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抗战

  • 抗日战争的细节

    作者:魏风华

    《抗日战争的细节》内容简介:东京,靖国神社,密密麻麻的灵牌中,供奉着一个叫东宫铁男的关东军大佐;虽然只是一个中下级军官,但头号战犯东条英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都专程给他献过花圈。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东北军大元帅张作霖的专列从北京行至皇姑屯路段,一声巨响,列车被炸上了天。 200米开外按下起爆钮的那个日本兵,就是时任关东军沈阳守备队第四中队长的东宫铁男。他身边的神田泰之助,也在爆炸的瞬间按下了快门,因紧张而表情扭曲的东宫被历史定格。 张作霖浑身鲜血地倒在铁路边,咽喉被撕开一个口子,被手忙脚乱地塞进了汽车。 大元帅虽然身负重伤,但神志很清醒,问谁干的。部下回答:是日本人! 张作霖只说了一个“打”字,就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这就是决定历史走向的皇姑屯事件,全过程只有几分钟。 1937年11月14日晚9时许,入侵杭州湾的东宫铁男被陈安宝将军率领的国军79师击毙于浙江平湖长泖河,左胸中弹,当场毙命。 50多年后,神田泰之助拍摄的相片被曝光,人们才看到列车腾飞在半空中的画面,前景是东宫铁男那张龇牙咧嘴的脸。得益于在东北的恶行,东宫铁男被日本人称为“满洲移民之父”。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通过战场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向您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日战争;翻开《抗日战争的细节》,查看细节,直抵真相。 海报:
  • 鬼子进村

    作者:丁晓山

    《鬼子进村——1 942年“五一大扫荡”纪实》一书2005年5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厚爱,几家报纸选载,新浪·读书频道全力推荐,冀中的老同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少网友也给予了过高的评价。 但我心里明白,这本书还是有诸多缺欠的。比如一些文字尚欠流畅,一些史料付之阙如。我看不到冀中区党委的会议记录;看不到冀中军区的电报底稿;看不到日军相关部队(如41师团、11 0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作战记录,这主要是指这些日军部队的《阵中日志》和《战斗详报》。战后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所编《华北治安战》等,其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各部队上报的《战斗详报》。
  • 上海歹土

    作者:(美)魏斐德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在老上海的记忆中,“歹土”是指沪西一带歹徒出没之地。1937年至1941年,日本侵略军、汪伪傀儡政权、外国租界当局、国民党政府等各种势力在上海纠缠在一起,形成复杂而又紧张的关系。沪西歹土便经常发生暗杀等恐怖活动,又整日 充斥着赌博等城市犯罪。作为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大家――魏斐德的一部力作,作为海外上海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名著,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再现了上海这一段特殊而又艰难的岁月,使上海的战时恐怖活动和城市暴力犯罪,如银幕展示般映现在读者眼前。
  • 驼峰航线

    作者:刘小童

    本书深入追溯记录驼峰航线的历史,大量采访"飞越驼峰"的承担者--中国航空公司(CNAC)的现存中国员工,以翔实的史料结合大量珍贵的历史亲历者的口述真实地记录抗战时期"驼峰航线"这段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战区格局的悲壮历史--一段关于战争、勇气、友谊和飞翔的重要历史。 该书成为国内第一本对该段历史全面、真实、详细的记录。作者从中国人的角度记录这一悲壮航线,同时也追踪记录下中国参与者的历史命运,搜集了来自中国内地、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可靠史料和大量珍贵的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实录。 作者采访了现在能够找到的中国方面的历史亲历者,其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82岁,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作品不仅完整地记录了事件的悲壮,而且也记录了一段信实的人的历史。历史的记忆与人的命运动人心魄。
  • 被遺忘的盟友

    作者:芮納.米特(Rana Mitter)

