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脂砚斋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修订新版)》主要内容:《怀古堂诗选(繁体竖排版)》十二卷,明杨照撰。照卒于康熙三十一年,当云清人,仍称明者,从其志也。照字明远,先世清江人,移家长洲。父补,字无补,工诗画,在明代享重名,人清后父子偕隐,以高逸终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

    作者:曹雪芹

    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自面世以来,在最初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只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因而存世的抄本较多,各抄本之间文字的差异也较大。这既为后世的红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制造了各种悬疑。今天,这些抄本都成了珍贵的文物,均藏之密阁,一般读者几乎很难窥得其原貌。这对广大红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给大众提供一套价格适中,与底本逼真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推出了这套“红楼梦古抄本丛刊”。 本书是这套丛书中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是脂评本系统中成书年代较早也比较确定的一种,因抄本上有“己卯冬月定本”题字,所以简称“己卯本”。全书现共存四十余回。 这一珍贵版本被多次影印出版,其中上海古籍版线装本经有关专家删改,已经失去了原貌,原本上的蓝批已全部被删除,有的地方甚至拔茅连茹,把一些朱批一并删去。这对于搞版本收藏和研究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国家图书馆几年前虽曾按原色影印过该书,但印量极少,且价格极度高昂(一套四册,售价3600元),其中还有错叶现象。为了方便大众读者,我社用高倍数扫描仪电分扫描底本,同时用四色影印,并请有关专家对错叶现象进行了纠正,极大限度地还原了真本面貌。
  •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

    作者:(清) 曹雪芹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套装上下册)》在收录"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评语的同时,对其他抄本中不同于上述三本的评语,也选择性收录,力求完整展现脂砚斋评语的全貌。原书评语的分段,以空格标示。原书的眉批,插入相应正文,以"【眉批】"标示。所有评语,均用红色不同字体排印。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小说正文方面,改变了各种脂评本残缺的不足,保持了小说的完整性,全书为120习。前80回,以带有脂砚斋批评的“庚辰本”为底本,对其中的缺失部分,选取其电版本加以补全;后40回,以“程甲本”为底本。全书力求保存作品的原貌,个别地方参校其他版本,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庚辰本”第三回题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都京”,而“甲戌本”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今通行本同“甲戌本”,我们便依据“甲戌本”,而不拘泥“庚辰本”。其他如第五回、第七回等,均作出同样的处理。二是在脂砚斋批评方面,系统、全面地收录各种“脂评本”评语。
  • 还原脂砚斋

    作者:欧阳健

    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本书通过深入细致的考证,揭示了有关脂观斋的两份“证言”——《枣窗闲笔》与刘铨福题跋,都不具备台法性和有效性,能证明脂砚斋“存在”的只有数千条批语,亦即他本人的自白。在对脂批垒面整理、鉴别、清点的基础上.作者从“脂现斋‘自由’中的个人信息”、“脂现斋与曹雪芹”、“脂砚斋与《红楼梦》”、“脂现斋与红学”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证明脂砚斋生活在比乾隆晚得多的年代里,他对于曹雪芹著作权的论证,对曹雪芹家世生平的介绍,都是不可靠的,他对《红楼梦》书名的取舍,对小说素材的了解以及创作的参与,也都是经不起检验的。   脂砚斋不是《红楼梦》的“能解者”,更不是所谓“首席红学家”,他对《红楼梦》的“赏鉴”充满荒谬之见,“重评”型脂批更证明了他的晚出。脂批是所谓“原本”的伪证炮制者,又是“探佚”的虚诞信息源。   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以出版于1911年的有正奉为参照系.通过两条“线路”的求证,证明脂砚斋是为了迎合胡适“红学观念”而构建,事后又被“追认“为“关键性证据”的;所谓“脂砚斋之进”、“续书之谴”、“探佚之谜”等等,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挣脱梦魇,回归文学”,是红学研究的最佳
  • 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

    《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指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年,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
  •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线装)(套装全4册)》的主要内容是:甲戌本是石头记文献和文本研究最重要的版本,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线装)(套装全4册)》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指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所以到今天为止,这个甲戌本是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全书共四册,总计二十八回。
  • 脂砚斋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评石头记(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就不断有人研究其精髓。《红楼梦》版本众多,可靠的版本却难能可贵。《红楼梦》现存版本大致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本,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所谓脂评本,是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统称。这些传抄本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把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本版的《脂砚斋评石头记》为简体、横排,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甲戌本为底本,以庚辰本补充各回缺失,同时参考:《蒙王府本石头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胡适藏本石头记》、以及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对原文进行补充和修正,增添汇总脂砚斋、畸笏叟各本评注,旨在让读者更充分、更完整地了解《红楼梦》最本原、最真实的面目。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脂硯齋主人

