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NGO

  • 企业型非营利组织

    作者:J·格雷戈里·迪斯,杰德·埃默森,彼得·

    《非营利组织管理系列•企业型非营利组织》从社会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型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宗旨及其运作方法,全书内容包括了社会企业家与社会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的使命、风险管理、顾客团体、财务管理和商业规划等内容,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提供了许多实用且有效的经验与启示。《非营利组织管理系列•企业型非营利组织》是研究企业型非营利组织最完整的参考书籍之一,值得推荐给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学术研究者、关心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大众深入阅读,也可为政府制定非营利组织政策提供参考。
  •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

    作者:萨拉蒙

    《全球公民社会》是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约35万字,由美国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该书对西欧、北美洲、亚洲、中欧和东欧、拉丁美洲等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完成了系统的资料收集,内容包括:这些组织的基本规模、结构、收入基础以及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有何不同:什么因素促进或阻碍了这些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实体的特殊属性是什么。 在本书中,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继续全面阐述了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中非营利部门或日公民社会部门的范围、规模、组成和资金来源情况。全书涉及36个国家——深入研究的有14个国家,重点集中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同时还收录了有关欧洲的新材料、更新版的概论以及一套新的全球公民社会指数。书中提供了有关非营利部门大量的重要信息来源,全书图表丰富,数据浏览方便。 莱斯特·M.萨拉蒙,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政策研究所教授,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政府行为和非营利部门研究的国际专家和代表性人物。著有: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1993),The Emerging Seclor(1994),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1999)等。
  •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Qiusha Ma

    Based on documentary materials including interviews with key players in China, this book charts the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present day. It recounts how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1978 reforms that created a market economy and diversified interests and social life, new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outside of the state system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number, size and influence. These organizations, which barely existed before the reforms began in the late 1970s, carry out many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tasks neglected by the government.Qiusha Ma examines two key question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NGOs in China: First, is it possible under China's one-party state f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thrive and play important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 And secondly, are NGOs facilitating the formation of a civil society in China?
  • 日本非营利组织

    作者:王名

    《日本非营利组织》内容简介: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接受中国政府的项目建议,从2005年起连续两年,实施了题为“日本NPO法制度考察研修”的国别研修项目。来自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地方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官员、NPO研究机构的学者和NGO的代表共计22人参加了这个项目。中国研修人员的专业精神和热情好学给日本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紧张的访问日程中,他们对日本NPO法制定的背景、制定过程、法治理念、管理体制以及NP0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收集和比较研究。同时还实地考察了日本NP0的活动现状以及各级政府机构对NPO活动所实行的促进政策,并且与日本NPO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日本的NPO展开了调查与研究。 回国后,研修人员以向所属机构提交报告、召开学术沙龙等形式介绍考察研修的成果,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积极反响。 作者确信,《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出版,不仅使中国更多的NPO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分享项目的成果,也向广大民众传递着日本NPO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大家了解日本在建设市民社会的过程中NPO所发挥的作用。
  • 让梦想扎根

    作者:社区伙伴 编著

    这本对话集是社区伙伴过去几年推行青年实习生计划的经验整理与记录。一群追寻理想的青年人,和相关领域的师友、或其他青年伙伴之间展开多样而丰富的对话,探讨对某些共同关注的问题的体验和思考,展现他们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与主流选择迥异的“另一种生活”的探索。这些探索和反思涵盖了年轻人个体成长、成长环境和网络平台、对相关社会议题的参与和思考等不同层面和角度。
  • 社会工作概论

    作者:[美]O·威廉姆·法利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实务领域,对于刚刚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或者是对社会工作有兴趣的人来说,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很好的入门向导。本书把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丰富的案例介绍和分析对于理解社会工作的含义和方法尤其具有启发意义。此外,本书的内容广泛包括了社会工作的最新发展。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出现在我们国家的专业工作领域中,有的则是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要面对。阅读本书不仅能看到社会工作的今天,也有助于思考和展望她的未来。   本书在美国的院校和实际社会工作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第九版是它的最新版本。
  • 非政府组织问责

    作者:丽莎·乔丹

    《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是一个国际团队经过三年努力完成的作品。《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提出了一套分析NGO问责问题的理论框架;不仅反映了NGO问责领域最新的理论探索,也反映了最新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全方位的透视,审视的眼光几乎触及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世界眼光,汇集了五大洲在实践中产生的精华案例。 《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可为关注中国发展特别是NGO发展的研究者、教师、学生、尤其是实践工作者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和指导。
  • 社会企业家的战略工具