    二十世紀再沒有任何一個事件比起八年抗戰,更具體、關鍵地影響中國世界觀,不讀這本書,無以了解今天的台海兩岸和美國、日本複雜矛盾的關係。 芮納‧米德引用近十年來才開放的中國檔案資料,深刻勾勒出民國初年的中國,內外交迫的慘境。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民初三大領袖蔣中正、毛澤東與汪精衛,而他們的困難抉擇又如何深刻的影響了千千萬萬的現代中國人。 蔣介石,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具有政治天賦、卻也有悲劇缺陷;毛澤東,共產黨熾熱的意識型態鐵漢,本書將描述他劃時代事功的崛起;愛國英雄汪精衛,為何轉與日本人合作,組織傀儡政府,萬世背負漢奸罵名。 扣人心弦的歷史之筆,將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河南大饑荒等鮮為人知的駭人過往,娓娓道來。 重讀這一場決定當代中國政治面貌與世界觀的悲壯戰役,中華民族都不該遺忘的生死存亡之爭! 書籍重點 亞馬遜網路書店分類暢銷榜NO.1 血淚斑斑的中日抗戰史,最真實動人的傑作。 中華民族都不該遺忘的生死存亡之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光榮推薦 郝柏村、高希均、張作錦、齊邦媛、楊照 「超讚!」 ——《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知音!抗戰八年是中國存亡的大關鍵,也是我所記得中國人最有骨氣的時候。終於有西方權威學者從客觀的、學術的角度,寫出了當時中國真正發生的事情,給我們歷史的公道。」 ——齊邦媛,《巨流河》作者 「扣人心弦的紀實歷史之作!權威、史詩、生氣蓬勃,透過中日八年抗戰重新理解中國的最好觸媒。」 ——史蒂芬‧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太平天國之秋》作者 「這是對中日戰爭(1937-1945)最上乘的研究,以任何文字寫作而言它都不負此譽。它包羅廣泛、研究透徹,而且客觀……對於有心了解中國如何影響今天世界的人,這是非讀不可的一本書。」 ——入江昭( Akira Iriye),哈佛大學美國史榮譽教授 「《被遺忘的盟友》講的是中國的抗戰經驗、現代中國意識的源起,以及將會影響二十一世紀亞洲的一段關係之根源……」 ——《經濟學人》 「米德的中日戰爭史……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此一面向的重大貢獻。如果我們要了解中國這個新興超級大國,就應更加深入去認識這段歷史。這是敘事清晰、文筆極佳的典範之作。」 ——安東尼‧畢佛( Anthony Beever),《倫敦泰晤士報》 「米德把戰時敘事很重要的部分回復到恰當的位置,並以人道精神和大智慧去敘述精采故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學者都應感謝他……這是最好的指引。」 ——《衛報》 「大家總是很容易忘記,在珍珠港事變之前已和日本苦戰多年,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犧牲了一千五百萬至二千萬人命。讀完本書,你將清楚記住一個國家痛苦求存的容貌。全書故事節奏緊湊,充滿洞見,是最上乘的歷史佳作!」
  • 木棉.流年

    作者:李秋沅

    一幢一幢宏伟肃穆的楼院 一扇扇紧紧闭合的门窗 必有什么 隐藏其后 痛彻心髓 荡气回肠....... 走近木棉岛 走进血色流年
  • 雪亮军刀

    作者:张磊

    《雪亮军刀》故事讲述的是1939年,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的凌厉攻势在长沙外围终于被挫败,普通军官陈锋所在的团恰巧就是参加了长沙外围的阻击战。在装备精良的对手面前,这些军官不仅要用最恶劣的装备想办法把这场战争苦撑下去,同时还要费尽苦心防止后院起火。   老兵油子丁三作战经验很丰富,虽然怕死,但又能够在战争中保持清醒。在战争中,他只是为了要活着,打赢这场战争,回家做个买卖,和心爱的姑娘结婚。正是无数个像他这样贪吃、爱喝酒、有点懒惰、满嘴粗话的普通士兵,在那个国难家难当头的年代,用铁一般的意志和血肉身躯保护了我们整个民族。
  • 敌后武工队

    作者:冯志

    《敌后武工队》主要内容:我所以要写《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是因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地冲激着我的心;我的心被冲激得时时翻滚,刻刻沸腾。我总觉得如不写出来,在战友们面前似乎欠点什么,在祖国面前仿佛还有什么责任没尽到,因此,心里时常内疚,不得平静! 的确,心里的不平静,已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前的那年冬天,也正是日本鬼子刚刚投降三个多月,在集宁驻防时,我就想抓起笔来,将武装工作队在敌占区和敌人酷斗、鏖战的一大段生活写一写。党组织给了我力量,鼓励我写下去,同志们也以最大的关怀要我去写。但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政治水平很低, 而主要的是蒋介石又点起了内战大火,所以想写的念头,不得不暂时放下,去参加解放战争。 虽说写它的念头放下了,写它的意愿并没有打消。战斗空隙间,武工队里的战友们的面影时常出现;武工队的一些惊险、感人的故事,也经常让我回忆起来。每当忆起,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人民解放战争刚刚取得胜利,我便开始动手写这部小说了。 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一九四二年遭到鬼子的“五一”大扫荡,整个局面起了变化以后,冀中九军分区的党,正确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立即组织了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后的敌后,去开辟工作,去打击敌人。
  • 偽軍

