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南北朝

  • 中国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上下)

    作者:李仁清 编

    古代石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存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北朝石刻因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古代民族史料和巨大的艺术成就,一直受到人们特别的青睐。本书编者李仁清先生长期从事金石捶拓工作,拓技精湛,在拓本收藏方面亦多有收获,本书便是他多年工作收藏成就的展示。书中所收,是来自豫、陕地区的石刻精品,字像俱佳又精工拓制,相当精彩。本书收录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浮雕造像;第二部分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佛教造像碑;第三部分是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其中包括一些近年来新出土的碑刻墓志。 目录: 序一 序二 概述 上编 碑志 1 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太安二年(456年) 2 无彬墓志(民国拓本)•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3 石门铭•永平二年(509年) 4 元始和墓志(清拓本)•正始二年(505年) 5 司马悦墓志•永平四年(511年) …… 中编•石窟高浮雕造像 1 皇帝礼佛图•北魏 2 皇后礼佛图•北魏 3 龛楣雕饰•北魏 4 供养比丘像•北魏 5 飞天•北魏 …… 下编•造像碑与造像记 1 中岳嵩阴寺造像•北魏太和八年(484年) 2 始平公造像记(清拓本)•太和二十二年(498年) 3 杨大眼造像记(清拓本)•北魏 4 孙秋生造像记(清拓本)•北魏景明三年(502年) 5 闫勋七十二人造像碑•景明四年(503年) …… 后记
  • 南北朝新语

    作者:林茂桂

    本书仿《世说新语》体例,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主要取材于《南史》和《北史》。
  • 猎天下2

    作者:付遥

    《猎天下2》讲述了:魏国大将军尔朱荣率领七千契胡铁骑,备道兼程,穿越太行山,偷袭葛荣号称百万的大军。他怎样以少胜多,创造骑兵突击的经典战例?高欢志存高远,却被尔朱荣弃置在山谷中牧马。他如何崛起,能否统帅群胡扫平宇内?汉人和胡人,他将选择哪个身份? 宇文泰少年老成,与高欢俱是一时豪杰,皆有荡平四方之志,问鼎天下之心。两个不世的英雄将有怎样的龙争虎斗? 陈庆之立志北伐,收复汉室江山,但从涡阳到魏国首都洛阳,途中密布城池三十二座,驻扎敌军数十万。他如何率领七千白袍勇士完成这次传奇的北伐? 佛教东渐,与儒家缠斗三百年。太武帝灭佛的法难,佛门弟子记忆犹新;阿奢黎遴选天下英雄,使他们后代皈依佛家;白衣儒士温子升潜入宫廷,正衣冠、定礼仪,巩固孝文帝汉化成果。佛儒斗法手段各异,隔空交手,愈演愈烈,双方能否化解恩怨,从对立走向包容?
  • 中国美学史

    作者:李泽厚,刘纪纲

    本书介绍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先生《美学的历程》曾认为魏晋是人的觉醒和文字的自觉时期,根据这一观点,在大量史料基础上,本书全面地分析论述了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文论、书论、画论、乐论、人物品评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
  •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

    作者:

    南北朝末年,这是一个无比英雄的时代,北周、北齐、南梁(陈)三国争霸,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绝代美男兰陵王、壮志未酬宇文邕、雄才大略陈霸先、一代英主杨坚……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上演一段别样的三国传奇。 这是一个无比奇葩的时代,混世魔王侯景、禽兽皇帝高洋、荒唐天子高湛、史上第一屠龙刀宇文护、瞎子宰相祖珽、昏君极品陈叔宝、祸国女官陆令萱……挑战人性和伦理的底限。 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时代,隋唐从此开始,盛世从此开启,中国历史的走向从此改变。 本书在天涯论坛进行连载时,受到无数粉丝的热捧,被誉为“最好看的南北朝史,没有之一”!
  • 南北朝那些事儿

