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比利时文学

  • 废柴家族

    作者:迪米特里·维尔胡斯特,Dimitri V

    该书是一本半自传性质的小说,描述了一名自幼在男人窝中长大的孩童,家中除年迈祖母外只有一群平日喜爱胡作非为、惹事生非的叔伯父执辈,专门带着他干尽了天底下的荒唐事;然而男孩挺起胸膛引以为傲的家族血缘,终究也成了他深陷其中、难以逃脱的人生困境。
  • 原野与城市

    作者:[比] 维尔哈伦

    比利时诗人维尔哈伦诗集。主要选取维尔哈伦描写“原野”、“城市”这一主题的诗篇,包括《原野》、《城市》、《风》、《穷人们》、《寒冷》、《来客》、《小处女》、《惊醒的时间》、《群众》及《老橡树》、《乞丐》、《树》、《征服》、,《可怜的老城》、《米开朗基罗》等名篇。
  • 比利時的哀愁

    作者:雨果. 克勞斯

    『等你長大有得你難過的。』 爸爸的這句話,像是揮之不去的咒語,緊緊的纏繞著我… 二次世界大戰,在人們不經意的狀態下,緊鑼密鼓的席捲全球。一心想維持中立的比利時,最後還是受到納粹的欺壓。小國的悲哀,無形中蔓延全比利時人心中。 愛幻想的少年路意,懵懂的面對戰爭為其生活所帶來的變化:父親的通敵、自私、貪婪,母親的婚外情,親人鄰里為求自保不惜互相出賣等等,在在都挑戰路意對家庭、道德、甚至宗教的信念。 在這段戰爭的動盪歲月中,路意遇到了生命的常態與變態、宗教的救贖與迷思,以及死亡的詭譎氣氛。種種的迷惑與渴望,讓他試圖在家人、朋友和師長的關係中尋找出路。而在眾多交織的場景、人物、作者獨白中,讀者也一次次的與路意分享他的情感、他的哀傷--而情愛、色慾、死亡等種種試鍊,終於讓路意在其中找到了救贖。 本書是比利時作家雨果˙克勞斯一部自傳性濃厚的小說,描寫主人翁路意˙席內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一段成長歷程,被譽為二次大戰以來最重要的荷語小說,並已被譯為十多種語言,發行全球。
  • 青鸟

    作者:(比)莫里斯·梅特林克

    《青鸟》原是比利时作家、象征主义戏剧创始人莫里斯·梅特林克写的一部同名童话剧本。后来,他的妻子乔治特·莱勃伦克为方便少年儿童阅读,又加工改写成这部散文童话。它具有童话剧的优美诗意,而一般的童话剧却没有它深邃的哲理意味。书中通过两个小孩寻找青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穷人生活的同情、对现实和未来的乐观憧憬,运用了意味隽永、丰富多样的象征手法。青乌包含着几层象征意义,它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又包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因此,它既体现了人类精神的幸福,又体现了人类物质上的幸福;它既关系到现实生活,又关系到未来生活。这部童话采用民间故事的主题和手法,富于诗意,故事优美,令人陶醉。
  • 某种活法

    作者:(比利时)阿梅丽·诺冬

    这是阿梅丽•诺冬的第十九本小说。 故事通过“我”与一个在伊拉克的美军士兵的通信来展开,而这个士兵身处战区,却是诺冬的忠实读者。之后,先是美军大兵忽然失踪,后又发现大兵是假的。著名女作家“我”不弃不舍,赶往美国看望那个肥胖得走不动的假大兵。女作家和胖子之间的关系超过了常规,双方都有期待,彼此为对方心跳,这不一定就是爱情。人与人之间是渴望理解的,感情寻找着寄托。正是这种理解和连系使人生有了意义,作者在书中借胖子之口,肯定了对阿米巴和原生动物的基本生存方式:“我喜欢这种生存方式,我怀念它。信件的交换就像是分裂生殖:我寄给您一点点生命粒子,您一阅读,它就翻倍了,而您一回信,它就增加了三倍,像滚雪球一样。由于您,我虚无的生命当中有了一点肉汤培养基(适宜的环境),我浸泡在与人分享的文字汁中。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幻想着自己有了意义。” 这部小说摆脱了先前的反战、厌战、减肥和沉迷网络的虚幌,直探人生。所以,“某种活法”指的不仅仅是“某种生活方式”,而更多是探讨“某种生命形态”。
  • 青鸟

