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自然科学

  •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

    作者:[葡] 安娜·佩戈 伊莎贝尔·米尼奥丝·马丁斯 著 / [葡] 贝尔纳多·P.卡瓦略 绘

    海洋告急!塑料正在杀死一切!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

    美国科学教育者协会年度杰出科学类童书。

    海洋保护工作者的真实故事。

    ◎ 编辑推荐

    ☆ 备受认可的环保题材佳作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

    美国科学教育者协会年度杰出科学类童书

    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

    美国初中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 海洋生物学家与葡萄牙金牌插画师联手,讲述海洋触目惊心的现状

    塑料威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的 生存, 清除它刻不容缓!

    每年约有 800 万吨塑料流入海洋!这相当于每小时往海里倾倒约 1000 吨塑料, 也就是差不多每分钟倾倒一卡车塑料。有数据显示,到2050 年,若以重量计,海里的塑料将会比鱼还多!

    我们呼吸的氧气有一半以上都是海洋里的微藻产生的!如果海洋中充满塑料和其他污染物,微藻就会迅速消失。

    微塑料在生物体中累积超过一定限度,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引起发育、生殖等方面的病变。微塑料最终会因食物链而进入人体。

    ☆ 以研究入侵物种的视角来揭示海洋塑料污染的严峻现实

    塑料某种程度上来说,绝对算是一种怪兽。它们增长很快,破坏性极强,降解得非常缓慢,可能要好几个世纪才会完全消失。

    从入侵物种的视角来研究海洋垃圾,可以引导我们仔细观察塑料,研究它在地球上的生产流通情况和海洋中的扩散路径。同时它为去海滩捡垃圾赋予新的意义——像生物学家那样,全副武装去海边进行“实地考察”,认识庞大的塑料家族成员。

    一些塑料物种的溯源故事,是整个环保行动中为数不多让人轻松的时刻。但这背后同样让人感受到刺痛——正是那些随意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吞噬海洋生物的生命。

    ☆ 源于海洋生物学家、海洋保护工作者的真实故事

    ◎ 内容简介

    当安娜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经常在海滩上玩,而不是后院。她会在沙滩上长时间散步,观察潮汐,收集化石,享受大自然。但渐渐地,她开始注意到一种新的入侵物种在海岸上变得越来越普遍:塑料。为了提醒人们塑料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安娜成为了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她决定开始收集塑料。甚至给这个新物种起了个名字:Plasticus maritimus。

    ◎ 媒体推荐

    巧妙的……引人入胜的……11岁及以上的读者读完这本书时,可能会感到被说服和鼓舞。美总是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华尔街日报》

    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对“入侵性”塑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警告……对这一科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并明确呼吁采取行动。——《号角》

    精心构思并全面介绍了一个严重的世界问题。——《科克斯书评》

    这本书有漂亮的插图,容易理解的说明和大量的主题相关知识,是一本让读者感到震惊的、关于最具侵略性的人造物种的全面指南。(随着阅读的进行,)我感觉越来越难受,到最后,我下定决心去寻找、减少、消除(海洋垃圾),并希望彻底根除这个问题 ——GeekDad

    安娜·佩戈称“没有必要为了开始‘去塑化’而进行彻底地改变”。这也是本书的全部精神(和优点):提供具体的建议,解决复杂的问题,孩子也可以接触复杂的问题和艰巨的挑战。——安娜·迪亚斯·费雷拉(《观察者》)

    ◎ 获奖记录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图书

    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

    美国初中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2021年美国杰出科学类童书(美国科学教育者协会)

  • 微积分的力量

    作者:【美】史蒂夫·斯托加茨(Steven Strogatz)

