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精神病

  •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

    作者:[美]苏珊娜•卡哈兰

    为何精神疾病会被轻易误诊?精神病究竟应该被如何界定和诊断?如何区分大脑疾病和精神疾病?

    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罗森汉进行了一个惊人的实验:他和其他7个正常人伪装了幻听等症状,结果被“成功”地诊断为精神病患者,顺利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项实验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深远影响。

    1973年1月,罗森汉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达9页、名为《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事实是,我们早就知道诊断常常是要么没用、要么不可靠,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它们。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无法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三十年后,《神经与精神病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罗森汉教授的结论“就像一把匕首插入了精神病学的心脏”。

    在这本新书中,苏珊娜·卡哈兰基于其个人经历及对精神病学史的深入调研,为我们打开了精神病学神秘的大门,让我们对精神病史及精神病诊断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获得了更多的启发。

  • 精神医生知道的秘密

    作者:[美]盖瑞·斯莫尔,[美]琪琪·沃根

    有人与人对看一眼,就觉得那人一定爱上了自己; 有人觉得自己的手长得太丑,宁愿截肢也不想看到它; 有人认为自己瞎了,无论如何不肯睁开眼睛; 有人会经常性“断片”,记不起刚刚发生了什么; 有人不敢走出家门,世界让他们无比恐惧; 有人总觉得别人在窃听,甚至不敢在家里说话; … … 这个世界太多样,身边总有一些人的古怪行为让人无法理解,连心理咨询师、精神病学家也会被“传染”。盖瑞•斯莫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神医生,他叙述了30年从业生涯中所遇到的最怪异案例,用通俗、幽默、悬疑小说般的讲述手法为我们剖析从未有人触及的领域。恐丑症、癔症、烦渴症、购物狂、缩阳症、广场恐惧症、被爱妄想症……你可能从未听说过这些专业名词,但在本书中,你会发现这些人就在身边。
  • 梦游症

    作者:方洋

    梦游创作百万销量神作的畅销作家自杀,临终遗言:我不想再当猴子了! 自闭男孩梦游捡回预言铁盒,空弹头魔术半年后展现杀机。 知名教授否定时间轴,梦游时空者指出过去和未来正被人吞噬,时间是否存在? 死后我们去哪儿?自杀癖梦游症患者得偿所愿,死后鬼影力证五维空间。 …… 二十三件离奇梦游案例,揭露梦游症患者所看到的超常态世界。 是疯子的呓语,还是天才的觉醒真言? 细思极恐,颠覆认知。
  • 疯狂

    作者:皮特·厄雷 (Pete Earley)

    在美国,一些原本过着正常的生活的人们,在患精神病之后,不仅不能得到很好的救助,还常常被关进监狱,甚至惨遭枪杀。通过《疯狂(美国精神病患者的遭遇)》,作者皮特·厄雷亲切地邀请我们跟他一起去接近和理解精神病人经历的双重折磨,目睹美国精神卫生体制及相关立法和司法的缺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所幸的是,《疯狂(美国精神病患者的遭遇)》出版后引起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好几个州在对待精神病人的方式上已有所改变,有的州还在修改相关立法,包括警务在内的一些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手记

    作者:钟健夫

    这是一部精神病理学的通俗读物,一部窥探变态灵魂的奇书。在本书中可以看到,大学教师由于误触女人乳房而终日惶惶不安;扳道工由于恼恨领导而制订颠覆列车的计划;海南岛乞丐一句话引起海南、广东千百人性器官收缩的感觉,造成恐怖的“缩阳”大发作;“慕雄狂”的女人.挥刀自宫的男人、以及无数厌恶异性的男女,组成痛苦而隐秘的性变态的群落;因怀疑妻子有外遇而一口气杀了20多人的杀人犯无法承担法律责任;在幻想中爱上陌生 人的痴情妄想型女郎在自杀边缘徘徊;练气功走火入魔的人产生种种古怪想法和行为;癔症患者看见死去的人来访、并且同盘古大帝交谈……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离奇事件、病例、案例,一系令人吃惊的统计数字,让人们看到,人类神秘大脑中产生的病魔,正在当代文明背景下向人类自身发动可怕的批战! 本书作者运用各类人文科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对一系列病态现象进行了观照,每个渴望认识自己的普通读者均可阅读此书而产生反省,各类学者更会在此书中找到奇异的研究对象。
  • 坍塌的心墙