    作者:劉熙明

    1930至40年代偽軍的興滅,與抗日戰爭、國共的武裝衝突、以及戰後蘇聯在東北與內蒙的活動等因素息息相關,偽軍交織在民族情感與個人利益的兩難,除必須面對「漢奸」的罵名外,也面臨國共藉著拉攏他們來發展淪陷區勢力的爭奪戰。偽軍如何游移於國府、中共、日本之間,獲取利益?戰後的偽軍在國共兩強的競逐及蘇軍壓力下,其生存環境如何?為何瓦解? 透過本書,將分析偽軍產生的原因,偽軍從抗戰至戰後與國、共、日、蘇等政權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在外族入侵與統治時偽軍的民族意識及偽軍扮演的角色,在民族主義與地方主義高漲的情況下,二者與偽軍自身利益之關係為何?
  • 大国之魂

    作者:邓贤

    《大国之魂》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献上一方小小的墓碑。
  • 中国骑兵

    作者:王外马甲

    内容简介: 看过《亮剑》的人都忘不了电视剧中骑在战马上高举战刀的八路军战士的形象,本书即是以这支骑兵队伍为原型创作的纪实小说。 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豫战场上曾经驰骋着一支被老百姓称为“黑马团”、“红马团”的队伍,他们的番号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三团。 这是一支战功卓绝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以乘骑作战方式坚持到抗战胜利的红军骑兵团。在华北平原敌后抗日的艰苦环境中,骑兵们付出了巨大牺牲并最终迎来了战争的胜利,他们骠悍的骏马和闪亮的军刀曾经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象征,在他们飘扬的战旗上,大写着“胜利冠军”和“哥萨克骑兵”。全国解放之后,他们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的成员,参加了国庆阅兵大典…… 随着骑兵这个古老兵种退出现役,当年英勇的骑士早已经离开了战马。本书选取了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时的历史,借着当年一位八路军老战士的回忆故事,再回到骑兵们中间,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感受抗日战场上的艰难困苦、体会英雄们的悲愤和欢乐。 本书的创作完全依据史料,作者为此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及其后代。 目标读者群: 1. 爱国人士 2. 热血人士 3. 读史爱好者
  • 敌后武工队