    作者:云海孤月

    《南北朝那些事儿4(大结局)》为《南北朝那些事儿》系列图书第四部“大结局”,继续讲述南北朝大历史。高欢折戟玉壁,侯景叛乱失败率八百骑南渡淮河。萧衍引狼入室,被围台城。各路诸侯作壁上观,萧衍平静地结束人生。侯景激起江南大乱,陈霸先兴起岭南。高氏与宇文氏先后称帝,北齐、北周大战,随着斛律明月与兰陵王的冤死,沉迷于玉体横陈和琵琶美酒中的无愁天子高纬一败涂地,北周一统北方。杨坚篡权建隋,举兵南征。南北朝在横渡大江的铁马金戈的轰鸣声和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乐中缓缓落下帷幕。至此,作者已成南北朝历史的写作。前三部分别是第一部“刘裕拓跋珪卷”,第二部“南北争霸卷”,第三部“乱世枭雄卷”。 《南北朝那些事儿》全部图书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感谢读者支持。
  • 乱世枭雄卷-南北朝那些事儿-叁

    作者:云海孤月

    《南北朝那些事儿3:乱世枭雄卷》主要内容包括:公元386年,代国遗腹王子拓跋硅走马草原、横戈塞上,建立鲜卑魏国,揭开北朝大幕。公元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建立南朝刘宋,定都建康,相伴滚滚长江的六朝古都开始见证南朝的风雨沧桑。公元589年,北方五十万铁骑踏过长江,陈朝风流后主陈叔宝藏身景阳宫井,南北朝落下帷幕。《南北朝那些事儿》正是描绘了这203年神秘而又辉煌的历史。 《南北朝那些事儿3:乱世枭雄卷》为《南北朝那些事儿》第三部“乱世枭雄卷”,接着第二部“南北争霸卷”继续讲述南北朝大历史。 北魏孝文帝不惜毁灭自己的民族迁都汉化,为统一天下发动南征。萧衍从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镇诸侯,建立萧梁王朝。南北朝再度展开大会战,韦睿决胜钟离,陈庆之一路高歌书写战争神话。六镇起义,鲜卑化席卷北中国,尔朱荣、高欢、宇文泰先后崛起……南朝更替,北朝裂变,南北朝到了关键时刻——隋朝一统天下的前夜。
  • 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