    作者:时代之

    本书是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 癫狂的艺术

    作者:郭海平,王玉

    此书由我国当代艺术家郭海平先生深入精神病院内与精神科医生王玉女士合作完成的一部跨学科专著。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精神病艺术研究领域内的一项空白。在书中,作者以生动翔实的文字与图片介绍了我国精神病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被人知的特殊精神状态,尤其是书中一些不同寻常的观点,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观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录一览 ↓ 前言一:艺术的治疗和我们时代的精神之“病” 朱 其 前言二 :疯癫从来就不是一种疾病 汪民安 自序 作者:郭海平 第一章 拜倒在机械面前的农民 第二章 打开“天书”的秘密 第三章 用豆腐建起的金字塔 第四章 魂不附体的视角 第五章 没有他人的世界 第六章 自我的治疗 第七章 一个“公主”的命运 第八章 天堂里的微笑 第九章 冷漠背后的激情 第十章 难以抗拒的“睡眠” 第十一章 “无意识”的显现与消失 郭海平住院日记节选 专业术语解释 后记
  •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作者:凯文·达顿,张占占 绘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作者凯文•达顿是一名精神病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还有一个精神病至交,为了获得最一手的精神病人资料,他潜心研究精神病30余年,甚至不惜把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最终解码精神病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通过对大量案例的研究他发现,那些被认为最冷酷最危险的精神病态者,其实和我们通常认为是天才的人具备相同的人格特质:无畏、无情、专注、有魅力、口才好、自大、自恋、缺乏共情心、不焦虑、不拖拉、喜欢刺激、操纵他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追求成就感。他们用非凡的魅力俘获人心,用理智的面具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他们寻求充满刺激与冒险的人生,他们可能获得大成功,也可能大失败;他们可能成为无私奉献的英雄被万人膜拜,也可能成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魔鬼被万人唾弃,但是,管他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才是他们快乐的源泉!精神病学博士汉尼拔、博弈论专家纳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苹果之父乔布斯……他们的称谓各异,但他们的共通点是:他们都有精神病!在这个物质成为越来越多人首要追求的社会环境里,或许把自己变成精神病人,是取得成功的捷径?
  • 精神病学史

    作者:(美)爱德华·肖特

    《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一书中,爱德华·肖特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对精神疾病不断变化的态度,有苛刻的,有无情的,也有令人深受鼓舞的。同时,作者描述了好几代科学家与精神病医师为缓解这些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而作出的努力。作者描绘了精神病学领域重要人物的生动肖像,并毫不留情地评判了他们在促进或阻碍我们理解这些精神疾病起源上所起的作用。
  • 疯狂心理学

    作者:[英] 乔恩·罗森

    作者乔恩是英国最著名的大众心理学家兼记者,一天,一位前沿精神病研究专家委托他帮助调查一本神秘图书背后隐藏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作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一个令人疯狂又令人着迷的精神病人世界,由此开始了一场疯狂行业的疯狂之旅。 通过一系列离奇事件,乔恩与众多的精神病专家和患者建立了联系,并见识到了一个神奇的精神病行业测试标准。据此,他学会了应该如何鉴别精神病人。 通过本书,作者将带我们进入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并让我们也掌握到了心理专家才拥有的秘密武器:如何分别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患有各种精神病的人,并深入到他们魅力与暴力交互纠缠的内心世界。一旦你拥有了这种令自己都为之疯狂的能力,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是程度不一的精神病人!有太多本该被关进精神病院的野心家,却堂而皇之地处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领域的高层,成为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以及各个领域的极端人物,他们以他们的疯狂力推动着这个世界。而最要命的一点是:这个世界近乎贪婪地需要疯狂! 作为一部对精神病行业明查暗访的纪实调查报告,本书视角独特、思考深入,以通俗幽默的笔调刻画各种千奇百怪的人,不仅让人一探精神病人的究竟,还引发人们对当今世界状况的种种思考。
  • 精神病院:袁冬平摄影集

