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回忆苏格拉底

回忆苏格拉底

作者:[古希腊] 色诺芬

分类:文学

ISBN:9787100023863

出版时间:1984-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标签: 哲学  苏格拉底  色诺芬  古希腊  传记  古希腊哲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商务印书馆 

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雅典人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两个罪状,第1节。列举一些论证驳斥第一个罪状:苏格拉底经常向诸神献祭,第2节。苏格拉底占卜,他的守护神并非新神,第2-5节。他劝人在困难中求告神,第6-9节;他没有犯不虔敬的罪,他回避对神进行虚妄的推论,并说哲学的任务是研究德行,第10-17节。他的一生符合于道德准则,第18-20节。 第二章 答复对于苏格拉底的其他指控。他并没有败坏青年,因为他的全部教训都是劝戒他们不要犯罪并勉励他们培养自制和各种德行,第1-8节。他劝勉他们遵守法律,第9-11节。如果克里提阿斯和阿尔克比阿底斯听了他的教训之后变坏了,其咎并不在于他,第11-28节。在他们离开他之前;他曾力图挽救他们,其他一些完全听从他的教导的人,都成了高尚有德之人,第28-48节。驳斥另一些琐碎的指控,第49-60节。他的仁爱、无私和一般优点,第61-64节。 第三章 前两章所述苏格拉底的品格的确证:他敬拜诸神并劝勉别人敬拜他们,第1节;他的关于应当如何祈求神的见解,第2节;他的关于如何向神献祭才能蒙神悦纳的见解,第3节;他重视预兆,第4节;他实践自制并劝勉别人实践,第5-15节。 第四章 苏格拉底不仅劝勉人们敦厚德行,而且还引导他们实践德行;他和阿里斯托底莫斯的对话,第1、2节。为了一定目的而制作出来的事物必不是偶然性的产物,而是理性的产物,第3、4节。 人的身体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和它的目的极相吻合的结构;因此,我们不得不认为人是神的预想的对象,第5-7节。宇宙间事物的秩然有序表明它是超自然造化的产物,第8、9节。人对于较低级动物的优越性,证明人是更为直接地在天上神明的照顾之下,第10-14节。神明还教导人怎样为人,第15节。从各种不同的考虑可以看出神明既关心个人,也关怀人类集体,第15、16节。正如精神统治着身体,同样,神明的造化也统治着宇宙,第17节。因此,如果人们正确地崇拜神明,他们就可以确信神明一定会乐于帮助他们,第18、19节。 第五章 劝人自制:凡缺乏自制的人,无论对于自己或别人都没有好处,或者说,都不适当,第1-4节。不能自制就不能学会或做出任何有适当效果的事情来,第5节。苏格拉底不仅教导人自制,而且以身作则,第6节。 第六章 苏格拉底和安提丰的三次对话:I. 安提丰讥笑苏格拉底的贫穷和俭朴以及他不愿借教学而收取酬金,第1-3节。苏格拉底答复说由于不收取酬金,他就可以自由选择听众,第4-5节。说饮食清淡,服装朴素有很多好处,第6、7节。说勤俭的人比纵欲的人的好处在于勤俭的人容易自我改进;容易向国家尽忠职守;容易获得一般的幸福,第8-10节。II. 安提丰说苏格拉底由于不接受酬金可能是一个正义的人,但决不是一个明智的人,第11、12节。苏格拉底说出卖智慧就是贬低智慧;获得朋友比获得金钱的好处更多,第13-14节。III. 安提丰质问苏格拉底,为什么他训导别人管理政事而他自己却不参预政事;苏格拉底回答说训练许多人治理国家比他一个人参预政治对于国家的贡献更大,第15节。 第七章 劝戒人不要夸耀,凡是想要有所表现的人,就应当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他所想要表现的那样的人。一个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而冒充为那样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引起麻烦和讪笑,而且还可能给国家带来耻辱和损害。 第二卷 第一章 苏格拉底有点感觉到贪图逸乐的阿里斯提普斯正在想在政府里谋得一席位置,就劝告他说,自制是做一个政治家的必备的资格,第1-7节。但由于阿里斯提普斯说他只想度一种悠闲恬静的享乐生活,苏格拉底就提出一个问题,是治理人的人的生活更快乐呢,还是那些被治理的人的生活更快乐?