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史

  • 音乐、艺术与观念

    作者:Leonard B.Meyer

    当今后现代“多样性”语境下,各种风格技法、潮流派别层出不穷,人们一方面发觉传统似乎不再适用,另一方面对于先锋艺术又无所适从。 20世纪音乐如何发展?哪些现存的音乐潮流将具有主导地位和深远影响?为什么至今我们仍未抵达风格上的一致? 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美国当代著名音乐学家伦纳德•迈尔秉承极其宽广的学术视野,以音乐为切入点,深入考察20世纪前后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的意识形态变革,及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信念、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深远影响,并对现当代艺术发展格局及未来走向做出了恰当判断。
  • 成為黃種人

    作者:奇邁可(Michael Keevak)

    ★橫跨科學、醫學與人類學領域,解構種族思維史的來龍去脈 ★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為什麼中國人接受成為「黃種人」,日本人卻始終抗拒? 而更大的問題是:東亞人真的是「黃色」的嗎? 種族思維領域的不凡貢獻! 原來,我們的「黃皮膚」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始於西方科學的建構,又被自身文化所認同的結果。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一曲《龍的傳人》唱遍華人地區,而我們也被教育認知自身的「黃種人」屬性,並認同自身的「黃皮膚」,這似乎已是一種常識。 不過,你有所不知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是「黃色」巨龍的傳人。至少,中國古代文獻並沒有「黃種人」的記載,也沒有種族學上的膚色概念,反而,中國人區分自己和外國人(胡人)的標準是毛髮和眼睛。甚至,在前近代的西方文獻與遊記中,中國人與日本人還被西方人形容是「白皮膚」,用以描述中國與日本國家富足、文化昌盛、願意與西方貿易且接受西方基督教義並成為教徒。 然而,至十八世紀時,「白種人」卻已是屬於西方人的專有名詞,而東亞人也逐漸染黃。對此,學者奇邁可深入探究了,在西方人的描繪之中,東亞人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黃」?又是經由哪些科學理論,東亞人成為了「黃種人」? 原來,十八世紀的自然學家卡爾.林奈與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家,藉由種種科學探測,逐步建立起將不同人種以顏色區分的標準,當東亞人被西方人歸類於「蒙古人種」時,同時也成為了「黃種人」。這一種族思維,也日漸成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更在二十世紀初,出現「黃禍」一詞,暗示東亞人即將對西方產生威脅。 一切都是近代西方科學的把戲!時至今日,儘管種族思維已不再是主流,在西方的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也已很難再找到「蒙古人種」、「黃種人」等人種區分,但這樣的種族意識,在當代東亞地區卻還仍未消逝! 《成為黃種人》實是解構種族思維的一部極為有趣、卻又無比沉重的歷史。原來,東亞人從來就不是「黃種人」! 名人推薦 ★政治大學歷史系楊瑞松副教授專文推薦 所有種族類別都是人為建構的,但沒有任何一個類別的建構過程像東亞人所屬的「黃種人」那般,如此大費周章。這本博學又啟迪人心的著作梳理了橫跨六個世紀的相關文獻,訴說了東亞人由「白」變「黃」(以及許多介於中間的顏色)和他們被歸類為「蒙古人種」的故事。奇邁可利用旅行見聞、醫學文獻以及地理學、人類學與自然史著作,揭露出關於亞洲與亞洲人形象發展,一段複雜且令人驚奇的歷史。《成為黃種人》一書為種族思想領域做出了一番不凡貢獻。 ——大衛.豪威爾(David L. Howell),哈佛大學日本史教授 《成為黃種人》是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了科學如何受到人為操作,以將一個不適當的顏色套在亞洲民族身上。奇邁可考察了數世紀的歐洲文獻,證明學者的偏見根本左右搖擺,種族理論的科學論據受到偶發事件影響的程度也大於事實的呈現。——邁可.拉方(Michael Laffan),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成為黃種人》一書將在後殖民、種族與文化研究等領域中立下難以抹滅且深具啟發性的模範,也將吸引極為多樣化的龐大讀者。在廣大的當代後殖民研究中,本書在文學與歷史學術領域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唐.懷亞特(Don J. Wyatt),米德爾伯里學院歷史系教授 組織架構清晰且引人入勝,這本有趣且獨特的著作對於許多領域做出了無法忽視的貢獻,其研究焦點與方法均屬創新。我想不到有哪一本書曾經探討過同樣主題。——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教授 本書針對東亞人民被稱為「黃種人」之概念,進行考古學式的檔案整理,順時性地爬梳此一概念從埃及時代到二十世紀的演化過程與形成歷史,從埃及古墓壁畫、十八世紀以前的旅行書寫、十八世紀自然科學分類法、十九世紀的考古學與科學理論、以及「黃禍」觀念的冒現等等角度,分析其中的種族主義論述,為亞洲研究之專論,其中也涉及科學史的跨領域研究。作者具有文藝復興研究的背景,熟悉各種歐陸語言,因此在檔案資料的整理閱讀上游刃有餘,而且論點清晰,對於專業讀者與一般讀者都具有極大的可讀性。——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 何处解急