    作者:韩树峰

    西晋永嘉(307~313)年间,五胡乱华,中原民众为躲避这场灾难性的战乱,以大族为核心,波浪般地涌向南方,从而拉开了流民南渡的序幕。至宋明帝泰始(465~471)年间,除小规模的南迁始终络绎不绝地进行着之外,相继出现了数次流民南迁的高潮。永嘉之乱后的流民迁徙,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可谓前所未有。据谭其骧先生统计,南渡人口占北方总人口的1/8强,而在流民最多的南徐州,侨口已过全州人口的半数。其迁徙范围则遍及今江苏、山东、安徽、四川、湖北、陕西、河南、江西、湖南诸省,甚至远及福建。流民迁徙时间不同,经历各异,从而造成际遇有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大族为核心的流民集团都先后走上了东晋、宋、齐、梁四朝政治舞台。文化士族始终把持中央高位,次等士族即本文所论的边境豪族构成南朝武装力量的主干是四朝政权的共同特色。许多学者将东晋南朝政权称为侨人政权,不无道理。不过,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侨人政权不仅指南迁的王、谢等文化高门在政治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也包含了南迁的次等士族这一武力集团成为南方政权的军事支柱这一重要内容。从南北政权的对立及南方政权的频繁更替及内部斗争分析,拥有一定军事力量的次等士族比文化士族显得尤其重要。正是由于他们的竭力支持,南方政权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与北方政权对峙达两个半世纪之久;随着这些豪族的衰颓或北归,南方政权也渐渐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走向穷途末路。至于南方政权的内部斗争,也莫不与次等士族密切相关。每一个新政权都是在次等士族的支持下建立的,即使宫廷政变也不例外。从某个角度说,南朝历史实际就是以次等士族为主体的历史。至于北归的次等土族,在北方政权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基于次等士族在南北政权中所起的这种重要作用,对这一特殊阶层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遂成为必要,这也是理解南北政权互动性的必要条件。   最早对次等士族进行研究的是陈寅恪先生,他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以勇武善战见长的“次等士族”这一概念,对这一武力集团做出了概括性论述,指出此集团南迁后分别居于长江下游的京口与上游的襄阳这一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陈先生对次等士族与东晋、宋、齐、梁四朝政权的关系虽没有做出具体论证,但其高屋建瓴的史学眼光和境界对以后研究次等士族的学者不无深刻的启发作用,这篇论文也因此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之后,田余庆先生的《北府兵始末》一文,对居于京口的武力集团出现的时代背景、兴衰过程及其在东晋、刘宋早期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入而又详尽细致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北府兵的发展脉络。唐长孺先生的《北魏的青齐土民》一文,则对徙自河北居于青齐的地方流民集团进行研究,翔实地论证了青齐豪族随南燕政权南下,以后又成为刘宋臣民,扎根青齐,及北魏献文帝时沦为平齐民,迁徙平城,并在孝文帝太和(477~499)年间“例得还乡”,重新在青齐得到发展的历史事实。罗新先生的《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一文,对徙自河北居于青齐的豪族集团续有探讨,论述了青齐二州沦陷后迁徙郁洲(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青齐豪族在宋齐禅代之际所起的重要作用。田余庆、滕昭宗二先生合著的《南北对峙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一文则另辟新径,将彭城丛亭里刘氏这一地方豪族放在南北对峙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讨论了刘氏凭借其可南可北的地理条件,反复于南北之间,以求保护和发展其宗族势力的历史事实,揭示了不同于王、谢高门的另一类型士族的特殊发展历程。本书对边境豪族的研究是在上述诸学者所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上述文章均有所借鉴。而书中所讨论的边境豪族也大都有自北人南、复自南人北的历史,情况与彭城丛亭里刘氏有些类似,所以本书也尽量将边境豪族放在南北对立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   这里有必要对本书边境所涵盖的地域范围做一解释。从历史上看,南北政权的对立多以江淮地区为缓冲地带。刘宋何承天在谈到三国对峙的情况时说: “曹、孙之霸,才均智敌,江、淮之间,不居各数百里。魏舍合肥,退保新城,吴城江陵,移民南涣,濡须之戍,家停羡溪。”可见,辽阔的江淮地区基本上是作为边境线而存在的。但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对立却比较特殊,南北政权之间可以说几乎没有一条较为固定的边境线。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石赵、苻秦固然可以做到胡马临江,东晋政权也曾数次收复旧都洛阳。而且南北政权在这一地区基本上都是倏忽来去,其所占领的地区也因此很难巩固,这就使得南北政权之间的边境线变得更加难以确定。由于江淮地区经常遭到军事威胁,边境豪族很难在这一地区立足并发展起来,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边境豪族此时并不存在。而且其时胡汉矛盾尖锐,即使有豪族存在,南北政权也不会允许其反复于南北之间,因此,东晋十六国对立时期的边境情况基本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东晋末年,刘裕灭南燕,亡后秦,收复青齐和关中地区,但关中旋复即失,南北政权东以三齐为界,由此往西,则以淮北、沔北地区作为缓冲地带。此时,北方已统一在北魏政权之下,而南方东晋政权则由刘宋代替。宋魏对峙时期,南北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双方均无力向前推进。崔浩所说的刘宋不能守河南,北魏无力定江东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这为强宗豪族在这一地区扎根并发展起来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本书所指的边境地区就是处于这种均衡状态下的缓冲地带,包括了刘宋泰始以前的青、冀、徐、兖、豫、雍等州。所论述的豪族强宗则是自宋魏对峙开始,在这一缓冲地带发展起来的地方家族,包括了清河崔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等北方旧族。   魏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0)末年以后,北魏政权力量有所增强,遂采取逐渐南进的蚕食政策,将本来是缓冲地带的地区逐步纳入自己的疆域范围。献文帝皇兴(467~470)年间,北魏攻克淮北四州及淮西七郡;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北魏占领沔北五郡;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北魏又将豫州纳为已有。南方政权的防线则步步退缩,由防河退而防淮,由防淮退而防江。北魏向南推进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北方疆域的扩大和南方疆域的缩小,更深层的影响在于,随着北方政权的南进,许多居于缓冲地带的边境豪族人北,成为北方政权的臣民。即使仍旧效命南朝的豪族,由于家乡沦陷,也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不得不四处漂泊。因此,北方政权向南推进的过程,实际就是逐渐消灭南朝有生力量的过程。当隋政权南下灭陈之际,在江淮及襄阳一带没有遇到强有力的抵抗,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的边境豪族已不复存在。这样,以边境豪族为支柱的南朝政权随着边境豪族的衰落,在难以寻找到也不可能寻找到新的支撑点的情况下,其灭亡也就成为势所必然了。   本书自东到西选取了在南北对立时期较有代表意义的三个地区,即青冀二州、豫州、雍州。居于这些地方的边境豪族势力较为强大,他们在不同时期分别支撑过南朝不同政权。以后,这些豪族相继人北。而且崔、裴、柳等家族在北方又上升为名门大族,不像王、谢等侨姓高门那样,人北后便寂而无闻。这些边境豪族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这是本书将这些豪族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书共分六章,前五章对青齐、豫、雍等豪族武力集团做个案研究:一、三、四章分别把这三个地区的豪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论证,探讨他们在南北政权尤其在南方政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五章则抽取这些豪族集团中较有代表性的家族清河崔氏和河东柳氏进行个案研究,以进一步加深对边境豪族的理解。第六章作为后论,对边境豪族进行综合论述,讨论他们作为一个特殊阶层所具有的独特性及其在南北方的门第,并对其在南北政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论证。
  • 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张嵚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系列图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魏晋风度,故名士风流。《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带你走进华丽的魏晋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最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最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所有的所有,等待你的发现。
  • 南北朝那些事儿

