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海明

  • 新伦理学(全三册)

    作者:王海明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它的轴心是确证“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只能通过道德最终目的,而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来”的伦理学公理。这一公理可以归结为一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前提1:道德最终目的(道德价值主体) 前提2:行为事实如何(道德价值实体) 结论1:行为应该如何(道德价值) 结论2:与行为道德价值相符的优良道德(优良道德规范) 伦理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所表明的伦理学公理推导出来的。上卷《元伦理学》就是确证这个伦理学公理的科学。中  卷《规范伦理学》则是具体推演构成这一公理的四个命题的科学:首先,推演前提1,亦即道德概念、道德最终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其次,推演前提2,亦即行为事实如何之16种、6类型、4规律;最后,推演结沦,亦即运用道德终极标准衡量行为事实如何之善恶,从而推导出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的道德总原则“善”和优良的社会治理道德原则“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异化”以及优良的善待自我道德原则“幸福”,并从这七大道德原则推导出“诚实”、“贵生”、“自尊”、“谦虚”、“节制”、“勇敢”、“智慧”、“中庸”八大优良道德规则。下卷《美德伦理学》则是研究如何实现规范伦理学所确立的这些优良道德规范的科学,因而研究“良心”、“名誉”和“品德”:良心与名誉是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美德则是优良道德之实现。这样一来,便不但将一直相互否定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而且使伦理学成为一种如同物理学一样客观必然、严密精确和能够操作的公理化体系,从而科学地解析了两千年来人类一直争论不休的一系列重大伦理学难题。
  • 新伦理学

    作者:王海明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十六年而成,它通过确证“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而使一直各自独立甚至相互否定的三门科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综合为一门科学。它从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必定符合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出发,一方面揭示行为事实如何之十六种、六类型、四规律;另一方面则从中推导出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善”和善待他人的道德原则“公正、人道、自由”以及善待自己的道德原则“幸福、贵生”等等;从而科学地解析了两千年来人类一直争论不休的一系列重大伦理学难题。它试图创立一种客观必然、严密精确、可以操作的科学的伦理学。
  • 伦理学原理

    作者:王海明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庭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本教材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思想,首次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
  • 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

    作者:王海明

    《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系列之一的《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内中具体探讨了:从四个命题推导出道德哲学的全部内容、凶手不应该把自己的指纹留在凶器上、应该杀死敌人而不应该杀死老狗、宁愿杀死一个人而不愿杀死一条蛇等问题。道德哲学是关于优良道德或道德价值的科学,意味着:道德哲学就其根本特征来说,是一种规范科学或价值科学而不是描述科学或事实科学。这样,在科学的王国里,道德哲学便属于规范科学而与事实科学相对立。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本身,并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但是,一个社会实行何种道德规范,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推行优良的道德规范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因;推行恶劣道德是社会停滞的基本原因。道德哲学正是研究优良道德的科学,因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便具有莫大的效用、莫大的价值。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