    微积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思想成就之一,也是数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微积分,人类就不可能发明电视、微波炉、移动电话、GPS、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孕妇超声检查,也不可能发现冥王星、破解人类基因组、治疗艾滋病,以及弄明白如何把5 000首歌曲装进口袋里。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和发现背后,微积分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围绕曲线之谜、运动之谜和变化之谜,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伽利略、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爱因斯坦、薛定谔等如何用微积分的“钥匙”打开了宇宙奥秘之“锁”?这些谜题的解决方案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在《微积分的力量》书中,应用数学家兼“导游”斯托加茨将用一种“讲故事”和“看展览”的方式为你逐一揭晓答案。“我们不必为了理解微积分的重要性而学习如何做运算,就像我们不必为了享用美食而学习如何做佳肴一样。我将借助图片、隐喻和趣闻逸事等,尝试解释你们需要了解的关于微积分的知识。我也会给你们介绍有史以来颇为精致的一些方程和证明,就像我们在参观画展的时候不会错过其中的代表作一样。” 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对这门课程退避三舍,但斯托加茨用一种新颖独特和接地气儿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微积分的历史。相信在读完《微积分的力量》后,我们都会对微积分有更加立体生动的认知,就像欣赏名画、名曲那样发现微积分之美。

  • 下吧,北极的雪

    作者:言言

    《下吧,北极的雪》讲述了小海豹菲加出生在北极的冰原上,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却磨难重重,残酷的成长经历让她明白了生存的危机。小海豹菲加用自己的成长历程为读者娓娓道来,展示了海洋生命的优美和因为美好而导致的人类的屠杀,我们看到了人类的贪婪和物欲横流,给海豹以及大自然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灾难。 苍凉广袤的北大西洋冰面上,天寒地冻,3月的阳光洒满了白白的冰面,然而这里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刚刚出生的小海豹,全身雪白,毛茸茸的,有的才刚刚睁开眼睛,有的则已经贪婪的吮吸着妈妈的乳汁,有的在吱吱的叫着,有的……。 突然,宁静被打破了。破冰船的开进,人们的到来,先是,捕鱼船,疯狂的捕捞,大家族的数量越来越少。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菲加随妈妈外出觅食,遭遇偷猎者,猎杀的场面惨烈,手持武器的偷猎者在冰面上对海豹展开攻击,其行为令人发指;盗猎船只对海豹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场面更是惨不忍睹。船上涌出鲜血、尸体,冰面和海水被染成红色。侥幸躲过了猎杀的菲加不得已踏上逃亡的征程。
  • 宇宙的答案云知道

    作者:[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

    自然界里,没什么比云更具多样性和戏剧性,没有什么能像云那样美得雄伟壮观,却转瞬即逝。 云有喜怒哀乐,洒脱随性,千姿百态。如果没有云,天空将只剩光秃秃的湛蓝,无聊而乏味;如果没有云,夕阳西下的景象仅仅是一颗明亮的球消失在地平线之下;如果没有云,人类也将没有任何可饮用的水源……云拥有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作者从小爱看云,他于2004年成立“赏云协会”,并在众所期待下写出这本精彩的书,以云的十大分类为基础,包罗万象,趣味横生,详细介绍风起云涌的科学原理、朵朵白云的趣闻逸事,随手拈来许多云的文学典故及亘古神话,让你看到的不只是“云彩”,更是云背后的科学与趣闻,更是宇宙的秘密。 云是天空的灵魂,它将带你一窥自然的奥妙,解开宇宙的答案。
  • 视觉之旅

    作者:[美] 西奥多·格雷(Theodore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以图片形式讲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的故事。从它们的来源到它们的用途和传奇故事,包罗万象,生动而有趣。《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的最大特色是其赏心悦目插图,它们充满具有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难得一见。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作者theodore gray是一位化学家,更是一位疯狂的元素收藏爱好者。他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有关的各种标本和文物,其收藏可以与任何一个专业的博物馆媲美。《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的所有图片大部分就来源于他的这些收藏。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是theodore gray的一部科普杰作,其写作过程共花费7年时间。《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出版后广受赞誉,仅英文版就在1年多时间里销售了20余万册,同时被翻译成了15种文字。 不论你是否学过化学,《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一定会成为你最难忘的一堂化学课。它将用有史以来的最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
  • 野兽之美

    作者:纳塔莉·安吉尔

    本书是《纽约时报》科普专栏作家纳塔莉·安吉尔的代表作,在美国畅销不衰,已经被翻译成5国文字出版发行。此次插图珍藏本为之配以世界野外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等300幅精美图片,在优美的文字叙述之外,为读者提供更加愉悦的视觉享受,直观地体味大自然生灵的美丽,以及各种野兽奔腾不息的生命本质。   本书涵盖了众多的生物学和哲学命题,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野生动物的性习俗和肤浅的皮毛之美,而是关于大自然和生命的最新总结,为我们揭示出一切生命是怎样受制于DNA的稳秘。
  • 野花

    作者:(英)伯尼(Burnie,D.)