第8-10节。阿里斯提普斯表示,他既不愿治理人,也不愿被人治理,只想享受自由。苏格拉底告诉他,他所想得到的这种自由是和人类社会性质相矛盾的,第11-13节。阿里斯提普斯仍然坚持己见,并说他的志愿并不是想长久留住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而是想访问旅居在许多国家里,于是苏格拉底就向他指明这种生活方式的危险性,第14-16节。但是,阿里斯提普斯却进一步指责那些宁愿度一种辛苦劳碌的政治生活而不愿度一种舒适安逸的生活的人是愚不可及,苏格拉底向他指明,自愿劳动的人和被迫劳动的人之间的区别,并说必死的人所能享受的任何一种好处都不是不经劳动就可以获得的,第17-20节。为了举例证明他的论点,苏格拉底叙述了普拉迪克斯的寓言,赫拉克雷斯的选择,第21-24节。 第二章 苏格拉底和他的儿子朗普洛克莱之间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本分的对话,(朗普洛克莱曾表示了对于他母亲的不满)。忘恩负义的人应该认为是不义的人,第1、2节。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好处愈大,如果他忘恩负义,他就是个更加不义的人;人所受到的好处没有比子女从父母所受的好处更大的了,第3-6节。因此,尽管母亲很严厉,做子女的也应尊敬自己的母亲,因为知道她的严厉是出于仁爱的动机,第7-12节。不尽为子之道的 罪过是多么大,可以从律法刑罚、人类咒诅不幸之人这件事上看出来,第13-14节。 第三章 苏格拉底听到哈赖丰和哈赖克拉泰斯两兄弟争吵,就用下列论证方式劝说哈赖克拉泰斯要有手足之情。应当把弟兄当作一个朋友来看待,把他看得比财富更宝贵,第1节,因为财富的持有者没有朋友,财富就是靠不住的东西,第2、3节。兄弟友爱是自然所规定的:有兄弟的人比没有兄弟的人更受人的尊敬,第4节。即使弟兄对我们有恶感,我们仍应当努力同他和解,第5-9节。怎样能使这样的和解获得成功,第10-14节。弟弟比哥哥更应努力和解,兄弟的品质愈高贵,和他和解也就愈容易,第15-17节。弟兄应当彼此同心协力,就象同一个身体的不同肢体一样,第18、19节。 第四章 论友谊的价值。许多人想求得财富胜于想结交朋友,第1-4节。但任何一种财富都不能比朋友更有价值、更持久、更有用:列举朋友的品质,第5-7节。 第五章 论对于不同的朋友应有的不同的评价。人们应当进行自我检查,确定自己在朋友心目中应当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第六章 应当挑选什么样的人做朋友,第1-5节。在没有结交朋友以前,如何确定人的品格,第6-7节。怎样联络朋友,第8-13节。友谊只能存在于善良而高尚的人们之间,第14-19节。在这样的人之间尽管有意见的不同,友谊却仍能继续存在下去,第19-28节。由上述言论所得到的推论,第29-39节。 第七章 苏格拉底努力教导和劝勉他的朋友们通过相互支援,减轻朋友的需要。在这一章里特别指出,任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他为贫乏所困的时候,都可以光荣地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而自力更生。 第八章 苏格拉底劝说当雇工的犹泰鲁斯,要他找一种比较适当的工作,因为他目前的工作对象他这样大年纪的人不合适,并建议他到一个有钱的人家去做管家。犹泰鲁斯不同意,说他不愿意向一个主人负责,苏格拉底对他加以反驳,说世界上没有不负责任的工作。 第九章 富有的克里同诉说他常为告密者所困扰。苏格拉底向他建议雇用贫寒而熟悉律法的阿赫戴马斯来为他辩护;这个计划对双方都有益处。阿赫戴马斯也帮助别人,并因此获得了名声和酬金。 第十章 苏格拉底劝勉富人狄奥多鲁斯帮助他的在极端贫困中的朋友海尔莫盖尼斯。人们对于一个奴仆的生命尚且知道救护,就更应当努力来救济一个朋友,因为朋友总是会好好地报答他的恩惠的。 第三卷 第一章 苏格拉底经常劝勉那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军事统帅的任务及其责任,第1-5节。除了战术外他还必须知道许多事情,第6-11节。 第二章 好的将领应为其军队的安全、维护和胜利采取措施;他不应只顾到他本人的荣誉,也应顾及全军的荣誉。 第三章 骑兵指挥官的责任有二:改善士兵和马的情况;不把照料马的责任单单留给士兵,第1-4节。他应如何训练士兵,并如何使自己取得这样的资格,第5-10节。他应该培养演说的能力,使自己能够鼓舞士气,激发他们的荣誉感,第11-14节。 