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东欧

  • 南斯拉夫兴亡

    作者:马细谱

    南斯拉夫地处“欧洲大药桶”的巴尔干半岛,20世纪初以来是欧美大国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区。“一战”后,建立了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了反对德、意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二战”后,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走上了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国际大环境下,南斯拉夫联邦解体。本书叙述了南斯拉夫国家从兴起至瓦解,迄今形成六个独立的共和国,历经沧桑的演变过程。
  • 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

    作者:[英] 本·福凯斯

  • 东欧史

    作者:孔寒冰

    《东欧史》内容简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东欧既是被重视的地方,也是被轻视的地方。说重视,是指从古到今各大国势力常常把东欧作为称霸欧洲和称霸世界的重点或起点;说轻视,是指大国在划分势力范围和构建世界体系的时候又极少考虑东欧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多半将它们当作大国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或争夺和控制的客体。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欧为什么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少,而受制于人或任人宰割的时候多?东欧有没有不间断的社会发展?影响东欧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从这些疑问出发,《东欧史》在大国和大国关系的框架内对东欧整体的社会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时间跨度从东欧民族形成、早期国家建立到迄今为止尚未完结的重返欧洲进程,长达几千年。
  • 中欧人文图志

    作者:(法)瑟利耶

    数十个中欧国家或地区的全面介绍,上百幅民族人文地理变迁示意图,近二十个民族历史的专题分析。 中部欧洲国家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经受战争。迫害、屠杀和流放的历史。作者以审慎的笔触叙述了先后受控于德意志、奥斯曼、俄罗斯等帝国的中欧各族人民。在东西方的夹缝中饱受的侵袭与骚扰。同时,也再现了中欧各族人民在民族身份确认过程中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 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作者:沈志华

    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最新的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沈志华、吴伟、李锐等国内知名历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本书着重讲述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主要内容涉及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及对捷的入侵、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冲突、苏联对东德的占领、苏联与波兰的关系、苏联与匈牙利的关系、苏联与东欧的经济组织——经互会、苏联与东欧的军事组织——华约。
  • 乌克兰史

    作者:保罗·库比塞克

    《乌克兰史》详细介绍了乌克兰的历史全貌,着重于苏联时代和后苏联时代的历史。《乌克兰史》收集多种第二手资料,包括一些普通读物和一些专题学术著作。《乌克兰史》的一部分,尤其是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主要参考作者本人于1992—1993年在利沃夫国立大学公民教育项目做讲师时的研究成果。
  • 乌克兰

    作者:赵云中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批准了乌克兰独立法令,随后选举了国家总统。一个新的国家——自主的、独立的乌克兰诞生了。1992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承认独立自主的乌克兰国。然而遗憾的是,十多年来,直到本书出现之前,中国没有一本乌克兰史,没有译本,更没有中国作者撰写的乌克兰史。本书中国出版的由中国作者撰写的第一本乌克兰史,一本客观记述乌克兰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的书。带领我们了解乌克兰的过去,解读它的现在,预测它的未来!
  • 夹缝中的六国

    作者:(英)艾伦.帕尔默

    本书是一本中文东欧地区史。书中详细地叙述了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客、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六国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的战后1968年的历史,由于作者是这个地区各国各民族人民历来遭受邻近大国德、意、奥、俄的侵略,兼并、凌辱,到起而反抗,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来写作的,因而本书也涉及了这些“夹在中间的国家”与邻近大国的关系史,其中包括苏联与东欧之间的内幕情况,书中的主要内容有:东欧各国民族复兴运动的发展;摆脱异族统治、大国控制,建立民族国家,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各国所作出的反应,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到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欧欧各国的影响,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对重要的历史人物也作了扼要的介绍。本书所提供的史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东欧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苏联与东欧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燃烧的多瑙河

    作者:侯凤菁

    拉科西·马加什自称是斯大林“最好的学生”,他在匈牙利大搞全盘苏化和推行“拉科西主义”,民众怨声载道。 斯大林死后,苏联领导人将纳吉·伊姆雷推上总理宝座,“新阶段”改革20个月后又将他打翻在地。 匈牙利党内反对派迅速壮大,苏共“二十大”的春风劲吹,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如火如荼……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各界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这一行动很快演变成武装起义。 苏军不请自到,将坦克开上布达佩斯街头,激怒了匈牙利全国军民,他们自发抗击外来军事干涉的战斗不断升级。 纳吉再次登上政治舞台重新担任总理,苏联领导人支持他一系列的政治解决方案,并且答应从匈牙利撤军。 苏联出尔反尔,派重兵占领了匈牙利,将十月事件镇压下去。纳吉被判死刑。纳吉临刑前在绞刑架下呼喊:“社会主义的、独立的匈牙利万岁!”
  • 十年沧桑

