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國

  • Fast Food Nation

    作者:Eric Schlosser

    The story of fast food is to a large extent the story of post-war America. In a perverse way, it is also the story of Britain since the deregulation of our food and labour markets in the early 1980s. Schossler's account takes in the whole of this prototypically global industry, from its origins in the hysterical competition of the southern Californian diners to the modern saturation of urban and suburban locations, from the revolutions in cattle raising and slaughtering, to the employment practices of the industry leaders.
  • 我們曾經輝煌

    作者:湯瑪斯.佛里曼,邁可.曼德鮑

    本書所述盡是關鍵事實,作者的分析與洞察十分清楚而完整,並且延續佛里曼先生的一貫風格:報導詳盡、充滿細節與明確的訊息;這使得本書的核心論點更加有力。另外,隨手拈來的趣聞軼事不只增加可讀性,也更加凸顯本書的為美國的示警。《我們曾經輝煌》值得各界正視與關注。——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紐約時報》 佛里曼和曼德鮑是美國公共知識分子,他們撰書呼籲美國金字塔頂端的成功者,關切國家危機與陷於底層困境的多數國人……近年來,美國社會出現太多醜陋的反菁英情緒,但是佛里曼和曼德鮑採取的慷慨負責態度值得效法。——弗魯姆(David Frum),《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格外重要,兩位作者是最有才華的思想家,視野寬廣,格局恢弘,立論精確,自然馬上成為暢銷書。所有政策制定者和每一位關心國家未來的美國人都應該細讀本書。——溫特爾(Elizabeth L. Winter),《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 論攝影

    作者:Susan Sontag

    從一開始,攝影便指向了捕捉最大可數目的題材,可是繪畫從沒有這麼帝國主義式的視野,後來攝影科技產業化的實現,乃是因為攝影在一開始時便與生俱來的許諾──以「譯成影像」的方式,「平等」一切經驗。 攝影家被想成一位銳利但不帶干擾性質的觀察者──一位書記而非詩人。但是當人們很快發現,沒有兩個人能就同一件事拍出相同的照片,相機能夠提供非個人的客觀影像的臆想,便向「相片不僅證明那兒存在著怎樣的東西,而且是某個個人看見了什麼」以及「照片並非僅是記錄,而且是一種對於世界的評價」這樣的事實投降。 攝影影像的終極智慧是說:「那是表面。現在,想,或者更正確地說──感覺,或用你的直覺去體會、捕捉,在那之上的是什麼東?如果它看起來是這個樣子,那麼真正的現實會是怎麼樣?」照片是對懷疑、推論和幻想的無盡邀請,它本身無法解釋任何事情。
  • 美国广告设计实用教程

    作者:罗宾·蓝达

    本书透视深入人心的成功广告背后,教你通往创意过程中平易近人的方法,这本全彩色的书为我们提供了高度图解化的、深入幕后的成功广告方法,包括各种媒体的广告-如平面、电视、网络、以及游击广告等,使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创意解决方案。   本书鼓励学生突破过去显而易见的设计套路,而去寻找自己的大创意。数十个著名的广告活动表明了这样的概念——即语言与画面关系、视觉隐喻、相互统一的活动等等。本书中收录了许多广为受人尊敬的创意总监的访谈,还有许多章节是阐述了开发想象创意、文案、以及广告史。它完美融合了广告理念与设计战略,是初、中级广告设计课程的极佳教材,也作为各种视觉传达课程计划的核心课程教材。
  • 大衛林區談創意

