走势及其过程“状态”与问题视角紧密相关,就此而言,对历史也无所谓“正看”抑或“倒看”。以“人性”与“现代性”作为解读入口虽有新意,但也仅是方式之一,意欲为“通识”恐难相承。“复兴”有时并不在于“回归”,反而可能是深度融合后拓开的新局,此“新”更多地围绕“限权赋能”有序展开,或才有持续的动能与活力……
  • 恰恰的评论
    “真正的传统文化观看之道,是要把历史倒过来看的。”以人性为尺度,以现代性为视野,颠覆性地重述中国文化的主脉和命理。
  • 露露的评论
    本书定位于大众读者至高中生,前两章开篇宏伟,后三章立意深刻,但中间三章显得单薄无法贯通,对于有知识背景的读者浅显了点。作为通识读本总体来说读完有收获,尤其是关于近代学者的关联研究与成果方面可以延伸阅读。
  • 尽性的评论
    本书写中国文化,不是对中国绘画、服饰、音乐、书法、功夫等艺术门类的泛泛之谈,而是着重关注那些真正影响了并持续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元素,比如它的历史、语言、诗歌、儒道佛思想、革命等等。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作时始终有将中国置于当下的历史时空下观察对比的现代意识,始终提醒着“期待读者”以变化而不是停滞的眼光看待中国及其文化。最后,本书行文方面也逻辑清晰,活泼晓畅,无复杂长句及翻译腔,是老少皆宜的通识性读物。
  • 一颗小红豆的评论
    中国诗歌发展出了一种特有的人生哲学,主旨是:超脱和自由 林语堂说:通过考察中国文学和哲学,我发现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位达观者,他对人生的意义祛魅后仍保有智慧,这种达观态度产生一种宽广的胸怀,让人带着宽容的反讽度过一生,拒绝名利的诱惑,坦然面对这个世界。
  • 镜中的评论
    以“观念的应然”为线索,表现出作者对“我们如何在被中国文化塑造起来的中国人身上发现中国文化“这一命题的探索。第一章和第八章的部分内容意犹未尽,值得展开讨论。
  • 思想的苇草的评论
    以当代全球文化的视角重估中国文化,对当下最关心的一些文化议题进行回溯,当代的很多问题或许就藏在这些文化中,当代的中国已经在这个全球主义的大环境中,更需要进入,面向高中生的,虽然有点浅显,但是还是挺好的一本书。
  • 乙左左的评论
    初读感觉这是一本供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读物,语言幽默,所讲述的文化史通俗易懂,所举典故或代表人物也都是耳熟能详的部分,能做到辩证的思维,比如借《史记》齐国大臣对“儒”的繁文缛节的批评,同时也点名了司马迁本人对孔子的推崇;说到康有为的大同论,作者不仅提到康的消除阶级和性别不平等的普世蓝图,同时也批判他将白人人种置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在这些通俗的例子前,作者也能表达出不少独立而新鲜的观点,解读《西游记》的部分也非常有趣。直到读到最后,才发现作者这本书的目的是以中国文化历史的变迁导出中国“不应等太久”的自由思想,个人的自由加上生活的美学,以及合理的幸福观,这便是理想的中国人。
  • 秉存的评论
    发着烧过掉了。蛮适合外国人阅读的,有不错的大局观。但给国内的中学生读,就怕书中那些过分在意整体性与大气势而弱化真正凸显国民性的深度与细节的东西,会给他们留下抹不掉的刻板印象。作为国人,我们应该懂得更丰富,也更深邃。鱼在水中,方知为水。至此不由思觉鲁迅之所以为鲁迅,其对现代国民性的深谙实为古今独步。
  • 无人售票的评论
    海外视角还是不错的,梳理了一些粗枝大叶的文化常识,入门的好书。作者始终秉持着一种去形象符号,构建纹理的立场,围绕现代性和人性展开论述,基本上切中了很多当下关注中国文化的需求。比一谈中国文化就开始给你搞土特产的书要好太多了。虽然仍旧是一本教材,但从后几章的内容来看,不再是一言堂式的本本教学,而是敞开话域的构建,这点更难得!
  • 范轩羽的评论
    15万字左右的篇幅,核心回答的是,我们今天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一种文化或文明?用辜鸿铭的话来讲就是,看一个文化,最要问的问题是:它造就了怎样的人性、怎样的人。钱锁桥的这本讲中国文化的15万字的小册子,确实别开生面,给人很多启迪。而且文笔很好,可读性非常强,非常适合作为旅行读物。
  • 刘弗的评论
    八个章节分别讲述了现今中国文化当中,最容易引发争论的八个方面。这里面或有传统与现代之争,保守与激进之争,顽固与开化之争,糊涂含混与正本清源之争,自我沉迷与去糟取精之争,政治正确与正义博爱之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文化之大的流向迫切关心,以及作者对于文化发展之中和态度。作者从孟子那里挖掘出“以民为本”、“还政于民”的思想,通过宋代、明代的一些政史表明,这个思想是一道暗火,终将重燃,并且不必现在西方的“自由民主”论逊色。除了找到清晰的文化自信,作者最后还画了一幅漂亮的蓝图,中国除了经济腾飞,军事强盛,还向世界展示“文德”,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国,让读者看到文化在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性
  • Lolo的评论
    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重看中国文化,得到更多美的浸润与思维的拓展。书里说中国文化是诗意文化,深以为然。双语之下再读古典诗词,意趣横生妙不可言。书中还有许多对政治、宗教等问题的讨论,不论是对学生还是社会人,都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