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史

  • 拜占庭的赠礼

    作者:[英] 科林·韦尔斯

    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和较短的篇幅,概述拜占庭帝国对欧洲、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遗产。

    编辑推荐

    本书短小精悍,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对拜占庭的诸多文化遗产做了一次极好的调查。

    内容简介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一个曾经繁荣昌盛、如今灭亡已久的国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据水陆交通的要津,也因此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但是较少被人注意的是,拜占庭帝国还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古希腊和基督教的文化从拜占庭向外传播,深深影响了西欧、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并由此塑造了世界。

    作者以文化传播者的个人活动为线索,讲述了拜占庭的文化遗产如何向外传播,以及接受者对这些遗产又有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将文化传播的过程放在历史大背景之下讨论,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媒体推荐

    这部体现了非凡学识的作品……以极易理解又颇有启发性的方式讲述故事,读者将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被书中的故事引入一段怡人的旅途之中。

    ——托马斯• R. 马丁,圣十字学院古典学教授

    本书对拜占庭的许多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极好的调查……韦尔斯巧妙地综合现有学术成果, 展示了拜占庭人是如何深刻地影响所有邻近的文明的……本书包含历史人物介绍、详细的地图和时间表。

    ——《出版人周刊》

    这本史书提醒了我们,我们的三个重要文明都得益于拜占庭文明。强烈推荐。

    ——《图书馆杂志》

  • 作者:[法国]弗洛朗·凯利耶

    贪吃,是一种罪吗?

    一部饱览贪吃众生相的美食文化史

    探讨千百年来人类与吃、吃与文化的无穷魅力

    ————

    大饱眼福!200余幅珍奇油画、讽刺画、珍本插图呈现视觉盛宴

    大快朵颐!山珍海味、刀叉盘碟,色香味俱全奏响感官的交响曲

    大开眼界!历史趣闻、民间逸事,成为餐桌上最懂吃的文化老饕

    ————

    从希腊神话中由佳肴美酒构筑而成的极乐世界,到中世纪魔鬼引诱人们纵情堕落的嗜酒暴食;从17、18世纪“精致菜肴”的出现,到如今人们对食疗养生和时尚瘦身的狂热追求……本书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穿越古今的美食之旅,去探寻极富暧昧色彩的七宗罪之一——贪吃的历史,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 美国四百年

    作者:[美]布·斯里尼瓦桑

    ★ 一部创业者书写的美国资本主义兴衰史,以移民视角重述美国历史。

    ★ 描绘美国各历史阶段的时代“弄潮儿”群像,呈现创业者的抉择、成功与失败。

    ★ 讲述35个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发明、技术和行业的故事。

    ★ 充满丰富有趣的细节,展示显微镜下的美国经济生活。

    ★ 经济学家张维迎推荐阅读,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与历史学家联袂力荐。《经济学人》2017年年度zui佳图书。

    美国的历史不仅是政治性,也是经济性的。美国人以公民身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消费者的身份行使经济权利。自由市场代表着美国精神中的冒险、创新、不择手段、机会主义,它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法律建设,又逐渐在种种社会运动中被法律和政策规制,它们彼此互动形成美国式资本主义,并塑造着多种物质文明和城乡景观风貌。

  •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

    作者:[荷兰]田海

    ★内容介绍

    跟随荷兰汉学家,重返历史现场,纵览关羽成神之路。

    本书是对关羽崇拜的研究,也是对在书写文化愈来愈重要的世界中口头文化的研究。

    219年,关羽败走,后为吴军所俘,被杀,此后被尊为关公或关帝,成为不亚于观音的重要神祇,至今仍受民间敬奉。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追溯了关公崇拜的历史性演变:从早期惨遭横死的饿鬼,到骁勇善战的护法恶魔、驱邪将军,及至后来的雨神、财神和文士之神,甚至全能救世主形象……在关羽的多重面相中,每种形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包括佛道教力量的介入、特定地方群体的参与、王权和国家力量的形塑等,但归根结底,关羽信仰兴起于口头文化,而非大多数研究主张的三国叙事传统。正如作者自己反复提到的,《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为“对口头文化在一个文字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巨大作用的研究”,作者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

