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罗辑思维

  • 与机器赛跑

    作者: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安德鲁·麦卡菲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加速进行。 一些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已经在现实中发生: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公路;智能设备能高效地翻译人类语言;人工智能系统在智力竞赛里击败了所有人类选手;工厂雇主开始购买更多的新机器,却不招新工人…… 这些例子都证明,数字技术正在快速地掌握原本只属于人类的技能,并深刻地影响了经济。虽然大多数影响是积极的:数字革新将提高效率、降低商品价格(甚至到免费),以及增加经济总量。 但数字革新也改变了经济总量分配的方式。对处于中层的工作者来说,情况并不乐观。随着技术继续领跑,更多的人将被甩开。工人的技能被计算机掌握后,他们获得的工作机会将更少。他们的薪酬和前景也将进一步缩减和暗淡。创业式的商业模型,新式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机构都需要保证员工的平均水平不能落后于迅速发展的机器。 在《与机器赛跑》里,布林约尔松和麦卡菲汇集了一系列数据、案例和论证,证明了技术进步正在加速进行,而这种趋势对技能、薪酬和就业机会都有深层影响。本书将告诉你,造成糟糕的就业现状的原因并不是技术的停滞,而是人类和我们的机构无法赶上机器的脚步。
  • 秦殇

    作者:潇水

  • 死刑论辩

    作者:(美) 欧内斯特·范·登·哈格,(美)

    对于死刑这样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从未在一本书上进行过如此有力度的针尖对麦芒的论辩。在此,著名的保守派欧内斯特。范.登.哈格与受人敬重的自由主义者约翰·P。康拉德,以两人的智识,语词的机锋和论证的力度,以及用亚瑟。金堡的话来说,“以学识,斯文的表达,以及学术的激情”,对死刑所固有的全部问题进行了一场论辩。 两位论辩者素以其严谨的学识以及截然不同却同样有说服力的文风而声名遐迩。欧内斯特·范·登·哈格是The Jewish Mystique和Punishing Criminals等著作的作者。约翰·P·康拉德的著作包括Justice and Consequences和inearofEach Other.他们的论辩将引起读者对于赞成或反对死刑的激烈的全新的看法。 除了本书话题的契合时机以外,见证两个伟大的头脑之间极具创造力的交锋所带给人的真正的启迪,则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 一星一世界

    作者:[美]达娃·索贝尔

  • 万物解释者

    作者:[美] 兰道尔·门罗

    入选比尔·盖茨2015年度推荐图书! 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文字+大幅蓝图 解释多学科事物 你有没有想要进一步了解复杂的事物,却被那些烦人的专业名词搞得一头雾水?这本书会帮上大忙!作者用大幅蓝图和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文字,以严谨的科学家态度,解释了世界上有趣又难懂的45种事物:围着太阳转的其它世界(太阳系),构成世间万物的各种玩意(元素周期表),在你体内装着很多水的小袋子(细胞)…… 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它们各部位的用途和运作原理是什么?不需要知道那些高冷的专业词汇,就能秒懂世间万物的运作方式。 【编辑推荐】 ★被奉为美国“国宝”的趣味科普作家、2015畅销科普书《WHAT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作者新书:再次荣登美国亚马逊NO.1,作者出版的三部作品均被比尔·盖茨推荐。 ★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文字解释万事万物,满足5~105岁人类的好奇心:没有难懂的专业词汇,全部汉字选自人教版小学生低年级生字表,用大幅信息图重新解读生活中常被提及的有趣事物,涵盖天文、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等多个学科。 ★八开精装超大开本,专色印刷,45张大幅蓝图+多幅大拉页+四开大海报。
  • 信任论

    作者:郑也夫

    (文化评论家)朱正琳:这是一部思想清晰度很高的学术著作。我在这里说起“清晰度”,是因为我想起了【如今的城市中已变得很差的空气能见度。偶尔能看见远处的山,便会心生喜悦,读此书时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 .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建议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反过来从最后一章“杀熟”开 始 。衡量一种理论的穿透力就看它能否照亮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的底部。 】 .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信任论》的出版,会为国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上,提供有益的启发。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积三年之努力所著《信任论》是国内对这一领域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正如识者所言,该书固然“学院气”甚农,却【不挡其清晰的思想对现实的穿透力。 】 . (《文汇报》书评撰稿人)周毅:这本书虽说是学术著作,却与生活细节、情感、经济方式密切相关。其手起刀落的文笔带给人一种知性的紧张和清晰。称得上是本土学术研究对当代生活的一个贡献。 . (北师大经济学教授)贺力平:《信任论》旁征博引,融古贯今,揭示了信任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现象之间的联系。 . 卖书商人罗振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确信,而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怀疑精神。【在飞速变动的时代,父辈的教条指导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恰恰是社会学敏锐地捕捉和认识这种变化,穿透和照亮我们所熟悉的生活。郑也夫先生给了我们另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
  • 代价论