第四章 尼各马希代斯埋怨雅典人,说自己虽然富有作战经验,雅典人却没有选他为将领,反倒选了一个没有作战经验的安提斯泰尼斯。苏格拉底向他说明安提斯泰尼斯虽然没有率领过军队,却可能具备一个成功的将领所必备的资格。 第五章 苏格拉底和小白里克里斯谈论使雅典人恢复他们古代精神和雄心壮志的方法。应该用他们先人的丰功伟业使他们受到激励,第1-12节。使他们知道懒惰是他们衰落的根源,第13节。应当恢复他们先人的制度,或仿效拉开代莫尼人的做法,第14节。并应对军事予以极大的重视,第15-25节。怎样保卫雅典疆土不受敌人的侵犯,第26-28节。 第六章 苏格拉底用质问的方法引导非常想望获得政府职位的青年格老孔承认自己完全没有担任所想望职位的必要知识。接着苏格拉底说明,一个统治者对于国家事务如果没有精确的知识,他就不可能对国家有好处,也不可能使自己有光荣。 第七章 苏格拉底劝勉有才干的、熟悉公共事务的哈尔米戴斯参加政府工作,免得被人指责为游手好闲,第1-4节。哈尔米戴斯不信自己有演说才能,苏格拉底用各种不同的话鼓励他,第5-9节。 第八章 苏格拉底答复阿里斯提普斯关于辨析善和美的问题时所运用的方式是,向他说明,任何事物的本身都无所谓善恶,而只是在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时才有善恶可言,第1-3节,任何事物在其本身也无所谓美丑,事物之美必须从其用处方面加以考虑,第4-7节。他的有关房屋的言论也有同样的意义,第8-10节。 第九章 苏格拉底给勇敢、明智、自制、疯狂、忌妒、懒惰、指挥、幸福下了不同的定义。各人的勇敢并不一样,可以由运用而增强,第1-3节。明智、自制彼此没有分别,第4节。正义和其他的德行都是智慧,第5节。明智的对立面就是疯狂;无知和疯狂不同,第6-7节。忌妒就是由于想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心中不好受,第8节。懒惰就是不愿从事有益的工作,第9节。实际指挥的并不仅是那些拥有指挥之名的君王、首长等人,而是那些知道怎样指挥的人,第10-13节。人生的最好的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好和投机取巧的区别,第14、15节。 第十章 苏格拉底希望通过对工匠们谈论他们的各种不同的工艺而对他们有所裨益。论绘画,第1节。论表现完善的美,第2节。论表现内心的感情,第3-5节。论雕塑,第6-8节。论胸甲的优点,第9-15节。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访问赛阿达泰并和她进行了谈话,第1-9节。他告诉她,没有仁爱的和良好的感情流露是不会获得真正朋友的,第9-12节。他提醒她,在满足欲望的同时必须谨防厌腻,第13-14节。告别时,苏格拉底的俏皮话,第15-18节。 第十二章 苏格拉底指出,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第1-4节。健康和精力旺盛的优点,第5-8节。 第十三章 苏格拉底的几篇简短的言论。不应因别人的举止粗鲁而生气,正如不应因身体上有缺点而生气一样,第1节。禁食是医治厌倦食物的良方,第2节。对饮食不应过分考究,第3节。责罚奴隶的人应当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应受同样的责罚,第4节。对旅行者的劝告,第5节。受过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如一个奴隶能忍受劳苦是可耻的,第6节。 第十四章 苏格拉底在餐桌上推崇俭朴的谈话。在聚餐的时候,客人和客人之间不应在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竞赛,第1节。净吃肉菜或很少吃主食的人可以称之为老饕,肉食者,第2-4节。凡一次吃很多道菜的人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很愚昧的,第5、6节。以清茶淡饭养生的人可以说是真正地吃了酒席,第7节。 第四卷 第一章 苏格拉底喜欢和青年人交往;他是怎样鉴别青年人的,他希望青年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第1、2节。如果受的教育不好,青年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第3、4节。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并获得人们的尊敬,第5节。 