    作者:冯志

    《敌后武工队》描写冀中军民抗日斗争的故事。1942年,日寇的七八万精兵,在杀人魔王冈村宁次指挥下,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给这里的军民造成很大损失,使这一带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但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冀中军区九分区派遣魏强、贾政参加敌后武工队,杀回冀中,钻进敌人心脏,开展敌后工作。魏强、贾政在南峪找到武工队队长兼政委杨子曾。魏强被任命为第一小队队长,刘文彬为指导员,蒋天祥为第二小队队长。他们分析了敌情,认为三光地区的哈巴狗、侯扒皮和刘魁胜三个汉奸,是保定宪兵队队长松田的心腹,他们在东王庄,一次就杀害了170多个村民,罪行累累,必须首先打击他们,搞个政治攻势,动员群众积极抗日。 于是,40多个精悍的武工队员,首先闯到侯扒皮所守的中间镇,炮轰炮楼,狠狠打击了他的气焰,使他恐慌不安,也使百姓们精神振奋。这时,魏强率领的小分队,与杨子曾和蒋天祥等分别,来到号称“小延安”的西王庄住下来,得到堡垒户赵河套及群众的精心掩护,因而三个多月过去了,他们频频打击敌人,搞得敌人日夜不宁,而松田和刘魁胜组织的“联合清剿队”,连一点武工队的影子也摸不到。 有一天,武工队队员刘大生出去刺探敌情,同联络员取得联系后,在回来的路上结识了黄村的何殿福,知道他弟弟也是八路军。他们正走着,却被两个清剿队员盯上了。刘大生机智地打死一人,活捉一人,占据了井台上有利地形,同四面围上来的敌人英勇拼搏,打死许多敌人,然后下到井里,从地道回到村里。这时,松田亲自率领的日伪军,仍然向井台猛烈轰击,井台四周火光冲天。当他们攻至井边,一无所见,下井捞尸,也一无所获,松田只得沮丧而回,心中却对刘太生的下落疑虑不定。刘太生安全回到魏强的住所,看到区妇救会长汪霞等皆在,就讲了刚才的情况,并把取回来的信交给魏强。第二天,魏强与刘太生化装成商人,一前一后,按信上的要求去见杨子曾。路上,前边的魏强被二十来个警备队员纠缠住,魏强乘机拽出暗藏的手枪,打死敌人的小队长和几个队员,并趁敌人慌乱之时,滚进旁边的交通沟。后边的刘太生立即朝追击魏强的敌人开了火,与魏强夹击敌人,没被打死的伪军慌忙逃命而去。魏强见到杨子曾,才知道,为配合山里八路军的反扫荡,县委命武工队吃掉增援日军的侯扒皮和哈巴狗的队伍。在回来的路上,魏强和刘太生机智地救出一批被伪军抓去的民伕。第六天拂晓,魏强的小队埋伏在一片坟地里,躲过了日伪军的两辆警车的武装侦察,消灭了打前阵的十多个鬼子兵,刺死曹长一撮毛,几乎活捉哈叭狗,待松田和津美联队长率领四百多日军前来增援时,小分队已无影无踪。津美看到一个接受小分队包扎的日军伤员,气急败坏地一刀刺死了他,并下令将高保公路两侧二百米内的树木、麦子、坟丘全部除掉。 但是魏强让表面上给敌人当伪保长、实为我军联络员的李洛玉去挑动大冉村的警备小队长王一瓶,抗拒了津美的指示。不久,敌人向百姓征收新粮,给百姓带来巨大负担,魏强先是领人智夺了粮车,后又到哈叭狗新到的中间镇,通过关系,内外结合,偷偷运回了被敌人强征的新粮、交还百姓,保住了人民的劳动果实。这时,哈叭狗和侯扒皮被调到黄庄,仍然敲诈百姓,魏强和贾正等人,在市集上打死正在欺压百姓的侯扒皮,并向哈叭狗发出严重警告,令其取消征收红松木料的决定,被欺侮的伪保长和百姓都受到了鼓舞。日伪军不断遭到打击,松田任命刘魁胜为队长,成立夜袭队,专在夜间搜寻武工队,骚扰百姓。由于对夜袭队的活动一时摸不到头绪,武工队在几次遭遇中都有损失,只好暂时撤离三光地区。不久,他们又在保定南边的马池村成功地打击了夜袭队,但刘太生临危不惧,拉响手榴弹,同围攻他的三个敌人同归于尽。刘魁胜在我军地下联络员郭洛耿家埋伏起来,但却没有抓到一个武工队员,便来到平康里的妓女“贵妃”那里,当场和保定南关车站副段长万士顺发生矛盾。万士顺怀恨在心,挑拨刘魁胜和站长小平次郎的关系。