    作者:郑也夫

    《代价论》从社会学角度立论,通过大量日常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社会行动后果评估中的代价问题。立意新颖,主题鲜明,问题意识明确。书中理论铨释和经验分析结合得紧密,许多见解发人深省,一反时下社会学著述中只有现象描述不见观点的流弊。评估社会行动的代价,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客观效果和主观动机、价值进行综合思考,权衡得失利弊,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代价伦》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把“代价”或“成本”这一常常被认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重新纳入社会学的视野,充分显示以社会学的眼光把握和权衡各种制度与行为的代价,是大有裨益的;第二,写作深入浅出,将高深的学理娓娓道来,丝毫不带有当今学术论文的八股气息。一是深刻,二是好读。单凭这两点,就颇值得一阅。 王小波:本书作了比较充分的文献准备,文本亦好。更重要的是所论的问题都经过了一番思考,这在现今的学界颇为难得,所以应该算本好书。好书需要批评,这才算正常的学术生活,坏书需要炒作,这才能骗到老百姓的钱。……(本书)中,最让我不满意的是论及乌托邦的一章。……乌托邦的弊端在于它是种极端的管束主义,这种管束常常要了人的命。(摘自其1997年书评) 陈心想(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资深研究员):这书一读就永远难忘。本书当年在大学生中很火,我本科就读的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一个师弟,把这本书认真读了很多遍,感想和心得写得密密麻麻。那是几年后我见到的,也第一次领教一本书能读“破”到这个程度。我读时已经是1998年,没想到和那位师弟一样,阅读心得也密密麻麻写满全书。 田方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代价论》是我在学生时代读过的最有启发性的社会学著作之一。从宏大的制度设计到微观的个体决策,作者深入剖析了众多案例中的得失与取舍,为我们理解社会的常态与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贵的理论视角。在社会研究日趋实证化的今天,《代价论》却饱含传统社会学的理论趣味。它提醒读者社会科学不仅属于科学家族,也是哲学和艺术的产儿。 编辑推荐: ★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郑也夫代表作,提高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获奖书籍。 ★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对人类文明的再思考。 ★文化评论家朱正琳、 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学勤、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丁学良、《文汇报》书评撰稿人周毅、北师大经济学教授贺力平敬重推荐! ★罗辑思维十月全线热推,各大媒体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全面力荐
  • 创新者

    作者:[美] 沃尔特 · 艾萨克森

  • 福特传

    作者:【美】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 出版人

    作者:[美]艾伦·布林克利

    著名历史学家艾伦·布林克利深刻再现了一幅亨利·卢斯——堪称二十世纪最重要出版家——的画像。 作为美国《时代周刊》《财富》和《生活》杂志的创立者,卢斯改变了人名消费新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布林克利向我们展示了卢斯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彻底再造了杂志行业。《生活》杂志的吸引力似乎超越了种族、阶级和性别的差异。 《出版人》一书讲述了一个伟大的美国股市,一个关于功成名就的故事,然而这本书绝没有忽视这些成就背后公众和个人所付出的代价,正式这些付出才成就了传奇。
  • 正义从哪里来