    作者:金雁,秦晖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修订版)》系统介绍苏东诸国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苏联社会结构的大变化,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自发调节的共识成为了一种改革方略的主体,变幻着各种非市场化国家的内部结构。非市场化的社会形态已成了落后的典型标志,人们纷忙急于脱去这个影响自身形象的外衣,罩上有些市场化标志的东西,不管是一件长袍,还是一顶毡帽,总之必要挂上点什么,以显时尚。 东欧与中国经济社会大有不同,其变革途径也许并不适合中国,但东欧诸国在变革之中经历的社会再造、政府改革、重塑公平等种种难题,也将是中国将来要面对的挑战。《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修订版)》在对中国与东欧改革前经济与社会的不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比较和解释了中国与东欧改革的不同进程。
  • 寒星下的布拉格

    作者:[捷克]海达·科瓦莉

    《寒星下的布拉格1941-1968》本书是个人回忆录。作者是一位女性,记叙了德国和苏联前后入侵布拉格的情景,及个人的婚姻录和日常生活。不但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富于文学性,目前已经翻译成十多国文字出版,很受欢迎。
  • 欧洲精神

    作者:[法] 莱涅尔-拉瓦斯汀

    1935年,当时已被纳粹封口的哲学家胡塞尔预言:欧洲的未来无非走向两端,要么在仇恨和野蛮中沉沦,要么在哲学的精神中重生。他得出结论,欧洲面临最大的威胁,是自我懈怠。 作为一个精神国度,欧洲在“哲学精神”中究竟应该恢复些什么?几十年来的欧洲问题——关乎它的意义和职责,从布拉格、布达佩斯和华沙的知识分子们中间传播开来。为了探索欧洲建立的意义与价值,许多中欧知识分子贡献出了他们的作品、智慧甚至生命。 本书主述的三位思想家——波兰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捷克哲学家雅恩•帕托什卡,匈牙利思想家伊斯特万•毕波——向我们证实,哲学欧洲是存在的,人们坚持去探索欧洲的意义,探究它的终极精神目标及意义之所在。 米沃什、帕托斯卡和毕波,恰恰是在他们身陷黑暗期间,给我们带来了最重要的哲学探索,改变我们对欧洲、世界、民主诉求,乃至自身的看法。他们都可以进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良心之列。 这个美好的精神团体,还包括卡夫卡、伊姆雷·凯尔泰斯、柯斯勒、米兰·昆德拉、穆齐尔、胡塞尔、汉娜·阿伦特、桑多·马芮以及齐格蒙特·鲍曼……本书重现了他们关于欧洲文明道德基础的讨论。通过追溯,被湮没的欧洲文化将重新出现,我们亦据此得出启示:欧洲的再次统一不应以人性与民主的消亡为代价。 欧洲首先是一个精神国度,或者说一些精神的家园,它的重心是对人类尊严的维护,它的优越性存在于新的“政治道德”之中,跨越了国境。 ——捷尔吉•康拉德 (匈牙利作家) 有了米沃什、帕托斯卡和毕波,中欧,甚至整个欧洲,或许都能寻找到最完整的关于哲学、道德和政治的表达方式。这便是未来思想欧洲的开端。 ——亚历山德拉•莱涅尔-拉瓦斯汀
  • 歐洲咖啡館

    作者:史拉玟卡.德古麗琪

    現今,東歐的革命建設已經完備:舊有秩序已為各式各樣的自由市場經濟與法律上的民主所取代。然而,根據史拉玟卡.德古麗琪的觀察:「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發生在日常的瑣碎事物上:例如聲音、外觀、象徵等。」在這本出色的政治報導作品裡,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我們看到歐洲依舊是一個分裂的大陸。倒塌的柏林圍牆當地,仍然有著一道東歐與西歐之間的缺口,這道缺口蘊含了兩地人民持續生活與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西歐正一點一滴默默地向東拓展:販售Levi,s的精品商店與掛名「超市」的小型食品店,在各主要大道繁衍成長。儘管德古麗琪幾乎能在每座東歐城市找到一家提供維也納式咖啡與「西式」裝潢的「歐洲咖啡館」,然而,東歐國家在其他歐洲地區的可接受性,卻依舊教人難以捉摸。本書作者德古麗琪雖然成長於共產體制之下,然而也見證了東歐共產世界的所有變化。得益於經常旅行歐洲各地以及瑞典籍的丈夫,德古麗琪擁有廣闊而獨到的見解,使得輕薄短小的本書道盡東歐各國的文化底蘊,內容讓人大開眼界。然而,本書並非異國文化搜奇,而是以歷史和分析的角度探討深層的意義。作者經常從日常生活的小事著眼,譬如人們習於使用「我們」的語言,而缺乏「獨立自主」、「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的民主意識,甚至可以從一口爛牙、一間骯髒無比的廁所可見一斑。東歐人民也缺乏資本主義的適當價值觀,不僅官僚制度貪污腐敗,人民也對金錢和工作抱持著錯誤的態度,譬如不願對客戶微笑並提供適當的服務,不知以實際工作成果來要求應得的報酬,反而以為只要西歐來的人都是有錢人,從上到下都流行著詐騙與取巧,對未來沒有期望,以趁亂撈一票為生活理想。然而,東歐仍是急於成為歐洲一份子的,在共產主義的隔離打破之後,現今東歐各地可見西歐風味的歐洲咖啡館,可惜貌合神離,裡面所提供的食物卻與西歐的大相逕庭;當東歐人民越過邊界時,一方面要承受本國官僚的蠻橫,另一方面卻要忍耐西歐官僚的傲慢與歧視,加入歐洲社會宛如遙遙無期的夢想。而東歐內部也存在著新舊觀念的衝突,有些人因為面臨新時代的不安感,而開始懷念往日的共產集權時代,有些人期待國王般的父親來領導,有些人(掌權者)則想要清除舊時代的一切遺跡,有些人則因國家主義的長久迫害而拒斥單一的國家認同,以地區為身份認同的依歸;作者更從一件軍民糾紛事件,看出舊式國家權力與新興資本主義私有財產之間的衝突。現今,東西歐之間還繼續存在著差異與歧視,需要時間尋求改革與理解,而作者也提出許多東歐人民自己必須注意及解決的困難,見解不同一般經濟與政治分析,筆鋒在批判中常帶感情。
  • 情迷波希米亚

