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玄奘

  • 玄奘评传

    作者:傅新毅

    《玄奘评传》内容简介: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对玄奘的评价从来就陷于这样的怪圈之中:人们赞叹其“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惊人业绩及由此所带来的客观效应,却讳言甚而贬抑其“截伪续真,开兹后学”而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所可能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在今天,走出反智主义的自我陶醉,重建知性的空间,已成为东亚传统回应现代性挑战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激活的恰恰正是玄奘寓求道于求真的精神! 《玄奘评传》充分利用藏经文献,并参考了大量海内外研究成果,力图从思想史发展的动态进程、特别是唯识古今学的演进脉络中来对玄奘思想作出系统的清理与准确的定位。在对玄奘生平的若干疑难之点重新予以考辨的基础上,《玄奘评传》特别就“八识”、“种习”、“识变”等唯识学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海德格尔说:“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这是《玄奘评传》致力的方向。
  • 成唯识论校释

    作者:玄奘

    《成唯识论校释》内容简介:佛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並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间,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多的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继承印度瑜珈派学说创立的中国佛教宗派,《成唯识论》是其依据的重要论著之一。“校释”对此书的名词、概念作了详尽的注释,并加有本段大意。
  • 大唐西域记今译

    作者:玄奘

    《〈大唐西域记〉今译》中玄奘法师从小受佛门的熏陶,感慨如来讲法的祗园精舍未曾到过,成年后缅怀释迦的真迹,仰望佛首次说教的鹿野苑而一心向往。撩起衣裳,迈步庄严洁净的佛教发源地,这是他早巳蕴藏的平生愿望。正当敦厚朴实的风气向西方流布,顺从时令候气东归的季节,于贞观三年(疑是“元年”之误)手持锡杖登路启程了。依赖神明的保佑,才到达了不同风俗的异邦,经历重重艰危都化为平安;凭借如来的暗中帮助而跋涉了险阻可怕的道路,几乎是死里逃生。炎暑酷寒突然变化,历经辗转方才到达。
  • 大唐西域记全译

    作者:玄奘

  • 与玄奘同行

    作者:张讴

    为了探求佛法真理,玄奘能以卑微姿态藐视大唐的出国禁令。公元629年,他不太风光地偷渡出境;公元645年他携带657部“真经”十分风光地返抵长安。一部《大唐西域记》不仅记述了玄奘亲历的110国和得自传闻的28城邦,也是玄奘孤独心灵俯瞰尘世的记录。这部文化游记多次激发起我考察玄奘之路的冲动。 1991年初,机缘巧合,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了这条神圣之路――虽说是用镜头记录中亚不同时代的文化历史层面,但其间毕竟夹杂着一串从唐朝走出来的脚印。在采访拍摄中,经常与玄奘处于同一空间,虽然相隔了1300多年,却经常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让我分不清历史与现实。天色苍茫,我必须赶路了……
  • 大唐西域记校注

    作者:玄奘 机原,季羡林 等校注

  • 留学僧

    作者:郭涛

    由郭涛编著的《留学僧》虽然是平民立场,“俗人”观点,但全是尊 重,静下心来,尽最大努力追求卓越,《留学僧》的作者怀着一颗真诚和 崇敬的心来描写这位法师的传奇一生,续写这位法师人性的伟大,思想的 伟大,精神的伟大,与大家共勉。
  • 玄奘西游记

    作者:朱偰

    玄奘,已经成为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史的一个象征。他不仅是一位大宗教家,而且是一位大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大翻译家。因为他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渡过流沙,越过葱岭,跋涉千山万水,去到印度。中间经过十七个寒暑,走遍五印度各国,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本书作者以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根据历史事实,详细描写了玄奘一路所经千山万水,并历经艰险和克服困难的情况,更参考玄奘所经各国的地理和风土人情,对中世纪时代西域和印度各国作了忠实的描写,讲述了玄奘不平凡的一生。在作者的笔下,玄奘是一个意志坚强且又感情极为丰富的人物:因为感情的丰富,充实了他的宗教信仰;而意志的坚强,则坚定了他的西行决心。就玄奘个人而言,他的信仰佛法,等于现代人的相信真理;他的追求佛法,等于现代人的追求真理。作者描写玄奘,为的就是要描写他“追求真理、尽瘁学术研究的精神,和他冒险牺牲、百折不回的顽强斗争和刚毅的性格”。
  • 瑜伽师地论(全九册)

