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黄永玉

  • 黄永玉和他的湘西

    作者:卓雅

  • 黄永玉版画选

    作者:黄永玉

    黄永玉先生是中国画坛的一位奇才,学历不高,但终成一代画坛大家,并执教于中国艺术最高学府;虽是学院教授,但他的艺术没有一点学院气,无论作画还是为文,始终保留着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他一生对木刻与版画独有情钟,倾其毕生精力,孜孜以求。其早年也曾出版过木刻集,但早已绝版。《黄永玉版画选》即是其木刻与版画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选集。本书以时间为序,汇集黄永玉先生1942年―1990年近半个多世纪的木刻与版画精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黄永玉先生一生的艺术轨迹,也可以折射出中国版画艺术的历史变迁。
  • 黄永玉大画水浒

    作者:黄永玉

    《黄永玉大画水浒》:艺术大家黄永玉以独特的水墨画形式画了142个水浒人物,配以另类的文字对水浒人物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可以说是怪生笔端,人物的形、神、貌、相各异。这部《大画水浒》堪称经典。 他用这种奇特的方式重新解说水浒人物,颠覆、解构、夸张、变形,把一部古典名著如此“大画”一番,令人捧腹之余,又有深深的爱和深深的憎。 “我准备木刻水浒人物的计划原本从1960年开始,刻二百幅木刻,二年完成的计划,可惜一幅也没有做出来,连二千多张卡片也丢了,要是那时候让我刻出来多好啊!”他说。 木刻没有,幸好这部书留下了。 我画“水浒” 黄永玉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的“在文学馆听讲座”我为大家请来的是著名画家、学者,素有“艺术老顽童”之称的黄永玉先生,大家欢迎。 我这有本黄先生新出的书《黄永玉大画水浒》,里边有142幅图,画了142个水浒人物。黄先生用漫画和妙语的方式对水浒人物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可以说是怪生笔端,人物的形、神、貌、相各异。开篇第一页黄先生有这样一句感慨:“我准备木刻水浒人物的计划原本从1960年开始,刻二百幅木刻,两年完成的计划,可惜一幅也没有做出来,连两千多张卡片也丢了。要是那时候让我刻出来多好啊!”木刻没有,但是这本《大画水浒》留下来了。今天请黄先生来就是向大家讲一讲他是如何大画水浒人物的。我们表示欢迎。 黄:我一上台就紧张,跟朋友聊天,边喝茶边侃,聊上五六个钟头是可以的,到了大庭广众之下,我的联想力就没有了,幸好是坐着,要是站起来就更糟糕,所以我总是要先写个稿子。写稿子并不是代表我不会说话,如果问起我,我一定侃侃而谈,但要我自己来谈就一塌糊涂了。 “上场慌”是我根深蒂固的一个毛病。画“水浒”有什么了不起,那只不过是动手而已,但动口就不行了。所以只能讲……一些我自己画“水浒”的一些经历和有兴趣的东西。 在座的有很多“水浒”方面的权威,因为“水浒”的权威类型是各种各样的,念过的那些书有关于“水浒”的生活、 “水浒”的故事、“水浒”的武器,我在这儿谈“水浒”就是班门弄斧了。聊“水浒”也不是开玩笑的事,专家这么多,尤其在北京城,光靠胆子大、脸皮厚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画“水浒”是我的一个兴趣,如果在三四十年前说我这话,恐怕就要倒霉了。因为你凭兴趣搞创作是不行的。实际上,我这一辈子从事美术这一行当都是因为我对美术有兴趣。 “文革”时有位老先生在斗争会上批判我,说:“黄某人画画完全凭兴趣出发。”虽然当时我正弯着腰低着头接受批判,但心里也不免忖度他:“你这个老狗子要是平时对我这么说我一定请你撮一顿,一个人要是做一件事如果不是从兴趣出发,难道要从悲哀出发、从伤心出发、从愤怒出发、从失望出发吗?”做任何事都是要有激情、有兴趣的。我这个人就是从兴趣出发,工作起来像踢足球一样。如果有人问踢足球的人: “你累不累?”“当然累。”但踢的时候谁又想到累的问题呢?踢完了累得半死,问下次还踢不踢,回答仍然很肯定,“当然踢了,那还有什么话说呢?” 我在“四人帮”垮台后,在毛泽东纪念堂画了一幅大画,27米长9米高,就是纪念堂毛主席坐像背后的那一幅。画完后拿到烟台用毛线织出来,做完这个工作后很多人对我感到有兴趣了,认为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有位记者来采访我时问道:“你在画这张画时,心里在想什么?”我说:“已经画了八十多天了,天天画,就想能早一点儿完成它。”他说:“不不不,你画的时候想什么?”我知道他心里想让我说:“我一边画一边想毛主席。”这怎么可能呢?一边想一边工作,哪有这种创作方式呢,这会影响工作的。我就说:“很累,很忙,希望早点儿完成任务。东想西想一定要分心,我就是对这件事有兴趣,愿意把这幅画画好。这其实是个开心的过程,谁还顺得上想谁呢?再说这也不合常情,在工作的时候是不会去想什么任务,想什么神圣的东四。” 总之,兴趣是很重要的,谁都不会一天到晚在某种伟大的意义中过日子,都是在很具体的工作里过日子。 中国的说部里“水浒”是最大的,不分老少都能琢磨到它的妙处,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是大家熟悉的,当然比我们身边的东西更精彩、更动人。
  • 黄永玉大画水浒