    作者:格利高里·迪斯(Gregory Dees

    社会企业家的战略工具,ISBN:9787509720875,作者:(美)迪斯 等著
  • 第三次改革

    作者:贾西津

    本书是对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战略定位、战略选择和战略环境建设的研究。它从非营利部门的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自组织秩序看待非营利部门发展的观点。本书的核心观点是:非营利部门的战略性发展关键,要适应从“整体性社会”向自组织社会、自治秩序的转化。这一过程又与整体社会转型密切相关,法律制度环境和文化建设构成转型的重要因素。 本书阅读对象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人员,以及NGO组织的管理者,研究者。
  •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作者:David Bornstein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provides vivid profile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The book is an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for social initiatives, intertwining personal stories, anecdotes, and analysis. Readers will discover how one person can make an astonishing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The case studies in the book include Jody Williams, who won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mpaign against landmines she ran by e-mail from her Vermont home; Roberto Baggio, a 31-year old Brazilian who has established eighty computer schools in the slums of Brazil; and Diana Propper, who has used investment banking techniques to make American corporations responsive to environmental dangers. The paperback edition will offer a new foreword by the author that shows how the concep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has expanded and unfold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including the Gates-Buffetts charitable partnership, the rise of Google, and the increased mainstream coverage of the subject. The book will also update the stories of individual social entrepreneurs that appeared in the cloth edition.
  • 非营利组织评估

    作者:邓国胜

    《非营利组织评估》,作者:邓国胜。全书共10章,正文约25万字,是一部关于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方面的专著。 第一章是研究的绪论,主要是为整个研究提供背景和导向,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与评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标、计划和方法。第二章,阐述本书的基本概念与构建评估体系的基本原理。第三章,构建中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理论框架。第四章,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评估,等等,这里不一一列述。 作者使用了归纳、演绎和"以用户为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本书首先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构建了一系统的评估框架: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随后,在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理论、具体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作者提出了建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评估制度、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组织能力评估制度的具体建议,并针对不同的评估模块构建了不同的评估指标。 书稿文字简练,语句通顺,理论上有一定深度,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为非营利组织自我评估提供理论根据,为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提供框架与指标体系,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读者对象:非营利组织研究和工作人员、高等院校公共管理方面的师生和热爱非营利组织事业的广大读者。
  •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

    作者:(美)萨拉蒙

    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已构成了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也正在悄然升起。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和促进中国社会力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也是本书出版的良好机遇。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编 概  述 第一章 公民社会的比较观……………………………………………………………………3 第二编 西  欧 第二章 比利时…………………………………………………………………………………37 第三章 芬兰……………………………………………………………………………………52 第四章 法国:从雅各宾传统走向分权………………………………………………………68 第五章 德国:统一和变革……………………………………………………………………83 第六章 爱尔兰…………………………………………………………………………………100 第七章 荷兰非营利部门的主要特色…………………………………………………………123 第八章 西班牙…………………………………………………………………………………138 第九章 英国……………………………………………………………………………………152 第三编 其他发达国家 第十章 澳大利亚………………………………………………………………………………173 第十一章 以色列:对其主要经济变量的综述………………………………………………186 第十二章 日本…………………………………………………………………………………205 第十三章 美国…………………………………………………………………………………220 第四编 中欧和东欧 第十四章 捷克共和国…………………………………………………………………………239 第十五章 匈牙利………………………………………………………………………………256 第十六章 波兰…………………………………………………………………………………272 第十七章 罗马尼亚……………………………………………………………………………281 第十八章 斯洛伐克……………………………………………………………………………296 第五编 拉丁美洲 第十九 章阿根廷………………………………………………………………………………311 第二十章 巴西…………………………………………………………………………………327 第二十一章 哥伦比亚…………………………………………………………………………342 第二十二章 墨西哥……………………………………………………………………………356 第二十三章 秘鲁………………………………………………………………………………368 附录A ……………………………………………………………………………………………383 附录A的补充 ……………………………………………………………………………………390 附录B ……………………………………………………………………………………………396 附录C ……………………………………………………………………………………………404 附录D ……………………………………………………………………………………………415 章后参考文献概译………………………………………………………………………………426 译后记……………………………………………………………………………………………431
  • 全球筹款手册

