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谈话录

  • 汤因比论汤因比

    作者:(英)汤因比,(英)厄本

    1972—1973年间,英国“自由欧洲”电台播出了一组广播对话节目。对话双方,一位是电台播音员厄本,另一位便是被誉为“国际性智者”的著名历史家汤因比。对话以生动的言辞、敏感的话题、独到的见地,谈古论今,纵论时势,引起当时世界各地关注。 本书即是在汤因比与厄本的广播对话记录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由于意识形态上的隔阂和认识上的片面,汤因比对战后东欧、前苏联以及中国的某些看法未免失之偏颇,但汤因比对历史本质的认识、研究历史的方法以及他的一些见解,确实发人深省。
  • 在音乐与社会中探寻

    作者:阿拉·古兹利米安

    在魏玛短训班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音乐家们几年来一直携手演出,而人们认为两者之间不可能存在的友好和融洽通过音乐实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可以解决中东的所有问题。音乐可以成为你生活中最好的学校,同时也是逃离生活的最有效的手段。 ——巴伦博依姆 贝多芬的音乐与《荷马史诗》有着类似的探险历程,然而具有离家和回来的勇气并不是简单的外出和返乡;这里需要巨大的努力。奥德赛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珀涅罗珀以及伊萨卡的安乐窝。他去了战场,等战争结束再次返乡。但那不是简单的回来——这就是《奥德赛》的力量所在——经过一系列一个接一个吸引他的冒险经历,他才得以回来。他本可以很简单地回来。但他以一个好奇的人,他离开了家是为了发现能够吸引他的东西,当然也有威胁他的东西…… ——萨义德 只有在演出中被注入了血与肉,音乐才是真实的。思想如果平躺在纸面上,只能是苍白的。无论在何处,我们打开这本书,巴伦博依姆和萨义德就仿佛站在我们面前,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激情,使他们的理论宛如音乐,使他们的问题鲜活生动。 ——彼得·布鲁克
  • 我们时代的写作

    作者:张旭东,莫言

    这三十年间涌现的中国作家中,莫言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代表性,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个案。由他的作品构成的世界不仅是时代的一个结晶体,也包含着当代中国语言和文学创造力的内在秘密。这本对话集建立在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两部长篇小说的基础上,由此确保了对话本身的文学含量与思考深度。对莫言作品感兴趣的读者,或可从中探得莫言文学创作的深层心理,领略到文本背后的奥妙。
  • 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

    作者:吴琦幸

    《王元化谈话录:1986—2208》是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社2013年推出的《王元化晚年谈话录》基础之上,修订、扩充而成的,是一部反映著名学者、思想家王元化先生80年代中期以降思想状况、文化心态、传道授业、学术交往、友朋往来情况的著作。全书共计45万字,由作者吴琦幸依据其跟随王元化先生攻读博士期间的日记、笔记、书信、文章,以及2007至2008年的多次谈话记录整理而成,内容广泛涉及王元化的家世旧闻、问学经历、革命工作、政治起落、学术研究、著述交游等,对王元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三次反思”,各项政治工作,文心雕龙研究,与海内外学术界的思想往还,他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风气、思想方法的认知和批评等,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总结,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同时,该书也记录了王先生的家庭生活、师友交往,及其与病魔斗争的身心状况;记录了吴琦幸赴美求学的经历,与王元化保持的学术联系等,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80年代之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脉络。 书后附有作者精心编撰的“王元化生平学术年表”,以勾勒王先生的生平事业和思想历程,介绍作者与王先生的师弟之谊,谈话之事,帮助读者了解谈话的相关背景和所涉及人物、事件、书籍。并拟选配多幅王元化照片、手迹、书影,以佐文字叙述,增添阅读兴味。 ……………………………………………………………………………………………… 谨以本书纪念王元化先生(1920-2008)诞辰九十五周年 元化先生一生努力与奋斗的意义,正如他最后的谈话记录所显示的那样,是根据理性所蕴涵的自由与责任来探讨中国的新生所应走的道路。 ——思想史学者 林毓生
  • 相伴到黎明

    作者:叶沙

    这本书的内容不源于,中波792千赫东方广播电台的《相伴到黎明》节目。 它只是一份工作笔记,虽然你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类似隐私的内容,但它绝不仅限于些。希望通过这本书强调这样一种观点:人生需要一定的纯度。不是每一个生活原则都可以那样轻易地通融、改变,甚至贱踏;幸与不幸往往只在一念之间,那些看似平坦的捷径往往是以榨取人的心灵原汁为代价的。
  • 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