    作者:袁冬平

    摄影/袁冬平 文/陈小波 1989-1994年 有数字表明:目前世界上各种精神病患者达3亿多人,其中重症患者达 4000万人,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则有重症患者1400万人因为病情特别严重而被送进444所精神病院,对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早已将这里遗忘了,或许还有—些人记得精神病院是关疯子的地方,充满了恐惧,但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那里面住的是病人,是比其他病人更需要同情和关心的精神病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989、1990和1994年的三年时间内,袁冬平作为记者,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全国7个省市的十几家精神病院里拍到了这些照片。袁冬平外表谦和,看上去不油滑更不世故。在中国摄影界,他毫无知名度。虽然身为《民族画报》编辑,却似“圈外人”,几无惊人之举。但这种耐得寂寞的个性并没有阻碍他对摄影的思考与行动,反而引导他进入别人未能涉及的更深远的领域。 从1989年到1991年,他操着两台破旧相机用自己的假日和一些出差机会采访了天津、北京、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十几所大小精神病院。相机里装的是从电影厂仓库里买来的过期电影胶片,对社会来说,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偶然行为,这行动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背景。 精神病既有遗传性与素质因素作为培养基,又有生物性或社会心理因素为促进导火索。因此,敏感、内向、脆弱、偏执、孤僻离群、承受有害因素能力差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并成为社会的负担。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手段,只能在医疗控制的基础上求助于自我保护和社会保护。 “那是一个不算漂亮,但却非常可爱的女孩,我想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会由衷地喜欢她。”袁冬平缓缓谈起北京回龙观精神病院的一个病人,“她是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系的学生,那年全院只挑选她一个人赴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但只去了十几天就犯病了。她患的是迫害性妄想狂症,总疑心别人企图谋害或加害于自己。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医院的音乐治疗室,她带着耳机,正闭着眼睛听音乐,模样安详极了,看上去和花样年华的女孩子完全没有两样。我提出给她拍照片,她轻声说:我想把头发散开,这样更好看些……” “我不能忘记的是天津张贵庄精神病院的一个中年妇女。她原是一所大医院的药剂师,犯病后骨盆、胳膊都摔坏了,整日光着身子躺在床上。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对我说:‘我在等死。’那种等待死亡的眼神令我震动。我又一次去她的房间,是午饭时分,见她正在大口吞嚼肥肉,她又对我说:‘我就爱吃肥肉!’我简直无法分辨这是对生命的渴望还是绝望了。” 袁冬平告诉我,人们绝不会想到,精神病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正常人谈一谈”。我想起多年前自己在北京安定医院采访的经历,病人们得知来了记者,全都拥挤到门口排着队,像小学生一样举着手朝我喊:“记者,先和我谈,先和我谈吧。”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冲到前面:“记者,我会拉二胡,先采访我吧。”当时我笑不出来,心中充满了辛酸。 精神病人被视为社会异物,可他们也想交流,想得到理解与关怀。可在现代社会,尤其在节奏日益加快、生存空间拥挤的中国,许多人因生活的压力,身心不得安顿,自顾不暇,哪里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助精神病人? 据卫生部门的统计,目前共有的444所各类精神病院里,病床有8.6万张,正式的精神病医生却只有1.1万人,这意味着每2.7万个病人才有一所医院,每130个病人才能有一张病床,全国平均每10万人才拥有一个精神病医生。 在选择了这个题材拍摄后,袁冬平越拍心里越难受,滋味万千。病人从四五岁到八十多岁,男女老少,形形色色,在他们那或麻木、或凶猛、或痴或躁的目光背后,都藏着一个个令人心疼的故事,人间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地狱。拍摄进行得极其艰难,但袁冬平珍惜这次选择。他为无数生命遗憾,他学会了同情生活中更为不幸的人。 问及袁冬平希望自己的摄影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说:“只希望我的照片能引起人们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以应有的了解和关注。你得了感冒、得了肺病肝病,周围的人会同情你;而你得了精神病,社会却歧视你嘲笑你。住过精神病院,出来后就业、婚姻都受到影响。甚至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都难以找到情侣。有的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可出院后社会没能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便又会犯病。有的人一生进出精神病院好几次,甚至干脆就在精神病院中了其终生。人们怎么才能公正地对待精神病患者—我们的兄弟姐妹们?”
  • 被人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作者:吕楠