    作者:David Lynch

    《象人》、《藍絲絨》、《雙峰》、《穆荷蘭大道》、《內陸帝國》,大衛?林區一出手,必定引起全球影壇的側目。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林區不斷創新表現形式、影像風格,捕捉意識底層那若有似無、難以名狀的事物,將之表達為具體的影像。創意人馮光遠提到大衛?林區時,「哇?,他很屌!」哪裡「屌」呢?因為「他是當今導演之中,唯一一個不斷在形式上頭突破的導演。」 讓人好奇的是,大衛.林區為何能保持創意源源不絕,數十年而不衰?在《大衛.林區談創意》這本書中,他第一次談論了他身為藝術家的創作法門、如何捕捉創意,以及如何把細微的念頭發展一部作品。 ●●●內容連載●●● ●下水之前 INTRODUCTION 創意跟魚是一樣的。 如果你想捉小魚,留在淺水即可。但若想捉大魚,就得躍入深淵。 深淵裡的魚更有力,也更純淨。碩大而抽象,且非常美麗。 我在找某種我在意的魚,一種能轉化為電影的魚。但水裡游的魚形形色色。有商業的魚、有運動的魚。萬事萬物都各有其魚。 只要能稱得上事物的東西,都是來自最深的層次。現代物理學把這層次稱為統一場(Unified Field )。你愈是拓展你的意識知覺,你愈是往源頭深處探究,就有可能捉到更大的魚。 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我練了三十三年,對我的電影、繪畫與生活各方面意義至鉅。在我而言,它是我入深淵捉大魚的方法。我想在本書中與你分享這些經驗。 ●令人窒息的橡皮小丑裝 SUFFOCATING RUBBER CLOWN SUIT 不識自我而獲致快樂真諦,難於把整片天空捲成一小塊布。 《奧義書》(Upanishads ) 我開始靜坐的時候,內心充滿焦慮與恐懼。我有一種沮喪憤怒之感。 我常把怒氣發洩在第一任妻子身上。我學習靜坐約兩個星期之後,她過來問我:「怎麼回事?」我沉默了一會兒,我最後開口說:「你是指什麼?」她說:「你的怒氣,它跑哪裡去了?」我甚至沒意會到,它已經被連根拔起了。 我把那種沮喪與憤怒稱為令人窒息的負面能量橡皮小丑裝。它令人窒息,而且橡皮很臭。然而,一旦你開始靜坐,潛入內在,這套小丑裝便開始消解。等到臭味開始散去時,你這才明白它有多麼令人作嘔。等到它消解之際,你便得著自由。 故事裡的沮喪、憤怒與悲傷有其美感,但對電影工作者或藝術工作者來說,則是是毒藥,有如老虎鉗,扼制創造力。你要是受其鉗制的話,恐怕連床都下不了,更別說去體驗創造力與創意的奔流。你必須心志清明才能創作。你必須有辦法捕捉創意。 ●創意 IDEAS 創意即思緒。當你接收到這思緒時,它所蘊含的東西比你以為它所能夠容納的還多。不過,在最開始的片刻,還只是火光一閃而已。在連環圖畫裡,每當有人想出個點子,就有燈泡發亮。這是電光火石之間的事,就跟現實生活是一樣的。 假如一次就能把一整部電影想清楚的話,那就太棒了。但是對我來說,它是零星而片斷地浮現。第一塊斷片就如同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一樣。它是指向其他斷片的一塊拼圖。這塊拼圖充滿希望。 在《藍絲絨》(Blue Velvet)中,是紅唇、綠草,還有那首歌──巴比.雲頓(Bobby Vinton)翻唱的《藍絲絨》。接下來是野地上的一隻耳朵。就只有這樣。 你愛上了第一個念頭,那微不足道的一小塊。而你一旦有這一塊之後,其餘的遲早會出現。 ●欲望 DESIRE 欲望之於創意,就像釣餌一樣。你釣魚的時候,得要有耐心。你把餌掛到釣鉤上,然後等待。欲望就是把那些魚──那些創意──鉤進來的餌。 美妙的是,你抓到一條你喜愛的魚,就算是一條小魚──一個創意的小碎片──這條魚會招來其他的魚,它們都會上鉤。那麼你就上了軌道。很快就會有愈來愈多的片斷,然後整個全貌便會浮現。但一切皆始於欲望。 ●意識 CONSCIOUSNESS 透過靜坐,人體會到開闊無際。 開闊無際即是幸福。 狹隘渺小了無幸福。 《奧義書》 小魚浮游水面,但大魚在深處悠游。假如你能夠拓展垂釣的容器──也就是意識──你就能捉到大魚。 事情是這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純淨又充滿生氣的意識汪洋。當你置身超覺靜坐中「超脫」時,便潛入那一片純淨意識的汪洋中。你濺著水花蹬入水中。那裡是至福。你可以隨著至福浮沉。去體驗純淨意識便能活化、拓展純淨意識。它於焉開展並增長。 假使你的意識只有高爾夫球那麼大,那麼你看書的時候,理解力也只會有高爾夫球那麼大;你望向窗外時,知覺也只有高爾夫球那麼大;你早晨醒來時,清醒的程度也只有高爾夫球那麼大;你度日的時候,內在的幸福也只有高爾夫球那麼大。 但你若能拓展意識,使之增長,那麼,你看書的時候,理解會更深刻;你看窗外的時候,知覺會更敏銳;你醒來時,會更清醒;而度日時,會享有更多的內在幸福。 你有辦法在更深的層次捕捉創意。創造力確實奔流不息。它讓人生更像一場妙趣橫生的遊戲。 ●轉譯創意 TRANSLATING THE IDEA 對我而言,每部影片、每個案子,都是一場實驗。你要如何轉譯創意?你要如何把創意變成電影或椅子?你有這念頭,你能看見它、聽見它、感覺它、瞭解它。好,我打個比方,你開始切一塊木頭,但就是不怎麼對勁。這讓你想得更多,所以你能從這裡下手。現在你正在行動與回應。所以這是一種實驗,讓它感覺起來是對的。 你靜坐時,這種流動會增加。作用與反作用力也會變快。你在這裡有個念頭,然後你會到那裡,然後再到那裡。就像即興舞蹈一樣。你只要跟著它動來動去;你會整個動起來。 這不是裝神弄鬼;也不是那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課程,要你「停下來聞一聞玫瑰花,你的人生會更好。」。它來自內在。它必須發自內在深處,然後不斷增長、增長、再增長。事情就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因此,超脫、體驗自我──純淨意識──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音樂 MUSIC 我在拍《象人》(The Elephant Man)的時候,有一天在廣播上聽到巴伯(Samuel Barber )的〈弦樂慢板〉(Adagio for Strings)。我愛上這首曲子,想把它用到最後一場戲。我請製作人強納森.桑格(Jonathan Sanger)去找。他買了九張不同的版本。我都聽了之後說道:「不對,這跟我聽到的完全兩樣。」九張全都不對。於是他又出去再買幾張。最後,我聽到普烈文(Andre Previn)的版本,我說:「就是這個。」當然,它演奏的音符跟其他版本是一樣的,差別在於他演奏的「方式」。 音樂必須與畫面相結合,並有所增益。你不能就這麼隨便丟個東西進去,以為這樣就行得通,就算是你最喜歡的音樂也不行。那首曲子可能跟那場戲一點關聯沒有。兩者彼此結合時,你能感覺得到的。東西會跳起來;一種「整體比個體之總合來得大」的事情會發生。 ●直覺 INTUITION 藉由知曉全知之事而知之。 《奧義書》 生命充滿了抽象,我們唯一能加以理解的方法,就是透過直覺。直覺就是看見解決之道──看見它、認知它。情感與理智攜手前行。這對電影工作者來說至為重要。 你如何讓事情感覺起來對味?這些工具每個人都有:攝影機、影帶、這個世界,還有演員。但是如何把這幾個放在一起,方式各有不同。直覺就是在此切入。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透過靜坐、潛入自我,直覺會更敏銳、更廣延。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一片意識的汪洋,各種解決之道盡匯於此。你潛入那片汪洋、那片意識之時,你便將生氣注入其中了。 你並不是為了找尋特定的解決方法而潛入其中,而是為了活化這片意識汪洋。你的直覺開始滋長,然後,你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你知道什麼時候不對勁,也知道如何把事情弄對。這種能力會日漸發展,事情進行得也會更順利。 ●排戲 REHEARSAL 排戲的時候,從哪裡開始並不重要。你把演員湊在一起,然後只要挑一場在你心目中足以界定角色特性的戲。你開始排戲,不管進行到哪裡,就先這樣。情況可能有點凌亂。 然後你跟他們談。這些談話聽起來往往言不及義。但對我來說、以及對於我的談話對象來說,確實有其意義。你可以感覺到它有意義。所以等到下次排戲的時候,也許會更接近一點。然後下次又更接近一點。 排戲的時候會有很多交談,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說很多話,有時說些奇怪而愚蠢的字眼。但是你與某些男、女演員發展出小小的密碼。比方說,對我來說,「多一點風」代表「多點神秘感」。這是件怪事。但是慢慢地,你只要動一動手或是說某個字,就會有個人說:「啊、啊,好。」而演員在剛開始排戲沒多久就會跟上,然後盡情發揮。他們的才華都能步上正軌。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跟你共事的人身上。大家說到「排戲」的時候,通常只是指演員而已。但是每個部門、每個工作人員都在排戲。這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攜手合作,朝著相同的方向──由想法指引出來的方向──一同前進。 舉個例子來說,管道具的人可能會找來一堆道具,但是全都不對,但是你說幾件事,然後他說:「噢,好。」然後他再回來,這次更接近你要的。然後你再說幾句,他再回來,這次他把東西全都找對了。這關乎交談、動作與反應。 拍電影就跟各部門做事一樣,因為整部電影要是都能統合在一起,那麼每個元素都至關重要。它的過程都是類似的。你開始著手排戲,無論事情有多麼遙不可及。開始就是了。而你可能會說:「老天爺──我們還差得遠呢。」(當然了,你只能在心裡說!)然後你開始溝通、排戲。然後事情開始愈來愈接近、愈來愈接近。這種事情有點抽象,但每個人都往那裡去。每個人的燈泡在某個時刻都會亮起來。然後他們會說:「我想我明白了。」然後你再排一次。但是你不想揠苗助長,所以你在開拍之前都先不去管它。 你永遠思考著最初的想法──氛圍、角色。透過交談、排練、交談、排練,它很快就會出現。一旦大家都抓到你的意思,他們就能跟你一起往下發揮,他們隨著初念中的東西一同流動。事情就是這麼進行。
  • 成长1+1