    权威牲的内容、清晰的图片以及系统的编排,使本书成为鉴定、欣赏地中海野花最全面的工具书。书中收录地中海沿岸地区的500多种野花,配有1500多幅精美彩色照片,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各种野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百科全书式的编辑方法 本书对收录的每一种野花均有详缌的论述,色彩绚丽的照片将每种野花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 阅读轻松容易 本书向野花爱好者全面介绍了所收录的每种野花的主要特征和辨别要点,并列出了它们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高度、习性、花期以及它们的学名和俗名。此外,还向入门者提供了简易的鉴别方法和简明白夕名诃解释。
  • 贝壳

    作者:[英] S. 彼得·丹斯 著,马修·沃德

    书中收录全世界500多种贝壳,配有600余幅彩色照片,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各种贝壳的方法。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苔藓册)

    作者:张力,贾渝,毛俐慧

    精选中国南北各地苔藓植物代表种88科186属306种。可供国内大多数省市的自然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作参考。 当您在户外远足时,请带上一枚手执放大镜(放大倍数5~10倍即可,最好自带光源,以便在光线弱的时候使用)、相机(连同三脚架)和一把小的喷壶,再连同这本书,您就可以尝试认识苔藓并欣赏其独特之美了。放大镜可以让您看清苔藓的体态和色泽、叶的排列样式和形状、中肋的有无和长短、孢蒴及蒴帽的形状等特征;三脚架主要用于提高照片的拍摄质量和清晰度;由于苔藓植物是变水性植物,在旱季或者连续天晴时,与湿润状态时相比,体态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时,喷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用喷嘴对准苔藓喷一点点水,等候1分钟左右,奇迹便发生了,了无生气的苔藓便会恢复充满生机的状态,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这时,您便可以观察了。如果照了相片,想确认是什么种类,可以发到“普兰塔”网站(http://www.planta.cn)的“苔藓、地衣和藻类植物学”板块,有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许多热心人士会提供帮助。 苔藓植物的准确鉴定主要依赖显微特征。对大多数的种类而言,单纯依靠野外原色照片,鉴定颇为不易。因此,除了每种均附有至少一张照片外,绝大多数的茎叶体苔类和藓类还提供了叶片和腹叶(具腹叶种类)的形态线条图,便于使用者借助放大镜或解剖镜加以鉴定。(因叶状体苔类和角苔类的外形线条图对于鉴定意义不大,所以本书不提供。)另外,本书的描述尽量避免过多地使用显微特征,而且尽可能标准化,便于使用者对相关种类进行对比。
  • 泡沫