    《被遗忘的人》1989-1990年 吕楠的三部曲之旅是从拍摄精神病院起步的,从1989年开始,吕楠前后走访了38家精神病院和上百个患者家庭。每拍摄一个精神病人,只要条件和情况允许,吕楠都会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了解病人的身世、家庭背景和病情,并作记录,采访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小时。通常接下来的拍摄会再花一至两个小时。 有一次,吕楠在北京安定医院拍摄,在一间病房外面,遭遇了一个强壮的病人,吕楠本能地用手护住头,就在这时,那个病人却向他伸出一只手,要和他握手。在这一瞬间,吕楠被病人的友好和善良深深触动,此后,在吕楠的心目中,再也没有精神病这一概念,在他眼中,精神病人和所有的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正常的感情。 吕楠在拍摄中发现,精神病人在“文革”中一度被当作是没有远大理想的人群对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语录曾经被用来作为精神病人的治疗手段。他在四川一家精神病院的墙上看到一条标语:“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那个“魂”的云字旁被人抠掉了,变成了“没有灵鬼”。 陶世茂,22岁,是四川一个偏僻农村里惟一的大学生。寒假回家时首次发病,杀死母亲,打伤父亲。极度恐惧的家人便把他关进石头房子里。每天为他送饭的是最疼爱他的85岁的奶奶。 采访完患者的家属,吕楠提出要见一见患者,患者家属用杠子为他抬开压在石头房子顶部沉重的石块。吕楠下到石头屋子里,和病人聊了一会天。在此之前从来没人敢下去,但吕楠却发现病人非常正常。只是因为石头屋子里面太暗,环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吕楠才回到屋外。 患者的父亲和奶奶满面愁容地坐在石头房子前。吕楠和石头房子里的患者商量:我希望别人知道你在这样的屋子里,你的手能不能伸出一点来。患者照办了,于是,吕楠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只从狭小洞孔里向外徒劳挥舞的手比出现完整的病人像更令人震撼。 在谈到精神病院拍摄时,吕楠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尊严”。广西一家精神病院的重病者病房,全身赤裸的女病人站立在铁栅栏做成的铁门背后,双手搭在铁栏杆上,病房外的近景坐着一个老年女病人。照片旁的说明文字写着:重病者病房里23岁的女病人住院超过一个月,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13号病房。 吕楠说:“她可以坐在那里,也可以站在那里,也可以趴在那个上面,她可以在房间里的任何地方,而且事实也是如此。但是我要让她的尊严显现出来,只要她是歪七扭八地靠在这个门上面,我就不会拍。” 吕楠对女病人说道:你能站过来一点吗?病人按照吕楠说的靠近门站着。近景的老年病人本来也在病房外坐着,但是偏离画面,吕楠看见了,希望把她也加进取景框:如果不加进来,可能会有两层歧义,一、会让人觉得这家医院所有的病人都是关在房间里的,其实病房里的病人只是比较重的一个;另外,画面上没有老年女病人出现,房间里的人就太强了。 吕楠叫老年女病人坐过来一点,更靠近画面中心:“很多人慢待摄影,他们有一个事先虚设的前提:世界是为摄影师准备的,你‘咔嚓’一下就行了,没那样的事。你必须要调整,但是这个调整不能违背真实,调整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够,但不能过。如果画面里没有关在房间里的女病人的话,就没有力量,老年女病人不过来,我也没法拍,我等她过来了,就开始拍,拍了五六卷,直到院方很客气地把我请出医院。” 吕楠对待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即使是丧失行动和语言能力的病人。在一张照片旁边,吕楠写道:“天津的一家精神病院,她不会说话,是警察三年前在大街上捡的。她有破坏欲,医院不能为她提供衣服和被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躺在地上,确切地说是躺在自己的尿和屎的混合物上。这些脏物一星期才会有人来打扫一次。拍照半年后,她死于这家医院。”面对这样的病人,吕楠按下快门的瞬间也是她挺直身子坐在没有床垫的床上,而不会是歪歪斜斜躺倒的样子。 吕楠在很多照片旁边都有简短说明,写下了病人的姓名、家庭、住院前后的基本状况。以前,别人问吕楠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照片说明,吕楠也讲不明白,直到看到桑塔格在《旁观他人之痛苦》里对摄影家萨尔加多的作品提出了批评。桑塔格这样写道:“这些照片以孤苦无告的蚁民百姓为焦点,却又把他们打回孤苦无告的原形……他们的姓名在图片说明中一律从缺,拍摄人物照却不列出对象的姓名,等于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与名流文化同流合污,同时助长了对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摄影口味的贪婪需索:只授予名流姓名,而将其他人贬降为他们的职业、种族及惨况的代表性样本。”吕楠发现现在可以很地好回答这个问题:我写下说明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把他们的苦难当作他们的职业。 也有例外,画册里有一张拍摄于北京一家精神病院的照片,小女孩怀抱一只玩具熊猫,目光与镜头对视。吕楠在照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道:女孩,11岁。由于缺少儿童病房,中国绝大多数儿童患者只能同成年人住在一起。这些成年人不仅不会照顾他们,有时还会打他们。 画册上原来有小女孩的名字,但是在画册制版的当天晚上,吕楠考虑再三,还是把女孩的名字划掉了。吕楠担心女孩以后痊愈了,不愿意让人家知道她以前的经历,有名字就会带来麻烦。 耗时两年完成的《被遗忘的人》虽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吕楠并没有强调病人的痛苦和惨状,而是以极其克制的拍摄手法,真实再现了精神病人的生存状态:“我拍完了精神病院以后,才理解病人的想法:医院外面才是精神病院呢。里面倒像教堂,像寺庙,像修道院,宁静至极,安静极了。”
  • 精神病文化史