    正文底本为庚辰本,六四、六七回为蒙府本,配补甲戌本凡例,附录后四十回底本为程甲本。 相同或近似批语选定顺序:甲戌、庚辰、乙卯、蒙府、戚序、俄藏、靖。 批语夹于正文中,注明版本与原位置。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全四册)

    作者:曹雪芹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一部全面反映《红楼梦》庚辰本原貌(包括其脂批)的校订本。   本书所据底本,是现存十一种《红楼梦》古抄本中最完整、最真切地体现了曹雪芹生前最后定本原貌的一种,由徐星署先生1932年在北京隆福寺发现收藏,由其后人无偿捐赠给燕京大学图书馆,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本与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的甲戌本(残本)堪称双璧,属国宝级珍贵抄本。今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993年出版的两种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的相关资料。   本书与过去所出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严格按照曹雪芹生前底本的原貌校订排印的。不仅可以从中窥见作者最后定本的真实原文,还可以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庚辰原本上留下的2100余条珍贵批语(其中大部分和此前本社出版的甲戌校本上的批语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版本珍藏价值。 本书的校订,在《红楼梦》文本(包括脂批)的正本清源上有重大突破,值得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全三卷)

    作者:(清)曹雪芹,邓遂夫(校订)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一部全面反映《红楼梦》庚辰本(包括其脂批)原貌的校订本。本书所据底本,是现存十二种(包括新发现的卞藏本)《红楼梦》古抄本中最完整、最真切地体现了曹雪芹生前最后定本原貌的一种,由徐星署先生1932年在北京隆福寺发现收藏,后遗赠给燕京大学图书馆,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本与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的甲戌本(残本)堪称双璧,属国宝级文物与文献。今据人民文学古籍刊行1955年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993年出版的两种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据原件作了重点核对),同时还收录了底本原件及影印本上的相关资料。 本书与过去出版的《红楼梦》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严格按照曹雪芹生前底本的原貌校订排印。不仅可以从中领略作者原定本的真实风貌,还可以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庚辰原本上留下的2100余条珍贵批语(其中大部分和此前本社出版的甲戌校本上的批语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版本珍藏价值。本书的校订,在《红楼梦》文本(包括脂批)的正本清源上有重大突破,值得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这是初版问世不久,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所推出的修证版,校订质量更臻完善。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ISBN:9787020073207,作者:(清)曹雪芹 著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

    作者:曹雪芹

    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自面世以来,在最初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只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因而存世的抄本较多,各抄本之间文字的差异也较大。这既为后世的红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制造了各种悬疑。今天,这些抄本都成了珍贵的文物,均藏之密阁,一般读者几乎很难窥得其原貌。这对广大红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给大众提供一套价格适中,与底本逼真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推出了这套“红楼梦古抄本丛刊”。 本书是这套丛书中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是抄得较早的而又最完整的一种,共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两回)。原书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此本面貌完整,保存《红楼梦》曹雪芹原文及脂砚斋批语最多,有不同于甲戌本的脂批2000多条。 此次影印是在我社七十年代初版的基础上 ,精心修订,朱墨套色印制,更臻完善。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全四册)

    作者:(清)曹雪芹 著,(清)脂砚斋,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修订4版)(套装共4册)》是国内外首次出版的一部全面反映《红楼梦》庚辰本包括其指批原貌的校订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修订4版)(套装共4册)》所据底本,是现存十二种《红楼梦》古抄本中最完整、最真切地保存了曹雪芹生前定本原貌的一种,由徐星署先生一九三二年在北京隆福寺发现收藏,后遗赠燕京大学图书馆,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本与胡适先生一九二七年发现收藏的甲戊本堪称双壁,均属国宝级文物与文献。今据文学古籍刊行社一九五五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五、一九九三年出版的三种影印本校点排印一并据北大图书馆原件作了重点核对,同时还收录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供参考。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修订4版)(套装共4册)》与过去出版的《红楼梦》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严格按照曹雪芹生前最后定本的原貌校订排印。不仅可以从中领略作者原定本的真实面貌,还可以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庚展原本上留下的一千四百余条珍贵批语,其中大部分和此前本社出版的甲咙校本的批语不尽相同,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版本珍藏价值。《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修订4版)(套装共4册)》的校订,在《红楼梦》文本(包括脂批)的正本清源上多有建树,值得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这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修订4版)(套装共4册)》问世之后,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推出的修订四版,也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修订4版)(套装共4册)》简体本的修订终结版,在校勘上又有重大突破,并增补了庚辰本原缺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的特异文本。
  • 脂砚斋评石头记(上下册)

