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世纪文景

  •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

    作者:潘国灵

    1996-2006年是香港电影被普遍认为不景气的十年,但"银河映像"却在此期间建立,并一枝独秀地成长为个性鲜明且分量十足的电影制作品牌。 本书是对银河映像的十年回顾。全书以"银河映像十大电影"为骨干,在每部作品的单元下,有电影介绍、电影人访问和专业评论三部分,书后并附银河映像十年的完整片目。本书兼收国际和香港视野,撰文者包括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彼得·里斯特(Peter Rist)、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等国际知名电影研究学者、影评人,以及香港多位资深影评人如李焯桃、李照兴、舒琪等,阵容鼎盛;文章涉及电影的形式(如镜头分析)、美学风格、导演比较及电影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
  • 召唤死者

    作者:(英) 约翰•勒卡雷

    “在迷雾中漫游是如此奇妙,众人皆是独客。没有一棵树知晓近旁的林木。万物同为孤身。” 外交部官员塞缪尔•芬南在史迈利的例行问询后留下遗书身亡,但源自死者的一通预约提醒电话与一封信件,证明真相并没有自杀那么简单。 案件疑点重重,相关之人莫名丧命,史迈利以身犯险遭遇偷袭。当错综复杂的线索渐渐清晰,故交往事浮上心头,史迈利却陷入情义与人心的永恒谜题,不知何去何从…… 张爱玲、王朔激赏推崇的英国文学大师 约翰•勒卡雷 惊艳处女作 以间谍小说跻身经典文学殿堂第一人 书写永恒人性之作 传奇间谍 乔治•史迈利 初次登场 真正的敌人极可能不是你要杀他他也要杀你的敌对间谍,他们其实只是你意识形态背反,但处境雷同的相濡以沫可怜虫。 勒卡雷就是间谍小说家的第一人,而且第二名可能还没有出生。他的规格、视野、深度和情感完全超越了所有间谍小说书写者甚至这个类型小说基本框架所能拥有的。 ——唐诺 约翰•勒卡雷无疑是间谍小说第一人。也许,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并未被归入犯罪推理小说一样,勒卡雷应当算是描写间谍题材的经典小说家才对。 ——《外滩画报》
  • 鸭川六景

    作者:[日] 万城目学

    荷尔摩,那是缔结日常世界与不可见世界的仪式,为了维持日常的稳定,在京都,这项秘密仪式或者说秘密比赛已经传承了五百年。 继《鸭川小鬼》之后,万城目学再度讲述关于荷尔摩的一切,参赛者们不仅要面对魑魅魍魉,也有他们各自的不如意、一见钟情、被抛弃、相亲、超时空恋爱…… 六则清新又超乎常轨的爱情短篇,用想象力颠覆平淡,点燃青春。
  • 蝴蝶与洛丽塔

    作者:[法]让•布洛 (Jean Blot)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其代表作有《洛丽塔》、《微暗的火》等,1973年因其终身成就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 鳞翅昆虫学家,国际象棋、网球和拳击高手,精通并熟练运用俄、法、英三门语言,纳博科夫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 经典图文,迄今中文引进最简洁的纳博科夫传。“非道德”小说《洛丽塔》的伟大创造者,奇特的身世历程,孤独的精神流亡,纯粹的贵族生涯,《蝴蝶与洛丽塔——纳博科夫传》告诉你一个“全面”的纳博科夫。
  • 佩里戈尔的媒人