    ◎重造关羽,解剖故事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追源溯流的典范之作。红脸美髯,一袭绿色长袍,一把青龙偃月刀,座下是赤兔马和关平、周仓,关羽这一妇孺皆知的标志性形象是怎么建构出来的?关公、关帝、关夫子、关老爷、美髯公、壮缪侯、崇宁真君、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各种称谓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借关羽磨刀雨,龙王休想晒龙袍”,关羽与江南梅雨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黑白两道都敬奉关二爷、各国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他又为何亦神亦魔,既是保护一方百姓的护法神,又是具有暴力色彩的“恶魔”?

    ◎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关羽真实形象。从3世纪并没那么重要的横死的将领,到以“关公”“关帝”之名成为后来我国最重要和最广为人知的神祇之一,甚至绝不亚于观音菩萨,本书从关羽形象的历代演变出发,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还原了本初形象,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以关羽为例,辐射历代民间社会百态。各地对关羽崇拜的侧重点不同,历代的称谓也有差异,关羽只是一个范例,通过对关羽历代演变的追溯,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与民俗学的跨学科视野,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梳理与展现。

    ------------------------------------------------

    ★媒体评论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细节丰富,论证严谨,通过对关羽崇拜多重面相的考察,为研究帝制中国的集体记忆和宗教想象提供了著述范式,是该领域的里程碑。

    ——丹尼尔·伯顿-罗斯(Daniel Burton-Rose),《英国历史评论》

    田海的著作是对关公崇拜演变的权威性考察,于对中国传统的信仰和暴力关系感兴趣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的参考书目。

    ——杰姆斯·博克(James Bonk),《信仰与暴力杂志》

    很明显,本书旨在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文字和实体史料的挖掘来还原当时的口头文化。田海主张,宗教生活独立于书面材料而存在……在一个文字与文明一样古老的文化语境中,其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吕敏(Marianne Bujard),《法国远东学院校报》

  • 布尔乔亚经验 2

    作者:[美国] 彼得·盖伊

    《黑衣爱神》是五卷本文化史著作《布尔乔亚经验》的第二卷。在本卷中,彼得·盖伊探索了19世纪中产阶级的爱情观。作者深入研究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哲学论文到医学文献,从信件和日记到小说作品,全书充满了对19世纪西方个人生活和作品的迷人见解——狄更斯、司汤达、瓦格纳、王尔德、巴尔扎克、霭理士、弗洛伊德,还有更多没这么家喻户晓的普通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他们在爱情中的内心纠葛,他们对欲望的抵抗或妥协,抑或他们对婚姻生活的赞叹。本卷也在爱情的边界做了充分的探索,谈论范围从同性恋的“发现”,时人对卖淫问题的争论,对失足女性的改造,到爱欲在音乐、大自然、宗教等领域的策略性转移,等等。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弗洛伊德式的精巧分析,彼得·盖伊认为,19世纪的布尔乔亚们并非如惯常理解的那般在爱情上麻木无措,实际上,他们不仅能够享受他们的欲望,而且能够在最崇高的意义上理解爱情。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比许多人想象得更接近理想——他们在努力让爱情的两股潜流(温情和激情)合二为一。

    ★考古爱情,看现代爱情观念由来何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爱情,既是爱意,也是情欲,我们现代人已经普遍接受的爱情观,并非自古有之,而是启蒙运动之后,现代社会的精神产物。在19世纪西方中产阶级布尔乔亚的精神世界中,温情与激情,如同两条各自奔流的河水,在经过了长时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和精神生活的探索后,才终于合流,迎来了理想的婚姻生活。在《布尔乔亚经验2:黑衣爱神》中,彼得·盖伊以文化考古学家的姿态,深入到19世纪的文献之中,在日记、小说、书信、著作等等文字里,塑造出关于情与欲的生动群像。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当下的爱情规范,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大师之笔,写活一个历史转型的时代。严格的礼仪形式、勤勉的自我审查、紧张的道德关注,在布尔乔亚的这些爱情烟幕下,有着更加深远的领域。19世纪的爱情故事,正与这个时代的精神焦虑完全一致:旧的秩序已然破碎,而新的自由尚未到来。“爱情”正是这种激荡时代的产物,它的作用是精神方面的,但起源却是社会方面的。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前一二十年,到1914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世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迁。正在布尔乔亚们纠结于从未经验过的精神困境和生活冲突的时候,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现代社会全面勃兴了。

