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蒙古

  • 寻找成吉思汗

    作者:[英] 提姆·谢韦仑

    天之骄子成吉思汗,目不识丁,青年时代亡命天涯,欲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征服的土地远远超过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大帝,建立起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治下的土地,南起南亚,从黄沦之滨一直延伸到欧洲边缘。 本书所叙探险考察活动,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丝路计划的一部分。1990年,提姆·谢韦仑和他的团员们洒脱地展开旅程,跨越渺无人烟的蒙古草原。旅程的起点,是成吉思汗尊为圣山的不儿罕山。在《寻找成吉思汗》中,蒙古帝国的崛起与西征的传奇,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谢韦仑的文笔流畅,贫瘠但美丽的蒙古风情,跃然纸上。作者观察犀利、风趣内敛,外加贯穿全文的好奇心,创作出了这部旅游文学的杰作。
  • 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

    作者:盖山林

    该书是作者从事考古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成果。本书主要内容是文物考古的发现,包括古代城市、王公府第、蒙古包、敖包、召庙、衣冠、器什家具、餐具、天文遗址、岩画、岩文,石人、舞蹈遗迹、民间图案、历史图画、陵墓、石碑及其它文物。这些考古发现,为蒙古史和蒙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丰富了蒙古学研究的内容。
  • 蒙古族古代战例史

    作者:巴特

    《蒙古族古代战例史》内容简介:蒙古族古代历史是与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1187年前后成吉思汗对蔑儿乞部开战到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570余年间,蒙古民族历经了难以计数的战争,《蒙古族古代战例史》精选了90余个主要战例,并附战例图109幅,清晰地勾勒出古代蒙古民族的战争历史。
  •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作者:莫里斯·罗沙比 (Morric Ross

    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忽必烈从藩王到蒙古大汗、直至元帝国君主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力图剔除各种史料中的偏见,“颠覆”人们对忽必烈和蒙古人的传统看法。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影响相当大,被许多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课程必读参考书。 作为成吉思汗的嫡孙,世界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更完成了祖父号令天下的目标。他半生戎马,率领蒙古军骑长驱直入,踏破了南宋江山,征服了中国的剩余地区,还扬威海外,两次侵入日本。 与成吉思汗以武功震撼世界不同,忽必烈更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为统治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帝国,他和幕僚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以汉法为基础,又不为传统中国理念所束缚的政府,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作为天下共主,他以一种空前的开阔胸怀,聚拢各族精英,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他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拥护者,也是热心的佛教徒,还许诺他的许多臣民将皈依基督教,更是穆斯林的保护者。他试图在多种文化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功。 在执政初期,忽必烈大量豁免、减免税负,鼓励农业生产;给予商人相当高的地位,使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异常繁荣;允许艺术家自由创作,给予帝国的工匠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激励科学家更大胆地创新。他所统治的帝国,代表着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富庶的东方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畅通的丝绸之路,毫无保留地被传播到南洋、印度洋,直至欧洲腹地,使西方人对东方文明产生向往和倾慕,并刺激了哥伦布远航寻找新大陆。然而,远征的惨败、无度的财政需索、个人健康的衰退,使忽必烈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无损于他的荣光。他的先辈们不曾有过他那种统一并统治整个已知世界的梦想,后继者中再也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眼光。
  • 清代蒙古志

    作者:金海,齐木德道尔吉,胡日查,哈斯巴根

    《清代蒙古志》是一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认真编撰而成的清代蒙古诸部历史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志书。在对清以前的蒙古民族历史做了大体的回顾后,以清代形成的外藩蒙古的内外札萨克各部以盟旗为单位,内属蒙古以察哈尔八旗,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新巴尔虎、额鲁特部诸旗,伊犁察哈尔八旗与额鲁特八旗,扎哈沁部与明阿特部,唐努乌粱海、阿尔泰鸟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部,达木蒙古八旗,牧厂,驻防八旗蒙古,喇嘛旗蒙古为顺序,对其历史沿革逐一做出了清晰的描述。这样就形成了这部著作的历史部分的内容与特色。然后根据志书的特点,对清代蒙古的政治制度,从管理机构,盟旗制度,等级制度,军府制度,年班与围班制度,卡伦、鄂博制度,台站制度,法律制度和满蒙联姻制度等九大内容分别做了详尽的归纳与叙述。为了做到图文并茂,还精心挑选了清代图片近40幅。该书的出版,可以说填补了清代蒙古志的空白,为广大读者、学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清代蒙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和知识补充之需求。
  • 蒙古风俗鉴