    作者:[法]罗歇-亨利·盖朗 Roger-He

    • 一部有关厕所的另类文化史 • 有趣的文学片段、散落的史料轶事丰富多彩 • 通过厕所,管窥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本书生动讲述了从中世纪到当代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厕所发展的历史,而法国在历史上又是个对厕所及其文化的热衷达到“臭名昭著”的民族,故而可读性很强。书中收录了大量被19世纪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抛弃的史料,为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世纪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图片资料、风趣的故事轶事和大量生动的诗歌、戏剧段落,既有历史脉络的梳理,也有同一时代的横切面剖析。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描写和讽刺批判相得益彰,是一部文化史的上乘佳作。
  • 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

    作者:【英】克里斯·希林

    本书概述了身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创新框架来分析具身体现,融贯了有关该主题的古典探讨与当代研究,力主将身体解读为社会之构成过程中的多维中介;并在此基础上铺陈一系列具体分析,从经济、文化、社交、工作到运动、音乐、技术,将身体与多个领域联系到一起,为研究者聚焦主题,引初学者进入殿堂。
  • 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

    作者:迈克·西姆斯

    本书分12个章节,从头到脚逐一描述人体的不同部位,作者西姆斯将人类文明史和进化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风格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他从全新的角度入手,一一剖析了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身体部位,他揭开人体器官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探究竟,打破我们心中积聚的恐怖和忐忑。
  • 汉堡:吃的全球史

    作者:安德鲁•F.史密斯

    安德鲁•F.史密斯教授从汉堡作为19世纪美国小贩出售的街头食物开始讲起,讲述了整个汉堡的发家史,以及汉堡风行美国及全球的原因。同时,汉堡还成为文化领域富有表现力的一个符号。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汉堡在营养、经济和文化方面引发的广泛冲突,例如国际文化间的“麦当劳全球化”问题。 作为一本配有多汁、肉美、味浓插画的读物,《吃的全球史:汉堡》一书必将刺激全球汉堡迷们的味蕾。 编辑推荐 麦当劳的总裁雷•克拉克曾说过:“唯有特定的头脑才能看出一个汉堡包的美。”从一个汉堡,看见一个世界。全球各式各样的汉堡在本书中都得到了全面展现。 纽约“新学院”(the New School)大学教授安德鲁•F.史密斯先生以简洁明快、富有韵味的文笔,讲述了汉堡从工人填饱肚子的街头食物,逐渐成为素食革命的产业龙头。在跃居全球性地位的过程中,汉堡借着顺应当地文化和口味,成功地俘获了人们味蕾和胃口,并改变了世界的饮食结构。 本书既包含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插图,还包含数十个食谱,便于读者“亲自操作”。无论对美食家还是学者,此书都是值得推荐的。
  • 丰裕的寓言

    作者:(美)杰克逊・李尔斯

    《丰裕的寓言》一书按时间顺序分成三个部分,旨在通过回顾美国两百年广告的发展历程来解读广告的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和它的影响力。全书文字流畅,例据详实,是非常优秀的文化史著作。本书获《洛杉矶时报》当年度历史类最佳书籍。
  • Logo的文化史

    作者:钱定平

    Logo是什么?它有什么念义?它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演变的? 现代人生活在logo的海洋之中,每天触目皆是的,莫不是形形色色的logo,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logo背后的文化含义及其发展的历史。本书作者查阅了各语种的大量文献资料,并游目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万千互联网页,爬罗logo的文化渊源及演进,挖掘古老文明中的logo意向,罗列中世纪以降的上至帝王,下及平民的logo意识,为读者编织出作为文化符号的logo的跨文化发展之网。作为logo文化研究的开创性读物,读者阅读本书,能够在广阔、宽泛、人性、艺术和历史的氛围中去触摸、熟悉logo的文化与历史,进而获取新的知识,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 自由的创造与理性的象征