  • 餐桌上的历史

    作者:(法) 马里翁 ·戈德弗鲁瓦 / (法) 格扎维埃·德克特

    人类历史的档案或许就浓缩在小小的餐盘里。

    《餐桌上的历史——刺激食客味蕾的50餐》既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历史故事书,也是一本独特的厨艺之书。罗马皇帝的绯鲤、巴士底狱里的牢饭、杜伊勒里宫里的大松鸡、泰坦尼克号上的香草蛋糕、希拉克的圣诞鬣蜥等,50道甄选自贵族档案的特色菜肴,都浸润了历史上的某个重要时刻。从食材到灶边,从政客到君主,在一道道稀见菜肴的制作过程中,在充满异域和时代风味的历史情景中,穿梭自如享受您的感官和想象力交织的盛宴。

    两人合著的《在历史的餐桌上》(À la table de l’histoire)获得安托南·卡雷姆奖。

  • 为世界排序

    作者:谢康伦 / 韩明士

    198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办的“宋朝经世思想与行动学术研讨会”,海外著名宋史研究专家群贤毕至,在政治史、制度史与思想史交汇的层面,讨论宋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所做的努力。这次会议影响了海外宋史研究范式的转移,也产生了这本关于宋代治国方略的学术论文集。

  •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

    作者:[美]戴思哲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最丰富、类型最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迄今为止首部跨学科探讨方志内容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方志的最早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

  • 居酒屋的诞生

    作者:[日]饭野亮一

    ◎酒乃扫愁帚,治愈当属居酒屋

    点三四合温酒,冷奴豆腐配上味噌汤,

    掀开绳暖帘,总有个位子在等你

    ◎一部日本居酒屋小史,浓缩社会变迁与人情百态

    ◎徐静波、沙青青、殳俏 诚挚推荐

    ············

    两百多年前的江户,居酒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夜间营业禁令、酗酒禁止令,还是频繁遭遇的敲诈勒索与赖账,都没能压垮江户人对居酒屋的热情,“酒乃扫愁帚”的谚语一直流传至今。

    在江户时代,什么酒最受欢迎,可以搭配哪些菜肴,经常光顾的客人是哪些人,又与今日居酒屋有何异同?

    打开《居酒屋的诞生》,重返江户时代,探究居酒屋俘获人心的奥秘,透过大量插图与俳句,一窥江户市民文化。

  • 命运之痒

    作者:[加]蒂莫西·瓦恩加德(Timothy C. Winegard)

    蚊子是人类历史中的令人生畏的杀手。按照死因排名,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因蚊子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00万。蚊子吞噬了我们星球的每一个角落,恐龙等许多动物因蚊子而走向灭亡。蚊子并非孤立存在,由于自然与社会原因,相应历史事件应运而生,蚊子对现代世界秩序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命运之痒:蚊子如何塑造人类历史》为人类历史提供了一个戏剧性的新视角,讲述了蚊子在人类历史上的统治,你将按照年代顺序,踏上一条饱受蚊子之苦的旅程。蚊子因其传播毒性强且进化程度高的疾病,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决定了关键战争的结果,影响了宗教和经济的发展。蚊子从汉尼拔手中拯救了罗马人,从蒙古人手里解救了欧洲,其引发的蚊媒传染病帮助海地赢得独立,也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为了对抗蚊子引发的疾病,人们发现了咖啡和茶的妙用,进而推动了咖啡和茶的产业发展。

    为了抵御蚊子的致命叮咬,人类开启了对医疗、卫生、科技的不断探索。蚊子促使我们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人类世代相传的疟疾防御机制逐渐形成。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或许可以让人类避免命运之痒。但是即使面对现代科学与医学,蚊子依然是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动物。全球自然气候变暖速度加剧,蚊子开辟了新战线,进入曾经不受蚊媒传染病困扰的区域展开行动。我们不得不承认,讨厌的蚊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深远,它让我们看到昨天的世界如何改变并塑造了人类的今天。

  • FASHION FOOD!日本流行美食文化史

    作者:[日]畑中三应子

    《Fashion Food!日本流行美食文化史》

    ▶︎ 新的就是好的?

