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南北朝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作者:卢盛江

    《魏晋玄学中国文学(上下)》以魏晋二百年玄学兴盛为基点,着眼魏晋至明清一千多年文学的发展,探寻玄学在中国文学民族特点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印迹。《魏晋玄学中国文学(上下)》考察玄学的形成之后,从人生人格论、本体论、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几个方面,考察玄学联结文学的特质,指出玄学影响中国文人性格,主要有任诞率真、以入俗为超俗、淡泊宦情、追求高雅超逸风度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对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 庾信研究

    作者:吉定

    庾信是我国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又是唐格律诗的先驱,他把南朝文学的华美绮艳与北朝文学的刚健清新融铸为一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南北朝以降,庾信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他的论著绵延不断,相当丰赡。然就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言,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未能定论。如庾信的生平仕历及其作品的作年仍有许多盲点,庾信与同时代人的交游也存在诸多史实不清的情况。此书对庾信及其作品未作全面论述,而是站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庾信的生平仕历、文学成就、其作品的多元主题、艺术迎新、文学思想、交游考证等八个方面的问题。作者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文思缜密,语言流畅,大大拓展了庾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 北齐书(全二册)

    作者:李百药

    《北齐书(套装共2册)》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李百药撰。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 竹林七贤

    作者:刘强

    这部书的主人公,是魏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逼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 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

    作者:韩理洲

    《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辑录的遗文,有些来自殷氏曾经查阅而有所遗漏的古籍,也有严氏身后从域外传回及发现的资料,更有十九世纪末期至二○○五年全国各地出土的碑刻墓志、造像记等。所有录文出处详情,均于篇后注明,读者可以检核。《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收录的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既有皇帝的韶敕册封、王公将相的教令奏议、文人名士的赋颂谕记和碑刻墓志,又有佛教道教信徒的寺观题记、造像纪、写经题记,还有墓葬出土的镇墓文、买地券以及下唇吏民的契约文害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广泛地反映了曹丕称帝到隋文帝统一中国近四百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交融、宗教活动、民俗风情等。这些散文,作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为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原始资料,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
  • 南北朝文学史

    作者:曹道衡,沈玉成

  • 中古文学地理研究

    作者:胡阿祥

  •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

    作者:王國良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上承先秦神話、傳說之餘波,下啟唐人傳奇之端緒,在中國小說開展史上,實居於發軔之地位。
  • 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

    作者:冈村繁

    《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精)(繁体竖排版)》讲述了:冈村繁教授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以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与思想见长。此书即收录了他在该领域内的论文十六篇,对《列女传》、《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重要典籍都有论述。书中对东汉以后盛行的人物品评、清谈等现象的探讨十分引人注目,显示出作者对常见材料的独特领悟和善于推陈出新的学术素养。此外,所收《〈人物志〉刘注枝笺》一文,比勘版本、阐释典故,征引广博,展现了作者相当深厚的文献功底。可以想见该书对国内学界的同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魏晋思想论

    作者:刘大杰

    《魏晋思想论》内容简介:曹操虽是读书人,但对于儒家的伦理名教,并不重视。《本纪》上说他“少机警,有权谋,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这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他一旦得势,便采取了严格的法治政策,严刑罚,禁诽谤,士大夫的生命与言论,都失去了自由。他对于当代那些讲礼法名节的儒教徒,有点瞧不上眼。他所尊重的人才,是那些有权谋有胆略的英雄好汉。只要你有本领有计划,不问你的德行和学问。他认为德行学问,在政治的运用上,并无用处。正如叔孙通所说:儒家难与进取,可与守成。曹操的时世,正是进取的时代,所以他不能重视那些可与守成的儒家。
  • 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

    作者:何满子

    《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主要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和人物。书中收入了《一代枭雄赫连勃勃和他的大夏国》、《北魏的子贵母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古吸毒者的挽歌》、《古意写七贤》等文。
  • 金楼子校笺(上下册)

    作者:梁元帝萧绎撰,许逸民校笺

    《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梁元帝萧绎著。该书涉猎广泛,内容博杂,不仅真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萧绎的思想感情,为研究梁代社会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又可从中约略窥见众多周秦古籍之一斑,补他书之未备,以资考证。该书一向鲜有整理者,对其进行深入细致整理的更是前所未有。《金楼子校笺》一书的撰著,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本书校勘,以清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众多版本,又运用他校和理校,对书中文字逐条考索史料来源,并证以史传和相关载记,校定是非。本书笺证,则钩稽群籍,探究原书引录本源,进而疏通文字窒碍,彰显其本义。书后附录“书目著录与版本序跋”及“历代评说要录”,并撰《萧绎年谱》,颇便学者研究利用。
  • 神仙传校释