    作者:云海孤月

    《南北朝那些事儿》正是描绘了这203年神秘而又辉煌的历史。本卷从拓跋珪写起.至刘裕去世.讲述了南北朝前期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情景。鲜卑、匈奴争霸草原;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角逐中原;羌人和氏人浴血关中;大英雄吕光远征西域;名士桓玄篡夺东晋皇位;皇帝杀手刘裕浮海渡河灭孙恩、破卢循.气吞万里,挥师北伐,斩首鲜卑,砍羌头,兵围广固城.大摆却月阵。一路读来荡气回肠,意犹未尽;一册在手,南北朝英雄传奇尽在其中。云海孤月本名滕涛,喜爱并多年用力于魏晋南北朝历史,著有《鲜卑帝国》等。南北朝诸文网络连載后,天涯、新浪、搜狐历史论坛反响强烈,兴起一股探秘南北朝的写作热潮。公元386年,代国遗腹王子拓跋珪走马草原、横戈塞上,建立鲜卑魏国,揭开北朝大幕。公元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建立南朝刘宋,定都建康,相伴滚滚长江的六朝古都开始见证南朝的风雨沧桑。公元589年.北方五十万铁骑踏过长江,陈朝风流后主陈叔宝藏身景阳宫井,南北朝落下帷幕。
  •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作者:周一良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一些心得、成果的汇集,从三十年邓文如先生领进门开始,六十多年来对魏晋南弱朝史的研究,一直用力较勤的方向。 本书所收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12篇大多写于1949年之前,极少几篇发表于其后,但构思属稿仍在以前。下编的22篇文章大都写于七十年末以后,只有《论诸葛亮》一篇写于1954年。 上编的论文属早年之作,行文格式与今天通行者多有不同。为便利读者及全书体例的统一,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部分论文补充了一新发现的资料,同时订正了原文中排印及行文中的一些讹误,但文章的整体框架则一仍其旧。
  • 华丽血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华丽血时代》记载着: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最动荡、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同时,它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唯美时代。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鲜卑子,汉家儿,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虽然时间黯淡了不尽精彩,流年老去了多少英雄,但两晋南北朝时代那些未经雕饰的、人性化的、非戏剧而又恰恰是最戏剧化的出出“大戏”,让我们不得不产生无尽的神往之情。
  • 悠悠南北朝