    作者:罗布桑却丹

  • 蒙古的人和神

    作者:[丹麦] 亨宁·哈士纶

    《蒙古的人和神》介绍: 20世纪中外有关土尔扈特蒙古部落的书籍中,《蒙古的人和神》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在这《蒙古的人和神》当中,土尔扈特自伏尔加河东归,只是它的远景,而哈士纶关注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土尔扈特人的光荣与梦想;着力表现的,是这个蒙古部落为进入现代社会所付出与得到的。
  •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作者:杰克·威泽弗德

    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边境、政治、科技、战争、商业、服饰、艺术、文学、语言、音乐——都留有成吉思汗和他所创立的王国的印记。 本书再现了在世界的一个偏远的角落,一位卓越人物是如何创造了自己的帝国,并以此揭开了现代社会的大幕。成吉思汗并不像从前西方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冷酷嗜杀的暴君。事实上,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统帅,他的军队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进入了还处在黑暗时代的欧洲,并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沉醒。在他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 在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发展了自己的战争理论,创造了闪电战和包围战等革命性的进攻战术,先扫平了东亚的抵抗力量,进而从后方击溃了整个伊斯兰世界,最,后,让欧洲陈腐的骑士方阵不堪一击。在他的指挥调度下,蒙古帝国从未一次派出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却在25年的时间里征服了比罗马帝国400年征战还要广阔的土地。他建立的帝国边界从西伯利亚直达印度,从越南直达匈牙利,从朝鲜半岛直到巴尔干半岛。蒙古帝国重新勾画了世界版图,把原来相互隔绝的帝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新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划定了新的秩序。 作者告诉我们,蒙古人不仅仅是战争中的优秀征服者,他们还具备一种适应进步以及仁爱法则的禀赋。成吉思汗是一位富于创新的领导者,也是第一信在自己征服过的各市地多国家里将法律的力量置于自身权力之上、鼓励宗教自由、创办公立学校、准予外交豁免权、废除酷刑以及开通自由贸易的统治者。他所创建的贸易路线不仅是促进商业发展的通道,而且也促进了思想、技术以及专业知识的交流,并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波穆巴的故事 The Story of Bomba

    作者:天格思,Tengis Khasbagan

    The Story of Bomba - 35 Absurd Sentences 穆巴的故事——35个荒诞句 http://www.tengistype.com/The-Story-of-Bomba - Introduction 简介 - The word-Bomba means Utopia in Djangar Epic, it is the last Promised Land can redeemed of the short time fate. The seeking of the eternal existence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nomads’ nature respecting thinking. Only the balanced law which would not change by time can judge, reward and accommodate human beings, is the great existence. 波穆巴一词在史诗江格尔里意为理想国度,即是短暂荒诞的人生可得到最终救赎的乐土。对于永恒本质的追求来源于古代游牧民崇尚自然的观念,只有自然那不被时间所左右的平稳规律是能够惩罚人类,奖赏人类,容纳人类的伟大存在。 - Annotation 注释 - Illustration & Text : Tengis Khasbagana,2007,Hohhot Material : Peper,Pencil,FRP,Acrylic Type : Mortal Type Regular English Translation : Unerhu Reference :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1819 Arthur Schopenhauer 插图与内容:天格思 2007年 呼和浩特 原图材料:素描纸 铅笔 树脂 丙烯 蒙古文字型:苦泉白体 英文翻译:乌尼尔夫 参考:「作为意欲与表象的世界」1819 亚瑟 · 叔本华 - Copyright 版权 - Illustrations © 2007 Tengis Khasbagana Text & CN Translation © 2012 Tengis Khasbagana EN Translation © 2012 Unerhu Publishing © 2014 Tengis Type studio 插图 © 2007 天格思 蒙古文字与中文翻译 © 2012 天格思 英文翻译 © 2012 乌尼尔夫 出版 © 2014 泊物工作室 - Exhibition 延伸作品 - "Natural" 120 cm ×150 cm Mixed media Personal collection 2007 「自然」 120 cm ×150 cm 综合材料 个人收藏 2007
  • 蒙古及蒙古人