    ▶︎ 吃肉才是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人的 “牛肉信仰”又是从何而来?

    ▶︎ 网红美食的寿命很短暂?!

    ▶︎ 用“脑”吃饭才时尚?!

    ▼▼▼▼▼▼▼▼▼▼▼▼▼▼▼▼▼▼▼▼▼▼▼▼▼▼▼▼▼▼▼▼▼▼

    什么是流 行美食(Fashion Food)?!

    并非单纯地为味觉的享受服务,而是和服饰、音乐、艺术与漫画等流行文化在同一个维度被大众消费的食品——这就是畑中三应子心目中的流行美食,即fashion food*。

    *不是fashionable food,也不是food fashion,更不是food porn,而是作者自创的和制英语ファッションフード,形象地承载了日本乃至全球当下“万物皆为流行美食”的概念。

    ▼▼▼▼▼▼▼▼▼▼▼▼▼▼▼▼▼▼▼▼▼▼▼▼▼▼▼▼▼▼▼▼▼▼

    所有食物都包含着一定的信息。在享用食物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在吃食物本身,也在同时享用它所包含的信息。只是在食不果腹的时代,人们更注重的是食物的“量”,不太讲究信息。“量”一旦有了保障,食品在物质层面的“质”(主要是营养)便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营养达标之后,便正式进入了追求信息的阶段。比如你现在走进超市,会看到豆腐的包装盒上写着“以北海道有机圆黄豆与赤石山脉的泉水为原料,用濑户内海的天然卤水点成的绢豆腐”。单价100日元左右的便利店袋装面包上则写着“以玛雅文明的遗产、全世界最辣的哈瓦那辣椒倾情打造的超辣咖喱包”。现如今,在非常普通的日常食品上附加一长串信息已成常态。

    食品的信息化时代,就是“吃东西不光用嘴,还得用脑”的时代。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食品信息脱离物质属性的食品,作为一种时尚元素为人们享受的时代。

    在本书中,畑中三应子将带领大家追溯始于70年代的流行美食史,探索日本社会是如何奔向了 “提拉米苏爆红”,信息的消费又是如何笼罩了日本的饮食文化,今时今日的“万物皆为流行美食”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

  • 易代

    作者:周绚隆

    明清之际,从嘉定士人的死生弃用看个体人物的命运如何嵌入易代大历史。

    【内容介绍】

    明清易代,是一个生命与历史紧密交织着的沉重话题。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取舍之际,各人的考虑永远是不同的。太平年代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乱世人的心情。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承平之世写道德文章易,危难之际行杀身成仁难。这是读书人最易忽略的问题。时势既能造英雄,有时也会成为人性的镜子,照出人类的复杂和一些人的尴尬。

    本书从《侯岐曾日记》着手,讲述了明清易代之际,以侯岐曾家族及亲友为代表的嘉定文人群体的心态和事迹。全书共分八章,每章择取一个或几个主人翁,分别讲述了其在易代之际的个体遭遇,意在为《日记》中出现的诸多人物立传,并由此深入探讨朝代鼎革之际,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夏完淳、陈子龙、侯峒曾、侯岐曾、陆元辅等士人的生死选择、遗民心态以及女眷的遭遇、师友仆人的行止等充满戏剧性和张力的诸多历史问题,还原了大变局中小人物的人生遭际和价值选择。

    【名家推荐】

    《易代》想写的不仅是侯岐曾一人的生命史,也是嘉定侯氏一家的生命史,进而呈现一种处于传续和裂变过程的社会生命史。这种写法与林耀华的 《金翼》有相似之处,亦可谓之曰 “生命传记法”。

