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郭沫若

  • 流言与真相

    作者:李斌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同时对其中几类主要“流言”和“抹黑”的原由进行了分析,还原历史事件本来面目,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的一生的不同侧面。

    廓清迷雾,摒弃流言,通过丰富的材料与扎实的考证,认识真实的郭沫若。

    本书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

  • 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

    作者:郭沫若 编

    《中国史稿地图集》(下)(精装)包括从原始社会到鸦片战争的有关地图。其中有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朝代的行政区划图,有历史上的民族分布及迁徙图,有历代战争的地图,有历代中外交通的地图,有反映经济发展的地图等等;总之,尽力以地图的形式,把我国历史上各族人民重大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活动史实反映出来,使《史稿》的读者对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活动的地区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作者: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除导论外,包括四篇主要论文,它们是《周易》、《诗》、《书》、甲骨文和彝铭的个别研究。《易》、《书》、《诗》均为二三千年前的古籍,真伪混杂,时代难辨。郭沫若处理尚较慎重,辨疑之处亦见功力。如《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前人已指出其伪。郭沫若举出七点证据,证明其为儒家的创作。特别是对《易》、《书》、《诗》内容的考释,颇多新颖精彩之处,如一向被视为神秘的八卦,前人作为许多曲解,郭沫若则从中找出生殖器和数学的双重内涵,从卦辞和爻辞中描绘出一幅现实生活的图景。其思想之犀利,释证之新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随处可见。 目录 一九五四年新版引言 自序 解题 导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 一 社会发展之一般 二 殷代——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 三 周代——铁的出现时期——奴隶制 四 周代以来至最近时代之概观 五 中国社会之概览 第一篇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发端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第二章 《周易》中辩证的观念之展开 第二篇 《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序说 第一章 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推移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 第三篇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 序说卜辞出土之历史 第一章 社会基础的生产状况 第二章 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 第四篇 周代彝名中的社会史观 一 序说 二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 三 周代彝铭中的奴隶制度 四 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 五 周代彝铭无五服五等之制 六 彝铭中殷周的时代性 七 馀论 附录 追论及补遗 后记 ……
  • 十批判书

    作者:郭沫若

    《十批判书》讲述了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专制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同时西方学术思想不断涌进,人们的思路也比较开阔,于是哲学、人文科学方面思想相对自由。当时国势危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于中国虎视眈眈,一再挑衅,更引起了学者的爱国保国的忧患意识。有些学者不能参加政治活动,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专心学术,因而做出了一些学术成果。当时许多学者继承了清代朴学的作风,考据比较精审,析事论理,才求准确。也有些学者对于宋明理学有较多的了解,对于深邃的义理有较深的体会。自清末以来,西学东渐,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受到重视,许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西方的治学方法,致力于中西学术的会通与融合,因而达到了学术研究的较高水平。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史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时期,但是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出现了很多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著作。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有许多现在已买不到了,而实际上确有一定的参考消息价值。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作者: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它突破了以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把《诗》、《书》、《易》里面的的纸上史料,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提出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作者:郭沫若

    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成绩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本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旨在系统地展示了上个世纪的史学成果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奉献给读者。
  • 屈原 蔡文姬

    作者:郭沫若

    《屈原 蔡文姬》内容简介:诞生于“欧风美雨”吹拂中的中国话剧,迄今已走过一个世纪的不平凡旅程。经由几代剧作家筚路蓝缕的奋力寻索与呕心沥血的潜心创造,在并不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现代话剧即迅速登上了成熟的艺术之巅,为中国文学的宏大交响曲,谱写出了风华独具的绚烂乐章,奉献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个人风格的杰出艺术经典。 此丛书意在立足新世纪,回顾检阅与集中展示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辉煌艺术成就,向读者介绍不同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具有独创性的经典作品,为读者提供领略话剧魅力、鉴赏艺术经典的基本读本。
  • 郭沫若诗