    作者:弥勒 说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 译本 唐玄奘译。100卷。但在玄奘以前,已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10卷(相当于奘译本35~50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近年来发现有和阗文译本残篇)及《菩萨戒本》1卷(相当于奘译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菩萨善戒经》9卷(相当于奘译本《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相仿,但另有序品)和《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为《菩萨戒本》的异译);陈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相当于奘译本第1~3卷,已佚),《决定藏论》3卷(相当于奘译本50~54卷)等几种译本行世。 此论梵本菩萨地部分,1930~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行。1936年印度罗睺罗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此论,录写归印。经校订,于1957年由加尔各答大学部分刊行。藏文有题名为《瑜伽行地》译本,分为前十二地(26卷)、声闻地(20卷)、菩萨地(22卷)、摄决择(43卷)、摄事(22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以上三部分不分卷)等八部分。收在丹珠尔中。 内容 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全书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②摄决择分(50~80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③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④摄异门分(83~84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⑤摄事分(85~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注疏 印度注释中最古的一种为最胜子等撰,有汉、藏两种译本。汉译《瑜伽师地论释》1卷,简称《瑜伽论释》,唐玄奘译。现存藏译本有《菩萨地释》,德光撰,燃灯吉祥智、戒胜同译;《菩萨戒品释》,德光撰,慧铠、智军同译;《菩萨戒品广释》,胜子撰,慧铠、智军同译;《菩萨地释》,海云撰,寂贤、戒胜同译。 中国注疏 现存有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为第1~66卷的注释)、《瑜伽论劫章颂》1卷(为七言颂),遁论集撰《瑜伽论记》48卷,清素撰《瑜伽师地论义演》40卷。另有敦煌本《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已印出6卷)和《瑜伽论手记》(已印出4卷),均为唐法成讲述,听者笔记而成。近代有欧阳竟无撰《瑜伽师地论叙》2卷。此外,尚有20~30种注释已散佚
  • 大唐西域记

    作者:玄奘/辩机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凉州,穿越沙碛,历尽艰辛,至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诸国境,过铁门(今乌兹别克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入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国境,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过克什米尔,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地游历,到过尼泊尔南部,巡礼佛教六大圣地。贞观四年到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随后,又遍访印度各地,于贞观十四年重回那烂陀寺。他研习大小乘学说,成为当地学问最高的佛学家。曾在戒日王主持下,经过辩论战胜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论敌,被称为“大乘天”。贞观十九年,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回国。玄奘历时十多年的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 回国后,玄奘还遵照唐太宗的意旨,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由协助译经的辩机笔录,在贞观二十年完成《大唐西域记》的写作。《大唐西域记》全书按照玄奘的旅行路线,对于沿途所见的城邦、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 大唐西域记

    作者:董志翘 译注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玄奘,辩机撰,记述了著名高僧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和得自传闻的中亚南亚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城邦和地区的地理社会历史与宗教信仰等状况,保存了七世纪时该地区社会宗教文化的大量珍贵史料,至今仍是研究这一区域古代史和宗教信仰,中外交通等专门史的重要文献。译注者在充分吸收前人对该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简明准确的注释和清晰顺畅的白话翻译,是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这部经典名著的较好普及读物。
  • 大唐西域记

    作者:玄奘

    细数历代皇帝的功绩,除庖羲氏、轩辕黄帝、诏尧、虞舜外,再也没有能够与大唐皇帝的业绩相比的了。我大唐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而威震四方,周边的蛮夷都竞相听命朝拜。我这次印度之行,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能够知道我大唐的功业已经超越三皇五帝。一切之灵,都得到唐朝慈惠的仁泽;所有人类,都称颂大唐治国的业绩,赞美文德的昌盛。详看古书记载、图谱资料,没有能够与大唐相提并论的。
  • 玄奘传

    作者:慧立,彦悰

    玄奘是中国佛学界第一人,也是著名的旅行家、学者和翻译家。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13岁出家,20岁在城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后不畏艰辛,西行印度求法。贞观十九年,玄奘返抵长安。“开译场于长安之弘福寺,诏征天下晓德能文之僧襄焉”。他的一生对中国乃至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和学术界都产生了具大影响。本书是一部记述玄奘生平最早也是最为详实的后记。
  • 玄奘西游记