    作者:[瑞士]让·斯塔罗宾斯基(Jean St

    在《自由的创造与理性的象征》中,读者将会读到瑞士著名观念史家斯塔罗宾斯基对弗拉戈纳尔、戈雅、路易•大卫等著名画家及其画作的精彩阐释与分析,配以130多幅插图,对于我们理解18世纪欧洲的绘画、建筑、雕刻等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法国大革命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斯塔罗宾斯基亦有精到的分析,因此《自由的创造与理想的象征》不仅是一部欧洲艺术史,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思想史。 本书由斯塔罗宾斯基的两部著作《自由的创造》与《理性的象征》组成。作者致力于在艺术与欧洲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潮之间建立关联,试图分析和展现18世纪以及大革命风暴中成形的美学与思想体验之独特性。 在《自由的创造》中,作者力图说明拒绝神学所提倡的原罪意识、重建对人性的信任的启蒙思想是如何首先关注感性生活与情感世界,同时引入启蒙的光芒以作为奥援的。法语标题中的“创造”(invention)来自该词的两个主要语义——找回与创造——从而指代启蒙思想的双重意旨:一方面,重建原初的自由,这种自由已经被现代国家的民众主体所遗忘或丢失;另一方面,为一个重生的时代奠基,这个时代将会是公民幸福的保证。 《理性的象征》在欧洲新古典主义的背景下,审视法国大革命文化的几个典型画面,研究这些画面得以被理解和传播的形式。革命宗旨往往被表现为一束曙光,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来,这种试图驱除阴影的艺术,仅仅是在这样的一些艺术家那里才能达到它的巅峰:这些艺术家在内心和身外,为阴影复来的威胁而感到担忧。
  • 狂欢史

    作者:伯高·帕特里奇

  • 城市文化

    作者:Sharon Zukin

    城市文化,ISBN:9787544400756,作者:(美)朱克英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
  • 夜间的战斗

    作者:卡洛·金斯伯格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出生时有胎膜的农民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陷入沉睡,而灵魂则离开躯体去参加在田野上与巫师们的“战斗”。这一古老的祈求丰收仪式引起了天主教会的注意,一系列的调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展开,宗教裁判所竭力想把夜半外出的“本南丹蒂”纳入异端的巫术活动,他们的介入最终导致了这些传统信仰的消亡。 卡洛·金斯伯格从天主教会的档案中整理并研究了弗留利地区一系列宗教审判案例的细节,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本南丹蒂”如何在教会的一步步压力之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而且高超地复原了这一时期农民的心理状态,使得本书成为大众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作者:[英] 詹姆斯·沃德

    也许,作为一个狂热的文具爱好者,各大品牌的手帐本、钢笔、圆珠笔、胶棒等等你都能如数家珍,可你是否了解—— 在橡皮被发明出来之前,绘图师们使用的替代品居然是面包屑? 1945年雷诺兹圆珠笔发售时的火爆场面堪比今日苹果发布新机? 上世纪末风靡全球的MTV音乐录影带与涂改液原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被文具控们奉为“文青三宝”之一的MOLESKINE笔记本,也是海明威、梵高、毕加索们的心头好? 也许,对你来说,文具只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可这些文具们的前世今生与隐藏于其中的趣味真的会让你欲罢不能! 这是一部关于文具演化史的通俗作品。作者以一只被遗忘在杂货店角落里的“古董”文具盒为向导,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询文具们的发展历程——它们如何诞生?又如何成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模样?透过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细节,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他的洞见: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 明史。千万不要小看你办公桌上的任何一件小小的文具,它们的经历也许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 吸血鬼大全

    作者:J·戈登·麦尔登

    《吸血鬼大全》内容简介:电影《暮光之城》系列及《吸血鬼日记》的热映使“吸血鬼”在继“刀锋战士”系列后重新爆发了空前的热度。什么是吸血鬼?现实生活里有没有吸血鬼?当今的吸血鬼的怎样存活于人类当中而不被人类发现的?他们在当今城市中的组织如何应对吸血鬼猎人追杀?所有关于吸血鬼的课题,没有谁能比 J•;Gordon•;Meldon的研究更具体、更全面。即便你不是吸血鬼迷,带着书中某些问题的答案,也足以让那些真正的吸血鬼迷们瞪大双眼,冲你竖起大拇指!
  •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张岂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读物。绪论扼要论述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随后分十章介绍传统文化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哲学、宗教、史学、文学、文物、书法、绘画、医药、养生、教育、建筑等方面,从而展示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相互影响。最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遇到挑战。在结束语中则展望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全书约25万字,图文并茂。文字流畅、叙述清晰、可读性强。
  • 家人父子