    作者:熊逸

    罗振宇解读 《正义从哪里来》是罗辑思维书店典藏熊逸的第6本书。 熊逸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一切存有争议的问题,都拿到一个平台上作充分而公开的讨论。 这场讨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认真倾听并思考,除了不能人身攻击,必须遵循逻辑外,讨论不受任何限制。 无论是政策、法律、道德问题,无论是敌对的国民,还是陷于误会的好友,在所有观众面前都开诚布公。 他的梦想竟然实现了,在书里。 一席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知识大餐 关于正义的话题,熊逸组织了一场国际大专辩论赛。 不管是儒家、道家、墨家、新教、天主教、犹太教, 还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孔子、庄子、释迦、斯宾诺莎、涂尔干、罗素、康德、蒙田、哈耶克、弗洛姆…… 古往今来的圣贤大哲,亮出自己的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台。 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心灵地图 其实你别想一劳永逸地知道熊逸到底怎么看,他根本热衷于到处拆台—— “天赋人权”不过是一个谎言,谁也证明不出来人为什么会“天然地”享有某些权利,即使诉诸神学也不能解释。 社群主义的连带责任会要求牺牲无辜者的生命以维护集体利益。 功利主义的相对性经不起推敲,要不比我们高级的外星人为了自己的生存杀掉我们,并不比我们为了果腹杀牛更坏。 自由意志到底能不能作为道德的前提面临两难。 康德把该属于情感范畴的道德归于理性也难免谬误。 平等从来只是平等者内部的平等,人最真实的处境是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关于正义的问题,一圈讨论下来,似乎谁都不占理。 原本你觉得心知肚明的事,这回反而糊涂了。 一个你是否具备独立人格的智力测试。 问题结束的时候,思考开始了。这恰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当正义成为一种抽象的政治正确,甚至成为某些人用以攻击另一些人的工具,对正义本身的质疑,就有了某种反“洗脑”的意味。 身处这样一个特别需要独立思考的时代。 训练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切往圣先贤都试着推倒。 也许最后你还会相信什么,但那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那已经是你自己的思考了。 如果没有经过否定再肯定的过程, 无论你信谁,其实都是盲从,包括我罗胖。 读这本书,就像进入一个熊逸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到他的伏击,若能棋逢对手地跟他过招一二,那会是特别爽的阅读体验。
  • 科学与宗教的对话

    作者:[美]梅尔·斯图尔特,郝长墀

    本论文集收入了三位科学家和一位科学哲学家所写的关于科学和宗教问题的文章。他们提供了一种以对话的方式看待科学与宗教问题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曾被当作科学与宗教相互对立冲突的证据和口实。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丰富的,同时作者们对科学深有研究。他们还利用了与基督教信仰三个传统——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相容的丰富的基督教信念,期望读者不仅能够见识作者的学术觅地,同时也注意到他们对《圣经》和科学的严肃态度。
  • 投资哲学

    作者:刘军宁

    货币日渐失序的今天,金钱的购买力愈来愈低,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面对混沌的经济局势,人人都说要懂得投资理财,但是投资方法千万种,究竟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什么样的投资智慧才是投资者真正需要的? 没有正确的投资哲学,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资 投资哲学是关于投资的最高智慧。投资哲学是指导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通常由一组基本信念和指导原则组成。投资哲学既是抽象的,也是实用的,它提供指导人们投资的基本原则。严肃的投资者都需要投资哲学,因为投资哲学对投资的成功很重要。投资哲学是防止投资者在投资中迷路的指北针,是帮助投资者避开障碍与陷阱的智慧之灯,是通向投资成功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地图。没有正确的投资哲学,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资。无视它,就要付出代价。 投资哲学是每一位投资者的必修课 《投资哲学:保守主义的智慧之灯》是中国本土首部关于投资哲学的著作,论述了投资背后的哲学理念,投资的道德基础。作者从保守主义出发阐述了他对价值的看法,对人性的看法,对市场的看法,对风险的看法,对投资自身的看法等等。越追求卓越的投资者越需要卓越的投资哲学,这比投资者的专业技能更重要。
  • 智能时代

    作者:[美]吴军

    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出现,对我们的技术发展、商业和社会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者吴军在《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中指出,首先,我们在过去认为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因为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使用而迎刃而解,比如解决癌症个性化治疗的难题。同时,大数据和机器智能还会彻底改变未来的商业模式,很多传统的行业都将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同时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作者:[日]矢岛美由希