    作者:(比利时)梅特林克

    梦幻剧《青鸟》(1908),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一炉的杰作。 樵夫的儿子蒂蒂尔和女儿米蒂尔在圣诞节前夜梦见仙女,她看来象邻居贝尔兰戈太太,她要两个孩子外出给她生病的孙女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仙女赐予的魔钻,召来了面包、糖、火、水和猫狗等的灵魂。在光的引导下,他们相继到记忆之乡、夜宫、森林、墓地、幸福乐园、未来王国等地寻找,然而青鸟找到后却得而复失。最终他们在未来王国捉到了青鸟,便告别了朋友,返回家园……
  • 冬之旅

    作者:[比利时] 阿梅丽·诺冬

    《冬之旅》是阿梅丽•诺冬的第十八部小说,如同她的其他小说,依然带有强烈的自传气质。 主人公佐伊勒年少时怀抱文学梦想,曾试图翻译荷马史诗,长大后却成了几乎没有身份的人,工作是为巴黎城里的新房客提供电气解决方案。这个半临时工遇到了同居一室的两位女子:身患残疾的畅销书作家阿丽艾诺尔,以及照顾她生活协助她写作的阿斯特罗拉布。 佐伊勒深深爱上了美丽的阿斯特罗拉布,但她又不能离开残疾女作家,三人必须待在一起。他的热情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为了和心爱的人获得一次真正的爱情体验,佐伊勒用危地马拉蘑菇制造了一次幻觉之旅。但是,这趟冬日里的室内旅行最终归于失败。 爱情的挫败感使得佐伊勒计划实施一次巴黎的“九•一一”,以此建立起与爱人永久的联系。他选中了埃菲尔铁塔。因为阿斯特罗拉布告诉他,铁塔是埃菲尔为疯狂热恋的女人阿梅丽设计建造的,阿梅丽的名字开首字母是A,所以铁塔是A的形状,这也是她的名字开首字母。 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人物身上都可以找到诺冬本人的映射:对作家境遇的自嘲、殉情、存在感的破碎……她将这些最钟爱的主题糅杂在一起,浓缩在这个看似荒诞不经而又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里。
  • 闻所未闻

    作者:[比] 阿梅丽·诺冬

    《闻所未闻》是阿梅丽•诺冬写日本的第三部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第一部《管子的玄思》写的就是她幼年时期在日本的故事,第二部《诚惶诚恐》写的则是她长大后返回日本在某公司工作的遭遇,《闻所未闻》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作者通过一个日本男子和一个比利时女子的恋爱来反映东西方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而种种有趣的故事和误会就从这种差异中生发出来,让人发笑,引人思考。在诺冬笔下,日本人总是那么滑稽可笑,有时甚至十分可恨。他们不拘言笑,等级分明,活得很认真,但也很累、很虚伪,所以,他们往往成为作者嘲讽的对象,爱情也不例外。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是认真的,她真心喜欢这个完美的日本“未婚夫”,但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又害怕了,逃之夭夭。对她来说,爱情是宝贵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行动的自由。 《闻所未闻》是阿梅丽•诺冬的第十六部小说,荣获法国“花神”文学奖。 该奖项由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于一九九四年创建,每年十一月在著名的“花神”咖啡馆由一批文学记者进行评选,专门奖励具有写作才能和前景的年轻作者。获奖者除赢得六千多欧元奖金外,还会在“花神”咖啡馆拥有一盏刻着自己姓名的酒杯,可在此享用一年卢瓦尔河谷出产的“波梅”白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