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植物学

  • 植物名实图考

    作者:吴其濬

    中国清代植物学专著,吴其濬(吴其浚)撰,1848年由陆应榖刊行。共38卷,收植物1,714种,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毒草、芳草、群芳、果、木12类,每类分若干种,叙述其名称、形、色、味、品种、产地、生长习性、用途等,并有附图。著录每种均经本人亲自观察、考证,修正了过去本草书中的许多错误,植物图也较为精确,有的可据以鉴定植物的科和目。另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收植物838种,系辑录古代植物文献编成。 药物图谱。三十八卷。清·吴其濬撰。刊于1848年。系作者通过广泛访询、采集,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阝显)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等12类,对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产地等叙述较详,绘图较逼真。但也杂有某些唯心观点的解释。本书于195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重加点校,书末附索引四种。吴氏另编《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二十二卷,收编植物838种,系辑录前代文献的一部资料性著作。现存清刻本、近代铅印本、1949年后排印本。 《植物名实图考》是中国古代一部科学价值比较高的植物学专著或药用植物志。它在植物学史上的地位,早已为古今中外学者所公认。 吴其濬写作《植物名实图考》,主要以历代本草书籍作为基础,结合长期调查,大约花了七八年时间才完成。它的编写体例不同于历代的本草著作,实质上已经进入植物学的范畴。这部书是吴其濬死后一年,就是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由山西巡抚陆应谷校刊的。 《植物名实图考》全书七万一千字,三十八卷,记载植物一千七百十四种,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包括苔藓)、水草(包括藻类)、蔓草、芳草、毒草、群芳(包括寄生在一些木类上的担子菌)等十二类。每类列若干种,每种重点叙述名称、形色、味、品种、生活习性和用途等,并附图一千八百多幅。 吴其濬利用巡视各地的机会广泛采集标本,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书中所记载的植物涉及我国十九个省,特别是云南、河南、贵州等省的植物采集的比较多。《植物名实图考》所记载的植物,在种类和地理分布上,都远远超过历代诸家本草,对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近代中药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植物名实图考》的特点之一是图文并茂。作者以野外观察为主,参证文献记述为辅,反?quot;耳食",主张"目验",每到一处,注意"多识下问",虚心向老农、老圃学习,把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绘制成图,到现在还可以作为鉴定植物的科、属甚至种的重要依据。 《植物名实图考》一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世界植物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870年德国毕施奈德在《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中认为《植物名实图考》是中国植物学著作中比较有价值的书,"刻绘尤极精审","其精确程度往往可资以鉴定科和目",甚至"种"。 1884年日本首次重刻这部书,伊藤圭介为这部书写的序中对这部书作了高度评介,认为"辩论精博,综古今众说,析异同,纠纰缪,皆凿凿有据,图写亦甚备,至其疑难辨者,尤极详细精密"。1940年日本牧野富太郎著的《日本植物图鉴》,其中有不少取材于《植物名实图考》。此外美国劳弗·米瑞和沃克等人的著作①对这部书也有所引用和推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都藏有这部书。 《植物名实图考》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珍贵的植物学知识,而且对医药、农林以及园艺等方面也提供了可贵的史料,值得科学史家用作参考。
  • 常见园林植物识别图鉴

    作者:吴棣飞//尤志勉

    《常见园林植物识别图鉴》正是基于这种需求,精选了500余种最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并配有精美的图片,每种都分别介绍了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园林应用等,让读者对照图片辨识和借鉴的同时,还可以学习植物相关知识。
  • 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

    作者:刘全儒,王辰

    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ISBN:9787562428503,作者:刘全儒、王辰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