    作者:黄永玉

    艺术大家黄永玉的《大画水浒》一书,以独特的水墨画形式画了142个水浒人物,配以另类的文字对水浒人物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可以说是怪生笔端,人物的形、神、貌、相各异。 一部《大画水浒》堪称经典。此次推出的增订版,除了再用纸、开本、设计各方面更求精美之外,还增添了黄老先生一篇近两万字的《我画水浒》文章,洋洋洒洒、谐趣爽快地解释了作者对水浒人物的理解与喜爱,可作为好文欣赏,也可作为画作的引言。
  • 比我老的老頭

    作者:黃永玉

    《比我老的老頭》是十四段詼諧生動的藝壇師友錄,記錄文學家錢鍾書、沈從文,畫家齊白石、林風眠、李可染,漫畫家張樂平等人,發生在半世紀前的故事。錢鍾書全家過年時埋頭讀書寫稿,謝絕訪客;齊白石重意境,教導李可染的持筆要訣只有「抓緊了,不要掉下來」。 另側寫表叔沈從文終止創作的心境,及生活中閃爍的童騃,為難得一見深入沈從文晚年生活之珍貴史料。 全書彷彿將近代中國藝術生活史凝縮其中,像一齣笑中帶淚的相聲集錦;熱鬧、有趣、風雅,但也嘲諷著時代的扭曲與殘酷,還帶些許曲終人散的不捨與眷戀。 本書為二○○三年大陸最受歡迎的十本書籍之一。出版後引起廣泛討論及評述。
  • 水浒人物

    作者:黄永玉

    1988年,黄永玉先生在香港用水墨写意完成了一百四十二幅“水浒人物”画,多年前曾在大陆出版,书名叫《大画水浒》。本次《水浒人物》是经黄永玉先生特别授权,读库对图片进行全新修复整理,附上2002年10月黄老在现代文学馆的演讲完整版,再版发行。 这套“水浒人物”画里收入了一百三十六位水浒人物。傅光明老师说,黄先生用漫画和妙语的方式对水浒人物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可以说是怪生笔端,人物的形、神、貌、相各异。黄老说,“水浒”是一部描写动乱的文学,其中包罗了人情至理,众生行状,画“水浒”是他的一个兴趣,老了画“水浒”,就一边画一边跟画里的人物开玩笑。画这些画也是想到家乡某些有意思的人,或者是以后的经历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人,实际上是在替他们画,把自己的想法和书里的想法结合起来,读者需要看看书里的东西才能体会到他为什么会如此画他们。
  • 给艺术两小时