    ——张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主要著作有:《宋代范浚及其宗族考论》、《清代杨沂孙家族研究》、《莫友芝年谱长编》等

    《易代》从侯岐曾、夏完淳或者陆元辅们的经历写来,每个人的声音和立场交会起来,往往打破了一些原有的“定见”。书中对历史人物模糊行为的细辨、推究和复盘,让我们看到了在血腥暴力的时段中,各种偶然和日常理性、世俗考量的始终在场。

    ——王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主要著作有:《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漫说三言二拍》等

    【本书卖点】

    1.专家联袂推荐。著名学者张剑、王昕等于专业书评期刊发表学术书评,专文推荐;

    2.“微观史”的研究方法。本书以微观的研究视角,从日记、书信、回忆录及史志资料中再现嘉定士大夫侯岐曾及其亲友在易代之际的曲折遭际,重塑了明清江南士人及家眷死丧离乱的家国记忆。“易代”这个概念在《侯岐曾日记》中是怎么体现的?这个词所承载的沉重的家国黍离之悲是如何刺激着侯岐曾、夏完淳、侯玄汸等士人的乱后生活?侯岐曾们又是各自凭借着什么样的信念在死生、弃用的进退维谷中说服自己?为什么曾经的第一等家族在易代之后渐次凋零,终成绝响?透过本书,即可一一追索。

    3.突显“女性”的话语和立场。区别于以往的著述在书写明清之际家国离乱时几乎将视角集中放在传统士人群体之上,本书花了相当的篇幅去书写易代前后侯氏家族的女眷们如何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处境中体验人生命运的离奇。侯氏家族的年轻女眷们,在明亡之前,是“锦帏重重,时举兰亭之会;群雌粥粥,谁逊咏絮之才”;明亡之后,则是“独有云和楼上月,天涯还照几人存?”家门今夕、骨肉离散之悲,可为长叹!

    4.书写生与死的剧烈张力。在生与死的决然对峙中,在追念胜国与依附新朝的矛盾中,理解易代之际士人从行止到精神的尴尬与冲突。承平文章易,危难杀身难。在多数遭际易代离乱的士人身上,见之于行动的踟蹰正是和内心的彷徨互为表里,这其实正是鼎革时期一代士人的精神写照。

    5.生动雅致的文字叙述家国历史的吊诡和个体命运的不可捉摸。《易代》通篇文字明白通澈,叙述生动,没有缠绕艰涩之感。作者既有一种放胆论文的犀利和畅快,又有与其作为文史研究者身份若合符契的谨严和克制,整合各类常见和稀见的史料,去呈现大变局下的家国历史和探微隐藏在大历史背后的个体小人物命运,以小见大,时有洞见。

    6.装帧简雅精致,用料精好,附赠精美夹页。封面设计融合了《侯岐曾日记》中的书法手稿元素,突显士人身上的文雅。内文版式设计方面则将原版单色印刷升级为四色彩印,并配合文字,对图版大小做了合理的调整,突显图文并茂,从而更适合于阅读和鉴藏。此外,我们还随书设计制作了一张正反两面彩色印刷的三折页,内容为《侯氏家庭成员信息图》及《<练川名人画像>所载侯氏家族及亲友肖像》,作为附赠品夹于书内,制作精美,值得拥有!

    【编辑推荐】

    明清易代之际,传统士人多身陷死生弃用的两难抉择,既困于道德轨范与离乱生活之间的尴尬较量,复于追念胜国与依附新朝的矛盾中进退维谷。在多数遭际易代离乱的士人身上,见之于行动的踟蹰正是和内心的彷徨互为表里,这其实正是鼎革时期一代士人的精神写照。

    承平文章易,危难杀身难。嘉定侯氏,恰恰经历了这种家国历史的吊诡和个体命运的不可捉摸:“十年往事不堪论,凭杖清樽减泪痕。独有云和楼上月,天涯还照几人存?”易代,于国于家于己,都注定是一段痛史。

