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哲学

  • 上帝是否存在?

    作者:(英) 理查德·斯温伯恩 著,Richa

    本书有力地回击了当代思想家对上帝存在的质疑。现在的人们似乎认为,科学能够解答所有重要问题,20世纪科学的进步使得上帝几无立锥之地。宇宙学家的理论已经追溯至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DNA的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奥秘,,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的演化……每一个新发现,每一种新进展都似乎表明,我们距离彻底揭示事物存在方式的目标越来越近。在许多人看来,这进一步说明,上帝对于解释宇宙毫无裨益;宗教信仰不是建立在理性之上;从理性上证明上帝存在的努力注定会失败。 理查德·斯温伯恩的观点恰好相反。他认为,科学为信仰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为什么宇宙“竟然”存在?地球上为什么会存在“任何”生命?我们所能发现的那些科学规律究竟是“如何”在宇宙中运作的?斯温伯恩教授用科学推理的方法论证,上帝的存在能为这些问题提供最好的答案。科学为我们所描绘的那幅宇宙图景正是上帝的手笔。
  • 佛陀的智慧

    作者:陈兵

    佛教作为自内证的宗教,其神圣性根源,不来自超自然的神灵,也不来自世俗的权威,而是来自内心对宇宙人生真理的彻悟。佛陀的智慧,是彻底清除心灵的障敝,如实观照世界的实相。陈兵教授作为中国大陆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资深佛教学者,以教学两界共许的基本经典,直探佛陀本怀,用精炼平实的内行语言,阐释了佛学的精义。佛学素称难治,不仅仅在于二千五百年来经典的繁多和传译的困难,也不仅仅在于历代叠加其上的神秘外衣,而在于佛学重真修实证的实践品格。本书作者积数十年深入经藏并亲身实践之功力,循佛学教理行果、信解行证之内在理路,故能人乎其内而出乎其外。这部《佛陀的智慧》,把三藏十二部经读薄了,也写活了。 ——王雷泉(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
  • 不离:上师人生开示录

    作者:法王晋美彭措

    当今时代,如此振聋发聩的教言,对许多人来讲,应该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不离:上师人生开示录》中一些教言似乎尖锐,个别人看后或许有如坐针毡之感。但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言:“击中要害的批评,是最殊胜的教言;指摘弟子过失的师父,是最好的上师。”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法王对某些人的严厉,犹如慈母呵斥犯错的独子,一切只因慈悲。
  • 塔木德大全集

    作者:

    《塔木德大全集(珍藏版)》所讲述的塔木德是犹太民族中商界精英引领风骚的根源所在。是“世界第一商人”当之无愧的致富秘笈,它凝聚了上千年来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指明灯。从生到死。从零开始到亿万富翁,从经营到变革,犹太人从未停止过对它的阅读和膜拜。 为什么犹太人可凭一己之智慧就把全世界的钱都赚到自己的口袋里?为什么他们面对疯狂的杀戮仍然精神不死?为什么在世界群雄争先崛起之时,他们的“世界第一商人”的黄金椅仍然毫不动摇?今天,《塔木德》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不再只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更被世人看做智慧与金钱合一的象征。经商与为人合一的象征。
  •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作者:林世敏

  • 宗教精神

    作者:梅列日科夫斯基

  • 多元化的上帝观

    作者:何光沪

    《多元化的上帝观: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概览(增订版)》是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学人全面探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第一部著作。作者认为宗教哲学既涉及认识论、本体论、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基本问题,又涉及上帝或神能否认识、是否存在、有何性质、同世界人生有何关系等宗教基本问题,并据此第一次提出了这门学科的体系框架,然后在此框架内综述了20世纪西方重要思想家的宗教思想,探索了宗教哲学各大问题的发展线索,展现了这一领域丰富多彩的思想景象。
  • 宗教哲学研究

    作者:张志刚

    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增订版),ISBN:9787300109398,作者:张志刚 著
  •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二)

    作者:史蒂夫·威尔肯斯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2)是《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的续篇。阿族萨太平洋大学的两位哲学教授以生动的笔触将整个19世纪五彩纷呈的思想运动活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围绕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深入地阐发了19世纪基督教与哲学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该书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一样很快成为一本标准的教科书。
  •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

    作者:科林·布朗

    科林·布朗的《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被公认是讨论基督教与西方思想之间互动关系的经典之作,《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出版后成了基督教哲学课程的标准教科书。在《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中,科林·布朗考察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时期近两千年西方哲学家、思想以及思想运动的历史,生动地勾画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狠交加的复杂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富勒神学院的系统神学教师、《新国际新约神学辞典》的主编科林• 布朗(Colin Brown)出版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该书出版好,很快成为基督教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后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布朗作为一位系统神学教授,却一直关注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30年后,布朗对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前书进行了重写。这部著作和《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相比,无疑更上一层楼。《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从基督教的角度概述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之间的西方哲学史。布朗以生动的笔触清晰地描述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爱,是因为哲学曾经为基督教神学发的展注入过生机;恨,是因为哲学也曾试图抵挡和破坏基督教信仰。这位深深委身于基督信仰的学者以扎实的学术不动声色地为基督信仰做出了有力的辩护。
  • 神圣者的观念