小平次郎乘刘魁胜再次去“贵妃”家时,与万士顺一起,痛打了刘魁胜。魏强和刘文彬利用敌人的这种矛盾,并由魏强率领贾正、李东山、赵庆田等八名武工队员,冒充夜袭队为刘魁胜报仇,奔袭车站,打死副站长万士顺和另一个日本人副站长,还打死了一些日本士兵,然后教训全体俘虏,让他们转告小平次郎,待他开会回来后一定去找刘魁胜。代理宪兵队长坂本听了小平次郎的报告,立即带兵血洗了夜袭队的队部。当他知道中了武工队的计谋后,心中懊悔莫及,并被松田队长调出了保定。冀中军民却欢天喜地,庆贺武工队的成功。不久,魏强等人协助魏霞等区县干部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范村治服了阳奉阴违的不法地主周敬之,打击了他的反动气焰,鼓舞了群众的斗争勇气,巩固了运动的成果。不久,夜袭队重新组建,但是在黄庄渡口却遭到魏强等人的沉重打击。松田大骂刘魁胜,并亲自去清剿武工队。然而,这时的武工队却早已闯进了保定,住到了警备队旁边的铁路工人金汉生的家里。这时,革命后代郭小秃已混入黄庄炮楼当了勤杂工,并取得了哈叭狗的信任,当了他的随从,为魏强获得了许多情报。魏强领着武工队,让小秃作内应,机智巧妙地拿下了黄庄炮楼,活捉了哈叭狗和王一瓶等,但哈叭狗乘夜逃跑。汪霞在黄庄渡口受伤后,在田家桥梁玉环家养了两个月的伤,得知梁玉环的母亲被日本兵杀害了,而她弟弟梁邦却在不久前被逼迫当了夜袭队,她与魏强等商量后,决定争取梁邦反正。梁玉环和丈夫田常兴非常高兴,决心协助魏强和汪霞作弟弟的工作。梁邦回田家桥奔丧时,终于被说服,与武工队积极配合,借路祭的机会,一举打死杀害梁邦母亲的日军曹长,打死许多日军,没死的日军全当了俘虏,武工队夺取了炮楼,缴获大量战利品。 哈叭狗逃回保定,通过老婆和刘魁胜的关系,受到松田赏识,当上了夜袭队员。这时,敌人在平汉线上集中重兵进行清剿,松田让哈叭狗领人破坏他逃跑时见过的地道。魏强和刘文彬决定借刀杀人,让鬼子去杀哈叭狗。这天,哈叭狗领着龟尾少佐进了他逃走时的小庄子,早已做了充分准备的武工队,领着百姓安全转移,又巧妙地到处打击敌兵,四五十名日军被打死,敌人仍然摸不到武工队的影子。龟尾的一条胳膊被打断了,帽子被打掉了,他见哈叭狗拾起帽子的谄媚丑相,想起今天的惨败,想起松田暗中怀疑哈叭狗已投降八路军的指示,一枪打死了这个死心踏地的汉奸。而这时魏强领导的小分队却化装成日军,在敌群中从容走掉,并且火烧了梁家桥炮楼子,给敌人沉重打击。松田恼羞成怒,百般挣扎,亲自率领几百名鬼子兵包围了西王村,集合全村百姓,让他们交出武工队。刘魁胜当场杀死了不肯说出武工队下落的一位老大娘和河套大伯。没有来得及转移的刘文彬为了保护乡亲,便从群众中走出来,说自己是武工队员。一时间,群众纷纷说自己是武工队,以保护刘文彬和没有来得及撤走的汪霞,使敌人辨不清真假。然而,夜袭队突然送来被痛打而叛变的武工队员马鸣,致度刘文彬和汪霞被捕。敌人对他俩软硬兼施,却无法让他俩投降。于是敌人就放出风说他俩叛变了武工队。实际上他俩一直在揭露和痛斥松田、刘魁胜,大闹“宴席”,痛击马鸣,敌人无奈把他俩改押到南关监狱。 魏强对他俩在狱中的表现一清二楚,在上级的指示下,在内线关系的协助下,一举劫了押解刘文彬、汪霞和另一个因马鸣告密而被捕的同志邱东的警车,救出了这三个同志。这之后,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接近了,魏强根据上级的指示,决定逼近保定市区活动。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控制了十五号炮楼,并在炮楼头目田光的配合下,把巡视途中前来炮楼避雨的松田和刘魁胜活擒了。松田在被押解途中,投河自杀,刘魁胜在东、西王庄召开的公审大会上被枪决。正在这时,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而魏强他们却走向了新的征程,去迎接为保卫抗战果实而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 虎贲万岁

