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傳記

  • 魂斷激流島

    作者:李英

  • 我的人生

    作者:Bill Cliton

    * 柯林頓回憶錄─《My Life》全美未上市前的訂單量就高達230萬冊,20 年來僅見,聲勢驚人,勢將再創非小說類的銷售新高。* 最新一份美國福斯新聞網民調統計,仍有高達五成二的美國人支持柯林頓,這是他自1998年7月以來首度民調支持率過半,顯示的意義是柯林頓的《My Life》非僅是退休者寫回憶錄,更可能是影響未來全美國政壇的強力未爆彈。 * 台灣讀者隔岸觀火,當然很難了解柯林頓對美國社會的意義,也習慣存著窺 探八卦的心理,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作文章,若如此來看待《我的人生》,未免糟蹋了這位前總統以四年時間醞釀、厚達九百頁的回憶錄。柯林頓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某種程度吐露了他心裡的想法,要說讀者沒從這位當代傑出領導人的隻字片語而獲益,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事。
  •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作者:Richard P. Feynman

    你管別人怎麼想 你想知道高居暢銷書排行榜的書是如何有意思嗎?《你管別人怎麼想》一書與《別鬧了,費曼先生》齊名,是透過科學奇才費曼博士一生精彩事蹟的另一門徑。 本書包含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談及費曼的父親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與第一任妻子的生死摯愛、相互提攜,與第三任妻子的相知相惜,以及費曼在生活、藝術個方面的種種觀察和投入。第二部分談到費曼此生的最後一次探險-參與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原因調查,清晰的呈現出一位傑出科學家寬廣的視界和特別的思考方式。 《紐約時報》稱許本書:「具體描寫了費曼的真實面:他不只是森巴鼓手、獵豔高手、開玩笑的專家,更是個性情中人-有時還頗為麻煩。最重要的,他對科學的價值與局限之深沉思考,遠勝過你我。」
  • 搖滾記

    作者:巴布.狄倫

    「前方的道路將會崎嶇艱難,我不知道它通往何方,但我還是踏上這條路。眼前即將出現一個奇怪的世界,亂雲罩頂,閃電頻傳。那個世界,許多人不理解,也從來沒能弄懂。我卻直直走了進去。那是個寬廣的世界。」這本自傳的結尾這樣寫。今日世人知道,那個寬廣的世界,會因為巴布.狄倫直直走了進來而得到改變。 狄倫的歌聲如此美國:寬大、認真、充滿理想,節奏感十足。狄倫所說的故事如此引起共鳴:憤怒、慧黠、辛辣、純潔、批判、傷感。那樣的狄倫,是如何形成的?他的自傳將會給出答案。 在自傳第一部曲《搖滾記》中,狄倫回顧了人生幾個重大轉折。讀者跟著他的步伐,從故鄉明尼蘇達州來到紐約曼哈頓,看見1961年的格林威治村,經歷烏茲塔克事件。 讀者看見狄倫帶著對民謠的熱愛來到紐約,儘可能尋找表演的機會,但他只唱自己想唱的歌。他聆聽各種民謠並欣賞其他歌手;他閱讀思想經典,因為詩而震撼,因為故事而感動。幾段戀情隨風而逝,幾個朋友終生維持情誼。 在傷逝的情懷之中,狄倫追記往事,情景鮮明,歷歷如昨。有時敘情,有時寫景;有時詩意,有時熱情。《搖滾記》承載了巴布?狄倫對於一個非凡時代所懷抱的情感,呈現了一顆誠實的藝術心靈,讓世人更深入思索狄倫對世界的影響。
  • 世界,是我的田野

    作者:包曼·克如姆(Marry Bowman-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人類學家‧台灣書市最平易近人的完全讀本 隻身勇闖南太平洋叢林、追尋生命答案的瑪格麗特‧米德說:「最微不足道的旅程,卻可能是永恆之旅。」 本書不但要訴說米德充滿爭議的人生旅程,更要引領你進入米德深具影響力的思考方式。
  • 法显传校注

    作者:东晋沙门释法显 撰,章巽 校注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是法显参访印度之旅行纪实。法显于公元399年出发,前往印度求法旅行,经西域之南道,进入印度西北面;一方面历访中印度各地之塔寺,一方面巡拜佛迹、学习、抄写经、律、论诸圣典;最后经由海路先到锡兰岛,于公元412年返回中国,他将在印度所闻记述下成为本书。本书对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发展、经济制度等等都有所述及,是五世纪初叶以来印度和西域之佛教文化宝贵资料,是佛教僧侣往印度现存旅行记中最古老之旅行纪实,对研究五世纪初的亚洲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星星的孩子