    作者:陈羡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讲述了南北朝分裂与融合,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前后绵延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这个大朝代上承魏晋、下接隋唐,整个中华世界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转折的时代。其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甚至在各个方面影响到我们今人的思想。
  • 玉体横陈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历史写作狂人” 赫连勃勃大王以出人意料的“新感觉主义”的历史大手笔,生动无比地描绘了南北朝北齐国家那个梦幻般的、遥远的、艳丽绝伦而又血腥十足的疯狂时代。这是一部改变我们传统观念的新历史小说,无论是技巧还是语言,都会让人耳目一新。小说中,作家通过展现那么多“我”的华丽碎片,架构了南北朝华丽血时代的绚丽图景。娓娓道来的此多的“我”,以令人信服的“亲眼”所见,给人们展示了北齐国家波澜壮阔时代的帝王、后妃、军将、僧侣、平民等各色人等的生活侧面。读者在恍惚的沉迷中,陷入他笔下南北朝时代无数个鲜活的人生,或奇妙,或庸俗,或壮丽,或悲凄…… 赫连勃勃大王那处心积虑又巧夺天工的文学设计与叙述,总是让人处于不知疲倦的兴奋期待中,小说还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悬念与思虑。
  • 后三国风云(上)

    作者:赵王

    中华民族最壮烈的狼者之舞,华夏盛世前夜最绚烂的画卷,成就一个民族的精神史诗。 这是一个戎竞威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遍地的时代,这是一个华族复兴的时代,这是一个比汉末三国更精彩的时代…… 是什么让我们的社稷在遭受游牧民族无数次的冲击后,却能岿然不动,而不像其他的帝国会荡然无存?是什么让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三百年的四分五裂之后依然能天下大统,四海归一呢?是什么让我们的民族在经历三百年的剧痛之后能百废俱兴,孕育出隋唐的赫赫大业呢? 公元534年,北朝的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与南朝的梁三国对立。其中东魏的高欢家族拥有中原大地,西魏的宇文泰集团占据关中旧地,而梁国的萧衍偏安南方一隅。随后,东魏与西魏发生过极其惨烈的战役,最终双方都筋疲力尽,只好暂时偃旗息鼓,准备休养生息后再次秣马厉兵,一举消灭对方。而梁朝也是隔岸观火,准备趁火打劫。 其后东魏为北齐的高洋所篡,而引狼入室的梁朝政权经侯景之乱后为陈霸先所取,西魏也转而为北周的宇文家族继承(其实北齐、北周只是在名号上有所转变,实际权力一直都在高欢、宇文泰家族手中)。于是新成立的北齐、陈、北周继续三国鼎立,互相攻伐。最终北周在宇文邕的带领下于公元577年攻灭北齐,但随即又被外戚杨坚所窃取,最终隋朝于公元589年渡过长江,轻而易举消灭陈朝,完成三国统一大业(此三国统一的状况与当时的魏灭蜀,然后被晋朝取代,最后由晋朝灭吴相比几乎同出一辙)。 本书是一部讲述南北朝三国对立时期历史的评传史,描绘了多个重大战争场面,重点刻画了高氏、宇文、萧梁、陈氏四大皇族的人物形象,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隋唐帝国崛起的原因。
  • 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上迄秦汉,下至民国,两千年的中国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历史的通俗演义。自它问世以来,即受到众多知名人士的广泛推崇。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党的高级干部应该好好阅读,以了解中国历史,这套历史演义丛书也是毛泽东列给儿子毛岸英的必读书。 目录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 第二回 起义师入京讨逆 迎御驾报绩增封 第三回 伐燕南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 第四回 毁贼船用火破卢循 发军函出奇平谯纵 第五回 捣洛阳秦将败没 破长安姚氏灭亡 第六回 失秦土刘世子逃归 移晋祚宋武帝篡位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_将胡骑横行 第八回 废营阳迎立外藩 反江陵惊闻内变 第九回 平谢逆功归檀道济 入夏都击走赫连昌 第十回 逃将军弃师中虏计 亡国后侑酒作人奴 第十一回 破氐帅收还要郡 杀司空自坏长城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丽 魏主焘攻克姑臧 第十三回 捕奸党殷景仁定谋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 第十四回 陈参军立栅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虏将 第十五回 骋辩词张畅报使 贻溲溺臧质复书 第十六回 永安宫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 第十七回 发寻阳出师问罪 克建康枭恶锄奸 第十八回 犯上兴兵一败涂地 诛叔纳妹只手瞒天 第十九回 发雄师惨屠骨肉 备丧具厚葬妃嫱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鸾掖 辱诸父戏宰猪王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东正位 讨宿孽江右鏖兵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 第二十三回 杀弟兄宋帝滥刑 好佛老魏主禅统 第二十四回 江上堕谋亲王授首 殿中醉寝狂竖饮刀 第二十五回 讨权臣石头殉节 失镇地栎林丧身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废主出宫 弑魏帝淫妪专政 第二十七回 膺帝策父子相继 礼名贤昆季同心 第二十八回 造孽缘孽儿自尽 全愚孝愚主终丧 第二十九回 萧昭业喜承祖统 魏孝文计徙都城 第三十回 上淫下蚕丑传宫掖 内应外合刃及殿庭 第三十一回 杀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 第三十二回 假仁袭义兵达江淮 易后废储衅传河洛 第三十三回 两国交兵齐师屡挫 十王骈戮萧氏相残 第三十四回 齐嗣主临丧笑秃骛 魏淫后流涕陈巫蛊 第三十五回 泄密谋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贵洊诛 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贵妃入宫专宠 第三十七回 杀山阳据城传檄 立宝融废主进兵 第三十八回 张欣泰败谋罹重辟 王珍国惧祸弑昏君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 第四十回 萧宝夤乞师伏虏阙 魏邢峦遣将夺梁州 ……
  • 《洛阳伽蓝记》译注

