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城市空间

  • 城市的印象

    作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出版社1960年联合出版的版本翻译。 对市民来说,他们的城市意味着什么?为使城市形象生动难忘,城市设计者应做些什么? 为回答这些问题,林奇对洛杉矶、波士顿和泽西城市民的一些体验作了研究,依据在现场的调查和访问中取得的大量资料进行文化、艺术、人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形象性(Imageability),并且阐述了它对于城市的新建和改造所谴责的价值。 本译本是林奇THE IMAGE OF THE CITY 一书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中译。收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丛书”。 该译文由项秉仁(现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译出,原载于《建筑师》丛刊第19~22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90年重新整理出版了这册单行本。 该版只印行2310册,故很少有人知道。
  • 上海制造

    作者:李翔宁,李丹锋,江嘉玮

    “上海制造”发掘这座城市最为人关注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都市基因:从城市地标建筑到违章建筑、从公共空间到建筑废墟,我们收集城市的名片和不为所知的废弃物。这些既典型又非典型的建筑和空间,彼此分离、并置、侵入、交叉、覆盖,共同组成了一个异质混合、重新呈现的上海。而最后通过抽取的基因再组合成的城市图景,经过了折射、过滤和变形,显得既熟悉又疏离,不同的观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上海记忆、欲望和想象,一个拼贴的异托邦。 如果说东京更像是一个将不同建筑体量和空间并置后而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区域,那么在上海,这些异质的空间类型则以一种更“像素化”的方式被打散后揉在一起。在东京清晰可辨的高层、多层、低层区和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地块,在上海几乎可以在每一个地块中找到,所以上海成为了一座绵延密布着异质混杂建筑类型的都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任选一张特定尺寸的城市街区的总平面图,根据其尺度、建筑高度和空间组合模式这些信息,你基本可以猜测出大致可能在东京哪几个地段。而这在上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混合了不同建筑类型的地块,彼此之间又是那么一致,几乎成为一种“通属”的地块。上海每一个地块上所容纳的基因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