    作者:朱莉娅·斯图亚特

    从菜市场买回一打牡蛎,总有一两个不张嘴的;就像爱情,不会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 大龄光棍儿理发师变身媒人,究竟谁懂得爱情的真谛? 《伦敦塔集雨人》作者成名作 。 韩良忆 郝誉翔 柯裕棻 陈玉慧 彭树军 联合推荐。 卤猫再次执笔,描绘法兰西风情插图! 法国佩里戈尔 ,有一座 名叫“爱”的小村子。这里的居民惬意逍遥,人们耽于美酒和佳肴,村子里飘着豆焖肉的醇香。 但是,爱村里却有一种恶疾四处横行,那就是孤独。在这里,人人因为没有爱而憔悴。 纪尧姆天生有一双巧手,二十年来是村里惟一的理发师。突然之间,他发现客人都弃他而去。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量,他决定改行。“心之愿”婚介所就此开业,纪尧姆也变身为村里惟一的媒人。问题是纪尧姆自己没有结过婚,而丽河爱村的单身男女虽然渴望爱情,却彼此厌恶。无奈中媒人乱点鸳鸯谱,甚至把自己心中的女神也让给了他人…… 独辟蹊径的精灵古怪之作。我爱死它了!——乔安娜•哈里斯(《浓情巧克力》作者) 跟随那些温和的村民去初次相亲,窘迫地重涉爱河,是一种甜蜜而单纯的快乐。斯图亚特设法调动起关于法国乡村的丰富视觉和味觉……那是一个可爱、遥远而又温馨的地方。—— 《科克斯评论》 斯图亚特的小说是一次快乐的旅程,带领我们穿越美好悲伤和欢笑,这些都是生活和爱情常常带给我们的。——《图书馆杂志》 细节之中充盈着色香味。 ——《出版人周刊》
  • 在无尽无序的汪洋里,紧挨着你

    作者:独眼(叶扬)

    ★偶尔坚持,常常妥协 ★纵然已将整颗心随世情放逐,总还是要牢牢守住一个角落,不容置疑,于事无补 ★讲述平凡人内心的坚持与妥协,知名专栏作家胡续冬作序推荐,给透明的、沉默的、厌倦的、怅惘的你。 本书是独眼的最新长篇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生于60年代的“我”,独自抚养儿子核桃 的日常生活。核桃的母亲真雅在核桃出生后不久赴美,而“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留了下来,变成一个研究 所里的小职员。他的日常生活里,与父母家人彼此挑剔又彼此包容,与真雅的感情互相纠缠却再不靠近。丝丝 缕缕的温情像温热的水蒸汽,将全书烘得柔软熨帖,被时代所嘲弄的人的命运,反而在这温情里显得愈发冰冷沉重,不可抗拒。 我第一次感觉到,当代的小说家已经有能力通过笑呵呵的人、苍凉凉的事、咔嚓咔嚓的虐心和啪嗒啪嗒的泪去正面质询那段“不能说的秘密”。 ——胡续冬
  • 吃饭

    作者:章小东

    ★“最老练的小说新手”章小东新作 ★另版《活着》名门之后书写吃饭传奇 ★民国最后的闺秀张充和题写书名 阅读章小东的《吃饭》,总让人想起余华的《活着》。《活着》为 了活着而不断地死去;而《吃饭》为了吃饭才活着。这不是一部虛构的飘渺,而是我们民族人人记忆散片的黑色之花朵,其真实让人不寒而栗;其质朴使真实成为一种境界而让人尊敬和敬仰。在中国为了活着而吃饭,到美国为了吃饭而活着。这些来之物质的精神之思传递了作家写作的生命之光,而那种吃饭就是生命的故事和人物,则又一次让小说回到了我们民族阅读的伤口上。 ——阎连科 读了小东的小说,我几乎经历了一次“惊醒”。吃饭,这是一个多么残酷、多么尖锐、多么致命的问题。没有饭吃,会把一个人推到多荒远、多黑暗的地步。 ——刘再复 吃饭,乃是天大的事。 胖妈说,有个地方,叫“伊登”,那里人人不愁饭吃。东东把“伊登”在心里记挂了许多年,终于背起累赘的行囊,从东到西辛苦地寻找吃饭。她曾以为在美国找到了“伊登”,在那里,吃饭把一家三口紧紧维系。东东的一手好菜抹平了生活的艰辛,也让她见证了吃饭的严酷和残忍。 时光流逝,吃饭从这个家庭的最低需求变成了最高享受,东东却发觉“伊登”依然遥远,在追寻“伊登 ”的几十年里,她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