    作者:王可

  • 失控的正向思考

    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芭芭拉.艾倫瑞克繼《我在底層的生活》後最新力作! 樂觀本來是一種健康的態度。但近年來由於各類勵志叢書、演講、企業文化的風行,正向思考成為一種新興宗教。熱切的信徒都在自我審查,強迫自己排除負面的念頭。更嚴重的問題是,勵志書不勸人擔心社會經濟現況,反而鼓勵大家去實現物質渴望,因此全民舉債的風氣高居不下。 作者認為,這種思想風氣源美國的新教倫理。上層階級一廂情願地認為,人會貧窮是咎由自取的,是懶惰和其他壞習慣造成的,更甚者,是心裡不願變成有錢人。他們鼓勵青年人領取低薪,說是培養企業精神,正向思考儼然成為企業的打手。不過,近年經濟崩盤,失業率不斷飆升,這些論調已證明是謊言。 作者並不反對探索內在與自我成長,但強調要能面對社會的真實境況,世界上並沒有無盡的財富,貧富不均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問題。世界不會自動變好,我們應該尋找對策、相互幫助。更重要的,幸福不是來自一味寄望於結果,審慎評估風險、務實規劃工作,努力的過程就是最大的收穫。
  • 光與影:路康的建築設計思考

    作者:Louis Isadore Kahn

    ◆六○年代迄今,當代建築最重要的精神導師 ◆影響安藤忠雄,改變世界美學的建築大師 ◆藝術家野口勇口中的「建築師中的哲學家」 ◆1968年經典講稿,在台首度出版 ◆8個雋永提問,看建築詩人如何應答 ◆在經典文字中,發現建築思考之道 當代建築最重要的精神導師 1968年經典講稿,首度在台出版 跨越時空,回到建築的原點。 人活著就是為了表達… 表達恨…表達愛… 表達正直與能力…所有無形的東西。──Louis I. Kahn 路康是一九六○年以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與建築教育家。他的理論和作品,影響無數建築師,包括:安藤忠雄、Norman Foster、Michael Graves等人,也改變了80-90年代的世界建築美學。他與萊特被公認為美國最重要的兩大建築名家,向以哲學思考聞名於世,是藝術家野口勇口中的「建築師哲學家」,聆聽他的講學,他更像是一位詩人,對建築懷抱虔誠之心的神職人員,守護著建築崇高的精神,為功能至上的現代主義,注入豐厚的人文關懷。 本書是他生前最經典的文字。他於創作高峰期的1968年,受邀至萊斯大學講學。從光與影,藝術與創造,今日建築的最大缺失到如何思考一間修道院的建築設計,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分野到建築師學習的三大面向,是對建築空間、建築教育最深刻、精闢的思考。他擅於啟發學生,於書中不斷提問,學校是什麼?圖書館是什麼?街道是什麼?場所是什麼?藉由不斷質疑,使設計觀念回歸問題本質,並透過「預測未來建築」、「如何思考問題」等8個雋永提問,帶領讀者發現建築設計的思考之道。 大師開講 Q&A Q:未來建築的面貌? A:你無法預測未來,因為未來是隨著情勢改變的。 Q:如何思考問題? A:認真尋找事物的本質。 Q:學習的靈感來自何處? A:來自我們的生存之道,感知我們是如何被創造的。 Q:什麼是建築? A:建築是人性化的祈禱所,或人性化的家,必須忠於它們的本質。 Q:造形和設計間的關係? A:形只是一種本質和一種特性。 Q:建築師的天職? A:為建築物賦予本質,每棟建築物都必須為人類的某一項機制服務。 Q:對建築教育的期許? A:要教導人,人是置身在哲學的領域,信仰的領域,其他藝術的領域。 Q: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建築教育家? A:老師不只是知道事情的人,還要能夠感受事物,可以靠了解一片草葉而通曉整個宇宙法則。
  • Outlier