    作者:[晋]葛洪撰,胡守为 校释

    《神仙传》是一部著名的道教经典。该书记载古代传说中八十五位神仙故事,大体继《列仙传》而作,体现了早期道教的神仙风气。胡守为先生以质量较胜的《四库全书》本(用毛晋辑本)为底本,参照其他版本和征引文献,做了精心的校勘,使《神仙传》有了一个较为正确可靠的版本。
  •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

    作者:刘汝霖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是民国学者刘汝霖继《汉晋学术编年》后完成的又一部学术编年体著作。该书时间年限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至南陈后主祯明二年(即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共六卷。书中将各项学术事件,分志于各年之内,后附出处、考证,注明史料出处,考证学者身世:又有附录一项,载各种图表,说明学者传授次第、著述、各派学术系统、优劣异同、各派学说内容和特点;并在书末后附有人名索引和分类索引。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征引庞博,考证严谨,对研究东晋及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想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 汉晋学术编年

    作者:刘汝霖

    《汉晋学术编年(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作者:周一良

    上编 魏晋兵制上的一个问题 乞活考——西晋东晋间流民史之一页 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南齐书•丘灵鞠传》试释兼论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浊 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 北魏镇戍制度考及续考 论宇文周之种族 魏收之史学 读书杂识 《世说新语》札记 《颜氏家训》札记 评冈崎文夫著《魏晋南北朝通史》* 《牟子理惑论》时代考* 下编 论诸葛亮 要从曹操活动的主流来评价曹操 《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 论梁武帝及其时代 从北魏几郡的户口变化看三长制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 略论南朝北朝史学之异同 魏晋南北朝史学与王朝禅代 两晋南朝的清议 从《礼仪志》考察官制 《宋书•礼志》札记 魏晋南北朝词语小记 读《邺中记》 《洛阳伽蓝记》的几条补注 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 《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评介 马译《世说新语》商兑* 马译《世说新语》商兑之余* 周昙《咏史诗》中的北朝 关于帐构 “瞎巴三千生啖蜀子”解 怎样研究魏晋南北朝史 百济与南朝关系的几点考察 学术自述* 我和魏晋南北朝史* 史语所一年* 纪念陈寅恪先生* 后记 附录:儒生思想 书生本质史家学术——周一良教授的学术生涯* 再版说明
  • 魏晋史学及其他

    作者:逯耀东

    魏晋史学及其他,ISBN:9789571921709,作者:边耀东著
  • 何遜集校注

    作者:[梁]何逊著,李伯齐校注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其曾祖何承天,是南朝宋著名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何逊在诗风绮靡淫艳的梁、陈时代,能“摆脱填缀之习”,写出语浅意深、“情辞宛转”的诗篇,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梁元帝萧绎曾说:“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何逊。”今存诗共一百一十馀首。此次整理,除校正文字之外,还对每一篇诗歌都作了题解与注释。
  • 曹操·袁绍·黄巾

    作者:方诗铭

  •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作者:嚴耕望

    本书为《严耕望史学著作集》中的一种,对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辨研究,堪称这一领域的巨著。 卷上 魏晋南朝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行政区划 第二章 都督与剌史 第三章 州府僚佐 第四章 郡府组织上_郡国长官 第五章 郡府组织下_郡国佐吏 第六章 县府组织 第七章 州郡察举与地方学官 第八章 任用杂考 第九章 官佐品班表 卷下 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五胡诸国地方行政制度述略 第二章 州郡县与都督总管区 第三章 都督总管与剌史 第四章 州府僚佐 第五章 郡府组织 第六章 县府组织 第七章 州都与郡县中正 第八章 州郡察举 第九章 地方学官与僧官 第十章 党里邻三长 第十一章 北魏军镇 第十二章 魏末北齐地方行台 第十三章 诸部护军 第十四章 领民酋长 第十五章 任用杂考 第十六章 官佐品阶表 约论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组织系统图 附录 引用及参考书目 本卷成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