    作者:钱文忠

    《玄奘西游记》系百家讲坛邀请首位上海青年学者担纲讲授的长度为36讲的节目,所讲的内容,正是普通百姓早已熟知的《西游记》故事的历史原型,但这个西行印度求法的大唐僧人的真实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到底如何,他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和《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场景有何异同等问题,《玄奘西游记》都能为读者一一讲解。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作者:[唐] 释 慧立,[唐] 释 彦悰,[唐

    唐代玄奘法师(602~664)是我国著名的僧人、旅行家、学者、翻译家,曾西行印度求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了法师的一生。 《释迦方志》二卷是道宣著作之一,意为释迦牟尼佛居住国(五印度)之地志。与法显的《佛国记》命名相仿。
  • 万里无云

    作者:书云

    旅居英的中国电视制片人主导演书云,只身跋涉千里,沿着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足迹,印证了被我国、印度和东亚国家倍中尊崇的传奇僧人玄奘的不朽功绩,感悟了佛教文化的真谛,也被中国盛唐时期的丰富博大的文化所深深震撼。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 它是两个生命、两个旅程的故事 这是一次艰辛的体验,又是一次心路的历程, 身体力行的万里追寻使作者走进玄奘,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一本“精彩的、让人不得不读的游记。” 这是一本对最终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她穿越了凄凉、壮阔的景观, 她在途中遇到超凡脱俗的人物, 为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把这些经历栩栩如生地告诉给我们, 使我们对她的内心、佛的内心和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了一个独特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的英文版本一经出版便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 大唐西域记校注(上下)

    作者:玄奘,辩机,季羡林

    《大唐西域记校注(上下)》对唐代玄奘和辩机着的《大唐西域记》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校注。全书分十二卷。卷一和卷十二是有关中亚的历史、地理、民族和语言等方面的释文;卷二至卷七是印度地理、历史方面的释文。
  • 玄奘西游记(上下)

    作者:钱文忠著

    《玄奘西游记》自今年3月在央视十套起播后即反响良好,开播不久便创下了不俗的收视率,而在播出至24集后,更是连创百家讲坛收视新高。此次成书,在保留该电视节目整体内容的基础上,还根据钱文忠先生的演讲提纲稿增添未有机会展现在电视节目中的精彩内容,使得全书内容更为全面与准确,同时文字上也进行了润色。 《玄奘西游记》创《百家讲坛》收视新高! 图书全面收录《玄奘西游记》播讲内容,更有精彩补充! 他是唐朝的一位伟大僧人,法号玄奘。他徒步十万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天竺取经。他的西行之路,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玄奘西游记》,创百家讲坛收视新高。本书是在《百家讲坛》的《玄奘西游记》讲稿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而成的。 本书是在《百家讲坛》的《玄奘西游记》讲稿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而成的。增补的部分主要是由于时间和电视节目特点的限制而没有完全讲述出来的内容,此外还增加了一些珍贵的图版。书后所附“参考书目”,意在为有进一步兴趣的读者提供最初步的导引。 他是唐朝的一位伟大僧人,法号玄奘。他徒步十万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天竺取经。他的西行之路,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享有如此赞誉的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将为我们展示一部传奇而真实的《玄奘西游记》!《玄奘西游记》创《百家讲坛》收视新高,第三部九月开讲! 图书全面收录《玄奘西游记》播讲内容,更有精彩补充!
  • 大唐泥犁狱

    作者:陈渐

    《大唐泥犁狱》内容简介:大唐武德六年,神秘僧人造访河东道霍邑县衙,县令崔珏随即悬梁自尽。本是异事,亦生异闻。传说崔珏乃是入泥犁狱做了判官,审善断恶,掌管轮回。 数年之后,高僧玄奘为寻兄长来到霍邑,深陷迷局。县衙之鬼非鬼,谋划之人非人。判官庙成凶邪地,兴唐寺如虎狼穴,真相扑朔,诳语迷离。 与此同时,天子李世民出巡霍邑,入住兴唐寺,却遇玄武门事变已死的兄长在地府告状,引来无常索魂……地狱乃是人为,妖孽栖于人心,逃得出三千泥犁狱,逃不出内心的刀山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