    作者:Walter Hildebrandt

  • 異數

    作者:Malcolm Gladwell

    ◎聯合推薦 商業周刊副社長兼總編輯/王文靜 AVEDA 創辦人/朱平 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朱學恆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孫中興 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徐光宇 電視節目主持人 陳文茜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藹玲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 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劉威麟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美國最具影響力暢銷作家葛拉威爾,繼《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 再創話題旋風,本書甫上市即攻占全美最重要媒體書榜第一名! 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 天賦、家世、學歷、努力還不夠,之所以超群成為「異數」,還牽涉周遭的人和環境。 能不能成為運動明星,要看你幾月出生;數學好不好,要看祖先是不是種稻。 作者引用大量統計科學辯證,大開我們的視野,重新發現「出身」的意義: 誰能成功,多少人能成功,要看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想想看,他們的成功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加拿大曲棍球代表隊的明星隊伍,40%的球員都是在1月到3月間出生。 披頭四成名前,從1960年到62年,共去了5趟德國漢堡,在一家脫衣舞夜總會,連續開唱270個晚上的搖滾流水席。 1968年,比爾‧蓋茲13歲,他是當時全世界唯一能夠無限使用最先進電腦分時系統的孩子,此後,他連寫了7年的電腦程式。 紐約最頂尖的律師,他們有幾個共同點:早期歐洲移民後代、生於1930年代的猶太人、父母都是成衣工廠的工人。 根據國際測驗的比較研究,日韓港星與台灣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亞洲人天生具有數學優勢,他們的祖先都種稻。 你從未真正看清楚屬於你的成功! 葛拉威爾說:不是最聰明的人就可以成功,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也不能保證; 要成功,除了必須有把握「機會」的智慧、善用特有的「文化」遺澤; 必要時,還得脫離部分的身分,擺脫傳統的束縛。
  • 尘暴

    作者:[美] 唐纳德·沃斯特

    “生态与人”译丛。 历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是在南部大平原上长大的。他的这部关于1929-1939年间的毁灭性时代的纪录,既是一部大平原的通史,也是对两个特殊的尘暴地区——俄克拉何马州的锡马龙县和堪萨斯州的哈斯克尔县的集中研究。沃斯特说明了造成了大萧条的同一个社会如何酿就了尘暴,而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又如何未能捕捉住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他还特别注意探讨前面提到的那些情况今日依然存在,以及它们是否有可能再次带来甚至更为严重的危机。《尘暴》表明,从一种生态的角度可以对我们的历史,以至我们的未来做出怎样的解释。
  • 看不见的花园

    作者:(美)彼得·沃克,梅拉妮·西莫

    《看不见的花园——探寻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是一部关于在1925~1975年之间曾为美国景观学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一些个人和公司发展历程的著作。在那个时期,美国兴起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景观设计体系,该设计体系将体现永恒价值观的社会思想与园林景观和花园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现代美学思想。在作者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既有未建成的设计方案,也有实际的花园作品,范围从小型的私家花园、到游戏场和公司总部花园。书中讨论的项目,既有现代景观中的经典作品,也有鲜为人知、但实际上却应该拥有同那些经典作品相同地位的作品。因此《看不见的花园——探寻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成为美国景观学在战后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为争取行业地位和为追求现代审美理想所做出的文化贡献的一种记载——这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这些姊妹学科的历史、目标和发展进程有着明显的不同。《看不见的花园——探寻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为西方园林景观方面的经典理论读物,其内容丰富,富有深度,它将为我国建筑师及建筑系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该书适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
  • 柬埔寨