  • 谈判中的城市空间

    作者:费丝言

    在帝制中国的晚期,城市化是发展的核心。尽管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既没有引发韦伯式的城市自治,也没有引发哈贝马斯式的公民社会,但它的影响仍备受争议。本书认为,这种概念性僵局源于这样一个事实:看似连续不断的城市扩张实际上被种种“王朝式城市主义”打断了。作者认为,历史学家不应将城市化视为商业化发展的副产品,而应将其视为每个朝代的制度框架和文化趋势所塑造的过程。

    这一特点在明朝尤为明显,其城市发展的性质和结果被证明是由明初设想的乡村理想所定义的。作者以长江流域的大都市南京为例,展示了在明朝时期,城市居民如何利用为农村制定的制度和文化资源,重塑城市的地位。“王朝式城市主义”的发现为这一领域提供了一条理解帝制中国晚期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使真正有意义的比较城市史成为可能。

  • 中国文化通识

    作者:钱锁桥

    一部写给现代中国人的中国文化通识

    “真正的传统文化观看之道,是要把历史倒过来看的。”

    以人性为尺度,以现代性为视野,颠覆性地重述中国文化的主脉和命理。

    为何有那么多讲中国文化的书,还需要一部《中国文化通识》?

    ★一般介绍中国文化,是从文物的角度出发,将“文化”当作某种“客观”存在物;而本书从人性角度出发,延续辜鸿铭的问题意识和林语堂的批评姿态,着重关注那些对当下的中国文化至关重要,且在个体的中国人身上“活着”的元素。

    ★一般介绍中国文化,几乎将之等同于传统;而本书从现代性角度出发,强调的是,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形成来讲,迄今100多年的现代转型经验,甚至比几千年的传统遗产更为重要。

    ★一般讲中国文化,将其等同于民族的;而本书则强调中国思想的普世主义本质,并对未来提出展望:不要再把中国文化当作一个他者,哪怕是一个更好的他者,真正进步的做法是把中国文化认真地当回事—作为“世界人文思想共和国的一员”。

    【内容简介】

    「不要再把中国文化当作一个他者,哪怕是一个更好的他者,真正进步的做法是把中国文化认真地当回事——作为“世界人文思想共和国的一员”。」

    本书是一部写给现代中国人的中国文化通识,采取的方法是,把历史倒过来看,就一些关键议题,诸如历史、语言、管治方式、自我修养、人生美学、民族主义、普世主义、中国的崛起及其软实力等略作述评,以助读者进一步探索反思。

    本书认为,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形成来讲,迄今100多年的现代转型经验,甚至比几千年的传统遗产更为重要。

    因此,本书显著区别于既往同主题作品的是,延续辜鸿铭的问题意识和林语堂的批评姿态,以人性为尺度,以现代性为视野,重述中国文化的主脉和命理。

  • 身体的媚术

    作者:许晖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身体事件和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两个方面着手。承袭法国福柯的身体社会学视角,选取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讲述权力与身体的博奕和斗争。“身体即权力”是福柯提出的身体社会学的著名理论。权力在这里不是国家意志的强权干涉,而是一种弥散性的影响力,促使身体做出相应的改变。作者许晖正是由此不拘一格的新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还原其背后的真实与真相,探寻历史的奥秘和人性的复杂,洞察人类矛盾的文化思想和悖谬的行为姿态。许由、伯夷、叔齐、伍子胥、林冲、西施、貂蝉、鱼玄机等都被纳入了研究视野。

  • 语藏集

    作者:王丁

    本书是中外关系史学者王丁的学术随笔集。内容涉及较广,概括而言,是从一些具体而微的话题看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认知和贡献。“语藏”是汉文摩尼教经典中的一个译名术语,取以名集,可示文集从语言探寻历史的方法取向特征。

  • 中国妆容之美

    作者:李芽/陈诗宇

    [内容简介]

    从史前到清,中国女性为谁化妆,如何化妆?