    作者:(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

  • 蒙古文化與社會

    作者:扎奇斯钦

    從長城外看中國歷史,與從長城內看到的中國史,頗有不同,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看法。本書概括性的論述蒙古游牧民族的社會和文化,就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語言文字、音樂藝術,乃至歷史上社會政治制度,經濟、政治與軍事組織等各節,按年代之劃分,以極廣泛的歷史因素及近代社會科學方法,做一縱的鳥瞰和分析,籍以說明地處亞洲內陸樞紐地帶之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長和奮鬥過程,及其與中原農業漢民族和西藏之間,相盪所產生的作用與影響。 書中對傳統文化特質論述較詳,鮮明的突出蒙古人的形象及其在歷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而於晚近蒙古人開始走向農業定居所造成的文件變遷之經國,亦略加探討。全書敘述簡明,識見中國主要邊疆地區的社會與文化做一專題研究。 作者出身內蒙世家,本書彙集其本人在蒙古行政工作的經驗與生活之回億,以及數十年來不斷閱讀、思考和研究蒙古歷史之心得。以蒙人研蒙事,不僅更真切有味的描繪出游牧民族的草原風情,其對游牧民族歷史的看法,尤足供他人的反省和參考。
  • 蒙古族通史

    作者:蒙古族通史编写组

  • Our Great Qing

    作者:Johan Elverskog

    "In a sweeping overview of four centuries of Mongolian history that draws on previously untapped sources, Johan Elverskog opens up totally new perspectives on some of the most urgent questions historians have recently raised about the role of Buddhism i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Qing empire. Theoretically informed and strongly comparative in approach, Elverskog’s work tells a fascinating and important story that will interest all scholars work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religion and politics." —Mark Elliott, Harvard University "Johan Elverskog has rewritten the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ngolia from the bottom up, telling a convincing story that clarifi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volutions which Mongolian concepts of community, rule, and religion underwent from 1500 to 1900. His account of Qing rule in Mongolia doesn’t just tell us what images the Qing emperors wished to project, but also what images the Mongols accepted themselves, and how these changed over the centuries. In the scope of time it covers, the originality of the views advanc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scholarship upon which it is based, Our Great Qing seems destined to mark a watershed in Mongolian studies. It will be essential reading for specialists in Mongolian studies and will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and riposte to the ‘new Qing history’ now changing the face of late imperial Chinese history. Specialists in Tibetan Buddhism and Buddhism’s interaction with the political realm will also find in this work challen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ChristopherAtwood, Indiana University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Manchus controlled the Mongols through their patronage of Tibetan Buddhism, sca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Mongol view of the Qing imperial project. In contrast to other accounts of Manchu rule, Our Great Qing focuses not only on what images the metropole wished to project into Mongolia, but also on what images the Mongols acknowledged themselves. Rather than accepting the Manchu’s use of Buddhism, Johan Elverskog begins by questioning the static, unhistorical, and hegemonic view of political life implicit in the Buddhist explanation. By stressing instead the fluidity of identity and Buddhist practice as processes continually developing in relation to state formations, this work explores how Qing policies were understood by Mongols and how they came to see themselves as Qing subjects. In his investigation of Mongol society on the eve of the Manchu conquest, Elverskog reveals the distinctive political theory of decentralization that fostered the civil war among the Mongols. He explains how it was that the Manchu Great Enterprise was not to win over "Mongolia" but was instead to create a unified Mongol community of which the disparate preexisting communities would merely be component parts. A key element fostering this change was the Qing court’s promotion of Gelukpa orthodoxy, which not only transformed Mongol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rituals but also displaced the earlier vernacular Mongolian Buddhism. Finally, Elverskog demonstrates how this eighteenth-century conception of a Mongol community, ruled by an aristocracy and nourished by a Buddhist emperor, gave way to a pan-Qing solidarity of all Buddhist peoples against Muslims and Christians and to local identities that united for the first time aristocrats with commoners in a new Mongol Buddhist identity on the ev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 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