第二章 如果不受教育,好的禀赋是靠不住的。苏格拉底给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指出,无论什么技艺都需要请教师傅,第1-2节。苏格拉底给他指出,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可以无师自通,第3-5节。受教育对政治艺术的必要性,第6-7节。通过一系列的质问,苏格拉底迫使尤苏戴莫斯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第8-23节。自我认识的价值,第24-30节。对尤苏戴莫斯的进一步的教育,第31-40节。 第三章 节制或自制以及对神有正确观念的必要性,第1-2节。神明眷佑世人,第3-9节。其他动物都是神为人而造的,第10节。除了次等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感官外,神明还赐给人以理性和语言,第11、12节。我们虽然看不见神,凭他们所做的工作就可以确信他们是存在的,第13、14节。因此,应该按照我们的经济条件敬奉神,第15-18节。 第四章 苏格拉底谆谆教导门徒要热爱正义。他以自己的行为给他们留下了坚持正义的榜样,第1-4节。他和一个智者希皮阿斯谈话,第4-9节。空谈正义不如躬行正义,第10、11节。服从法律是正义的一部分;法律是什么?第12-14节。谁是国家的最好的长官,第15节。普遍地遵守法律就能维持和谐一致,第16-18节。有些不成文法,如果违犯了就不能不受惩罚,第19-24节。遵守神的律法就是正义,第25节。 第五章 苏格拉底使他的门人更有实践能力。自制的必要性,第1、2节。不自制的坏处,第3-7节。自制的好处,第8-10节。自制的人的行为,第11、12节。 第六章 熟练论证和定义的价值,第1节。虔诚的定义,第2-4节。正义的定义,第5、6节。智慧的定义,第7节。善与美的定义,第8、9节。勇敢的定义,第10、11节。几个其它的定义,第12节。对苏格拉底论证方法的评述,第13-15节。 第七章 苏格拉底如何使他的门人有独创精神,适于管理事务;他的坦率和真挚,第1节。他认为应把量地学学到什么程度,第2、3节。他建议把天文学学到什么程度,第4-7节。应避免虚有其表的研究,第8节。应注意健康,第9节。向神求问,第10节。 第八章 苏格拉底虽被处死刑,但这并不证明他的守护神是假的。他决心一死。他的无辜,鼓舞了他的勇气。他认为死了反有好处,因为他可以避免老年的痛苦。本书论证的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贵族奴隶主思想家,他精力充沛、慷慨大方、幽默异常。毕生从事口头宣传,语言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哲理。与人谈论时,常从别人的谬误或矛盾着手,把别人思想引到他要阐述的问题方面来,但他没有留下著作。因此本书的问世为深入研究苏格拉底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下载说明

1、回忆苏格拉底是作者[古希腊] 色诺芬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inervaaaaaaaaa的评论
    #23页第四行#他认为神所最喜欢的乃是最虔敬的人的祭物。他常以赞许的心情引用如下的诗句:按照自己的力量献祭给神圣的不朽的神明。《回忆苏格拉底》
  • 紫莲2007的评论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重温一下爱书的小哥哥@黄轩的微博 的书单:文学回忆录,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慧灯之光,宗镜录略讲,这个世界会好吗,圣经,哲学的慰藉,恩宠与勇气,申辩篇-苏格拉底,柏拉图选集,理想国,蜗牛慢吞吞,宿命 孤独张艺谋,世界和其他地方,俞心樵诗选,想念你的陌生人,十一种
  • sharingBySystem的评论
    苏格拉底就是在伯里克勒斯所倡导的民主政治的环境中成长的,因此他 对克里同向他提出的逃走计划不予赞同。这是因为苏格拉底认同伯里克勒斯 所倡导的民主主义理念。所以他没有听从克里同的劝说逃走,而甘愿饮鸩就 刑,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 分享自Kindle
  • 丹说文化的评论