    让想法清晰到不可思议的思维整理术 ◎ 与人交流、撰写文案, 思维导图是最强沟通工具 ◎ 应对紧急情况, 思维导图是让人安心的手册 ◎ 学习充电, 思维导图是加深理解、记忆力倍增的法宝 ◎ 外出游玩, 思维导图是完美的旅游攻略 ◎ 制定行动计划,思维导图是比手账更值得信赖 的得力助手 ................... ※编辑推荐※ ☆ 日本思维导图授权培训师私房秘籍和盘托出,一本让你瞬间变聪明的神奇小书 ☆ 全球顶尖学府必修的思维整理课,谷歌等世界500强企业员工都在用的思考整理术 ☆ 与断舍离、人生整理魔法一 起风靡全日本的理念潮流,轻松搞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烦恼 ................... ※内容简介※ 思维导图是21世纪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是众多世界名校鼓励学生学习的必备课程,诸多500强企业正在推进员工学习思维导图。 被商界和学界视若珍宝的思维导图,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当然没问题。生活中的各类烦恼,上至应对地震、海啸等紧急情况,下至制定购物清单,无论是外出游玩,还是辅导孩子功课,思维导图总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最适合你的思考工具,因为它就是你的思维,那些线条就是你的心意啊!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画一张图,顺着自己的心意去解决,结果一定会出乎意料的神奇。
  • 知识大融通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编辑推荐 “最后的知识巨人”、生物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获得者 爱德华·威尔逊凝结毕生智慧的巨著 统合科学、人文、伦理与宗教 迎接改变我们世界观的知识革命 从基因进化到文化革新,在悠长的人类历史中 科学和人文艺术原本就是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台湾诚品 、博客来年度十大选书 ◎ 威尔逊作为一个“天生的整合者”,曾融合社会学与生物学创立“社会生物学”这一新学科,影响深远,“融通”是支撑他不断突破成见、实现科学创新的重要理念。本书是他凝结毕生智慧的巨著。 ◎ 内容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艺术与宗教等多学科,以深入浅出、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各学科的最新发现,着重以科学说明文学、艺术、道德与宗教人生的多样表现,挑战当今普遍的世界观,力图重铸读者的知识体系。 ◎ 作者为写此书,遍访各学科、各社会领域权威,从研究斯拉夫文学的学者,到美国众议院发言人,从诺贝尔物理奖和经济学奖得主,到国际保险公司的总经理。 ◎ 权威译本,邀请知名科学与人文学者审定,再现人文与科学的激烈碰撞和融合。 译 者:梁锦鋆(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博士) 审定者:牟中原(台湾大学化学系教授,世界科学院2013年化学奖得主)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导师) ---------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浩大的知识历险。唯一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科学家、“当代的达尔文”、“知识的巨人”爱德华·威尔逊,继承牛顿、爱因斯坦和理查德·费曼以来的开创性道路,重新开启了启蒙运动时期的知识统一论。在这本书中,他带领我们踏上一段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非凡旅程,以寻求所有人类知识的融通。 从大脑中的化学反应,到文化的基因基础,从颜色语言受到的遗传学限制,到《洛丽塔》中蕴含的生物学原则……威尔逊以他最擅长的生物学作为桥梁,轻松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自由穿梭于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宗教、伦理与艺术等各学术领域间。这位殿堂级的科学大师用清晰、雄辩的文字,将人类知识的最新进展巧妙地编织到了一起,完成了这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横生的著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登上知识的巅峰,将今日破碎的知识风景尽收眼底。读过此书,我们将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识。 融通,关乎人类历史,更关乎人类未来。今天的文化积累已让人类拥有可以改变自身生物本性的力量,以科学探究人性奥秘的新时代已到来。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人性与文化、自我与社会都将被重新定义。威尔逊以无与伦比的雄心壮志提出融通计划,坚信它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让我们有能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 这是一部我们时代里程碑式的著作,融通的构想也必将成为人类认识自身与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威尔逊对未来世代知识图景的大胆想象,凝聚了他毕生对人类、知识和社会进化的深刻思考,极具独创性和启发性。每一位善于思考、关心未来的读者都应该认真聆听。 -------- 推荐语 在这本由20 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所写出的杰作中,威尔逊尝试综合知识的各个领域。现在请你阅读、享受并思考威尔逊所传达的意念吧!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这部大师之作无疑在大胆挑战当今普遍的世界观。为了取而代之,本书提出一个宏大、连贯的构想,其中包含了科学、人文、伦理与宗教。你会感觉被拉抬上一座高峰,将今日破碎的知识风景尽收眼底,此后你将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识。 ——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著名科学史家、哈佛大学教授) 威尔逊的这本书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领域,行文明晰、直率,雄辩滔滔。《知识大融通》如福音书一般,是威尔逊的科学“宗教”引人注目的展示,是一次坚持要改变世界的布道。 ——丹尼尔·J·凯弗里斯(Daniel J. Kevles,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 雄心勃勃……《知识大融通》就像它的英文副标题所提示的那样,凝聚了威尔逊的毕生努力——将社会生物学向社会科学扩展,去涵括人类所有的知识,探讨人类社会未来可能的发展。他的目标就是要建造一座横跨(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桥梁。 ——鲁迪·鲍姆(Rudy Baum,美国化学学会前主编) 《知识大融通》是一本杰出的著作。在本书中,威尔逊提供了对西方思想史和诸多学科研究现状的极好概述。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就是一段知识日益融通的历史。对威尔逊来说,要跨越生物学和人文之间最后一道鸿沟,就需要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性。尽管他强有力的推导所得出的结论,很多人会觉得激进,但他的语气是平和且充满敬意的,写作手法既文雅又引人入胜。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著名认知科学家、《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威尔逊全面性的命题是人类的社会生物学,也就是融入我们基因里的信息,它支配了人类活动与心灵产物,一路由科学延伸到伦理。威尔逊认为,科学可以说明文学、艺术、道德与宗教人生的多样表现。他用独特的气势与精博学问来阐述他的论点,而澄净、有力又发人深省的散文正是他的特色。《知识大融通》对某些人来说,令人不安;对大多数人而言,引人争议;但对全人类而言,却让人激奋。 ——弗朗西斯科·J·阿亚拉(Francisco J. Ayala,美国科学协会前主席) 伦理学研究不久就会从道德学家的手中被拿走,并迈向“生物化”,或者被改造以适应新兴的人类天性学。而哲学、生物学、演化论三者之间的连结,会成为威尔逊梦想中的“新综合理论”范例,也就是他后来所说的“融通”,亦即众多思想“一起跳跃”,创造出统一的知识体系。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著名心理学家、“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威尔逊预言我们即将迎来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这很重要,你四下环顾一下,会发现威尔逊十几年之前的预言在神经科学领域就已经实现了。通过其他学科结合神经科学的思考,我们对人类无意识心灵的研究发现,将会和马克思、弗洛伊德的学说一样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找到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让我们得以重新定义诸多不同的学科,并重新塑造对人类自我概念的理解。 ——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智囊、《道德动物》作者) 在所有威尔逊的著作中,《知识大融通》将对知识阶层产生最深刻和最持久的影响,该书既富有理性,又鼓舞人心;而且,因为它将读者带到前所未有的思辨和理解的高度,因此该书既能充实读者,但有些时候又会有些温和的冒犯。 ——麦克·多伊尔(Michael Doyle,生物学家、亚利桑那大学教授) 除了威尔逊,几乎没有人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同时认识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及其崩溃带来的严重危机。威尔逊激昂、令人折服地恳求,假若我们要拯救共同的家园,不只要找寻共通点,还要有一个共通的知识系统。 ——凯瑟琳·麦克金蒂(Kathleen McGinty,美国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前主席) (我)惊叹于威尔逊的博学,以及唯有奠基于如此博学才能产生的真知灼见。 ——郑也夫(著名社会学家、《文明是副产品》作者) 威尔逊无疑是当代视野最为开阔的知识巨人之一。他坚持不懈地超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学科壁垒,在融通“两种文化”的努力中,完成了里程碑式的新的综合。这是一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横生的著作,激发出人们对未来世代新的知识想象。 ——刘擎(著名思想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人类知识分头、分块、分层累积已达相当的体量,但仍显杂乱,缺少契合,迫切需要用某种红线把它们贯穿起来。威尔逊逾层凌域,从基因到伦理,融通科学与人文,延续了亚里士多德、达尔文等大师的自然主义进路,也挑战了一系列陈腐观念,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这条路线很有吸引力。 ——刘华杰(著名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为博物学家,威尔逊强调生物多样性。但他同样相信,这个多样可以统一起来。威尔逊是一个天真的人,沉迷在融通一切的迷思之中。他也是一个执着的人,用他的一生下了一盘大棋。他的《蚂蚁》开局时,就埋伏了各种后招。《社会生物学》布局,锋芒初现:把人看成动物,用动物行为学来解释人类社会,也用人类社会来解释动物行为。《知识大融通》收官,亮出他的野心和雄心,从原子到分子,从细胞到神经,从物理化学到经济政治,从生理心理到文史哲,乃至宗教,融通一切。这是自牛顿以来自然哲学家—科学家所开始营造的终极理论之梦,威尔逊走得最远。我虽然一直在消解这个梦,但是我尊重梦中的威尔逊,也欣赏他所营造的梦。 ——田松(著名科技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爱德华·威尔逊在《知识大融通》里提出了所谓知识大一统的观念,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释人类的文化行为模式。这种生物决定论虽然在很多人眼中野心过大甚或是十分危险,但的确大胆地针对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议题——人类文化和人类的生物性之间的关系。 ——董启章(作家、《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作者) 寻找学科之间的连接点,进而找到知识底层的融通之处,这恐怕是历史上那些百科全书式人物的共有野心。读遍此书,似在人类智慧最华美篇章间纵情跳跃,真是智识生活的一大享受。 ——姬十三(果壳网、在行创始人) 《知识大融通》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仅仅为了和一位世界级科学伟人相处交谈的机会,也值得一读。即便你未受科学学术专业训练,也会发现威尔逊是一位合得来、可亲近的作者。 ——《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 善于思考、关心未来的读者都应该认真聆听威尔逊。这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通,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以应对目前人类主宰地球而引发的全球巨变。 ——《旧金山纪事报》(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在这本真正伟大的杰作中,威尔逊关心的是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以科学的方式统一所有的知识,从而对不同种类的现象的解释将会变得相互关联、一致——也即相互融通……威尔逊用华丽的论证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唯物主义的力量与说服力。 ——《书单》(Booklist) 没有史前史的历史毫无意义,而没有生物学则史前史毫无意义。威尔逊认为,道德、宗教和创造艺术在本质上属生物学范畴。他用清晰的证据解释了人类境况的起源以及为何成为地球生物圈的主要统治力量。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独具创见……本书的视野超越了今日的杰出成就。威尔逊阅读了“生命”这本由分子精编而成的大书,并指出,在未来,对生物学的理解将让我们获得重新塑造自身的力量……他推倒了先天与后天或基因与文化分立的谬论,展示了先天本性和后天养育与我们、与其他动物都息息相关。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运用生物学知识,整合生物各类群间社会行为的统一性,揭示生物的社会属性,由低等生命到高级生物,最终着眼于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的文化、宗教、伦理、美学的生物学根源……其思想的创新性、颠覆性震惊了学术界,对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读书报》 威尔逊认为,需要发起一场新启蒙运动。在17 和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学者们用科学法则解释宇宙和人类的意义,他们相信,学术的分支可以借助因果网络统一起来。但到了19 世纪初,这一梦想衰退了。现在,重新开始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是有价值的,也有实现的可能。其价值在于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有助于解决宗教冲突、道德推理的含混,以及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 历经多年酝酿,第三种文化终于在20 世纪90 年代开花结果。这群新兴学者“善武能文”,介入传统专属人文的领域,思索终极问题。此趋势的代表人物首推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这位演化生物学的先驱于《论人性》以生物学观点剖析人性;《知识大融通》力倡知识整合,文笔媲美散文家,风格有如哲学家,彻底发挥第三种文化的宏观与洞见。 ——台湾《中国时报》
  • 创造