    作者:马克.亚伯拉罕斯

    2001年10月,诺贝尔各种奖项相继颁布,各大媒体均予以报道。人们对那些获奖的科学家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得了大奖,更主要的是他们对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贡献,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和平和进步精神。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帮人也冠冕堂皇地颁布了他们的“诺贝尔奖”,并且美其名曰“搞笑诺贝尔奖”。不过,你可别小看,他们还真不是无名之辈。其中既有活跃在新闻界的著名人士,也有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他们还选定世界著名学府k k哈佛大学作为他们评选和颁发奖项之所。他们的宗旨不是为了“和平和进步”,而是表彰那些取得了“不可或不应再现”的研究成果。 全球各大媒体诸如《泰晤士报》、《自然》、《新科学家》、《科学美国人》等均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新科学家》杂志的杰夫·赫克特在题为“下落椰子研究捷足先登搞笑诺贝尔奖”的文章中认为,“把下落的椰子造成的伤害的危险量化和取得轮子的专利恰恰是2001年搞笑诺贝尔奖公认的两项成就。”而且《新科学家》还为他们“在将于10月4日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冠冕堂皇事件之前就很敏锐地觉察出了两位获奖者”而感到自豪,因为此前他们就对这两项成就进行了报道。 亚伯拉罕斯一帮人创办的搞笑诺贝尔奖影响为什么这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自己的一个宣传阵地,即《泡沫》(AIR)。《泡沫》的全名是《不可思议研究年刊》(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这是一本记录“华而不实的研究和人物”的刊物。它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以至于《自然》、《科学》、《纽约时报》、《时代》以及BBC、ABC、CNN等诸多媒体都对其特别照顾。《联线》杂志说:“《泡沫》是西方文明一个最杰出的贡献。”这个评价已经够高了,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甚至连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利普斯科姆、罗伯茨等人都对《泡沫》说好话。 有感于《泡沫》的影响,同时也为了让更多人真正地了解《泡沫》,明白科学并非都是瓶瓶罐罐,其中充满着荒唐可笑、希奇古怪和异常有趣的事情。亚伯拉罕斯把杂志中的精品结集成书,名为《泡沫——“搞笑诺贝尔奖”面面观》(以下简称《面面观》)。但出乎亚伯拉罕斯意料的是,此书一出就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热点。《科学美国人》总编雷尼兴奋地说“狂热的科学家感到高兴!亚伯拉罕斯在《面面观》中把科学上真实的、不真实的以及真正愚蠢的片段连缀在一起,装作要推进它们,将它们播送出来吓唬乡下人。……创立搞笑诺贝尔奖,对科学界来说,亚伯拉罕斯是有一定功劳的——我相当肯定,他正准备冲破蒙昧的黑夜。”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赫施巴赫揶揄着说:“这本《泡沫》选集不仅机敏地压缩种种靠不住的事情;还很笨拙地把科学精神向上提升!”《财富》杂志资深作家斯蒂普评论说:“从小趣事到大笑料,《面面观》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天才90%出于勤奋,28.4%是戏弄易燃的草坪饰品。” 光看《泡沫》的评论就让人忍俊不禁,而其中内容更是如此。去年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尊敬的文鲜明牧师,给集体婚礼工业带来了效率和稳定增长,根据报告,他在1960年主持了36对新人结婚,1968年是430对,1975年是1800对,1982年是6000对,1992年是30000对,1995年是360000对,而1997年则是36000000对。今年天体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密歇根州罗切斯特希尔斯的因佩布道所的杰克博士和因佩博士发现黑洞实现了成为地狱位置的所有技术要求。 当然,搞笑诺贝尔奖和《泡沫》的成功也引起了国内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科技日报》就曾撰文“‘哈哈哈’搞笑诺贝尔奖闪亮登场”介绍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华读书报》最近也刊文介绍了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得主。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为飨我国读者,特地买进《面面观》一书中文版权,并已于近期推出。相信读者定会惊奇于以前从未读过的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奇书的奇特之处。 搞笑诺贝尔奖从199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经整整10个年头了。他们也取得了“不可或不应再现”的研究成果。明年,不知是否有人提名搞笑诺贝尔奖的主要负责人亚伯拉罕斯当选搞笑诺贝尔奖?我们拭目以待!
  • 生活的数学

    作者:罗浩源

    采取轻松而生活化的手法而编写,内容配合课程却又不受制于课程,务使读者能触类旁通,进而有所启发。我们希望提供从点而线至面的学习进程,多角度,多层次地介绍知识,引领读者反省与讨论问题,启发读者对学科的无尽思考。读者可通过“学习资料库”重新感受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同时享受阅读的喜悦。
  • 论系统工程

    作者:钱学森

    《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的著者是一个群体,因为本书中除有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写成的文章外,还按照钱学森的意愿收入了其他一些人的文章的缘故。《论系统工程(增订本)》编辑时,书中体例是按钱学森意见确定下来的。故本书新世纪版出版时,除对书中文字的差错做更正,并注明各篇的写作时间、出处外,其他的不做改动,以体现原书风貌。
  • 伽利略的手指