    作者:葛蘭汀

    在天寶的自敘裡,我們終於有機會走進一個有自閉傾向的世界。被診斷有自閉症的天寶,擁有著另一套全然不同於一般人的思考模式,是別人容易誤會和困惑的。然而天寶找到方法走了出來。
  • The Roger Federer Story: Quest for Perfection

    作者:Rene Stauffer

    Regarded by many as the greatest tennis play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sport, this authoritative biography is based on many exclusive interviews with Federer and his family as well a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covering 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circuit for many years. Completely comprehensive, it provides an informed account of the Swiss tennis star from his early days as a temperamental player on the junior circuit, through his early professional career, to his winning major tennis tournaments, including the U.S. Open and Wimbledon. Readers will appreciate the anecdotes about his early years, revel in the insider's view of the professional tennis circuit, and be inspired by this champion's rise to the top of his game.
  • 史家陈寅恪传(增订版)

    作者:汪榮祖

    陳寅恪(1890-1969),江西義寧人,生於長沙。早年留學歐美日本,其後執教余清華、西南聯大等名校。他出生官宦之家,卻在動盪的時局中流離顛沛;晚年眼盲足臏,依然著述不衰;最後遭遇文革浩劫,而在「打倒反動學術權威」聲中,淒然長逝。 陳寅恪通曉的語言多達二十餘種,突厥文、西夏文、高加索語等冷僻深奧的語文都是他援以治史的工具。他的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之學,而較乾嘉諸老更上一層,每於考證之中剖析思想、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等之動態異同,以小見大,發千古之覆,令人讚嘆。他針對中國中古史所提出的「關隴集團」、「士族升降」等論說,至今仍影響眾多中外治史者。堪稱民國以來聲明最著、影響力最深遠的史學家。 本書即就陳寅恪的生平與史學作全面性的評述。作者汪榮祖除充分利用文獻外,並採用陳氏生前親友的訪談資料。本書是在聯經1984年初版的基礎上,擴充修葺的增訂本。初版自1984年問世後,數月之間便即再版,此後引起兩岸學者的注意,彼岸更有江西版問世。但作者以此聯經增訂版為正本。透過本書,可以深入瞭解一代史學宗師陳寅恪一生的行誼、志業與風範。
  • 跑步教我的王者風範

    作者:關家良一

    跑步時我們幾乎沒有交談, 路線轉彎又分岔,跑者加入又暫別, 我們握手,約好下次再見, 天空下雨,寒天中有溫暖人情, 這樣的人生,還能要求什麼呢? 世界超馬冠軍關家良一親筆撰寫的感人自傳。他原本只是一個想減肥的機械加工廠工人,天真的以為世界上只有夏威夷一個地方在舉辦馬拉松比賽。首度以市民跑者身份參加馬拉松時,就因粗心大意錯過班機,差點連比賽也完了。 他漸漸在賽道上結交了各地的朋友,也深切體會到,原來跑步就是人生。有時他竭盡所能好好準備,卻落得個痛哭棄賽的下場,還在終點的三溫暖內被跑友斥責沒努力;有時他縝密規劃,充分練習,果然打敗全場高手奪下桂冠;還有時只有他獨自一人,在賽道上倍感寂寞孤單,只想拿起電話撥給遠方…… 日本經濟泡沫化之後,他的工作受到巨大衝擊,他曾創業、遠走海外找尋機會,最後還是回到機械加工本業。人生與賽道的試煉,塑造出他今日謙和平穩的個性,也使他成為人氣最高的明星跑者。 跑步,在各方面帶給他成長與改變,程度大到連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感到驚訝。有次長距離比賽後,他跛著腳在工廠裡走路,稍微笑一下腹肌就痛到無與倫比,上下樓梯還得抓著扶手。社長看到他的樣子,不禁羨慕地說:「可以再選擇一次的話,我也想學你這樣的人生。」 關家良一的跑步人生,沿途有歡笑,有淚珠,但隨處都是溫暖的人情。大家一起奔跑,一起流汗,經驗豐富的年長跑者自動退到隊伍後方,扶持著已經跑到額頭都抬高向天、隨時會倒下的年輕跑者。這,就是王者的風範。
  • 別鬧了,費曼先生