    作者:朱汉民

    黄永玉二先生是年届70的老教授,是画坛的元老,却也是著名的作家,从诗歌到散文到小说,无一领域没有涉足,且为文有他的表叔沈从文的风范,人称画界“鬼才”。这位老人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谈一个永远的话题――艺术。本书以这次艺术演讲记录为蓝本,精选了部分与演讲活动相关的作品或言论,编辑成册。黄永玉谈绘画,谈文学,都不是从理论上去谈,而是从实际经验出发的,实际的经验再加上飞扬的想象,构成了他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全部。 这是一次精彩的演讲,黄永玉先生两小时的演讲竟赢得53次掌声与笑声,平均不到三分钟就有一次。读者不信,不妨去数一数。
  •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

    作者:黄永玉

    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上世纪四十年代即已动笔,历经动荡的岁月,几次停辍,至作者八十多岁始得以续写,它描写的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故乡的风貌。 这是一部浓墨重彩的历史生活长卷,一幅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边城风俗图画。作者少小离家,一生漂泊,本书的创作源于他深刻的故乡记忆和生命体验。极其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朱雀城,它的社会组成的各个侧面,它所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生活在其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种种欢乐与悲苦、呼吸与悸动,构成一座古城的勃勃生机。 小说笔法看似十分随意,实则取材极为严谨,细节准确;语言尤其值得称叹,它得力于“故乡思维”,独具朱雀特色和朱雀风格,更是文学的升华与艺术的呈现。
  • 文星街大哥

    作者:刘一友

    回忆 赠一友弟(代序)――黄永玉 特辑 黄永玉先生给刘一友的信 来的是谁?――沈从文 孤寂中的思亲奏鸣――读《来的是谁?》――刘一友 黄永玉这个人 凤凰是大湘西的“首都” 凤凰性格:只是不求饶 黄永玉与湘西凤凰 “凤凰是个美丽的小姑娘,就是不洗脸!” “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 “在外面把本事用完了,回来再检点!” 一提故乡,他就眼睛发亮 文星街纪事 文星街升起耀眼的星 老五永前和他的喽哕们 湘西的蓝白艺术 在家乡,总还得有个窝――黄永玉回凤凰 “古椿书屋这下子是古椿茶馆,又是古椿餐馆了。” “那些木偶真漂亮!” “在家乡,总还得有个窝!” “我是我!” “表叔,我回来了!” 大师是个大老师 可以向他学画吗? 跟他学点写作算了 可学的还有聪明 有效的勤奋最难学 “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黄永玉的人文情怀 大话《永玉三记》 动物短句:《罐斋杂记》 “文革”反思:《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 故事新编:《芥末居杂记》 结束语 附:《永玉六记》的“后三记” 带个“保镖”去接画――《湘荷白鹭图》是怎样出炉的? “叫你来,拿张画回去!” “做人总得实实在在。” “我要使自己的每一笔都姓黄。” “午睡是最东方风格的浪费。” “知识分子要养成知识分子的习惯。” “我这样认真,能不画得好吗?” 永玉谈话录(四则) 和沈从文在吉首大学:“手艺人,不会讲。” 在玉氏山房与本文作者的谈话:“一不怕苦,二不怕活。” 在玉氏山房与本文作者的谈话:楚文化是我与沈从文共同的师傅。 与哈维?韦斯特的谈话:勤奋要成为习惯,美的创造要成为乐趣。 黄永玉简历 后记
  • 黄永玉大画水浒