    作者:周振甫

    《洛阳伽蓝记》和《世说新语》、《水经注》以及《颜氏家训》并称为南北朝文学四大巨著,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洛阳佛寺四十余年的兴衰史,遍数洛阳各大佛寺的来历、规模、建制以至奇谈怪闻等情况,同时兼及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和掌故传说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周振甫先生以著名学者周祖谟先生的校释本为基础,将《洛阳伽蓝记》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同时作了详细注解,为我们欣赏和研究这部巨著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范本。
  • 三国两晋南北朝(图说天下)

    作者:龚书铎,刘德麟主

    《三国两晋南北朝(图说天下)》涉猎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科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历史发展轨迹上各个时间点为经,以历史风云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历朝治乱兴衰的过程。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花絮、专题和图片,使人物、事件、名画、文物、遗址等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立体的历史镜像。“图说天下”,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图文结合、条块结合,宛如一道历史文化套餐。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文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立体而深刻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先生主编的大型历史知识读物《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以浩然长卷全息再现了中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和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10卷本300万字的宏篇巨制、1000多则精彩纷呈的经典故事、3 000余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不仅让您直接触摸到中国历史的厚重,更会让您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万绳楠

    此书是作者整理了陈寅恪老的笔记而成。它虽然不能把陈老师的精彩论述,一一如实地反映出来,但我想这部笔记的发表,对于研究陈老师在近代史学上地位与贡献,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将能起到它的作用。
  • 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民国著名史学家、小说家蔡东藩,以“演义救国”旨,历时十年,创作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8年,全面记述了中国封建时期2166年的历史,以内容丰富、取才翔实名重一时,深受读者青睐。 这套书的编写体例综合了《三国演义》及毛宗岗的批注,有正文、有批注、有总批,只不过是蔡东藩自批自注。通过这些批注,或对有关的虚诞说法加以批驳,或对某些史料的运用注明出处和异同,或对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号乃至方言俚语加以通俗的解释,或对所写某些人物加以褒贬,以此达到帮助读者理解正文、弄清历史。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而出于稗史、轶闻者必有旁证,对史料“几经考证”,“务求确凿”。由于蔡东藩如此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反对虚构杜撰,因此,这套演义虽然通俗,但却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南北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一百回,作者论述了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