    作者:鲁道夫·奥托

    《神圣者的观念(全新译本)》根据英文原著或其他文种的较佳英文译本译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译丛全部用现代汉语译介,尽量避免以往译本中时而出现的文白相间、拗口艰涩的现象。本译丛还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在译介理念和用词用语方面,基本采用改革开放以来西学研究领域的共识与成论。另外,以往译本由于时代和社会局限,往往对原作品有所删改。出于尊重原作和正本清源的目的,本译丛对原作品内容一律不作删改,全部照译。因此,本译丛也是对过去译本的补充和完善。
  • 爱拯救个性

    作者:索洛维约夫

    俄罗斯思想家智慧随笔经。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1853-1900),杰出的历史学家谢尔盖·索洛维约夫的儿子,生于莫斯科。年轻时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经历了一个宗教怀疑论时期,但其思维框架是唯物主义的。在以优异成绩完成中学学业后,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和数学学院。翌年兴趣发生转变,迷上了哲学。1874年,他聆听了莫斯科神学院的讲座。 索洛维约夫以《西方哲学的危机(反对实证主义)》的硕士论文答辩完成了大学的学业。这部著作具有唯心主义和东正教倾向。他很快被该校指定为哲学讲座的高级讲师。 1875年,索洛维约夫利用公休假到了国外,在大英博物馆工作,并研究古典哲学。回国后,他调到了圣彼得堡大学,在那里他答辩了他的博士论文《抽象原理批判》。这部著作加上他的硕士论文,以及《三种力量》(1877)包含了他思想发展第一阶段哲学观点的理论基础1881年3月,他出面为那些参与谋杀沙皇的人辩护,并公开向亚历山大三世呼吁宽大处理。结果索洛维约夫被禁止公开讲课。作为一个教师这使他感到沮丧,他退出了大学,放弃了学院生涯。从那时起直到去世,他过着流浪生活,没有家庭,也没物质上的安逸。 19世纪80年代,索洛维约夫主要从事神学研究,他的《生命的精神基础》(1882-1884)、《神权政治的历史和未来》(1887)《俄罗斯和普世宗教》(1889)都是致力于这个问题的。 他最后10年的创造性著作表明他哲学兴趣的回归,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有:《自然中的美》(1889)、《爱的意义》(1892-1894)《上帝的观念:为斯宾诺莎的哲学辩护》(1897)、《理论哲学的基础》(1897-1899)、《善的证明》(1897-1899)和《三次谈话》(1900)。
  •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

    作者:(俄)格奥尔基·弗洛罗夫斯基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是一部纪念碑式的著作,是检索俄罗斯宗教文化史的主要文献指南。作者没有局限于研究纯粹的神学著作,也包容了所有同东正教有关的文献。虽然近些年出现了许多研究古俄罗斯和彼得大帝以前时代的文献,但弗洛罗夫斯基的观点和评述几乎永远也不能被称为过时了。而且其中论述旧礼仪派、17世纪拉丁化的基辅神学校、彼得大帝以后整个官方教会的“迷恋西方”等几个章节,都是无与伦比的和价值很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
  •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

    作者:(美)迈尔威利·斯图沃德编、周伟驰等译

  • 西方宗教哲学文选

    作者:胡景钟,张庆熊

    本书内容包括:上帝存在的证明、上帝的属性、奇迹和死后的生命、信仰意志和宗教经验等内容。
  • 宗教哲学

    作者:约翰・希克

  • 俄罗斯宗教哲学

    作者:徐凤林

    人不是外部的自己,而是具有无限深度的精神世界;世界不是经验事实,而是走向完整真理的道路;真理不是抽象观念,而是人生自由的实现;自由不是人在必然性中的选择,而是人向往无限可能性的权利;哲学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反思,而是人在世界上追求真理和自由之努力的思想表达---这就是俄罗斯宗教哲学的精神旨趣。俄罗斯宗教哲学思想深邃,著作浩繁,本书是作者对俄罗斯宗教哲学的肤浅研究。 俄罗斯宗教哲学的一般哲学意义在于,它提供了独特的思维角度和方式,使无论是否信基督教的所有人都可能得到一定启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文性。第二,完整性,第三,理想性。
  • 理性与宗教信念

    作者:麦克·彼得森

    作为这类著作中最有可读性的一种,《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现在已经发行了第三版。这本书探讨了一些宗教哲学的恒久问题。作者们从古典及当代的讨论出发,考察了宗教经验、信仰与理性、有神论论证、恶的问题、改革宗认识论、神迹以及宗教语言。他们还涉及了流行教材中不常包括的一些主题,如过程有神论、宗教多元论、宗教与科学以及宗教与道德的关系等。
  • 宗教哲学

    作者:波伊曼

    本书分析严密而又易于理解,提供了一条进入宗教学主要问题的道路。作者的著述观点公正,他引导读者自己在这引起常常富有激情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中探索真理。   本书是一本探讨宗教哲学主要问题的国外经典哲学教材,分析严密,脉络分明,言辞流畅通达,易于理解。   在作者富有激情又亲切的论述中,我们会体验到对宗教经验的各种论证,体验宗教与伦理之关系问题的全新讨论,体验信仰与理性以及对希望作为信念的合适替代者的可能性的论述。
  • 佛教逻辑

    作者: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