    作者:[美]米歇尔·诺顿

    本书不仅全面介绍了筹款战略、筹款资源,还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筹款方法、沟通技巧等等,更重要的是本书鼓励人们去寻找成功筹款的机会,让筹款者对做好筹款及创收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 对于从事筹款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本书无疑是一本实用而有价值的著作,它包含了最新的筹款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对筹款感兴趣的人士不容错过的好书。
  • 黑暗中對話

    作者:張瑞霖

  • 管理未来

    作者:彼得·德鲁克

    《管理未来》: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 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深刻影响全球商界、政界高层人士的著作 彼得.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变和如何继续改变我们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认识。书中不乏远见卓识和超前思维,它集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这些都是德鲁克著作的精髓和“管理学的里程碑”。   ——《哈佛商业评论》 查看德鲁克的全部著作
  • 凝聚力量

    作者:呂大樂

    「福利」,在香港儼如一個沾上毒藥的名詞,每次提起,政府務必耍手擰頭,市民亦很刻意地與之保持距離,深恐給標籤為「懶人」。怎樣想,香港都是一處難以讓人聯想到慈善事業、社會福利的地方。但實際情況,卻是經常可以在緊急關頭,見到香港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襄善舉,對有需要的人施以援手。在福利慈善方面,香港人的表現一貫的實在。 結合這種低調的社會公益參與模式,原來是一個龐大的、充滿活力的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系統。社福機構是這個系統的核心部份,帶動市民參與社會服務。其實打從19世紀起,香港華人社團已籌組志願慈善機構,彌補殖民政府社會服務的不足。時光輾轉經過百多年,由殖民地時代步入特區政府管治年代,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機構仍保有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傳統,究其原因是它們能夠與市民建立信任,令人們相信參與志願團體的活動,可以真正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社福机构发展。书中回顾百年来,香港志愿服务发展如何由救济转变为社会服务,并讲述殖民政府的部署如何促使香港志愿机构提供服务的传统能保存百年,及市民如何透过争取社会服务达到充权等,并有不少珍贵历史相片。有别一般社福发展回顾,本书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社福发展,为读者提供另类观点。
  • 如何改变世界

    作者:戴维•伯恩斯坦(David Bornst

    贫穷有可能消除吗?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吗?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吗?目前这些似乎都无法实现,但《如何改变世界》中的故事表明,事实上,我们可以以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改变世界。 本书是社会企业领域的权威经典著作,已在20多个国家出版,激励一代人点燃社会变革的火花。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企业模式,旨在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它超越了简单意义上的慈善,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民生问题解决之道。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有较大发展,在中国也快速兴起,未来必定成为热门。本书生动描述了许多这样的社会企业家的经历、故事——无论是给巴西村民传送太阳能,为印度的残疾人扩大就业机会,还是创建一个家庭医护网络服务于南非贫困的艾滋病患者,社会企业家开创了解决问题的新模式,这将重塑21世纪。 此次新版,不仅更新了个体企业家的故事,作者还撰写了新的前言,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企业家的概念在过去的几年中是如何扩大并慢慢展开的。从学生到政界领袖,从公益机构从业者到企业家、金融家,从专业人士到退休潮一代,所有有志于投身社会企业、改变世界的人,都会从书中得到启示。
  • 行动的力量

    作者:朱健刚 著

    《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以集体行动的学术视角,通过对八个民间志愿组织个案的研究,集中分析了这些志愿性集体行动的意义框架和行动策略,揭示了中国基层社会发生的变迁。《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指出,这些志愿行动的外在和内在意义都在发生变化,民间志愿行动正在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 财富的归宿

    作者:资中筠

    从卡耐基到洛克菲勒,从福特到凯洛格,从索罗斯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美国的各大基金会的影响进入了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当中。基金会在社区服务、教育、社会福利、科学研究、医药卫生以及有关可持续性发展等多个领域,不但对美国社会有深刻影响,而且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珍贵的图片,在书中评述了美国现代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探讨了基金会所代表的思想理念、基金会的动机和效果。书中列举了20世纪初、中、后期约20家各种类型有代表性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思想理念和运作方式。作者还集中论述了美国基金会与中国的关系,概述了近年来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状况。 本书系《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2003)一书的最新版本。
  •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

    作者:[美] 詹姆斯·P.盖拉特(Jame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ISBN:9787300049809,作者:(美)詹姆斯·P.盖拉特(James P.Gelatt)著;邓国胜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