    作者:塔里克·阿里

    【编辑推荐】 作家出版社将陆续推出塔里克·阿里作品三部,分别为《论历史: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谈话录》《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和《加勒比海盗:希望的轴心》。 【内容简介】 爱德华·萨义德(19352003)是世界著名的和很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写过二十本书,已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包括影响深远的《东方主义》(1979)、《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和《佛洛伊德与非欧裔》(2003)。1963年,他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并在1992年晋升为哥大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他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发言人和活动家。 爱德华·萨义德与塔里克?阿里的这些谈话,发生在1994年6月他的河滨公寓里,大概是他与癌症抗争失败的十年之前。谈话中,萨义德回顾了他自己的背井离乡、参政、投身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以及他对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学与音乐的挚爱,处处体现了他的渊博知识和我们这个时代他所亲身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
  • 启蒙的冒险-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对话

    作者:哈罗·齐默尔曼,君特·格拉斯

    奥斯卡作为启蒙家,比目鱼作为艺术形象,霍夫塔勒尔的关爱童话的现实性,时间顺序的交叠以及对具体事物的表白——君特·格拉斯还从未如此丰富多彩地谈论他的文学创作和他在文学游戏中的乐趣。 为什么是他,总是他,总是他的作品与言论成为人们的话题,引起评论界的敬意或拒绝,本书是阐述格拉斯作品的权威读本,它把大名鼎鼎的君特·格拉斯从幕后请到了前台。
  • 跟陈丹青聊天

    作者:凤凰书品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陈丹青与窦文涛、梁文道奇妙畅谈! ◆这本对话录直接收录陈丹青在“锵锵三人行”中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话题广泛,谈及国事、家事、风物、人间温情,幽默而深刻。 ◆话题抢先看: 在中国,围观是不会变的·没见过比《非诚勿扰》更真实的节目·今天的年轻人真苍凉·真正的贵族单纯得一塌糊涂·中国人是更进化的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鼓励虚荣·我们没有上流社会·到处都在拆·怀旧与觉悟无关·记忆是会报复的·这个社会缺乏让人成熟的机制·连“不相信”都不相信·教养就是要克制·衰老是个被剥夺的过程·像大自然一样只接受不抗拒……
  • 中国作家梦

    作者:马原

    《中国作家梦》回顾20世纪80年代,那一直是人们怀恋的文学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动辄数十万、数百万;还有为革新文学风格、方法、思维而作出贡献的翻译家,更有那些伯乐一样的批评家和一大批文学期刊的编辑们、出版家,共同构成了庞大杂多的声部,气势恢弘、震撼人心、值得怀念。90年代初,马原带着只有一个摄像师的摄制组,行程两万多公里,历时两年,采访了120多位文学家,拍摄成4千多分钟的素材带,剪辑成720分钟,分为24集的电视节目。这部电视专题片名为“中国作家梦”或“许多种声音”——但它今天还静静地存放在马原的家里,因为90年代初,“文学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忠潮汐般退去”。华东师大出版社重新出版这部对话集,这部汇聚了80年代大部分重要作家的对话集,是中国文学的断代史。因为已成历史,所以多了一重深厚的价值——拂开文学的尘封,致敬文学的梦想。
  • 一派胡言

    作者:阎连科

    《一派胡言:阎连科海外演讲集》是作家阎连科先生的演讲集,收录了作者自2008年2月至2011年底4年间在海外的20次演讲文稿,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写作、文学批判、人生思考、社会现实等诸多问题,是其个人写作实践和生活的经验总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是一个作家内心最真实的心灵拷问和真话实录。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作者:胡颂平 编著

    胡颂平先生在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将先生晚年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除了编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 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难能可贵地体现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晚年的思想与智慧。无论对研究者或普通读者,本书都是重要的参考读物。 今天回想当年面对面的谈话,我个人常有如同“江海之浸,膏泽之润”的感受。但愿一班尊敬胡先生而不得及见的年轻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胡颂平 ********************* 在胡适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本书作者一直侍奉于左右,像学徒,秘书,助手,又是记录言行的史官。我们应该感谢胡颂平先生,给后人留下了这部堪与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相媲美的著作……喜欢近世典故的读者读起此书来会更津津有味。胡适一生交际广泛,老来对各种人物不免有所品评,尤其是私下言谈,更少顾忌,读来颇广见闻。 ——贺卫方 我向很多人推荐《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非常翔实,非常零碎,但是读过以后会觉得每天跟着胡适,他的片言只语会影响你。我偏爱鲁迅,这些年才开始走近胡适,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还会再读好几遍。 ——陈丹青 在最初的一年里,胡适并不知道胡颂平在记载自己的言行,有一天偶然得知后,胡适先是诧异,继而说:“你还是当作我不知道地记下去,不要给我看。将来我死了之后,你的记录是有用的。”正因为初衷便是默默如实记录,而胡适本人也未加润饰与干涉,从而得以让后来的众多读者通过胡颂平的记录,从胡适的生活细节中一窥他的真实一面。 ——刘炜茗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无疑为文化史、学术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或许正因为是“晚年”,而且又是“谈话录”,才别具价值。中国人向来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从心所欲不逾矩”,谈话不像口述那么正规,所以这种随意的方式处处将胡适的真性情“口述实录而立此存照”,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化的胡适就这样慢慢走近读者。 ——唐小兵
  • 好说歹说