    作者:孛儿只斤·布仁赛音

    本書重點使用的史料主要是日文、漢文和蒙古文史料。其中,日文史料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寫成的有關內蒙古地區的 社會資料。這一時期寫成的有關內蒙古地區的社會調查資料。這一時期寫成的有關內蒙古地區的日文資料無疑是研究近現代內蒙古社 會史的重要文獻。這些日文資料主要出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滿鐵調查科的有關蒙古地區調查資料;二是出自“滿洲國”的興安局等 蒙古統治機關之手。三是從日俄戰爭到滿洲事變期間的如關東都統府等有關機構的各類調查資料。 漢文史料主要是出自東三省以及內蒙古各地檔案館所藏關於東部蒙古王公與東三省有關當局之間的文書通信。在這一方面,國內 學者有很多優勢可以發揮,並在他們的研究當中積極地使用這些資料。
  • 蒙古通

    作者:郭雨桥

    《蒙古通》(大草原版的“藏地密码”)一书,是作者用通俗流畅的笔触,系统展示蒙古族生活习俗的文化读物。内容包括族源、诞辰、婚礼、葬礼、节日、信仰、居住、饮食、服饰、畜牧、狩猎、交通等十二个方面。涵盖了我国内蒙古、新疆以及蒙古国大部分蒙古地区,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备的蒙古风俗实录。材料点面结合、详略有致、翔实可靠,具有科学和学术的品格;注重文字生动和布局章法,穿插了不少趣话、歌谣和祝赞词,具有审美和文学的品格;关照古人和今人对民俗事象的看法,融进了不少独到的个人见解和分析,具有思辨的品格。作品融文学性、资料性、趣味性为一体,是一部了解蒙古族民间文化的百科,对于普查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是东胡的一支。公元七世纪,“蒙兀室韦”一词,开始见之于《唐书》。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纳河一带,就是蒙古人的发祥地。那里有一个小镇,现在还称之为室韦。到公元九世纪,陆续迁到现在蒙古国的三河流域(斡难河――鄂嫩河、土拉河――图勒河、克鲁伦河)。三河之源的不儿罕山,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故乡。关于蒙古族的来源,现在学者们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匈奴说,一种是东胡说,一种是鲜卑说,因为鲜卑就是东胡的一支,所以也可以看作是两种意见。蒙古国的学者大多持第一种意见,我国的学者大多持第二种意见。至于蒙古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也有三四种说法。在介绍这些说法之前,我想把汉语音译蒙古地名、人名的不足之处说一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人往往听不清蒙古人的全部发音。比如蒙古,实际上蒙古人的说法一直是“蒙古勒”,汉人却一直写作“蒙古”。还有“蒙兀”的叫法,实际上也是蒙古的意思。这是由于古文书写中常常省去左面的两点,或者由于方音把GU 说成HU造成的。至于对蒙古一词的含义解释,比较普遍的有:一,蒙古就是蒙和嘎勒(монх гал)的意思,就是蒙古人最尊重的“长生天”(монх)与“火”(гал)的合写。二, 蒙古就是蒙高勒(мон гол)的意思,就是正中心或者骨干。三,蒙古是“我们北方人”的意思。从成吉思汗上溯二十二代,就是有文字记载的老祖宗孛儿帖赤那与豁埃马阑勒――苍狼与白鹿。其实苍狼不是狼,白鹿也不是鹿。对于蒙古族来说,叫这样的名字自然不过,就像现在汉族人把自己的孩子称作老虎、黄牛一样,只不过可能带有一些图腾崇拜的色彩罢了。汉族从自己的民族心理出发,称呼苍狼白鹿,往往带着一种好奇、惧怕和神秘的心理。成吉思汗诞生以前,蒙古高原有许多使用蒙古语的部落。他们各自为王,互不统属。又很长时间处于金国的统治之下。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女真也是游牧民族。到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汗时代,才有合不勒汗统率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的说法。成吉思汗年轻时代,还受过金国“招讨司”之封,他还利用这个职位干过不少事情。那时候主要的活动舞台,就是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蒙古国肯特省、东方省的一些地方。成吉思汗的力量是在后来的战争中逐步壮大的,地盘也是在战争中开拓的。1227年,成吉思汗偕同也遂夫人起驾,远征西夏。他站在哈尔古纳穆纳山(现在大青山一代)嘴,遥望鄂尔多斯高原,不慎把手中马鞭失落。随从要给他捡拾起来,却被他拒绝。乃降旨曰:盖此地也,太平江山久居之地,衰落王朝复兴之帮。花角金鹿栖息之所,白发吾翁享乐之乡。他这次出征不太顺利,路过阿儿不合围猎,不妨一群野马斜冲而来,把他的红沙马吓惊。圣主坠马受伤,住在一个名叫搠斡儿合惕的地方养伤。阿儿不合(арваг),这个地方如今叫阿儿不斯(арвас),和阿儿不合只有一字之差。搠斡儿合惕(сохор хад),意为盲石,就是现在的阿尔寨石窟。