    作者:余凤高

    从医学角度探讨精神病,研究精神病的性质、病因、治疗方法的书,已经出版过多本了。但是,在国内,还未见有一册发掘精神病的文化内涵的著作。本书意在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描述此病。 作者以前写过多部有关医学与文化的书,受到广泛的好评。本书在历述古代有关精神病的“神魔说”猜想,到中世纪和理性时期的认识上的进展,直至今日近理代研究的同时,详尽描述了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态度以及从作为“异类”的冷酷严刑的折磨到人道的仁慈的变化过程。 书中在展示歇斯底里、忧郁症、躁狂症等多种精神病症状时,既有医学家的严谨记述,又有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形象描绘。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介绍历史上的几位患有精神病的著名天才人物的同时,还对这种人的资质与病理关系作了有趣的探讨。
  • 疯狂

    作者:曼弗雷德•吕茨

  •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作者:Oliver Sacks

    In his most extraordinary book, "one of the great clinical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New York Times) recounts the case histories of patients lost in the bizarre, apparently inescapable world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Oliver Sacks's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tells the stories of individuals afflicted with fantastic perceptual and intellectual aberrations: patients who have lost their memories and with them the greater part of their pasts; who are no longer able to recognize people and common objects; who are stricken with violent tics and grimaces or who shout involuntary obscenities; whose limbs have become alien; who have been dismissed as retarded yet are gifted with uncanny artistic or mathematical talents. If inconceivably strange, these brilliant tales remain, in Dr. Sacks's splendid and sympathetic telling, deeply human. They are studies of life struggling against incredible adversity, and they enable us to enter the world of the neurologically impaired, to imagine with our hearts what it must be to live and feel as they do. A great healer, Sacks never loses sight of medicine's ultimate responsibility: "the suffering, afflicted, fighting human subject."
  • Girl, Interrupted

    作者:Susanna Kaysen

    In 1967, after a session with a psychiatrist she'd never seen before, eighteen-year-old Susanna Kaysen was put in a taxi and sent to McLean Hospital.She spent most of the next two years on the ward for teenage girls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 as renowned for its famous clientele--Sylvia Plath, Robert Lowell, James Taylor, and Ray Charles--as for its progressive methods of treating those who could afford its sanctuary. Kaysen's memoir encompasses horror and razor-edged perception while providing vivid portraits of her fellow patients and their keepers. It is a brilliant evocation of a "parallel universe" set within the kaleidoscopically shifting landscape of the late sixties. Girl, Interrupted is a clear-sighted, unflinching documnet that gives lasting and specific dimension to our definitions of sane and insane, mental illness and recovery.
  • 坠落之愕