    作者:(英)杰夫•霍奇

    这是一本融合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园艺手册。 精美的植物学插画和简明的图表贯穿全书,通过阅读这本美丽的书, 可以掌握关于植物学的所有基础知识,以及最实用的园艺技巧。 书中还有14位著名植物学家的生平介绍和他们的传奇故事,读来引人入胜。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读这本书,园艺爱好者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以及影响它们生长的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种植结果。当然,这也是一本植物学和园艺术语的参考书,集结了植物学家们观察和研究成果。 精美的植物插画和简明的示意图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们轻松理解三千余条植物学词汇和专业术语,更方便读者把园艺知识运用到每日园艺实践中。 这本书涉及所有的植物学知识,从植物的组成部分到植物的病虫害,每一章节都有类似“播种”和“剪枝”的实用指导。“园艺小贴士”专栏更是匠心独具,提供了分分钟都可以拿来使用的园艺技巧和建议。“植物学家和植物花家”专题则介绍了植物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提醒读者,直到今天我们仍在种植这些了不起的植物学家们曾经收集、研究和描绘过的植物们。 对于园艺爱好者而言,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植物世界的知识宝藏——他们的花园也将因此而繁荣。 皇家园艺学会(The Royal Society, RHS)1804年创办于英国伦敦,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慈善园艺机构,凭着对植物的热爱以及园艺让生活更美好的信条,这个学会致力于在全球推动现代科技与园艺实践艺术地融合与发展的成就。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

    作者:刘冰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精选山东地区700余种常见和代表性物种,专业科研团队编写,鉴定,内容准确可靠,1300余幅精美、逼真的彩色图片,语言简明、通俗、实用性、可读性强,全系列出版,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生境类型。
  • 作者:(英)库姆斯

    《经典图鉴珍藏:树》向养植物爱好者介绍了书中收录的每种树木的重要特征、生态环境、自然分布情况等,并介绍了如何记录观察到的树木、对树木进行分类的简单明了的方法。书后还附有简明扼要的专有名词解释。
  • 植物学通信

    作者:卢梭

  • 植物的象征

    作者:(德)玛莉安娜.·波伊谢特

    玛丽安娜·波伊谢特试图以类似研究植物象征史的方式探究那些以植物特性为背景的象征内容,追踪植物在地球上的蔓延途经,讲述有关植物产生的童话传说,发现不同地域、不同的象征内容。她那些亲历亲为获得的植物知识使她为植物的象征内容——即使看似矛盾——具有更深切的理解。玛丽安娜·波伊谢特以她对实例的反复观察表明:如果象征内容与相关植物的本质相一致,象征则历久不衰,因为:“倘若象征不在植物本体上真正存在,那么它就不会在思想上真正存在。”
  • 植物大发现

    作者:[英]卡罗琳·弗里(Carolyn Fr

    《植物大发现:植物猎人的传奇故事》是原出版社与KEW共同推出的关于植物发现史的图文书,书中的内容包罗万千,从古埃及人的收藏到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探索之旅,再到18世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发现,讲述了人类对植物的美丽以及其经济价值的痴迷的故事,告诉我们植物是如何在各个地域传播的,以及植物的大发现带给整个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以巨大的影响。跟随本书在植物史的世界里徜徉,我们可以看到改变了世界植物景观的植物学先驱们的故事。《植物大发现:植物猎人的传奇故事》从邱园的艺术收藏品中精选了100多张珍贵的图谱,以及植物学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先驱们的珍贵手稿复制品。
  • 危险花园

    作者:David Stuart

    《悠享优阅图文馆:危险花园》的主要内容:在温饱之外,植物还承担着疗救病痛的职责,背负着人类对于长生和快感的渴求。这些花园中的草木,萌生于土壤之中,却蔓延在厨房、床帏之内,走进了人类私密的文化历史。
  • 苦行孤旅

    作者:[美] 斯蒂芬妮·萨顿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不少西方探险家、学者、传教士和旅行家怀有各种目的,开始来到中国西部边疆地区。他们寻求考古发现,以西方人文科学的方法对当地的社 会和风土人情进行观察、记录。约瑟夫·洛克 Joseph F.Rock (1884 - 1962) 也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以性格孤僻、勤于笔耕著称,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国西南边疆地区长期生活和考察、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云南的西方人。他在云南丽江纳西地区的活动、他对青海阿尼玛卿山地区的动植物学考察、他把卓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带去美国、他对四川木里藏族地区的探险以及民国时期和西南地区各路人马的直接接触和交往,都是轰动一时而且长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事迹。 斯蒂芬妮·萨顿编著的这本《苦行孤旅》是唯一一本用洛克的日记、书信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等一手资料写成的传记。
  • 异域盛放

    作者:[英]简·基尔帕特里克(Jane Kil

    《悠享优阅图文馆:异域盛放》可称为是由大英博物馆资深馆长领衔的人类探索丛书。这些著作通过对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寻常物件的研究,承接了人类自我反思与探寻的亘古命题。透过这些常见的物品,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人类不断挣脱束缚、超越现实的执着与坚韧。
  • 《植物名实图考》校注