    作者:张恨水

    《虎贲万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描述国民党军队抗战正面战场的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军事纪实小说,《虎贲万岁》也是张恨水众多小说中一本罕见的、完全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上自师长,下至伙夫,全部真人真事,时间地点也同战史完全吻合。先生饱蘸浓墨,以从容而又激荡的心情叙写了抗战史中光辉的一页。他细致地叙述每个零星战役中的人员、攻防、装备、死伤,从众多细节的铺陈,建构出57军骁勇壮烈的形象,许多悲壮却平实的大场面描写使人无法不为之动容。如果说张恨水通过一个个体战士的死里逃生抒写出一曲生命的颂歌,那么通过一个战斗集体的视死如归,他将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内在的磅礴气势和潜在的威慑也完整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小说发表后,一位苏州姑娘因读《虎贲万岁》被余程万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业绩深深感动,爱上了这位勇敢的军人,并想方设法,最终嫁给了余程万。一篇小说成就了一段千里姻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书的深远影响。
  • 巴山夜雨

    作者:张恨水

    书生顿首高声唤, 国如用我何妨死。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时期坚持抗日、誓死报国心态的真实写照。南京大屠杀后,张恨水曾呈文政府,请求自费上山打游击,但请缨无路,他把浓烈的爱国热忱和一腔孤愤书于纸上,创作了大量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抗日小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抗御外寇的珍贵历史—— 《热血之花》是国内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寇暴行的中国小说; 《虎贲万岁》最早描写抗战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全景,表现中国将士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巴山夜雨》、《八十一梦》则是抗战“痛定思痛”之作,被称为张恨水作品的“巅峰之作”……
  • 孙明经手记

    作者:孙明经 摄影/著,孙建秋 孙建和 编著

    1938年,孙明经接受任务赴西南诸省拍摄纪录片。本书以他随身笔记为基础,辅以大量图片和详细的扩展,真实还原了当年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民生,以及他个人的拍摄历程和感受。这些独具个人风格的文字与迷人色彩的史诗般的图片,绝大多数都是首次问世,对于研究抗战初期大后方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本书还对他的一生做了系统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和一个爱国摄影教育家的一生。
  • 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

    作者:茅海建

    本书记录了80多位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的生平事迹。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

    作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精装)全书分上中下三册。1987年,为纪念「七七」全面抗战爆发五十周年,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编辑部、研究室和《民国档案》杂志编辑部合作编辑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专题档案资料。其主要内容有:(一)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方针与计画部署;(二)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役的战况;(三)战略相持阶段的主要战役的战况。但因当时时间紧迫,只辑录了正面战场中中国陆军抗战的有关史料,对中国海军和空军参加抗战的作战史料,未予收录。有鉴于此,在纪念抗战全面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补充了中国军队海军抗战史料,其主要内容有:海军抗战部分,包括封锁江阴要塞、粤海军抗战纪实、长江布雷作战、中国海军抗战纪实等及空军抗战部分,包括空军抗战概要,中苏、中美空军联合抗日经过,空军常德、中原、长沙、衡阳、桂柳、湘西等会战经过等。
  • 正面抗日战场

    作者:关河五十州

    《正面抗日战场第二部:烽火大地》简介:“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队得寸进尺,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从东北到上海,一片烽火大地。在上海,国民党缘何在奉行不抵抗之命令下,誓死保卫上海,让日本军队屡受挫折,甚至不顾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不得已而三易主帅?《淞沪停战协定》一直被称为卖国协定,它是在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签定的?因为它的签定,是否就可以断定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径?在东北,日本不顾国际舆论和国联的反对,绑架溥仪成立“满洲国”,并发动武力清除反抗者。东北义军的精神楷模马占山投靠日军,成为东北伪政权的“四巨头”( 张景惠、马占山、臧式毅、熙洽)之一。虽然后世史学家称马占山此次行为是“诈降”,但为什么“诈降”之后,马占山复出抗日之时,很多旧部已难召回,军力大不如前了?在国联,中日外交家唇枪舌剑。民国时期签定的外交协议,向来被骂为丧权辱国。为什么中国外交家颜惠庆、顾维钧却得到了欧美诸国的广泛赞誉,甚至使日本被迫脱离了国联组织?
  • 异域1945

    作者:孙春龙

    《异域1945》主要包括了:在国殇墓园里,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一个活着的人面对自己的墓碑,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心情、我想跪下叩一万个响头,却找不到他们的牌位、日军的残暴已经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而政权的交替,又让其陷入逃亡之中、他们真能在这个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的国度,找到内心的归属吗、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远征军战士并不是一个可以赢得荣耀的身份、爱国无分男女,女子何以不能抗战杀敌、当年奉命守坟的那些可怜的伤兵,也在无望的守候中熬到了生命的尽头、对这段历史的救赎不应该止于探索真相和细节的报道,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具体的事件之中等等。
  •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作者:方德万

    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应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为此,在翻阅爬梳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项课题进行重新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看法,供中国学界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参考。 “在我的分析中强调四个主题。第一,我把战事和军事置于国民党历史的中心,这段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附有武装力量的革命组织的崛起,直到1945年8月随日本投降而终止的抗日战争,到彼时为止,我相信其失败虽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预见的。…… 第二,国民党民族主义的一项内容是驳斥将中国描绘成一种不尚武的文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认为中国不尚武、消极和落后的观点在中国内部被接受了。…… 第三,虽然国民党人受到西方军事模式和文化批评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政策采纳了过去的传统。…… 第四,我很重视地缘政治。一方面,这要求注意国民党自己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深谋远虑。在这一方面,从1935到1939年,国民党试图利用日本和中国东北有漫长边界的苏联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