    作者:[英] 南森·法勒

    ★《坠落之愕》作者曾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十年,是一名男护士,据此经历他写下了这本让全球读者感到忧伤、温暖、惊讶和心碎的作品。 ★荣获2013年英国科斯塔年度图书奖,该奖项为英国最富盛名的文学奖之一,《坠落之愕》也是近十年来首部斩获此殊荣的小说处女作。 ★以下殊荣也属于这本 与众不同的作品:2014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流行小说;2014英国作家协会奖;2014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 ★一声道别,一世告别。书写过去是一种重新体会过去的方式,是一种把尘封的记忆重新展开并一一细数的方式。我们把记忆写在纸上,因为这样它们就可以永不磨灭。 从9岁到19岁,一个男孩,深深陷入了精神分裂的泥沼;宛如一本私密日记,记述他的离别故事和自我挣脱。“每个人都有一面墙来隔离梦境和现实,而我的墙上却布满了缝隙……梦境想方设法穿墙而入,最终与现实难分彼此。 ————————————————————————————— 马修·赫姆斯是一个睿智的疯子,拥有多副面孔。他讲述着自己变成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历程,以及幼年时面对哥哥早夭所做的种种努力。他对事物有着深刻的见解,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将我们带入故事之中: 记忆渐渐消逝,正如我们一觉醒来,昨夜的梦境便在睁开双眼时悄然隐去。我的处境恰是如此。我只能忆起几个零星的片段——夜晚,奔跑,警察赶到某处。西蒙死了。我的哥哥死了。 我的精神每时每刻都在分散。我必须集中注意力,因为我想记录许多东西。我必须慢慢道来,才能解释清楚我的世界如何渐行渐缓。我还必须谈谈生活的形状和尺寸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如何才能恰巧缩进某个狭小的东西里——比如一间房子。 我所做的一切都身不由己。他们为我制定了一个计划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我每天的任务。这是我的私人订制。此外,如果我未能严格遵守,便会有另一个计划表即时生效。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今年十九岁,对于我来说,唯一不用受制于人的事情就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所以我不会把它当成儿戏。如果你愿意相信我,那就再好不过了。
  • 现代人精神病历本

    作者:子曰,24ge

    他小时候是个内向的人,对黑暗十分敏感。他害怕父母、老师和警察这些权势人物,喜欢金发女人。从小到大他总是独自一人品尝和排遣着自己的孤独他用电影讲述悬念故事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排解自己内心的紧张和惊恐。他导演的所有影片都在描述人类的恐惧心理和人性的弱点。他一生沉湎于悬疑、惊悚这一影片类型,《蝴蝶梦》《后窗》《眩晕》《群鸟》《精神病患者》等杰作一次次把人带到了噩梦般的人性深处,让人紧张而后释然。他究竟是谁……...
  • 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

    作者:杰弗里·科特勒

    《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讲述了:为什么一些非凡的人物能够战胜精神痛苦并在疯癫的促使下创作出杰出的创造性艺术呢?《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著名心理学家杰弗里•科特勒在《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中探讨了这些问题。《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中描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的故事,他们在为成功和生存奋斗过程中经历了情感混乱。 杰弗里•科特勒在书中描述了西尔维娅•普拉思、朱迪•嘉兰、马克• 罗思科、欧内斯特•海明威、弗吉尼娅•吴尔夫、查尔斯•明格斯、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玛丽莲,梦露、伦尼•布鲁斯、布赖恩•威尔逊等文化巨匠们戏剧性而悲惨的人生。在这本由不同人生连接而成的书中,杰弗里•科特勒着重讲述了这些非凡人物的人生故事,并重点分析了他们是如何突破自己的情感困境的。 《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清楚地区分了那些屈服于疾病并因此失去生命的人们和那些奋力搏斗并最终康复的人们。书中,科特勒详述了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影响这些人的生活、工作、伟大的创作和成功,以及他们又是如何奋力达到某种个人稳定的。《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讲述的这些有趣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帮助我们在这些艺术家不可思议的人生中找到意义。这些故事也为那些奋力突破困境和限制,并试图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人提供灵感。
  • 我穿越疯狂的旅程

    作者:[美] Elyn R.Saks

    《我穿越疯狂的旅程: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由萨克斯编著。作为病人,在大学时期,艾琳渐渐感到“精神分裂症像一层雾一样正在慢慢地向我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浓”。但凭着惊人的毅力、朋友的帮助、家人的关怀,再加上对专业的挚爱,艾琳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而且获得了去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全额奖学金。不幸的是,到英国不久,她的症状急剧恶化,使她无法按时上课,而且不得不数次接受住院治疗。作者详细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精神病院相对人性化的治疗体制、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作者也生动地阐述了多年来在美国的就医经历:令人不寒而栗的捆绑式保护,患者的权利和病耻感,对医生的依赖与不满,与医生进行的持续多年的有关是否用药及药量问题的惊心动魄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