    作者:[清]吴其濬 著,侯士良 崔瑛 贾玉梅

  • 叶问

    作者:(日) 林将之

    《叶问:根据树叶鉴别身边的树种》从一片树叶,可以轻而易举地查出身边树木的名字,《叶问:根据树叶鉴别身边的树种》是面向初学者的树木图鉴。介绍了行道树、公园树等约140种看得到的树木。以树叶扫描图片为主,给出了树皮、树姿等众多数量的图片。 如果知道身边树木的名字,散步或上下班将会变得快乐无比。
  • 筆記大自然

    作者:LESLIE,CLEARWALKER羅幸

    初學者可能對畫畫、寫作或是學習自然事物帶有恐懼,但是《筆記大自然》以平易近人、閒散不拘的型式,配合樸實無華的素描,讓人覺得這種栩栩如生的記錄極其自然、無需畏懼,就像拍快照或寫明信片給友人一樣自然。如果想發現自然並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這絕對是本入門好書。
  • 眾神的植物

    作者:理查.伊文斯.舒爾茲(Richard E

    結合民族植物學、藥物學、生化學,等三位世界重量級科學家的長年研究,闡述植物神聖、癒治性、迷幻性的力量,全書500多張珍貴彩圖,介紹致幻植物達300多種,並針對79種致幻植物,做圖鑑解說與成分分析,是劃時代著作,也是至今最好的致幻植物書籍。
  • 诗经里的植物

    作者:韩育生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著名作家冉云飞、王鼎钧,倾情作序推荐。
  • 鲜花帝国

    作者:[美] 艾米•斯图尔特

    或许将花称为商品或者人工制品实在有失浪漫,但现今的鲜花却兼有这两种属性。花卉贸易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鲜花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走进大型超市或当地花店。艾米•斯图尔特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这些花的花形更大、色彩更艳、茎杆更强韧,远非自然之力可以生成。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鲜花帝国》深入探讨了这种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与相融。 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庞大的花卉产业的来龙去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花卉的看法,同时也给读者带了了思索。而中国的鲜花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书中提到的关于有机认证、新品种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种子的故事

    作者:[英]乔纳森•西尔弗顿

    学校老师都教过,植物是由种子生长而来。但种子又从那里来?《种子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种子可不是从花店买来这样简单,其背后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自然史历程。从一粒撒在焙果上的芝麻,到重达二十公斤的海椰子,“种子”提醒我们地球上存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植物模样,而其生成之初均源于此 。 作者从种子的起源谈起,向读者描述了,在万物并茂的地球上,种子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地球上第一粒种子来自于近似蕨类的先祖,距今已有三亿六千万年,从这个故事开始,作者带我们环绕世界,探看种子们如何散播各处,如何展现生命特性。它们何以能够年复一年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如何演化?如何广泛地被人类运用发展成新品种,并制作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食物、食用油、香料和药品呢? 《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曾经说过:“我对种子有莫大的信仰。若让我相信你有颗种子,我就要期待生命显现奇迹。” 与梭罗一样对自然生命有着无比的热诚,作者擅于发掘种子的不凡之处,乐于带领读者探索种子与世界的关联。从莱姆病(Lyme Disease)、人类色盲,到赛伦镇(Salem)女巫审判事件。他用清晰且诚挚的口吻,娓娓道出种子的科学知识,同时以风趣的笔触,探讨人类使用种子的各式方式。作者不忘时时提醒我们,推动种子故事发展的正是“演化”;演化有个难以抗拒的习性,就是为生命中的挑战发掘新的解答,继续向恶劣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对抗,种子于是得以延续它们的生命。 《种子的故事》兼具科学家的渊博知识及园丁的快乐情调,书中展现各式奇景,无论您嗜读科学新知,或爱好莳花弄草,都难以抗拒本书的诱惑
  • 植物学(上册)

    作者: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

    《植物学》上册的原编者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在修订第2版时主要根据“打好基储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补充。各章内容都有所增删,同时,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了联系生产实际的部分,为了便于教学,在某些节的编排顺序上有所更动,并对插图进行了精选和补充。各章末增加了复习思考题,书后附主要参考书,便于教师和学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