    作者:彼得·阿特金斯

    《伽利略的手指》引领着读者踏上非凡的旅途,沿途与当今十个核心科学思想相拥。彼得•阿特金斯在书中写道:“借助伟大的思想——我是指一种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的简单概念,稚嫩的思想的种子。能成长并繁衍为枝繁叶茂的栋梁之材,而思想的蜘蛛,编织硕大的蛛网,网罗解释与阐释之盛宴。”借助优美、智慧的语言以及诲人不倦的精神,阿特金斯带领着读者逐步走向对科学全貌本质的理解:从进化和复杂性的萌芽到宇宙中一切变化之源——熵;从计量的普遍化——能量,到美学的量化——对称性;以及从现实世界的拓展一宇宙学,到事物相互作用的舞台——耐空。
  • 视读混沌学

    作者:扎奥丁.萨德尔

    《视读混沌学》解释了混沌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下——从动物数量的波动到股票市场的起伏——发生作用的。在书中还从现代数学和犒赏学的角度近体诗了混沌和复杂(复杂性是一种新兴的理论,它认为所有的复杂系统都是按照几个简单的原则演变而来的)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一自量子理论出现以来最重要的科学进步——就试图回答这种看起来莫名其妙的问题在似乎可以预测的物理系统中发现的随机性已经发展成了一门新科学它向世人宣布了整个个宇宙比我们想象中的更难以预测。 《视读混沌学》文字浅显易懂,配以妙趣横生的图片,介绍了一种让人惊讶又充满争议的理论,它戏剧性地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同样,也改变了我们对自身在在混乱的宇宙中所处位置的看法。
  • 协同学

    作者:[德] 赫尔曼·哈肯

    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是人类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无论对社会或对个人来说,这个任务所提出的问题日益复杂。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为解决这些问题奠定基础。为此,它们像目前那样仅仅提供许多零星的新成果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各门不同科学之间密切对话。只有它们共同努力,这些复杂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本书担负起了使各种科学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的任务。本书旨在找出能适用于迥然不同的科学领域,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共同原理,激励读者对复杂问题采用新的思想法则去解决,对读者理解复杂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向导和帮助。
  • 生长和形态

    作者:达西·汤普森(D'Arcy Wentwo

    为什么生命和物理现象如此千姿百态?达西·汤普森的这本经典著作关注的正是事物生长的道路和采取的形态。首版于1917年的这本著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从数学和物理学层面分析生命的进程,因为富有诗意的描述而著称。作为一个敏感地关注自然界的魅力和美的伟大的科学家,他讲述了跳蚤和履螺;嫩芽和种籽;蜂巢和雨点;陶工的拇指和蜘蛛的网;肥皂膜和油泡;小卵石在池水中的飞溅。达西·汤普森的著述,被誉为“既是优美的文学又是高深的科学;既是科学论文,又是娓娓道来的散文”,现在可以呈献给更广泛的读者,由当今最伟大的科普工作者作序,解释了本书对于新一代读者的重要价值。
  • 自然科学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数学

    作者:林家翘

    《自然科学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数学》主要讲述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数学问题。重点介绍如何归纳和提出问题,并论述如何求解和分析所得的结果,全书分三大部分:第Ⅰ部分,概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全面介绍应用数学的含义、内容和方法,叙述确定性问题的提法和随机过程及其数学表述,给出了傅里叶分析等常用数学工具;第Ⅱ部分论述解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第Ⅲ部分叙述连续介质场理论。 《自然科学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数学》可供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工程技术、物理学与应用数学研究的有关人员学习参考。
  • 分形艺术