    《中国妆容之美》以古画、雕塑、壁画为入口,以诗文典籍为辅助,展示中国古代妆容细节,探讨历代女性地位与东方审美,同时以29组真实妆容复原图,再现中国历代女性妆容之美。

    该书从夏商周的文身起笔,历数素妆风行的周代、彩妆 肇始的秦代、审美成型的两汉、自在灵动的南北朝、盛世华丽的唐朝、回归素朴的宋朝、少数民族风情的辽元、端庄的明、花样的清,不仅在细节处点明历代女性妆容的要点,也从侧面呈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思潮的变迁。

    本书不仅是一部详尽的妆容史,更是一部独到的中国妆容图谱。两位作者发起中国古代妆容复原项目,邀请造型、化妆、摄影专家和模特,共同完成了了中国历代女性妆容复原。

    本书史前至魏晋、辽元、清部分由李芽撰写,唐、宋、明部分由陈诗宇撰写。

    [编辑推荐]

    专业性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芽与《国家宝藏》服饰顾问陈诗宇共同撰写

    独到性

    29组古代妆容复原,历时一年多拍摄,完整呈现至美中国妆

    知识性

    逾150幅文物插图,以文献图像为基础,以古代文物为佐证,系统梳理中国妆容史,看见中国历代文化和审美流变

    话题性

    影视剧、综艺节目参考,花木兰的鹅黄、杨贵妃的面魇、萧太后的姑姑冠、慈禧的一耳三钳,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出处

    通俗性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潮流与古妆的相遇,亲手制作的古代妆品,轻松读懂中国妆容之美

    [推荐语]

    作者由一个“妆”字,追寻中国女性的历史处境和审美情志,用翔实的内容和丰富的图片展示了中国女性妆容的历史,以小见大,由此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中国的精神气质。

    ——钱文忠

    女为悦己者容,女子的妆容如何从“活在他人眼光中”的从属性妆扮,发展到自我活泼生命的真实呈现,其间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这部饶有兴味的著作,带着读者进入这一斑斓的世界,使我们透过历史的帷幕,看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美好,也看到被支配的从属性存在在妆容中刻下的屈辱和坚韧。

    ——朱良志

  • 奶酪与蛆虫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编辑推荐: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 毒药手帖

    作者:[日] 涩泽龙彦

    ☠️ 不可告人的犯罪狂想,大开眼界的毒杀百科

    贪婪,爱欲,信仰,权谋……

    东洋鬼才涩泽龙彦,以毒药之名书写文明的暗面

    ☠️ 编辑推荐

    ◎ 以小见大的“毒药学”小书

    本书论及毒药的分类与分类法变迁、毒杀事件的原因归纳、解毒剂的发明与发展、各式各样的投毒方法……十三篇文章,以 时间为经,以“毒药”为纬,编织出小而繁复的文化史壁毯。

    ◎ 科学与巫术角力的文明史

    从古代博物学著作、草本书中记载的奇妙现象,到现代化学、生物学、医学的实验与论争,作者将毒药的发展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侧面,投射出“神”的隐退与“人”的崛起。

    ◎ 荒谬与猎奇的毒杀案件

    古罗马的权力斗争、瓦卢瓦王朝的宫闱秘事、毒药学家争论不休的百年悬案、扑朔迷离的报头新闻……细说从古至今的代表性毒杀事件,带领读者走入历史迷雾之中,探寻投毒杀人的心理动因。

    ◎ 文学作品的暗黑灵感之源

    上至荷马史诗、下至现代推理小说,爬梳文学作品中的投毒事例,在莎士比亚、萨德、巴尔扎克、大仲马的作品中,一瞥毒药的魅影。

    ☠️ 内容简介

    《毒药手帖》是一本以“毒药”为主题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散论。全书主要围绕毒药的演变和历史上以欧洲为主的毒杀事件,逐篇谈及了古代巫术,古罗马—中世纪政权更迭的秘密,毒杀者的性别、职业和心理特征分析,文学名著中毒杀桥段的史实由来,医学解剖对法庭判决的影响,近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对解毒的促进作用与反作用等等。