    作者:Joel Brinkley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布林克里震撼人心力作 繼北韓之後,另一個你應該認識、卻從未深入了解的國家 吳哥窟,充滿神祕的文化韻味,迷人而富有情調 事實上,柬埔寨像是被施了魔咒的苦難國度 上千萬人民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早已失去掙扎的氣力…… 1970年代,赤柬統治柬埔寨,屠殺200萬人民,等同四分之一人口 1990年代,聯合國接管柬埔寨,各國捐贈巨款,卻進了政府官員口袋 喬‧布林克里的《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點明了柬埔寨的真實面貌,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閱讀這本書,我們得以了解一個國家何以走上歧途,成為現在的樣貌; 歷史又是如何埋下遠因與近果,使其人民沉默迎向苦難,喊不出求救的聲音。 柬埔寨在盜賊統治之下,官富民窮、貪汙腐敗,黑暗勢力籠罩全國, 半數人民患有創傷後症候群,出現極端暴力行為,並直接影響下一代, 潑酸、強暴、毆妻、虐殺等駭人案件,每天在社會各個角落例行上演。 在這裡,金錢比人命重要,只要有利可圖,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上學、考試、看病、打官司、運送貨物等,全都要支付賄金, 沒有錢,一律免談;付了錢,一切合法。 政府砍伐林木、販賣人口、侵占醫療資源、強奪土地,人民生計飽受威脅; 40%的兒童嚴重營養不良、80%的人民過著與千年前無異的原始生活, 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國家,百姓卻也無力發出怒吼…… 微笑的吳哥窟眾神 與 受苦的柬埔寨人民 你給我天堂,也給我地獄 天堂與地獄,原來在這個地方,沒有差別! 血淚交織 真實存在的悲慘世界 不可思議 令人震撼、憤怒又心碎…… 吳哥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湧入數十萬各國觀光客;然而吳哥窟所在的國度柬埔寨,卻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貪汙政府與貧窮人民。離開觀光景點,全國大多數土地低度開發,鄉間居民生活水準低落,無法享有道路、自來水、電力、學校、醫院等現代國家最底線的基礎設施。 在一片貧瘠景象的同時,柬埔寨卻年年接受數億美金外援,大大小小非政府組織都在首都金邊設有辦公室。有了這些錢、這些援助人員的努力,為什麼柬埔寨人的日常生活還是不見重大改善?答案是政治與金錢掛勾,掌權者以常人想像不到的方式,拿走原應屬於全國人民的大部分資源──是大部分,而不是一小部分。 作者布林克里曾赴柬埔寨撰寫赤柬下台後的報導,30年後,他回到柬埔寨,發現柬埔寨人民依舊是世界上最飽受摧殘、虐待的一群人。政府貪贓腐敗,人們身陷其中深深受苦,不賄賂政府,甚至連最基本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都無法享有。多數柬埔寨人生活落後,與千年前無異;而政府官員轉手塞入自己口袋的公款,金額高到難以置信。同時,經歷赤柬時代得以倖存者中,半數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至今仍受折磨──且這份苦痛已傳到下一代,使整個國家偏向黑暗的負面人格。 布林克里以《紐約時報》資深記者經驗,訪談多方決策要角,包括柬埔寨政治人物和企業家、美國大使和參議員、非政府組織派駐當地工作者,以及身處苦難現場的柬埔寨人民,並爬梳大量新聞報導和調查報告資料,寫就20萬字著作,分別以17章詳述柬埔寨經濟掛勾、政治操弄、土地掠奪與開發、非法砍伐森林、醫療與教育貧乏收賄等各個面向。本書筆法引人入勝,描寫出柬埔寨領導人存心造成的國家管理不善;作者運用豐富且深入的報導,勾勒出柬埔寨的真實面貌。包括生存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民,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資深記者 陳柔縉/專文推薦 深具批判力與解析力,並充滿了如小說般的片段。哀傷處,更加活生生;驚悚處,更加血淋淋。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柬埔寨名列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至少30%的柬埔寨人只靠不到一美元度過一日,約40%的兒童因為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除了證實人民蒙受苦難的數據以外,《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徹底讓讀者認識到富裕國家在這場災難中扮演的角色。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閱讀本書令你憤怒,也令你黯然神傷。布林克里提出強而有力的資料佐證,不帶過度詮釋,多有犀利辛辣的軼聞。他嚴格監督,不對誰手下留情。柬埔寨官員從貪汙腐敗、邪惡到病態的人都有;局外人和捐贈團體要不是漠不關心,就是天真過頭或淪為共謀──有一種是漫無目標、未善盡責任,另一種則是心照不宣。貪汙官員繼承赤柬惡行,為了利益虐殺人民。柬埔寨人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被動消極且逆來順受,幾乎要被世人所遺忘。布林克里以發自內心深處的同情與憤怒,再一次給了我們見證。 ──前美國駐中國大使暨外交關係理事會主席,洛德(Winston Lord)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一書歷經多個月的田野調查以及數百次訪談,沉著剖析今日柬埔寨權位和貪汙的運作方式,令人聞之心傷。布林克里從未忘記要站在受害者的角度,這本書尖銳深刻、發自真誠且具有說服力。 ──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榮譽教授,錢德勒(David Chandler) 發人深省……布林克里1980年採訪柬埔寨難民的報導,贏得了普立茲新聞獎。他訪問握有權勢的國家要角與外交人員,談及政治、法庭審判、醫療、土地開發、森林與學校教育,剖開柬埔寨的底層,將細節一一梳理成扣人心弦的論證。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布林克里裁剪出清晰脈絡,描述這個名列世界上最為殘酷貧窮、亟待外界伸出援手的國家,其領導人自私自利、令人困惑的政治,以及充滿暴力的社會生活。 ──《外交期刊》(Foreign Affairs) 引人入勝……一個關於欺騙與貪汙,發人深省的故事,文句敘述別具動人風采。 ──《美國利益雜誌》(The American Interest) 布林克里以新進年輕記者之姿,在1980年憑著柬埔寨難民危機的報導贏得一座普立茲新聞獎。三十年後重返舊地,如今身為史丹佛大學新聞學教授的布林克里,慎選鑽研主題……極佳地展現洪森行政體系已釀成許多柬埔寨人的災難。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一本精采且富有文學性的報導文學作品。 ──《出版人週報》(Publisher’s Weekly) 關於柬埔寨的絕佳敘述,描寫其根源於歷史的貧窮,因越戰更加惡化,至今顯然如故。 ──《柯克斯書評》(Kirkus) 令人心碎卻至關緊要的現況報導,此地人民理應獲得更好的生活。 ──《書單》(Booklist) 覺醒才能終止詛咒/陳柔縉 這個國家的人不喜歡孔雀,千萬不要去那裡開工廠、做生意,設計個有孔雀的商標。 這個國家的人民多信仰佛教,所以,他們不喜歡大聲講話,爽朗的哈哈大笑到那裡會變得有點不太禮貌。 入了這個國境,看見無邪的可愛兒童,也別想摸他們的頭,否則就犯禁忌了。 這個國家有世界遺產,十二世紀留下的吳哥窟,巨大的岩石完美堆積,沒有一根釘子,任何人站在那裡,都要為七、八百年前王朝的能力和鼎盛,發出讚嘆。 以上是讀一般介紹柬埔寨的書,會得到的親切資訊,像從旅遊中心拿到的旅遊導覽一樣,總是有最漂亮的風景和最親切的國民笑顏。這類書會說,柬埔寨的政治體制是王國,已逝的老國王西哈努克「功勳卓著」,娶了法國和柬埔寨的混血美女,他「多才多藝」,喜歡體育、藝術,會創作歌曲;又會說,首相才握有實權,是真正的國家領導人,現任首相洪森在位快三十年,「愛讀書,鑽研理論」。 但是,這本《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不講這些味道偏甜的民俗風土,也不用社交辭藻去吹捧政治人物,反而形容洪森「沒受過什麼教育,既聰明又殘忍」,是「一位狡猾的前赤柬師長」。筆下對老國王西哈努克也不客氣,指他「喜歡在痛罵貪汙者的同時,過著難以想像的奢靡生活,而他的財富來源一直是個謎。」並引用九○年代美國國務卿貝克的助理親眼所睹,早上十點,僕役為西哈努克國王遞上香檳,「他彎腰倒了一杯給狗喝,行為跟路易十六沒有兩樣。」 作者布林克里是美國知名的國際記者,三十幾年前曾赴柬埔寨,揭露赤色高棉大屠殺後難民的苦境,獲得普立茲國際報導獎。相隔快三十年,他再度深入柬埔寨,花了兩年的時間,採訪了兩百多位國際組織派駐柬埔寨的外國人、柬埔寨官員和民眾。資深記者功力非凡,全書不似平板資料彙整的國情報告,而是深具批判力與解析力,並充滿了如小說般的片段。哀傷處,更加活生生;驚悚處,更加血淋淋。 一九五三年結束法國的殖民統治後,柬埔寨至今經過幾個戲劇般轉換的階段,以統治者來大略區分,先是老國王西哈努克,而後是龍諾將軍、紅色高棉的波布、韓桑林,到今天的洪森,他們背後各有不同的國家支持,包括中國、美國和越南;柬埔寨猶如虛弱的掌中布偶,其間的換手,無不經由無止盡的戰鬥、燒殺與政變,近代柬埔寨人民的苦難可想而知。波布掌控的三年半,更有兩百萬人遭到屠殺,等於每四個國民就有一個被殺,結果,柬埔寨損失了八○%的老師和九五%的醫生。近代國家中,再沒有比柬埔寨更悲慘的了。 一九九三年,聯合國出馬了,給了柬埔寨民主選舉的制度,一切似乎要步上康莊大道,然而,民主空殼裡頭,卻包裹著暴力和獨裁,每次大選都有人要死於暗槍。作者多次提到一個典型的場景,兩個騎摩托車的人,戴著黑色頭盔安全帽,拿著槍,殺了揭弊的記者或反對黨的幹部。而國際懷著救贖心理的捐款,也往往提供貪汙溫床更滋養的肥料而已。柬埔寨人民仍在黑暗深淵裡。 一九九七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的第二年,金邊一場反政府的集會,被丟了幾枚手榴彈,有孩童的臉瞬間炸開,大人被炸成兩半。在場有一位美國共和黨的人也受傷了,聯邦調查局探員飛去追查。多人指證丟手榴彈的人從現場政府警衛隊伍中出來,又被開道掩飾躲回去。聯邦探員追到最後,跟現場指揮的少校對質。探員問少校當時人在何處,少校否認他在隊伍中,探員拿出照片,少校啞口無言,只剩忿怒,突然,房門開了,一列警衛隊轟然衝進來,一陣亂聲,他們身上全掛著手榴彈、機關槍、突擊步槍,護在少校的身後。 作者除了訪問聯邦幹員,得到如電影般的駭人情節,也到農村訪問老百姓,追查社會結構的弊病。有人幫軍官盜捕保育類動物穿山甲謀利,路上穿山甲抓破袋子逃走,軍官火大,找來爪牙把這個人淋了汽油、點了火。嚴重燒傷的男人被轉送進大醫院,醫生告訴家屬傷口需要清創,必須付醫生一百美金,傍晚又加到一百五十,男人的太太哭出來,說她沒錢,醫生說,那不必清傷口了,邊說邊脫掉手套,然後走人。家屬再沒看過這位醫生,他們把痛到哭不停的男人包起來帶回家,第二天他就離開人間了。 這本書講了很多悲哀的故事,解析近一、二十年來柬埔寨的政治暴力、司法黑暗、官商勾結、強奪人民土地,看醫生,被索紅包,連小孩子上學,老師也天天跟小學生要「贊助費」。 近代亞洲國家多被列強侵略殖民過,但也為千百年停滯的農鄉狀況注入現代文明的契機,最可貴的是帶來新式教育。明治初期,日本馬上覺悟,拚命學習西方,大興基礎教育。過了三十年,日本統治台灣,也鼓勵孩童入學。太多台灣學生都因為日本老師不厭其煩,再三到家裡勸說父母,才能受教育。第一代學生當上醫生和老師,扭轉身分地位和財富後,台灣人慢慢瞭解教育的價值。二○年代掀起的爭權抗日行動,也來自這樣的知識基礎。 日本給台灣人一個金字塔式的教育結構,文盲大幅下降,英國給殖民地印度的就不同了,反金字塔式,設很多大學,看似漂亮,卻只是培育了菁英階層。法國對於柬埔寨,則更糟糕了,如本書所說,一九三○年代,法國人才創辦第一批高中和初中,而且全數集中在金邊,「法國占領者對於為了更好的柬埔寨社會而教育下一代並不感興趣」。到今天,柬埔寨也未施行義務教育。 這個國家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讓人嘆息,簡直不知道從哪一點救起,國家才能走上正常成長的路。 近一、兩年,財經新聞總把柬埔寨捧成投資致富的新天堂,但柬國裡,誰賺走了錢?中國元朝的周達觀在十三世紀末出使到柬埔寨,他看到人們以竹蓆為牆,棕櫚葉為屋頂,在戶外升火,用瓦鍋煮食,「就地埋三石為竈」,本書作者所見仍然一樣,千年真真如一長夜。柬埔寨政經社結構性的問題還待時機解決。 受苦的柬埔寨,必須人民先受教育,因教育而能覺醒,擺脫對外國的依賴心,自己推翻獨裁,才有可能從惡性循環的漩渦爬出來。去年夏天的選舉作弊,引發強烈抗議,年底並有工人大規模示威,逼迫當權者略有讓步,取消集會禁令。祈禱這不是一次性的火花,有一天,柬埔寨的人民終於掌握住了自己的命運。
  • 美法革命比较