    #每日地铁日记# 今早上在地铁里读的是《回忆苏格拉底》,作者是苏格拉底的爱徒之一:色诺芬。据传色诺芬是军人出身,看来属于文武双全的了。
  • 何塞阿尔卡迪奥的呓语的评论
    柏拉圖的斐多,理想國,美諾,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阿裏斯托芬的雲。荷西俄德的神譜,和希臘聖哲錄,古希臘神話。當初送人不覺可惜,如今也竟思戀。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遇到很聰慧的朋友,至少也能寫寫詩。
  • 纯情哥的评论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更近于生活中的一位诤友,与柏拉图的记载大异其趣。读完《回忆苏格拉底》最大的感受是觉得自己对苏格拉底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苏格拉底,那么,我会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 EMatthewYeung的评论
    「苏格拉底,你回忆得不漂亮哦」[微笑]……刘小枫老师……这里一定要这样翻译么……
  • -林檎的评论
    在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他说“这三位,长话不能短说,单是苏格拉底,我可以现在开始谈,谈到明天早上,信不信由你,谈不谈由我。由我,暂且不谈。”他真的很有趣。这才是一个厉害的人真正的风范。其实他很傲娇啊哈哈哈哈
  • 许应许的评论
    苏格拉底说,“一切探究和一切学问都不过是回忆。” 在这个意义上,看同行这本书的名字得到的帮助,可能就不仅是再次记念那些不再被提起的往事,而是在一个惯于被斩断记忆传承的土地上对更深一层回忆——也就是探究和学问——的重新看重。 失忆之国的回忆
  • SophoclesKag的评论
    古典的自由观认为自制的人才可能拥有自由,而现代自由观提倡的是随心所欲,无需节制的自由。根据古典的观点,这种“自由”在政治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更是不道德的。 刘小枫:苏格拉底谈自由与辛劳——读《回忆苏格拉底》 刘小枫:苏格拉底谈自...
  • 茄子茄子茄子茄子我不是茄子的评论
    “回忆苏格拉底——无论是自己讲,还是听其他人讲…总是所有事情中最快乐的事情”
  • 智本家邹晓徽的评论
    克尔凯郭尔在《哲学片段》中就说基督徒之路为真理教师式,苏格拉底的道路为灵魂回忆式。苏格拉底式的道路认定:人的灵魂固有真理,我们所做的就是要互相帮助,把真理回忆出来。基督徒却说,我们没有真理,真理必须要一个教师(耶稣)来告诉我们。
  • 生命太极拳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刘小枫:苏格拉底谈自由与辛劳——读《回忆苏格拉底》卷二第一章》本文题目起得很大,要析读的文本其实很小,这就是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卷二第一章。《回忆苏格拉底》是为苏格拉底申辩的作品,我们刘小枫:苏格拉底谈自...
  • 易思青的评论
    强有力的反问源于思考,使人折服。最通俗的大智慧,亦是智慧的起源。-----《回忆苏格拉底》读后感
  • Single-李芮汐的评论
    斐多和伊奇回忆苏格拉底就义时关于生死问题和门徒讨论的内容,可是柏拉图生病当时没在场,那柏拉图是通过什么名义写的这本书呢?!
  • my浪漫歷盡滄桑的评论
    啊!我正茁壮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世界人民教师:一年多前刚博士毕业,要写teaching statement,我一个字儿都写不出,最终作罢。今又写teaching statement,人要写1000字,我哗哗写了1200多,又是化用苏格拉底“学习就是回忆”论“教学就是回忆”,又是韩愈《师说》。嘿!给自己点个赞![赞]
  • 柯君常州的评论
    【人是谁。第二章。关于人的几个定义】正是苏格拉底把人的本性当作一个难题分离出来,而不考虑人同神的关系。他在“自我审视”意义上使用“认识你自己”格言。(《斐德罗篇》)人必须探询他自己的本性;通过自我认识,人享受到无穷福祉,人如果对自己不了解,则会沾染罪恶。(《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