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马内阿

  • 论小丑

    作者:诺曼·马内阿

    诺曼•马内阿让我们看到了超出我们二十世纪想象力的东西……马内阿对历史的深刻见证,使他不会把笔墨浪费在记录耸人听闻的故事上……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在这个奇怪而又恐怖的统治下整个民族的命运。 ——《新共和党》 与其说《论小丑》是一本关于专制统治的书(虽然它也会让你冒汗),不如说它讨论的是一颗勇敢追求内心自由的灵魂。在这些震撼心灵的散文里,我们看到了心理的抗争、唤醒灵魂的嘲讽和道德的基本原则。 ——辛西娅•奥兹克(Cynthia Ozick) 《论小丑》真实有力地再现了齐奥塞斯库执政时期作者为了保留自己的那份清醒和荣誉而做出的不懈斗争。 ——《纽约书评》
  • 黑信封

    作者:[罗]诺曼•马内阿

    内容简介: 在“精神病人”托莱亚的眼里,布加勒斯特的这个春天灿烂疯狂,弥漫着躁动、毒素和乖张。这位出身高贵的知识分子,少年时代因一起交通事故惹下命案,留下心理创伤;青年时代,才华横溢的他又因“道德问题”被迫离开教师岗位,曾被投入大牢,又被离奇释放,命运跌宕,与世界格格不入。为了解开40年前哲学家父亲老马尔恰的死亡之谜,还有马尔恰家族一夜之间突然衰败的重重疑云,举止怪异、目空一切的托莱亚挣扎、周旋在这个极权统治下的物质匮乏、精神苍白的社会里,以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撕扯着一张张假面具,却发现自己不可救药地陷入一张悬念迭生的大网:虚伪卑鄙的独眼龙精神科医生,像影子一样纠缠着他的情报员,公饱私囊、色厉内荏的同事,还有那个诡异肃杀、实为特务组织的聋哑人协会。孤独的侦探手持一个神秘的黑色信封,那个记载着罪恶、泄露着真相的唯一证据,苦苦追寻凶手,那名用胶卷记录下历史,给世人留下一部令人惊诧的图片档案的摄影师,而其人却如同蒸发般消失,当托莱亚终于敲开告密者的家门,等待他的,是一条与他同名的恶犬。最终,黑信封被撕成了碎片,老马尔恰的鬼魂再现,而托莱亚,被当成真正的疯子,被情报员所发展的线人——房东太太所告发,一丝不挂地进了精神病院。 这是一个“非正常人”叙述的故事,充满了迷乱、隐喻和梦呓。全书由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场景构成,组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20世纪80年代罗马尼亚知识分子的风貌画卷。 封底/赞语: 诺曼•马内阿因其无比深厚的同情之心以及“充满激情、刚毅、令人振奋的文学正义感”而受到广泛赞扬。他从齐奥塞斯库时期的动荡局势中获取灵感,他的创作可以和卡夫卡、果戈理相提并论。长篇小说《黑信封》,可能是马内阿最优秀的作品。 敏锐的触觉、独特的原创……马内阿用一种令人折服的全新手法诠释了这个熟悉的世界,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创作天赋。 ——《华盛顿邮报》 描述极权主义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在痛苦的呐喊声中,我们听见了一个全新的声音——马内阿的声音——时而深沉,时而高亢,时而幽默,时而悲凉。 ——《洛杉矶时报》
  • 流氓的归来

    作者:(罗马尼亚)诺曼·马内阿

    1941年10月,马内阿的家乡布克维纳的所有犹太人都被遣送至集中营。当时马内阿还是个孩子,他及家人在集中营生活了四年之后,才得以重返家乡。少年时代,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但随着年龄增长,他目睹了日益不公的专制以及对自己父亲的错误羁押,逐渐对齐奥塞斯库政权失去了幻想。虽然他越来越清楚,留在这样一个政权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作为一位作家,纠结于他内心的恐惧是,假如他离开罗马尼亚,会失去自己的本土语言——他真正的家园。1988年,他终于决定定居美国,十年后,他重返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