    作者:黄永玉

      在图文书流行的今天,出自艺术大家黄永玉笔下的这些图画和文字,堪称“读图时代”的经典。他用漫画和妙语重新解说水浒人物,颠覆、解构、夸张、变形,把一部古典名著如此“大话”一番,令人捧腹之余,又有深深的感动……这个自称“湘西刁民”的老顽童,骨子里竟是这样的“无厘头”。   这是黄永玉在20世纪80年代倾力创作的一组作品,用中国水墨画的笔法、漫画的夸张形式演绎古典名著《水浒》中的一百四十多人,并配有画龙点睛的题跋,完全颠覆了前人对《水浒》的理解。作家出版社对该书的介绍中用了“大话”一词,其实这本书和一般的大话类作品有本质的区别。一般的“大话”作品从头到尾只有搞笑,而黄永玉借用了形式,却让人在搞笑无喱头的背后领悟深刻的精神内涵。
  • 黄永玉散文

    作者:黄永玉 编

  • 黄永玉艺术随笔

    作者:黄永玉

    “读画如读人,而题跋尤显画家性情。永玉先生作画喜书题跋,每至兴致盎然之时,信笔挥就,长短不一,风格各异。或诙谐幽默,或潇洒,或凝重,或深沉,一如其言其行,可图可点者甚多。坦荡胸襟,横溢才华,尽遣笔端。”(李辉)本书为黄永玉有关艺术和人生的艺术随笔集,全书共分“乡梦不曾休”、“速写因缘”、“沿着塞纳河”、“意大利的日子”、“好笑和不好笑”、“这些忧郁的碎屑”等六个部分,凡50余篇,其中包括黄永玉老先生曾经出版过的、有影响的文集《太阳下的风景》、《这些忧郁的碎屑》、《永玉三记》、《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的精彩之作。
  • 汗珠里的沙漠

    作者:黄永玉

  • 永不回来的风景

    作者:黄永玉

    黄永玉先生博学多识。他的画最出名、文章也棒,书法亦颇有造诣。在20世纪八十年代,黄老曾画过一组关于老家凤凰的线条画,就是本书《永不回来的风景》,反映了凤凰旧时的完美和当时的沧桑:万名塔被毁,虹桥被改成公路桥……
  • 太阳下的风景

    作者:黄永玉

    内容提要 著名画家黄永玉不仅能画,也能文,他的诗早已脍炙 人口。本书是他的散文结集。文中不论是追忆文坛画界的 良师益友;还是阐述对绘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真知灼见, 都显示了作者所特有的幽默洒脱的艺术风格。读者在享受 艺术薰陶的同时,可以增长知识,扩展视域。
  • 黄永玉和他的湘西(精简本)

    作者:卓雅

    由于和黄永玉打交道多了,对黄先生的为人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沈从文先生的“心如烈火而貌若止水”相比,黄先生更多了一份湘西人特有的率直与旷达。而自称为“文化的流浪汉”的他,在乡土情结上,更将这种率直与旷达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晚年,思乡之情日烈,有时一年回乡数趟。与人谈及家乡时,推崇赞美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我们家乡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凤凰是世界上两座最美的城市之一”。基于这种信念,当他知道“全国百座历史文化名城”家乡榜上无名时,到处奔走呼号,硬是将凤凰县挤了进去。准提庵是县城里一座年代远久的寺院,两年前维修时,黄老冒着严寒返乡,为它塑了一尊造型典雅奇特的观音像,并在院内的墙留下十一幅精美绝伦的壁画。难以想象,一位年近八旬高龄的老者,如何能于短短时间之内完成这样巨大艰辛的工作!据说,黄老作壁画时已经开始腹泻,直到拉出血来,还在坚持不懈…… 一位艺术家,当他的成就达到了非凡的高度之后,人们往往看到的是他的作品,我则有幸见到了作品后面这个人。这个人十二岁就背着包袱去外地求学,从此成了“放飞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影子。”我所做的就是用我的镜头,将这个影子尽可以地一一捕捉住,夹进厚厚的书页里,如果有助于人们多一些了解到黄永玉先生更真实、本质的东西,那也就如愿以偿了。
  • 吴世茫论坛

    作者:黄永玉

  • 斗室的散步

    作者:黄永玉

  • 火里凤凰

    作者:黄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