    作者:理查·費曼

    費曼一生幽默機智、幾近頑童的行止,與其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成就齊名。 《別鬧了,費曼先生》與《你管別人怎麼想》同享盛名,全書沒有難懂的科學知識,在一件件新鮮事背後,隱然透露著人性最自然的本質。 費曼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但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在巴西森巴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他曾經跟愛因斯坦和波耳等大師討論物理問題,也曾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 從小到大,費曼的特立獨行,在在令人深思、莞爾。連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的院長夫人,跟他初見面時也禁不住大叫:「別鬧了!費曼先生!」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梵谷傳

    作者:STONE IRVING

    展開在他面前的全景,有田,有開花的果園,蒙馬茹聳立的山丘,還有肥沃的谷地,被梨成千萬條深畦,都向遠方交匯於無窮的一點。可是使他伸手翼蔽自己愕視的雙眼的,卻是四野的色彩。天空藍得如此強烈,苛刻,深湛,簡直不是藍色,完全沒有了色彩了。展開在他腳下的這一片綠田,可謂綠色之精,且中了魔。燃燒的檸檬黃陽光,血紅的土地蒙馬茹山頭那朵白得奪目的孤雲,永遠是一片鮮玫瑰,紅的果園…… 這種種彩色都令人難以置信。他怎麼畫得出來呢?就算他能把這些移置到調色板上,又怎能使人相信世上真有這些色彩呢?檸檬黃、藍、綠、紅、玫瑰紅;大自然挾五種殘酷的濃淡表現法暴動了起來。
  • 切.格瓦拉畫傳

    作者:師永剛,詹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切‧格瓦拉秘密一生的呈現,由他的家人獨家提供的數幅圖片,首次解密的他的拍攝影像與手跡,古巴權威機構支援,首次披露他死前離開古巴的獨特原因,切‧格瓦拉子女首次記述他與中國的關係,以及他如何影響世界與風尚的秘史。 ◎中國大陸首版五萬冊,半個月即銷空!創下新的畫傳熱銷紀錄! ◎兩岸三地矚目的傳奇風雲人物!被封為理想主義的代表,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20世紀有太多的英雄豪傑,但像他那麼純粹、潔淨、頭上罩著道德光環的悲傷英雄,可謂絕無僅有。切‧格瓦拉不朽,是因為他對世界的不義充滿了悲傷,並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個悲傷的命運。 ──南方朔 切‧格瓦拉犧牲38周年特別紀念畫傳 38年前,切‧格瓦拉這個神話般的自我流放的赤色戰士,他被視為所有帝國主義者的不共戴天之敵而被槍殺了。然而,他的靈魂卻得到宗教般的祭奠,與所有參加暴力革命的英雄主義者不同,切‧格瓦拉死後被一切懷揣著純真理想的青年奉為偶像。他成為一個介於神話和童話之間的英雄,甚至被奇妙的藝術化了,成為20世紀象徵某種純粹力量的普普符號,一個性感的聖徒。 這個現代聞名於世的叛逆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崇拜者俱樂部。即使在他去世38年後的今天,還為每次反對運動盡力盡責;沒有哪個反戰會議上沒有出現切‧格瓦拉頭像的T恤,沒有哪一次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沒有切‧格瓦拉的旗幟。切‧格瓦拉身上濃重的宗教色彩正使其成為各種理想主義的代表。他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明星,死後更成為伏特加與雪茄的代言人,並且不情願地被用作手錶、手袋等商品的模特兒。古巴認為自己的英雄是用來緬懷的,但在古巴之外的許多地方,沒有人介意這些,他們只是熱愛屬於自己的切‧格瓦拉。 這位20世紀最後的征人,甚至影響到中國。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只知道自己被這位硬漢征服了。這本書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秘密的傳奇。切‧格瓦拉犧牲以後至今,仍然留給這個世界上無盡的謎。
  • 鲁迅传