    作者:郭沫若

    这本作品集,内容丰富、空间广阔、内含深厚。文笔细腻、优美,语言通畅、雄健。文体结构大开大阖、快速、错落、锐利,时而平实、时而空灵、时而拙朴古雅,融悲怆与幽默、繁华与恬淡为一炉,集思想性、故事性、社会性于一体。
  • 十批判书

    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也是学术上的大家,尤其他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与判断值得我们思考。《十批判书》是郭沫若著的经典学术,主要从各个方面分别对秦以前的文化思想界的大家,进行有理、有据、有论点的自我批判。
  •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下)

    作者: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 奴隶制时代

    作者:郭沫若

    在解放初的史学界,关于奴隶制和封建制交替时间的界定,并没有清楚的定论。史学界内有人将分期定在西周时代,有人认为是西周与东周之交,有人认为西汉和东汉尚属于奴隶制时代,更有甚者将二者分界定在隋唐时期。各学派各持己见,莫衷一是。郭沫若先生通过对井田制的兴废、殷周人殉的史实、奴隶与农奴的区分、汉代政权的实质,以及古文字的发展等众多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先后撰写出本书所收入的十余篇文章,以资料的翔实性,论证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科学性力驳众说,将中国古代史上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分界确定在春秋与战国之交。本书不仅为后来的史学研究在认识上开辟了新的局面,同时在方法上提供了科学的范例,从而也奠定了郭沫若先生在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历史人物

    作者:郭沫若

    本书属于郭沫若先生的史学研究著作。在书中,作者对屈原,曹植,万宝常,王安石,李自成,李岩,夏完淳,鲁迅,王国维,郁达夫,闻一多等处于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郭沫若先生广征博引,在对大量古代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而又独到的见解,突出反映了其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就在这人民本位的标准下边从事研究,也从事创作”。阅读过本书后,你将会思考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对开启一条思路。
  • 青铜时代

    作者:郭沫若

    《青铜时代》是郭沫若先生关于秦前社会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论文集,向来与《十批判书》并称为姊妹篇,相对于偏于批评的《十批判书》而言,《青铜时代》这部文集,更侧重于考证。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历来是相关研究者所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料。在文集之后又附录了关于钟鼎彝器研究的三篇文章,郭沫若先生是甲骨文和金文研究的权威,这三篇文章的学术价值更是不可小觑。
  • 女神

    作者:郭沫若

    本书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并组建夏社、创造社等文学团体。1926年随革命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7月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著作甚多,后编为《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人民出版社版)和“文学编”二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书具有时代特征和风格,值得一阅。
  • 郭沫若散文

    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散文(插图珍藏版)》主要内容: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女神

    作者:郭沫若

    《女神》中的优秀诗篇,都活跃着一个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热情洋溢,对自我的力量充满自信、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向往的五四青年,也厌恶一切陈腐的事物,厌恶平庸无为的生活。憎恨现实生活的黑暗和冷酷,赞美丽一切新鲜的生命,崇拜一切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伟大事物,同时也在自己的青春的生命力面前感到惊异和欣喜。动的精神、反抗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构成了《女神》的主旋律。
  • 三叶集

    作者:宗白华

    簡介: 本書為宗白華、田漢、郭沫若三人青年時代的通訊集,1920年出版時,被比作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用三葉矗生的植物作為集名來象徵三人的友情。其中大體以歌德為中心,此外也有論詩歌、近代劇、婚姻問題、戀愛問題還有宇宙觀和人生觀等問題的討論,三位學人憑著尺素書,精神往來,契然無間,所表現的文字,都是披肝瀝膽,態度嚴肅而真切。
  • 女神

    作者:郭沫若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的诗歌《女神》。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 屈原 蔡文姬

    作者:郭沫若

    屈原 蔡文姬,ISBN:9787020022496,作者:郭沫若著
  • 斯泰封插图本浮士德

    作者:[德]歌德

    本书为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书中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成,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译本采用郭沫若先生的经典译文,插图采自郭沫若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编印、绝少流传因而弥足珍贵的《浮士德百三十图》,由弗兰兹·斯泰封绘图,亦是本书的经典插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