    作者:[德]弗雷德里希·根茨

    弗雷德里希·根茨首次驳斥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遵循同样原则的说法。他从各种角度展示了两大事件产生、发展和结束的根本性差异,证明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目的。根茨用四个衡量标准——合法性的来源、举措的特征、目标的性质、抵抗的程度对作为政治行动和历史事件的两场革命进行研究和评判。 根茨不仅批评了法国革命的起源和历史表现,而且批评了其核心政治理念。他认为,天赋和不可让渡的人权宣言、人民主权的概念在美国革命中是浮华的修辞,而在法国革命中是幻觉和错误。法国革命从美国革命中接受了这两种理念,但它们在法国革命中造成了严重谬误、政治灾难和人类苦难。
  • 冬之夢

    作者:史考特.費茲傑羅

    所有生命都是個邁向崩潰的過程。」 「在靈魂真正黝暗的深夜,時時刻刻都是凌晨三點,日復一日。」 本書收錄五篇費茲傑羅的經典傑作,包含四篇小說及一篇三段式散文。 〈冬之夢〉 翩然降臨的美女成了少年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夢,那夢時遠時近,卻終將如雪水般消逝。其中可見代表作《大亨小傳》的原型,道盡所有關於愛的執迷與虛幻。 〈班傑明.巴頓奇妙的一生〉 如果人的一生是從老到幼逆向而行,會是甚麼樣子?靈感來自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如果我們能夠從八十歲出生,逐漸接近十八歲,人生一定更美好。」費茲傑羅以此發想寫就,卻發現在時間無情的洪流之下,逆向而行的孤寂無奈。比電影更殘酷揪心的原作。 〈殘火〉 金童玉女般的作家與女演員結婚,幸福美滿的生活羨煞所有人,但無情的命運就在轉角處,等著改寫所有幸福的定義。費茲傑羅將自己對幸福的想像與對現實的無奈都投射其中,造就這篇既甜美又傷神的小說,也具體呈現費茲傑羅內在分合對立的矛盾性格。 〈最後的吻〉 剛嶄露頭角的製片人結識帶著明星夢跨洋而來的英國女孩,為她帶著悲劇氣息的美所吸引,卻只能見著她在殘酷的好萊塢中逐漸沉淪,隨著無數青春一同葬送於無形。 〈崩潰〉 費茲傑羅晚年面對憂鬱摧殘,最深刻的自剖。分三個月在Esquire雜誌刊出,隨即引來藝文圈眾多撻伐,懦夫、曝露狂、道德敗壞等批評如潮而至。文章刊出後四年費茲傑羅猝逝,如今卻因真誠展現了偉大文學心靈的幽暗掙扎,顯得深刻動人。 本書特色: ☆ 最好的朋友,最強的對手!費茲傑羅、海明威,跨越時空再度交鋒! ☆《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VS《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破天荒跨出版社合作,一人出版與逗點文創攜手帶您重回《午夜巴黎》中繽紛絢爛的黃金年代。 亦敵亦友的海明威與費茲傑羅於新世紀再一次針鋒相對。費茲傑羅華麗而耽溺,一輩子沉迷於酒精與虛浮的夢;海明威陽剛而簡練,一輩子追求冒險與真實的痛。兩大巨人如彗星般撞擊出文學中所有關於愛情、酒精、戰爭、簡潔、華麗、幻滅、死亡等醉人的魔力。
  • 漫長的告別

    作者:瑞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

    故事從加州的一處酒店開場,私家偵探馬羅遇到了爛醉如泥的藍諾士—一個穿著得體、蒼白有禮但臉上有疤的男子,接下來他們將開始一段短暫卻要命的友誼,這段已經被視為偵探小說史上經典的動人友情將會為馬羅帶來難以探測的危機,他將會捲入一段不名譽的婚姻、一場牢獄之災、牽扯出一場讓馬羅動心的感情,以及一位懷才不遇的作家。 本書特色 首次登台:《漫長的告別》中文繁體正式授權版。超值獨家收錄::2007年村上春樹為自己新譯的日版《漫長的告別》所寫譯後記<準經典小說《漫長的告別》>。 這部作品1953年出版,問世至今45年,1973年勞伯.阿特曼曾擔任導演將其搬上大銀幕。 舊金山有家推理專門書店,老版是推理迷,他書店中央擺了張桌子,專門陳列最近的暢銷書或好書,不過有一疊書從來沒有下架過,那就是《漫長的告別》,那疊書的下面夾著一張手寫紙,上面寫著”Best book in the store.” 明年是錢德勒逝世50周年,為了向大師再致敬,時報選擇《漫長的告別》做為重新推出錢德勒譯本的第一砲,一來是因為錢德勒書迷也是時報重量級作家村上春樹在去年推出了新譯本,二來《漫長的告別》是錢德勒最具野心也是最受文學界重視的一本作品,當然無論是哪一本錢德勒都值得編輯們的努力,因為光是因為他給了我們馬羅,就足以讓我們永遠記得他。 獲獎記錄 瑞蒙 錢德勒獲MWA(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票選為「150年來最出色推理小說家」第一名。
  • 紙片少女

    作者:洛莉·荷思·安德森,Laurie Hal

    我拿出口袋裡的刀子,輕輕地在手掌上劃下,一點點而已。 「我發誓要當全校最瘦的女生,比妳還瘦。」 血液聚在我的手心時,凱西的眼睛瞪得斗大。她抓起刀子,也劃了自己的掌心。 「我賭我會比妳瘦。」 「不,不要打賭,讓我們一起變成最瘦的女生。」 莉亞與凱西是最要好的朋友,她們知道自己永遠無法成為全校最美麗或是最聰明的女孩,那麼便約定要成為全校最瘦的女孩,於是展開了節食比賽,規定每天只能攝取500卡路里。 全麥麵包(96),柳橙(75),鬆餅(180) 這一場比賽卻讓兩人漸行漸遠,她們再也不是朋友,直到莉亞錯過了凱西的三十三通電話,直到凱西孤單地在汽車旅館裡死去…… 儘管莉亞成為比賽的獲勝者,卻已經無法退出這場比賽…… 暢銷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以生動的文筆,描述這兩個將自己封閉在脆弱軀體之中的女孩,如何尋找讓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美國華盛頓郵報2010年最受12-18歲青少年喜愛的小說第十名。
  • 人體交易

