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历史研究导论

历史研究导论

作者:(英)迈克尔·斯坦福

分类:文学

ISBN:9787510040474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标签: 历史  历史学  历史哲学  史学理论  方法论  人文  大学堂  社会科学 

章节目录

译序1 导读2 导论4 第1章作为统一体的历史1 1.1经验——历史关怀4 共同经验4 社群与想象4 历史是可能的吗?5 我们如何面对历史?6 我们如何解说历史?6 1.2时间与变迁——历史精髓7 恐惧变迁7 编年与承续8 历史的韵律8 1.3累积——历史总和9 历史记载有累积性吗?9 历史事件可否累积?9 1.4历程——历史进程10 什么样的历程?10 成长11 进步11 结语12 延伸阅读13 第2章作为行动的历史15 2.1行动的分析17 如现在之往昔17 行动与行为18 行动的分析19 往昔的影响:亦即历史(甲)19 往昔的认知:亦即历史(乙)20 2.2行动的背景与结果21 三种背景21 背景:意义22 背景:意义的轴线23 背景:不同意义23 结果:失败23 避免失败:物质方面24 避免失败:人24 文化背景24 心态25 后果的解说26 两种回答方法27 墨菲定律27 我们了解历史吗?27 2.3历史的运用与滥用28 你我有何用?28 历史学家的用途何在?28 历史对行动的作用:(a)目的28 以保存往昔为目的29 目的是重现往昔29 有所行动时历史的功用:(b)评估29 历史对行动的作用:(c)手段30 历史对行动的作用:(d)驱策31 作为鼓舞的典范31 为尊者讳,可行吗?32 分析滥用33 我们是不是拥有太多的历史?33 忘怀既往是否更好?33 理论的专横34 政治的专横35 偏见危机36 劣史37 结语37 延伸阅读38 第3章作为观念的历史39 3.1个人对历史的态度41 历史感41 个人对历史的态度42 依三种方式寻求历史43 延续感43 3.2公众对历史的态度44 诚挚的方式44 社群的历史感45 邪恶的操纵46 为世变过程编纂情节46 找寻替代品46 自历史中学习?47 历史不应成为某种号召的工具48 教育与历史48 孩子该知道些什么?49 历史无定律50 历史具有理性吗?51 我们所寻获的是否就是我们所置入的?52 3.3历史与社会科学52 历史与社会学52 社会变迁53 时段的多重性54 历史是否是社会科学?55 自内在进行了解55 意义56 解释与理解57 量化解释58 历史计量学58 分界线?59 比较研究60 类似不能证明任何事61 历史学家对通论的疑问61 社会科学的回答62 社会科学予历史以帮助63 历史予社会科学以帮助64 结语64 延伸阅读65 第4章作为论述的历史67 4.1沟通70 借沟通可分享某些事物70 构成良史的条件70 出问题之处71 字句如何表达意义?72 历史学家究竟致力于何务?72 历史的不正当利用73 欲沟通就必须羁留另一方73 历史著作是否应当有所针对74 历史是否应遵循我们的利害?75 尚未解决的问题75 4.2叙事76 故事是什么?76 虚拟叙事与历史叙事有何不同77 叙事史的发展80 叙事的褪色81 我们能否舍弃叙事?82 见诸事件之中的叙事83 叙事出自历史学家创作:(a)韦纳的观点83 叙事出自历史学家创作:(b)闵克的观点84 叙事出于历史学家创作:(c)怀特的观点84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故事84 编织情节的方法85 叙事形式寓于行动之中:奥拉夫森85 叙事形式寓于行动之中:卡尔及个体86 叙事形式寓于行动之中:卡尔与社会88 4.3非叙事性历史88 为何撰写非叙事性历史?88 需要更广阔的视野89 静态的记载如何处理变迁?90 分析的困境90 马克思与年鉴学派91 4.4其他相关论题92 风格92 叙事92 非叙事92 结语93 延伸阅读93 第5章作为知识的历史95 5.1历史知识是什么?98 知识之界定98 历史知识必须依赖证据98 历史知识的三个前提99 时间的维度99 三种形式的知识100 关于往昔的知识:一个范例101 关于往昔的一手知识102 关于往昔的二手资料102 关于往昔的三手知识103 演绎与归纳103 历史通论104 二手知识的重要性104 5.2建构还是重建?105 展现往昔105 往昔的重建105 模式的价值105 历史中模式的问题106 模式的改进106 5.3事实、真相与客观性107 我们如何知晓它是正确的?107 人们定义的客观与主观108 文字与客观知识109 事实109 历史中的真相109 全部真相?110 意义111 应当消除的疑虑111 波普尔的示意112 接近真相112 人们能否知晓往昔?113 5.4另一个相关主题:想象114 结语114 延伸阅读115 第6章作为遗迹的历史117 6.1证据的概念120 意在证明120 判断证据121 适当的证据121 有关证据的四个问题121 17世纪英格兰的巫术122 四个议题123 证据的适当性——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124 6.2历史证据的性质125 观察的限制125 间接知识125 所有事物都是证据126 历史学家所用的证据是什么126 一手证据与二手证据126 一手或二手?126 同时代的意见127 证据的类型128 硬性证据与软性证据128 刻意证据与非刻意证据130 6.3证据的运用130 