    作者:曹雪芹,脂砚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就不断有人研究其精髓。《红楼梦》版本众多,可靠的版本却难能可贵,关于这一点,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深有体会。《红楼梦》现存版本大致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本,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所谓脂评本,是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统称。这些传抄本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把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红楼梦》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见它与《水浒》《三国》等书不尽相同。《石头记》从一开始传抄行世时就带有脂砚斋的多次评点,而不是后世读者所加。也就是说,脂砚斋的批语是小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后人的附会。甚至可以说脂砚斋实际上是曹雪芹的合作者,这是脂评本不同于其他明清小说评点本的最重要之处。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作者: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 本书与普通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已〕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一千六百余条珍贵批语,大多是现存其他脂评古抄本所阙如的。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钥匙。 本书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十二种《红楼梦》脂评古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一九二七年发现收藏,原寄存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现藏上海博物馆。今据一九六一年台湾首次面世的影印本及此后内地出版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书的各种资料。 本书自二○○○年十二月出版问世以来,曾经四资修订,八次重印。此为第五次修订之新版,增补了一些新的珍贵图片及附录资料。
  • 红楼梦

    作者:[清] 曹雪芹 著,黄霖 校点

    冯其庸作《前言——重论庚辰本》,上册有戴敦邦作彩图10幅、书影9件。脂砚斋评。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作者:曹雪芹,吴铭恩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系以甲戌本、庚辰本等早期脂本为底本,汇集了己卯本、戚序本、蒙府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并参考、吸收若干新校点本及脂批辑本的校点成果整理而成。对前人意见有分歧的,略参己意而取舍,力求既不人云亦云,也不标新立异,整理成为一个方便阅读和检索的脂评红楼梦简明读本。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方便阅读。《红楼梦》一书是出版界的宠儿,目前优秀的校注本虽有好几种,但它们都不收脂评。比较好的一种带脂评的整理本是黄霖校本,已经绝版十余年。本书略同于黄校本(不同点是没有单一采用庚辰本作底本),既对现存脂本文字进行了整理,又对各脂本的批语全面汇集。手此一编即可了解现存各脂评抄本的精华。 二、简洁明了。近年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石头记会真》都是大汇校本,篇幅巨大,对研究者自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对一般红楼梦爱好者并不适合。本书对各抄本异文采用择善写定,而不是罗列,并采用独特记号表示,力求简明。批语套红印刷,醒目美观。鉴于“择善”原则比较主观,我们非常重视继承、吸收前人的整理成果,决不标新立异,追求不可证伪的“原笔”。 三、态度认真。本书曾以电子版的形式在网络上流传多年,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各方朋友的指正,不断加工完善,已将文字错讹降到最低。现在印行的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本子,短期间内不需要频繁修改重版。
  •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上下册)

    作者:曹雪芹,霍国玲(校勘),紫军(校勘)

    曹雪芹留给后人的《石头记》仅八十回,但带有脂砚斋批语。这部书看似不完整,实际上在前八十回中已交待了八十回后的主要情节和结局,已形成完整的故事。《石头记》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后面的故事内容,作者只馏下一些线索、隐词、批语,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并完成。由于《石头记》的这一特点,便出现了两种现象: 第一种是续书现象:现存流行的百二十回《红楼梦》中的后四十回,即是后人补缀的,原误认为是出刍高鹗之手,其实高鹗是补订者,非续书者,到现在为止,续书人还无从考证,乃是无名氏。除这种版本外,后来也还出现过其他续书。 第二种是探佚现象:由于现有续书,尤其是高鹗所补订的那种,流传极广,但并不符合曹雪芹本意,于是研究者便纷纷探索《石头记》八十回之后的结构、情节和结局,逐渐形成一种“深佚学”。存这方面,俞平伯、周汝昌、梁归智、王国华等都作出过不少努力。 对于这种现象如何看呢?续书是不必要的。作者既然已经砍去了八十回后的部分,他人再去狗尾续貂,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尤其是这样做违背了作者的原意。但探佚却应当提倡,有佚当然就该探。八十回本《石头记》包含着正反两面:其正面,看似半部。实则已是完整的小说;背面隐写着一段真实的历史。如何看到背面隐史,这是“索”的任务;如何了船八十回后的小说,则需要去“探”。
  • 红楼梦(上下册)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上下)》内容简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作者:曹雪芹 著 脂砚斋 评,邓遂夫 校订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 本书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已”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 本书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脂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