因为这个地方七孔八窍,像盲人的许多瞎眼(搠斡儿),所以汉人才叫它百眼窑 。直到解放初期,这个地方还有野驴。所以这种传说,可能有些道理。阿尔寨石窟有四个朝代的壁画,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成吉思汗这次没有把西夏攻下来,自己却病死在六盘山。灵车拉着他的金体,准备落叶归根,归葬故土。路过鄂尔多斯,灵车陷进泥淖,八十一头牛都拉不出来。部下想到他生前说过的话和吟过的诗,就把他的衣冠留下几件,又祈祷老半天,灵车才重新启动。鄂尔多斯人把他的衣冠供奉起来,变成了八白室,这就是现在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死后,幼子拖雷监国。二年后他遵从成吉思汗的遗愿,召集忽里台(会议хуралтай),推举窝阔台(成吉思汗三子)继位。窝阔台死后,其子贵由汗即位。贵由死后,皇位转到托雷长子蒙哥汗手里。从此有元一带,皇帝宝座一直控制在拖雷后代手里。   忽必烈是蒙哥汗的弟弟,拖雷的次子,他还有个三弟叫旭烈兀,四弟叫阿里不哥。他们兄弟四人的母亲,就是王汗的侄女莎儿合黑塔泥,也叫额锡哈敦。忽必烈年轻时就有雄才大略,“思大有为于天下”。他建立“漠北藩府”,广召汉地贤才。蒙哥汗即位后,让他“总领漠南汉地军民事”,他在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整顿秩序,试行汉法,取得成效。后来治理关中,政绩斐然。为他今后安邦治国,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蒙哥汗进攻南宋时,他提出了迂回云南、后路包抄的战略,得到蒙哥汗的采纳。于是蒙哥汗让幼弟阿里不哥留守首都哈拉和林(在今蒙古国),自己亲自统帅西路军进入四川。忽必烈率领东路军长驱鄂州(今武昌市)。可是正当他来到江北,打算渡江作战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噩耗:他的大哥蒙哥汗在进攻合州(今合川县)时,不幸中流失而身亡。他的幼弟阿里不哥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篡夺汗位。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经过和心腹策划,将军队交付手下,自己轻装简从,赶回燕京(今北京)。早在三年以前,他就命令刘秉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建立一座宫城,定名开平府。也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蓄谋已久,反正开平府成了他继承皇位的地方。“开平开汗业,问此地,是耶非?”他在宗王和部分汉臣的拥戴之下,强先一步,继承了汗位。阿里不哥听说以后,也在哈拉和林宣布称汗。然后兵分两路,进攻忽必烈。兄弟俩经过四年的角逐,阿里不哥战败投降。1271年忽必烈采用《易经》上“大哉乾元”之意,宣布建“大元”国号,这就是元朝的来历。建元以后,忽必烈命令大将伯颜为统帅,进攻江南。当时南宋小儿民谣说“百雁过,江难破”,世人不知其意,以为雁过的时候可能出事。事后大梦方醒,才知道百雁就是伯颜。伯颜本是巴林人,既是元世祖的开国元勋,又是元成宗上台的有力靠山。文韬武略兼备,影响所及两帝。他自赋汉诗写道:“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过去人们写蒙古历史,动不动就说汗王屠城,其实文明交战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忽必烈活了八十岁,死于大都(今北京)。纵观中国历史,最大的疆域就在元朝时期。而元朝的疆域,恰恰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伟人开辟的。   元朝从忽必烈算起,凡经十一帝。最后一个皇帝叫妥欢帖木尔――元顺帝。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开国皇帝与末代皇帝故事多,中间的人们连名字也记不住。元顺帝是个怪才,精于制造器具和诗文。可惜生不逢时,赶上元朝衰败时节。他也识得时务,1368年朱元璋攻入大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遣使送信招降的时候,他还浪漫气质地写了一首诗作为答复:“信知海内归明主,且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叮咛说,春风先到凤凰台。”自己来到应昌城(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大造巨型龙舟,泛舟达里湖,教习他的《十六天魔舞》去了。这种超脱与潇洒,并不能阻止武器的批判。明军很快攻入应昌城,元顺帝长子爱猷识里达腊偕同数十骑,逃往漠北哈拉和林,于1731年继承汗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元。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南北朝开始了,最后与明朝同为大清王朝所灭。这是后话。
  • 蒙古诸部与俄罗斯