    作者:Scott Carney

    ★中譯首本人體交易秘辛紀實 ★媒體雜誌書評一致推薦 ★讓人震驚的人體與人體器官販售真相 ★收錄超過20張作者在訪探時所拍攝的真實照片 這份深入的報告書引領讀者踏上驚異之旅, 進入毛骨悚然的全球化黑社會, 一探器官、人骨、活人買賣的人體市場。 不要再說什麼叢林深處的食人族了, 當今的人類對人肉的欲望程度才是史上最高的。 我們需要大量的人體原料,提供屍體給醫學院,讓那些未來的準醫生們能夠充分認識人體解剖學;領養機構把第三世界的數千名兒童送到第一世界,填補美國家庭單位裡的斷裂;製藥公司需要活人來測試下一代的超級藥物;美容產業每年要處理數百萬磅的人類頭髮,以因應消費者對新髮型永不休止的渴望。 這是一本作者闡述自己走訪最黑暗的全球人體市場的旅程,揭露市場上每樁血淋淋交易的殘忍真相。在這裡,你可以兜售自己身體的每個器官,也可以買到任何一個你需要的身體部位。穿梭在此市集的往來者,不是器官掮客、人骨竊盜者、血牛、販賣孩子的人口販子,就是身體有殘缺或是年邁老者的賣家。他們在吵雜市集上叫賣一顆腎臟的價錢,甚至也租賃一個女人的子宮。 調查記者史考特.卡尼耗時五年,現場追蹤獲利高且祕而不宣的人體以及人體部位貿易,此一龐大又隱密的經濟體稱為「人體市場」。他揭露出各種人體交易,有駭人聽聞的,也有荒謬至極的,例如:人稱「腎臟村」的印度村莊,之所以有此一稱號,是因為多數村民都為了錢賣掉自己的腎臟;肆無忌憚的盜墓人從墓園、太平間、火葬用的木柴堆裡偷竊人骨,製成西方醫學院與實驗室的解剖示範用骨骸;某座古老的寺廟將虔誠信徒的頭髮賣給美國的假髮製造商,年收入高達六百萬美元。 《人體交易》揭露了此一產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地下貿易在歷史上的興衰和復興,並描繪早期的醫療研究和現代大學,赤貧的歐亞村落和高科技的西方實驗室,盜屍人和代理孕母,人骨販子和賣身體部位維生的窮人。雖然地方上和國際上的執法人員均嚴格取締人體交易,但是科學的進步卻造成市場上對人體組織--韌帶、腎臟,甚至是租賃子宮--的需求日益增長,讓人少有餘裕去思量血肉貿易固有的道德難題。 本書共分為十個章節,分別探討:人骨交易、腎臟買賣、販嬰、卵子販售、子宮租賃、賣血、人體臨床實驗、長生不老解藥幹細胞、人髮捐贈。 《人體交易》使讀者得以窺見種種不忍卒睹卻發人深省的景況,令人大開眼界的離奇怪誕現象,並了解此一鮮為人知的全球人體產業,及其對人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 十一種孤獨

    作者:理查.葉慈

    知名作家威廉.斯蒂隆(William Styron)、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安‧貝娣(Ann Beattie)與羅勃.史東(Robert Stone),都對他無可挑剔的散文充滿欽佩之意——理查.葉慈在他最著名的作品《真愛旅程》出版後隔年(1962),推出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11種孤獨》:以冷峻的筆觸,葉慈寫下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十一種孤獨的人生,尋常人的孤獨、不如意、失落與絕望。本書最常拿來與詹姆士.喬伊斯的《都柏林人》相比較,只因為他的故事全部都發生在紐約,一如都柏林之於喬伊斯,並在當時的小說家圈子中蔚為風潮;稍後《紐約時報》曾讚美道:「這些為保住小小的尊嚴——更多的是——屈辱的角色,簡直像是從皇后區肥厚的電話簿裡隨機挑選出來的。」 〈傑克南瓜燈博士〉描述的一個住在寄養家庭、剛轉學過來的小三男孩,第一天上學的時候「女生認定他不怎麼體面而轉過頭」,「下課後男孩們想到他也只為了確定什麼都不讓他參加」;儘管級任的女老師想盡辦法幫他融入其他同學,卻意外地幫了倒忙,最後連兩人之間微妙的情誼都失去。 〈美滿幸福〉一開始是隔天即將結婚的男女,女孩從辦公室眾人的祝福中脫身回家,對於即將轉變的身分繼憧憬又不安,期待晚上與未婚夫的見面能安定自己的心情;男孩離開辦公室後,對於即將失去的自由突然失落起來,而意外的單身歡送派對令他匆匆離開了自己的未婚妻,絲毫沒發現女孩疲憊的語氣及表情。 〈愛找苦頭吃的人〉華特‧韓德森九歲的時候,有好一陣子覺得倒下去死掉是全世界最浪漫的事;25年後的這一天,他被炒魷魚了,他發現「讓事情發生並溫文儒雅地接受,可說就是他的生活模式。不可否認,有風度的輸家這種角色,向來深深吸引著他。」在一天結束、回到家裡,當妻子問起他的工作是否出了什麼問題,他優雅地倒進沙發,對著妻子說:「我中槍了。」 〈建築工人〉是一個22歲已婚、以海明威為未來典範的作家,遇上了一個徵寫手的計程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的童年玩伴如今是知名影星,小學老師如今是鼎鼎大名的心理學家,兩人都鼓勵他出一本自傳描述他精采的人生;作家為求糊口,幫計程車司機蓋出一篇又一篇空中閣樓,然而包括作家自己、計程車司機、演員及心理學家的現實生活,卻開始緩慢地崩塌…… 曼哈頓的城市生活中十一種孤獨人生,葉慈筆下的每一個小人物,都曾在一瞬間擁有自己的尊嚴,擁有一個可能能了解他們、貼近他們當下的朋友/愛人/長輩,卻在一個平凡的轉折點上,那個對象或那個瞬間轉了個方向、飄然遠離,留下意料之外的孤獨與難堪——儘管在一個偌大的城市、身旁有那麼多人圍繞,孤獨卻依然不可避免,葉慈寫出的不僅僅是那個年代的孤獨,也是我們的。
  • 我喜歡你

    作者:沃博/文,齊華絲特/圖

    華人的文化,總是比較含蓄,不若西方的人那麼善於直接表達心中對人的好惡。《我喜歡你》這本書引領我們進入人與人之間與隔閡的喜悅關係,而文中不斷的重複「我喜歡你」,讓人在讀完它之後,不知不覺的體認到人與人之間各種相互喜歡的情與境。 這本書引領我們進入人與人之間無隔閡的喜悅關係,而文中不斷的重複著「我喜歡你」,讓人在讀完它之後,不知不覺的體認到人與人之間各種相互喜歡的情與境。它彰顯了人間最基本、普遍的感情,及對這些情境的敏銳觀察;而且這本小書在圖、文的配合上,其互補的作用幾乎是完美的。這是一本羅密歐會送給茱麗葉,查理‧布朗會送給史努比的書;而你,可以把這本書送給你喜歡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