    作者:杨令章

    《情迷波希米亚》内容简介:早已走遍了西欧,只感到今天的西欧已经显得太嘈杂、太功利和太冷漠。难怪每到长假日,伦敦、巴黎、柏林、罗马都如被摈弃的空城,拱手交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几百万的西欧人却转向东方,浩浩荡荡地涌入充满波希米亚风情的捷克以及波兰和立陶宛。如今他们反而将东欧作为休假的首选,在那里寻觅着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东欧,有着安谧优美的自然风景。休闲轻松的生活节奏,优美纯朴的古镇,华丽肃穆的教堂,气度恢宏的博物馆,真挚温馨的民风,俊男美女处处可见,还有舒适整洁的酒店和丰盛美味的饮食、时时处处散发着独特醇厚的吸引力。 历史上的东欧与西欧曾经交相辉映,也曾经相互对峙,今天的东欧,则是纷繁喧嚣的尘世中,一片难得的浪漫优雅的净土:无数物欲迷乱的心灵外,一颗质朴虔诚的赤子之心。行走东欧,感受到的除了有形的美景,更有无形的魅力,会带来永恒的记忆:情迷波希米亚,迷的是历史,是风格,更是信仰,是永驻心底的精神家园。 作者常年在中国香港、美国和欧洲居住,几十年来在位居全球500强的欧美著名石油化工集团和金融机构工作,担任远东地区和大中华地区的行政主管。酷爱室外活动,旅游,音乐,绘画和摄影,走遍神州大地,游历六十多个国家。因为长期在海外居住和工作,同时和祖国有着频繁的接触,所以在观察和思考上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本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和详尽的资料对有着浓郁波希米亚风情的捷克以及波兰和立陶宛这三个东欧国家的民风民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文化积淀、历史传承等作了精彩地描绘,饱含真实的感受和难忘的经历。书中将自己几十年的旅游经验和心得与读者分享,尤其是在东欧旅游的实际经验将给那些向往波希米亚风情的旅游爱好者们以莫大的帮助。
  • 火凤凰与猫头鹰

    作者:金雁

    思想的猫头鹰总是在进程的结束时才展开双翅;然而这一次,神意的召唤使它等不及了——在凤凰艰难地从灰烬中腾空时,猫头鹰也离开了枝头。在黄昏来临前它能找得准方向吗?它将飞往何处?也许,它能追上前边的火凤凰?……但无论如何,火凤凰再艰难毕竟也要展翅,猫头鹰再犹豫终究必须起飞。
  • 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

    作者:(罗马尼亚)卢齐安·布拉加|主编:高兴|

    《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收入了四十几位罗马尼亚当代诗坛最有代表性的诗人的作品,基本上体现了罗马尼亚当代诗歌的已有成就和发展轨迹。通过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读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还可以在诗歌中走近那片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久违了的土地,聆听一个爱诗的民族美丽的心跳。
  • 东欧文学大花园

    作者:高兴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   “世界文学大花园”一次推出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13册。   《东欧文学大花园》对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七个国家的文学重新进行了梳理和认识,将观照重点放在今天看来特别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家作品上。本书内容丰富,立意创新。用语讲究,可读性强。使读者看到较小的国家同样有精彩纷呈的文学景观。书中收入选文65篇,图片194幅。
  • 呼唤雪人

    作者:[波兰]希姆博尔斯卡

    诗集《呼唤雪人》中,希姆博尔斯卡已完全抛开政治主题,写作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爱情的关系。
  • 杜布切克回忆录

    作者:[捷克]亚历山大·杜布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