    作者:(美) 凯文·阿什顿

    作者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是“物联网”概念的提出者,也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网络的先驱。他的书主要研究改变世界的重大创新的幕后故事,比如怀特兄弟畅想如何让马飞起来而研发出飞机,25美分赌约导致隐形轰炸机诞生等。
  • 投资哲学

    作者:刘军宁

  • 揭开行政之恶

    作者:(美)艾赅博(Guy B.Adams),

    《揭开行政之恶》内容简介:在《揭开行政之恶》一书中,艾赅博与百里枫论述道,正如去人性化行为与种族灭绝行为中所显示的,行政之恶的趋势已经深入到公共行政的身份认同当中。行政之恶的普遍特征是,从事普通职业的人们被卷入邪恶的行径,而本身并不自知其过错。在道德错位的情形下,人们甚至可能将自己的邪恶行为视为好事。 在一个流行“抨击官僚”的时代,《揭开行政之恶》企图为一种更符合伦理标准的、也更为民主的公共生活奠定一个基础,这样的公共生活意识到邪恶有可能发生,从而努力避免自己不自觉地走上这样一条道路:路的尽头就是国家支持下的去人性化行为及毁灭行为。 与初版相比,《揭开行政之恶》新版增加了新鲜的视角与材料。初版(1998)曾作为最杰出公共行政著作获颁美国公共行政科学院著名的年度奖“布朗洛奖”,美国管理科学院中有两个学部(公共与非营利部及管理社会问题部)也颁给《揭开行政之恶》“年度最佳著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