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130 著作的成型过程131 选择主题131 筛选证据132 研读资料133 建构模式134 出版134 证据的放置134 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135 辨识证据136 遗迹并不发言137 三种诠释137 诠释的多样化138 事实与诠释139 证据的关联性139 引述证据140 6.4证据的渊源141 证据的桥梁141 四类桥梁141 哪些已不复存在142 起源的背景142 6.5另一个相关论题:口述历史143 结语145 延伸阅读145 第7章作为事件的历史147 7.1什么是事件?150 发生了什么变化?150 留心变化151 “事件”的定义151 历史中的事件151 事件的时限长度152 历史的多重步调153 持续与变化153 事件不是物件154 事件并非事实154 7.2历史的形式与结构155 历史著作映照历史155 时序虽然必要,却不充分156 历史领域及其范围156 历史领域中的居民157 组织与群体157 历史运动158 历史中的合与分158 国家、民族、帝国159 通史?160 7.3时间161 时间是什么?161 它是内容还是容器?161 时间不真实吗?162 现代观念163 什么是时间的速度?163 我们为何不能造访往昔?164 时间的车轮164 柏拉图的时间理论165 更多的周期166 个人之时与公众之时167 提醒历史学家的五个要点168 结语169 延伸阅读170 第8章作为顺序的历史171 8.1历史中的因果关系174 自然的力量及其方向174 利用自然:社会规律175 四种能量渠道175 四类因果关系176 原因的选取176 寻找历史原因177 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177 历史中的必要原因178 历史中的充分原因178 最近原因179 什么是“重要”原因?180 反事实条件181 8.2历史的动力182 机遇?182 不,唯有自然与人182 自然力量182 人类意图183 来自往昔,抑或走向未来?184 自然法则与人为法则184 意图性的体制185 历史中无神秘力量186 8.3解释186 何时解释?186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解释什么?187 何者需要解释187 历史是否有特殊类型的解释?188 全盘解释与妥当解释188 对历史的全盘解释是否可能?189 覆盖律之争论:亨普尔理论190 何以历史中不流行亨普尔的方法?191 支持亨普尔的论点191 对亨普尔学说的批判192 历史的独特性192 判断的重要性193 解释“如何”的需求193 普遍法则能解释吗?194 预测194 言之有理194 设身处地式解释195 设身处地是恰当的解释方式吗?196 通过设身处地做出用来解释的假设196 德雷与行为原则197 性情与典型行为197 重温思想198 感受重要吗?199 文化研究199 8.4其他相关主题200 结语200 延伸阅读200 第9章作为理论的历史203 9.1思辨历史哲学?206 什么是历史哲学?206 两种历史哲学206 思辨历史哲学207 反驳思辨历史哲学的论点208 历史学家思辨的一个范例209 我们需要历史哲学吗?210 寻求历史的意义211 对实用的历史哲学的需求212 古典历史哲学的倒退213 活人的历史214 9.2历史模式214 试图通过找出规律及模式来理解历史214 规律215 模式216 历史学家寻求模式216 历史学家的模式通常对实际目的无用217 历史学家的模式无效?218 模式是强加的?对更具批判性的方法的需求219 结语219 延伸阅读220 第10章升华的历史——形而上学、马克思、神话与意义221 10.1形而上学:历史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224 特殊与普遍224 历史上的个人独一无二225 民族226 历史主义与德意志民族227 历史主义的界定227 波普尔的变体228 历史主义的十个要点228 启蒙运动仍在继续229 社会科学?230 历史学家适用的模式?230 实证历史231 构建知识232 科学与历史232 心智重要吗?233 黑格尔的哲学233 宇宙的自我认识234 历史就是宇宙过程235 10.2马克思235 重点在于改变世界235 历史哲学的五个问题236 对黑格尔的诘难236 费尔巴哈的影响237 “一切批判的前提”237 无产阶级238 1848年和《共产党宣言》239 马克思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239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240 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241 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242 对第五个问题的回答243 马克思与历史243 10.3神话与真相244 流行故事245 神话时代的魔力245 神话的功能246 历史神话246 历史中的真相247 一致还是符合?247 10.4意义248 “意义”的意义248 历史中的意义249 结论252 10.5其他相关主题253 结语253 延伸阅读253 参考文献255 出版后记268

