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李政亮

  • 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

    作者:李政亮

    臺籍陸師李政亮從流行文化、兩岸三地國族想像與日常生活角度, 寫出最重要、最犀利、最好看的中國觀察。 中國特殊性讓現代中國呈現極為複雜而矛盾的樣貌:品牌消費的時髦商業廣告與僵硬的政治宣傳話語,同時出現在電視牆廣告中;投資移民美國與偷渡韓國打工,則成為貧富差距的再現……種種匪夷所思的景象不斷出現。 這十多年來,北京已成為作者李政亮的生活重心,從塞車、排隊看病、房價飆漲到大學制度的運作等,作者因生活在其間而得以深度分析中國繁華社會背後的真相。在這本新書裡,作者將從流行文化核心、兩岸三地國族想像和日常生活現場等三個面向,由外而內層層帶讀者深入現代中國現場,揭示中國崛起榮景背後潛藏的問題。 媒體的市場化與網路的普及,已讓中國流行文化出現極為複雜的樣貌,而官方對流行文化的控管,以及人民對此控管的批判嘲諷,也形成你來我往的拉鋸態勢。作者從馮小剛的電影軌跡、白領族文化的改變、網路世界所創造的奇蹟以及韓寒旋風,一一分析在娛樂與道德之間搖擺的中國流行文化。 此外,中國與臺灣、香港與日本之間的微妙關係,也影響著中國官方政策與人民生活。作者不僅從兩岸影視作品分析其中的國族想像,也逐一探討中國與香港、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西方,自清末迄今的關係變化,從宏觀的歷史面向解說現今中國的內在性格。 最後,作者帶我們深入中國生活現場,展示小市民在都市生活的縮影。在過度市場化所造成的權錢時代中,從醫院手術的紅包到幼稚園、小學的贊助費,潛規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除了一一分析中國面臨的大學教育、買房和看病這三座大山之外,還挖掘出更多潛藏的大山。 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集於一身、流行文化竄起乃至公民社會呼聲崛起。這本書將有助於認識真正的現代都會中國,是作者繼《走進都會中國》後,進入中國現場再一課。 本書特色 1.每一章皆整理出相關重要事件年表,讓讀者對於現代中國有縱深式的瞭解。 2.全書條列出65個中國關鍵詞,讓讀者看懂現代中國的精髓。 3.為《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的進階閱讀,兩者相輔相成。
  • 光影巴黎

    作者:李政亮

    法国巴黎是个充满历史线索的迷宫。博物馆里丰富的典藏、城市里处处可见的古色建筑、人物雕像,甚至许多地铁站里都有关于该站站名或该地相关历史的介绍。在这些历史线索中,我们可以找到殖民是我、革命的、战争的、文化的……种种历史渊源。不过,另一种为人忽视的历史,却在塞纳河边旧书贩的架子上被呈现。她们不是满载文字的书籍,也不是博物馆里被珍藏的名贵化作,而是一张张被复制为不同尺寸的广告海报。这些广告海报美好年代的人文社会风景,海报中既有象征法国国力的万国博览会,也有现代浴室这样的私人空间的形成…… 广告不是广告,广告是历史,是地景、城市、生活、探险、旅行、美学、艺术、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关系……的历史;广告也是性,是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贩售,是欲望的暗示与撩拨及刺激,是选择及反映从而强化特定的意向与价值;广告转化大众媒介的性格。所有这些,点滴展现在这本隽永的小品里,趣味横生,知性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