    作者:齐米特道尔吉耶夫

    《蒙古历史文化文库:蒙古诸部与俄罗斯(17-18世纪)》共分四章,内容包括:17世纪初漠西蒙古与沙俄建立关系;喀尔喀部与沙皇俄国;噶尔丹时期清政府对蒙古人的攻击卫拉特与沙俄关系;18世纪卫拉特人的抗清斗争以及俄卫关系。
  •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

    作者:孛儿只斤•苏日娜,孛儿只斤•苏和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约30万字,配有469幅插图,主要以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世系延续为主线,介绍了蒙古帝国建立以来,散布在中国境外、活跃在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后裔近800年的历史和现状。 书中涉及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俄罗斯的鞑靼人、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兹别克人、蒙古国的喀尔喀蒙古人等境外蒙古人。
  • 蒙古及蒙古人

    作者:【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

    【书名】: 蒙古及蒙古人【第一卷】 【作者】:【俄】阿.马.波兹德涅耶 夫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9-10-00 【印刷时间】:1989-12-00 【开本】:32 【页数】:814页 【装订】:平装 目录 第一章:从恰克图到库伦 第二章:库伦(大呼勒) 第三章:从库伦到乌里雅苏台 第四章:乌里雅苏台 第五章:从乌里雅苏台到科布多 第六章:科布多 第七章:从科布多到库伦 第八章: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历代呼毕勒罕 第九章:从库伦到张家口 第十章:张家口
  • 大禁地

    作者:郎芳

    《大禁地》讲述了在1950年,一个被上级批示“永不释放”的犯人冒险越狱了,他不顾一切地扒上了去往大戈壁的列车,要找寻那迷失在黄沙中的真相……十年后,一支背负上级任务进入内蒙古境内找矿的科考队,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这个秘密正好发生于十年前的1950年:神秘失踪的科考队、生死未明的科学家、大漠中那座魔鬼一样的古城、无法解释的非正常死亡……为了揭开这一切谜底,年轻的科考队员丁史和一直犹豫在“叛变”与“忠诚”之间的古教授,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大漠探险,其间他们所经历之事皆匪夷所思,他们所见之人皆不是一般人等,而他们更没有想到,左右他们命运的,竟然与蒙古历史上的最大悬案有关。
  • 蒙古秘史中的山水地名

    作者:沙·沙格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