内容简介

在迈克尔·斯坦福的指引下,这趟历史之旅轻松活泼且富有教益。他的书令人愉快、平易近人、博学多识、机智幽默,并且具有坚实的哲学根基,他迷人地将历史阐释为曾经产生过的经验和对过去的批判性重建。无论是专业的历史学家还是历史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从斯坦福那清醒明晰的常识中获益良多。 ——查尔斯·蒂利,美国著名历史社会学家、政治学家 本书主要处理“历史是什么”这个主题,以及基于这个主题扩展出来的研究历史应遵守什么原则。全书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流畅,自出版以来广受学者和学生的好评,多年来不断再版。 作者在书中将历史区分为“作为事件的历史”和“作为记述的历史”,分别标记为历史(甲)和历史(乙),以此为横轴 ,以作为统一体、行动、观念、论述、知识、遗迹、事件、顺序、理论、形而上学的历史这十个透视角度为纵轴,内容涵盖了从古至今历史研究中所有可能面对的概念和问题。全书不仅澄清了历史的本质、作为记述的历史、作为事件的历史、历史理论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等等学理上的问题,也注重如何使用证据这种方法论层面的传授。另外,书中虽然涉及大量不同历史学派的历史观点,但是作者力图避免学术术语的使用,尽量以富含常识的日常语言论述,直触和直面问题的核心关键。 因此,本书虽然名为导论,所述却务求广博,行文晓白通畅,足以作为从事历史研究人员的首选入门指南。

下载说明

1、历史研究导论是作者(英)迈克尔·斯坦福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八分之三正装猪的评论
    在读《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 “历史研究导论卡在第九章了 。。。 哲学神马的看不懂 =w= @lollxox 他的资本循环理论我觉得不错,“当地域扩张不能延缓危机到来时,就只有大规模破坏——战争..” 网页链接
  • 八分之三正装猪的评论
    写了《历史研究导论》的读书笔记 “ 一本有reference,reading list的书起码是本让人看着很开心的书” 网页链接
  • 钊找诏的评论
    公众对历史的态度,却并非出自个人好恶,而是出自其他人设想之下个人应有的信念。因此,公众态度是政治人物、政治评论家、教育家强加于公众的。或许他们是出于最好的动机,然而其间的区别正好像享受自己摘下来的桃子,与只因为对身体有益而吃掉盘中的蔬菜。--迈克尔斯坦福《历史研究导论》
  • 钟老大的评论
    读过《历史研究导论》 ★★★★ “历史研究方法论上的解读,能让人警惕,历史事件本身和历史叙述之间的差异。在阅读历史书籍时,能跳出来反观下作者是否有隐含的价值观判断,利益驱动等等,将历史叙述者..” 网页链接
  • 潇筱子的评论
    白天,雪后雾茫茫的城市仿佛清末,在窗边的藤椅里裹着被子读了一下午迈克尔斯坦福的《历史研究导论》,喝绿茶,吃朋友寄来的越南绿豆糕,很细很细的。就这样看着窗外从清末渐渐变成了万家灯火的现代,对面不远处“远洋一方”如四盏明灯。
  • 三风酱_舰C同人文微甜日常连载中的评论
    余欲以黑格尔《历史哲学》李思纯译本《历史研究导论》交换民国文林之《细说民国大文人》第二卷思想卷(有金岳霖马寅初的那本)若有意者,私信吾人。特此作古风以献诸君:籍卷照午后,一脉檀烟中,淡淡斜阳外,任他寒天风,谁识颜如玉,谁享粟千钟,只爱文字事,胜沐春光融,凭案稽古力,可御北国冬。
  • 潇筱子的评论
    在读《历史研究导论》 网页链接
  • 笑对人生lsp的评论
    品质阅读分享悦读!我正在阅读《历史研究导论》网页链接 (分享自 @悦读客 IPAD)更多好书尽在悦读客 网页链接 (分享自 @悦读客)
  • 青藍堂的评论
    一个社会可能在物质上贫乏,却在文化上富裕……土著的宗教、语言、艺术等,均显示出他们拥有高等级的思想体系。你能否想象相反的形势——一个物质充沛的社会,却在深奥思想方面荒凉贫瘠?——(英)迈克尔·斯坦福《历史研究导论》 刘世安译
  • 小小koplfc无用方得从容的评论
    闹钟没响,还好自己醒过来,飞奔到教室。开始<历史研究导论>这本书 我在:网页链接
  • China牙牙乐的评论
    @青藍堂 先看哲学概论然后看入门哲学史,当年看简史根本没理解几部分,特别是关于政治哲学方面更是一窍不通。然后看比较入门且相对客观的历史书便开始豁然开朗。然后回顾之前两本,就很好理解了所以也看出疑点,接着又看对某个特定文化的著作。。现在又是你所推荐的历史研究导论,我看书顺序是不是错了
  • 戶部巷尚書黃狗蛋的评论
    断断续续几个月终于看完了《历史研究导论》,涉及太多关于哲学社会学内容,看懂的怕不到一成吧?[晕]不过好歹是看完了,来吧,接下来还有两本小说,今天看到修希底德的《希波战争史》还不错的说~
  • 史学理论陈新的评论
    获赠两部译作,刘世安先生译《历史研究导论》(Michael Stanford, A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麦田2001年版;《秘密德国》(Michael Baigent, Richard Leigh, Secret Germany: Claus von Stauffenberg and the Mystical Crusade Against Hitler),麦田2009年版。致谢!
  • 丛树的评论
    既是笔记又是书评 (评论: 历史研究导论) 网页链接 (精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