    ☠️ 名人推荐

    如果没有涩泽龙彦,日本该是一个多么无趣的国度。

    ——三岛由纪夫

    涩泽龙彦至今仍被称为异端文学,但他的文学作品建立在惊人的博学之上,如鲜艳强烈的光遍及人心不可思议的幽深之处,此谓文学的本道。

    —— 埴谷雄高,《死灵》作者

  • 夜间的战斗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16世纪,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飞往”田野里与巫师“战斗”,以保护庄稼收成。

    这些男男女女,名为“本南丹蒂”,字面意思即“慈善的行者”。本南丹蒂是些什么人呢?一方面他们宣称自己反对女巫、男巫和 他们邪恶的阴谋,治愈了一些因巫师的加害而受伤的人;另一方面,和他们的假想敌一样,他们骑着兔子、猫或别的动物参加神秘的夜间聚会。然而,他们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着眼于审判官和被审问者之间的互动,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在这部书中我研究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上半叶之间弗留利人的宗教态度,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农民社群的心理状态,但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观点来看,这一民间信仰核心的历史,由于特殊势力的作用,逐渐被等同于巫术。”

    ——卡洛·金茨堡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史学经典,已有十几种版本在全球出版

    本书自196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日语、中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仅意大利、美国和英国就在不同时期出版了不同版本。这本书经过时间的检验,已成为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巫术研究等领域的经典之作,霍布斯鲍姆、彼得·伯克对其赞誉有加。本次出版在旧有译文上作了部分修订,同时新增2020年意大利新版后记。

    ★意大利版《叫魂》,呈现显微镜下扑朔迷离的巫术审判

    为丰收而战的那些据说灵魂可以离开身体的人们(“本南丹蒂”)在夜间到底做了什么?他们与底层民众的节庆狂欢、亡灵游行、巫魔集会、狼人传说等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被审判的本南丹蒂对自己的思想传统、仪式、身份和所作所为都有自觉吗?宗教当局为什么感到恐惧?审判者们对审判对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审判中都使用了哪些手段?本南丹蒂是如何一步步被与巫术和异端画上等号的?——除了作者抽丝剥茧的讲述和分析,本书末尾还附有审判档案的原文,供读者零距离观看审判过程。

    ★还原大众信仰与民间文化实相,揭示信仰与权力的关系,窥见近代欧洲早期的文化冲突

    巫术审判、猎杀女巫背后实际上是正统文化对大众信仰、民间习俗,以及有悖当时教会规范的各种思潮的压制、塑造和同化。大众信仰的复杂性远不是审判席那些饱学之士所能完全掌握的,但教会似乎有自己对巫术、女巫崇拜、秘密信仰的单一理解。之后,权力就将这些“理解”强加给了审判对象,也强加给了大众信仰。反过来,对本南丹蒂的审判过程,事实影响了宗教当局对巫术的认识,因此,大众信仰也影响了精英信仰。这是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持久的冲突,也是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

    ★聚焦“小人物”,还原他们的心态和精神世界,倾听被遗忘、遮蔽和扭曲的庶民之声

    作者与E.P.汤普森、娜塔莉·戴维斯一样,眼光朝下,关注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历史夹缝中的边缘人和小人物。没有审判档案,这些人本来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知。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呢?辛苦谋生的农夫,为患病孩子四处求告的父亲,饱受癫痫之苦的农妇,为了糊口而谎称自己能通灵的妇女,声言能用咒语治病的裁缝,被邻居告发的“女巫”,乡村磨坊主,妓女,牧羊人……在宗教法庭上,一些人没什么文化,来自底层,面对压力,在审判官和法学家的引导下,明知承认某些“罪行”会受到惩罚也不得不承认。

    ★利用丰富的材料,点亮诸多颠覆人们认知的细节

    作者在宗教法庭的审判档案(诸如口供和庭审记录)、欧洲而各地相关民间传说和大众文学读物等多种材料间穿梭,呈现了复杂多样的巫术与民间信仰的细节,诸如各种节庆的游行和狂欢活动、异端团体的秘密聚会(如半夜拜鬼仪式)、治病驱邪和施咒等迷信活动(包含一些骗钱的把戏)、祈祷丰收的仪式,狼人、骑着公鸡和公山羊的巫师、挥舞茴香束的本南丹蒂、亲吻恶魔屁股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