    作者:赵园

    继《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话题”“人物”(明遗民),《续编》的“制度”“言论”“心态”,本书尝试经由被认为最重要的家庭关系——“父子”“夫妇”,进入明清之际士大夫更为日常的生活世界。本书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族、家庭,他们所面对的伦理关系,以及他们对有关经验、体验的表述。士大夫与“家庭”“家族”有关的言说与叙述,与他们的其他活动,以富于个性的方式联系着,为我们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提供了丰富、感性的内容。
  • 我们的文字

    作者: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

    方寸间的文明 双手中的传承 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 在岁月的长河里采撷 我们的文字 中国的记忆 《我们的文字》成书历时一年,作者走遍中国各地,行程51496.5公里(能绕地球两圈),走访了11个省的50余个城市和乡村,采访了30余个非遗项目的37位传承人及专家,拍摄了400余小时的影像和口述资料。堪称上山入海,寻访我们遗失的文字。 书中以全新的视角讲述文字故事。内容纵向贯穿文字发展全部历程,横向覆盖了我国20余个民族所使用的30种左右的民族文字,涉及到10余种已经消失的文字,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字,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文字,中国的文字。本书还从文字与民俗、文字与艺术、文字崇拜、文字的传播等不同角度来解读文字主题,从仓颉、王羲之、蔡伦的传说,到各民族的造纸技艺;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篆刻艺术,到文字的避讳与文字的崇拜等,本书几乎涵盖了文字在我国得以传承的方方面面,也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本了解我国文字大家庭的微型百科全书。
  • 中古异相

    作者:余欣

    本書的研究主旨,是以西陲出土寫本爲基礎探討中國中古時代的“學與術”和信仰、社會之間的關係,選擇的切入點爲構成中國文化本源的兩個互摄的“異相”:方術與博物之學。 上編“寫本時代的學與術”,試圖解明寫本時代的知識與技藝如何被製造、傳播和使用的問題。藉由敦煌、吐魯番、黑水城出土文獻,討論了“漢書學”、易學以及各種方術:物怪易占、人形解除、風角鳥情、擇吉推步等,將其重置於文本的成立與流通的歷史語境之中加以考察,探究經典知識、方伎雜術、政教禮俗、宗教觀念,如何進入士庶的生活場域和信仰實踐,成爲歷史記憶和文化傳統,並揭示不同文明間接觸、滲透、交融與再創新的史跡。 下編“中古博物的林中路”,是作者東亞博物學整體構築的部分結晶。從藥物、菜茹到寺院珍寶、沙州土貢、異域奇玩的這一組考證文字,不是僅僅關於物自身的研究,而是希望以此爲綫索,將它們在日常生活、宗教儀軌和東西文化交涉中的瑰麗景致,用寫實的手法重繪再現,致力於從知識體系的建構過程,重新思考博物學作爲一種認知世界的思維方式,在社會、思想和文明史上的意義。 本書尤爲注重出土文獻與傳統史志、域外典籍和考古文物的互相印證,並力圖溝通文字材料、圖像資料和相關學科工具,進行會通式的研究,建立起方術-博物-宗教-禮俗知識社會史-中外關係史相融合的研究範式。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作者:彼得·伯克

    当我们捧读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很容易会联想到文化史大师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不过,本书侧重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社会,而这恰恰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所缺失的。研究布克哈特的学者都知道,布氏对意大利艺术有相当精深的研究。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前,他就出版了《意大利艺术品指南》,此后又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近,根据其遗稿整理成书的《以题材为主的意大利绘画史》也问世了。但不知何故,布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并没有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不啻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 西欧中世纪史

    作者:〔美〕布莱恩·蒂尔尼,〔美〕西德尼·佩因

    中世纪史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有悠久传统,通史著作已有很多,蒂尔尼和佩因特合著的《西欧中世纪史》以其识见之高明、选材之博洽、叙述之生动而独树一帜,历经半个世纪的修订完善,常销不衰,是欧美大学用作中世纪史教科书的首选。 本书全面、深入地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各方面的历史脉动,及其对近代西方文化与制度的深刻影响。 两位作者均为享誉已久的中世纪史权威学者。佩因特以细致生动的叙事见长,蒂尔尼的专长是教会制度和法律的研究。在佩因特初版基础上,蒂尔尼在文化和制度方面加以补充,文哲、艺术之外,增加了教会史、法制史和政治思想史等内容。 本书自1953年问世至今,不断修订再版,畅销半个世纪,是目前欧美各大学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大学教科书,详略程度适合国内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 高明史家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当取材,信手拈来,叙述文笔轻松自如,是本书显著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