    作者:刘华杰

    本书以优美的笔调简明介绍了分形概念,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尝试分析了分形图形艺术的意义和前景。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详细讲述了制作精美分形的技巧,并给出了大量源程序。作者的用意就是推广普及分形艺术,使更多的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必要的技巧,能够亲手制作出更多更美的图形。 第一章 分形故事多 1.1 简单说来 1.2 有人创造了fractal这个词 1.3 “分形”之由来 1.4 语词的魅力 1.5 分形纪事 1.6 球形鸡与分形牛 1.7 标度:人给自然立法 1.8 “模型八”与原子 1.9 作为认知方法和解释工具的分形概念 1.10 分数维数:从拓扑维到度量维 1.11 分形与生成哲学 第二章 分形图形艺术 2.1 艺术的含义 2.2 时代的反驳 2.3 分形作为艺术 2.4 也谈真、善、美 2.5 分形艺术在中国的境遇 2.6 分形艺术图形生成方法与发展前景 2.7 超大分形艺术图形与装饰艺术 2.8 革命:艺术与新几何学 2.9 刚刚开始的话题:信息时代的艺术 第三章 计算机上作图 3.1 数的哲学 3.2 计算机不只是计算 3.3 操作系统与文件 3.4 计算机屏幕坐标 3.5 孟塞尔标色体系及其他 3.6 色彩与RGB值 3.7 CMYK分色片 3.8 图形文件的格式 3.9 图形初始化 3.10 微机图形功能一瞥 第四章 传统分形:从反例到主角 4.1 从巨人丢勒谈起 4.2 康托尔集合 4.3 皮亚诺曲线与希尔伯特曲线 4.4 柯赫曲线 4.5 谢尔宾斯基地毯 第五章 林氏系统与迭代函数系统 5.1 林氏系统 5.2 实例与伪码 5.3 供实验的林氏系统数据表 5.4 迭代函数系统方法 5.5 扩散置限凝聚模型 第六章 复平面上的迭代 6.1 复数四则运算与迭代 6.2 芒德勃罗集 6.3 朱丽亚集 6.4 广义芒德勃罗集和朱丽亚集 6.5 高维芒德勃罗集与朱丽亚集 6.6 牛顿法求根 第七章 对称图案与平面铺砌 7.1 对称的奥秘 7.2 关注对称性的世纪 7.3 周期网和非周期网 7.4 对称斑图的等能面画法 7.5 平面铺砌的林氏系统生成 第八章 实映射分形图 8.1 一维逻辑斯蒂映射 8.2 里雅普诺夫指数 8.3 双浑沌映射 8.4 标准映射 8.5 埃农保面积映射 8.6 国王映射 8.7 三翅鹰映射 第九章 微分方程系统 9.1 描述大自然的模型 9.2 龙格-库塔积分法 9.3 洛仑兹浑沌 9.4 若斯勒浑沌 9.5 布鲁塞尔子 第十章 软件Fractint 19.5简介 10.1 从网上获取最新版本的Fractint软件 10.2 创建Fractint软件说明书 10.3 操作举例 10.4 调色板编制与实时编辑 10.5 Fractint 19.5全部源代码 尾声:分形路漫漫 主要参考文献与彩页目录 后记 索引
  • 绳长之谜

    作者:罗勃・伊斯特威,杰里米・温德姆,谈欣,谈

    《绳长之谜: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讲述出租汽车里的车费计是按什么标准收费的?在按了电钮以后,电梯为何慢腾腾地迟迟不来?在参加电视大赛“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时,最优策略是什么?创作深孚众望的流行歌曲里面有没有数学道理?一根绳子究竟有多长?对于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智力趣题,你将在《绳长之谜: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中找到答案,它是畅销书《三车同到之谜》的续编。书中还有一些引人入胜的篇章,例如,在相亲时找到意中人的37%准则,男人上厕所时的避人心理,迅速致富的种种狡诈诡计,另外,你在《绳长之谜: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中也能找到一星期有七天,一音程有七声的出处与典故,体育比赛爆冷门,“黑马”会取胜的各种解释,发现制假与制作赝品的查伪技术,以及流行病之所以能迅速席卷一个国家,继而又很快消失的诸多原因。
  • 悖论

    作者:吉姆·艾尔-哈利利 (Jim Al-Kh

    《悖论:破解科学史上最复杂的9大谜团》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9个悖论,它们横跨整个科学史,对于每个时代科学家们最关注的议题提出质问。这些悖论都属于“认知悖论”,处于似非而是与似是而非的矛盾中,但其实只要仔细思考,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假设漏洞,轻松破解。书中有精美插图,使得内容更加丰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