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作者:[英] 吉尔•布兰斯顿(Gill Bra

分类:文学

ISBN:9787301207581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标签: 电影  电影理论  文化  英国  现代性  电影研究  艺术  社会学 

章节目录

英文版丛书主编前言 致谢 导言 电影并未死亡 现代性 好莱坞、电影研究,以及本书 第一章好莱坞的历史 早期电影史 作为文化工业的电影 消费文化 片厂制 古典的还是标准化的? 对于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的思考 第二章“全新”的好莱坞 后片厂制的历史 高概念和多渠道销售的过山车电影 全面全球化的媒体集团 第三章“全球流行”的电影? 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和电影 “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FX特技和全球化叙事 展示全球/地方的不平等 第四章作者与能动性 关于作者和电影的理论 关于场面调度 文化政治、能动性和作者 作者品牌:希区柯克的案例 集体生产和能动性 第五章明星、身体与灿烂的群星 制片厂历史中的明星 明星与文化政治 观众与影迷 表演、形象、演出 后片厂制时代的明星 第六章电影感动观众 “文本性”的局限 穆尔维与视觉震撼 电影心理分析 认同与叙事 从观者到观众 “逃避”,乌托邦,影院 第七章确立一种批判性的“再现政治” 从再现到身份 再现,刻板印象,政治 各种现实主义 观众 再现的负担 回到未来?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电影研究的复杂历史和中心议题,在相关的社会与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探讨,凸显出电影在更为宽泛的文化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书中涉及的主要议题包括:好莱坞的历史,我们如何理解作者导演、明星制、全球大片,以及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失望。作者所勾画出的电影研究模式是:关注电影在形式上的“文本性”,同时也承认电影研究在更广阔的“再现”议题中的位置。作者通过书中列举的论辩和史实证明,我们能够既不忽视人们“消费”电影时真实的快感,又能运用新的批判性理论来解释现代性所带来的持续的社会与文化不平等。

下载说明

1、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是作者[英] 吉尔•布兰斯顿(Gill Bra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cinekino的评论
    @阿千千 @cine老牛 抓緊准備上課用的文集哦。另外,我還想用《電影與文化的現代性》這個文本來討論一些話題。所以,下半學期你們研究生的課,大抵就是一半時間讀原始文獻,一半時間參考上面提及的書籍,討論它羅列的話題。請轉告之。
  • 伊布君的评论
    我刚在亚马逊Z.cn购买了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 吉尔•布兰斯顿(Gill Branston) 网页链接
  • 花信风的评论
    当当搞活动,订书若干: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舒绣文传、纪录片制作教程、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 一个真实的王晓棠—美丽与哀、玛丽莲梦露私密手稿、左手击剑的人:作为导演的吕乐、谢添口述--我的悲喜人生、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电影摄影速成—《公民凯恩》开拍前奥森威尔斯的模拟摄影课
  • 陈晓云-等电影的日子的评论
    万圣购书:东亚史、以眼说话、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书面叙事•电影叙事等。
  • xiaocase的评论
    写了《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读书笔记 “罗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很好地总结了最为现代的作者研究方式:"现在的作者研究并不会把导演的作..” 网页链接
  • 阿木的评论
    续上:吉尔·布兰斯顿的《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莲实重彦的《导演小津安二郎》、陈旭光的《华语电影: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杂志《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及报纸《中华读书报》(2012年7月18日),昨天还买了2012年第7期《当代电影》。近期的读书书目。
  • 妖灵妖的评论
    你问一个影评家哪部电影值得一看,就像“问一个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去哪里度假最好一样离谱;我的工作……不是写一本手册告诉大家那些最受欢迎的景点在哪儿,而是画出地图,并研究土地的构造。“朱迪思·威廉森关于影评作用的看法在当今是非比寻常的,摘自《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
  • xiaocase的评论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梳理电影研究的主要议题,多角度引述各派代表性著作,使读者迅速进入电影研究的语境。@高秀芹 @cinekino 豆瓣条目 网页链接
  • 连城2010的评论
    #新书备忘#《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著:吉尔·布兰斯顿,北大出版社。“本书梳理了电影研究的复杂历史和中心议题,在相关的社会与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探讨,凸显出电影在更为宽泛的文化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糖皮橡I的评论
    当当的书也到了,陈建华 <从革命到共和 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另:之前看过他写的<革命与形式:矛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是一本很棒的文学评论。)
  • Q只是蝴蝶不愿意的评论
    当代中国的评论模式,总免不了强调和研磨作品文本之外的“时代背景”,而不愿意从文本内部和电影艺术本身去欣赏。文盲与文化的角逐,自然与文明的抵触,几乎所有的评论者都关心战争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却没有人关注“现代性”。所谓代表良心和良知的、掌握着知识和话语权的人们,看得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