    作者:阿城,陈村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于天上看见深渊

    作者:残雪、邓晓芒

    本书根据作家残雪与哲学家邓晓芒的数次对话辑录而成,两人分别从文学和哲学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进入对诸多问题的探讨,话题涉及中西哲学、美学、文学,中西文化比较,宗教和无神论及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心理,作家批评家和欣赏者的心灵结构或层次,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信仰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认识的关系,文学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和一般生活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等。 作为兄妹,残雪与邓晓芒在血缘及思想成长经历上的联系,令两人基于各自领域丰富的学识而作的跨领域的拓展性讨论,较之一般对谈更具亲和性和启发性,亦为对话这一文体结构,添加了更丰富的色彩和思辨的张力。 十一篇对话——不仅对于对话者,同样对于读者——像是十一次思想维度的拓荒,而本书,正是这一冒险活动的备忘录。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作者:《巴黎评论》编辑部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为题,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多篇,囊括了20世纪下半叶至今大多数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作家,成为这份文学杂志的招牌,也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访谈者从准备到采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访谈也不是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出版而带上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如何克服困难,文坛秘辛……这些访谈妙趣横生的内容、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也成为一个传奇。有人说,这些访谈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 危险,切勿把头伸进来!

    作者:(西) 布努艾尔,(墨) 科利纳,(墨)

    让-克洛德•卡里埃(Jean-Claude Carrière)曾说:“但凡电影记者都知道,要从布努艾尔的嘴里撬出几个字来是多么困难,而且,就这么几个字还往往是在嘲弄和打趣。”然而,何塞•德拉•科利纳和托马斯•佩雷斯•图伦特的这本对话录却推翻了这一论断。该书涉及布努艾尔从《一条安达鲁狗》到《欲望的隐晦目的》的所有作品。布努艾尔在对话中坦承了自己的叛逆和对写作的畏惧。但是,他同自己塑造出来的大多数电影人物一样喜欢自我矛盾,因此到最后也不忘添上一句:如果不搞电影,他倒也挺愿意当个作家。
  •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

    作者:[美] 鲍斯玛

    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带有天才神秘性的哲学家日常生活的一面,以及他将生活与哲学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本书按谈话发生的地点分编为康乃尔、斯密斯学院和牛津三个部分,是研究维特根斯坦晚期思想与生活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作者:胡颂平

    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的言谈。胡颂平先生在他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把胡适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除了编入《年谱长编》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足以代表他晚年的智慧。
  • 杜尚访谈录

    作者:[法] 皮埃尔·卡巴纳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出生于法国,1954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这本书是法国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惟一一次访谈的归总。杜尚一生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但在这本书中,他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杜尚从未想以自己对艺术观念的撼动来竖立自身在艺术史上的显要地位,而恰恰是他的举重若轻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与宽阔。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之为人的自由之可贵,生命的质感在字里行间闪光。
  • 照镜子的人

    作者:海杰

    本书在摄影的话题之上,深入这些摄影家的创作、生活、转变以及对于作品的媒介属性与社会公共话题之间的 联系进行问答。同时,本书也涉及以下重要话题:摄影史,摄影教育,摄影与图片的分界,摄影的个体性,拍摄对象与拍摄者的关系,摄影的艺术与关怀之争,中国摄影的过度表达等常见病,对苦旅式拍摄状态的存疑,艺术拍卖,返乡,寻根潮,城市化进程,个人史,视觉训练…本书在提取被访者的艺术思想的同时,也着力于访谈的可阅读性。同时,试图进入摄影家的内心世界,将生活、经历等精神镜像与其作品所携带的影像诉求结合起来。 本书可说是“中国摄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抽样调查”。
  •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作者:(日) 河合隼雄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内容简介:对于村上春树所述说的美国的留学经历、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奥姆真理教事件和阪神大地震对个人的;中击,河合隼雄给予了深层的理解,并谈论了他对箱庭疗法以及每个人独自坐拥的“故事”的重要性的看法。从“个体和日本历史的密切关联”到“有关婚姻生活的体悟”,《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以极具现场感的方式,呈现了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谈,轻松率性的言语中透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索和独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