    作者:朱正

    魯迅雖然已經離世大半個世紀了,但他無疑仍是今天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當代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德、法、俄、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 魯迅的文章如匕首,似投槍,既解剖歷史,又批判現實。他對中國人精神的拷問,對國民性的鞭撻,提出「立國」必先「立人」的思想,大聲疾呼改變「國民性」「救救孩子!」等,無不振聾發聵。魯迅創作的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形象,給我們似曾相識的感受,並時刻提醒我們作深切的自我觀照。 本書作者朱正研究魯迅五十多年,是魯迅研究領域中的專家,文獻基礎紮實,考證功夫精深。過往的“魯迅”,總是脫不了被“捧”與被“罵”的宿命,時而“旗手”時而“過時”,被人按照意識形態的需要烙上不同的印記,可以說,魯迅“被尊崇的程度就是他被歪曲的程度”。但朱正先生不同。 朱正在書中大量引用魯迅及其同時代人的文章和書信,結合魯迅研究的最新成果,把魯迅的一生置於歷史大環境中,更將國際及中國近現代史中的一些大事件,與魯迅個人的生活及其作品的背景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他立場持平,讓歷史再現,讓同時代人説話,使我們對魯迅、魯迅的作品以及那時代有更深入的理解。書中雖然引用了大量歷史資料,但因爲都是選用魯迅、周作人等文學大家的文字,讀起來並不覺得枯燥,適合中文科師生閲讀。
  • 宮前町九十番地

    作者:張超英口述 陳柔縉執筆

    認識張超英先生多年,他如此精彩的家世與生平,讓我都想用筆記錄下他的生平,可惜彼此忙碌,未能如願。 現看到陳柔縉女士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完成此書,張超英先生種種有趣、特殊的事蹟躍然紙上,我一面看一面想:真比小說還精彩。 從祖父靠礦業成鉅富,父親是日據時代聞人張月澄先生一代,在日本讀書時坐自家黑頭車,請有秘書,學生有此排場,到花了大把的錢抗日。到張超英這一代,年輕時代享盡榮華富貴的生活,這本書記載的,當然不只是張家的家族史,毋寧也是台灣的一頁近代史吧! 但我個人最喜歡的,仍然是這個有點害羞、十分可愛的「阿舍˙黑狗兄」。畢竟,像張超英先生這樣的世家子弟,隨著過去的台灣,不會再以這樣的方式重現了。 那麼,讀者不妨從書中,體會一下那個過去的時代台灣人的風華吧! ──李昂 -------------------------------------------------------------------------------- 我是在1982年到日本的,2004年離開新聞界,目前依然住在日本,張超英二度派駐日本大顯神通時我都是見證人。 張超英做過千萬件比我規模、影響力更大的幕後工作,但若非他這次用回憶錄形式道出,或許天下人很快就會忘懷,而且加上他惹上額外的政治恩怨,讓他更沒機會得到應得的正面評價;也讓我覺得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其實是占盡便宜,寫什麼都讓天下人知道,不像張超英這樣應該在日台交流史扮演重要地位的人,至今華人世界對他並不大清楚。 我到現在才體認到張超英是一位真正自由的人,沒有非常強烈的意識形態─,對現實利害並不計較,才能跳脫官式框架乃至時代、國境的框架,或許也跟他優裕的成長背景有關係;有許多餘裕的大少爺才能不計較的,或許這正是我這種普通人家出身的人所難及的。 我生平最不喜看自圓其說的回憶錄,但張超英的敘述精確平實,加上陳柔縉深厚的日治時代史學素養,算是我自己第一本可以接受的回憶錄,讓我很羨慕張超英有一個可以如此敘述的精彩人生。──劉黎兒
  • 我們的新世界

    作者:艾倫.葛林斯潘

    人生的新世界可以如何探索。今天的新世界如何形成。 以及,2030年以前,我們將面臨與經歷的事情。 「本書一部分是偵探故事。九一一之後,我知道,無庸置疑,我們活在一個新世界裡——一個全球資本主義經濟的世界,較之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更為彈性、強韌、開放、自我導引,和快速變動。這個世界帶給我們非常多的新發展,但也有非常多的新挑戰。 《我們的新世界》是我對這新世界的探討——我們如何達成今天的成就、現在正經歷些什麼、視野之外的未來又會遭逢什麼,不管是好是壞。可能的話,我將以我的想法把我的經驗寫出來。我之所以這樣做,一部分是為了記錄歷史的責任感,一部分則是為了讓讀者認識我的背景。因此,本書分為二部分:前半部是我對我的學習曲線之回憶,後半部則是比較客觀的論述,運用這些論述,建立一套觀念架構以瞭解新世界經濟。 全書我都在探討這個全球新興環境的關鍵元素:支配新世界經濟的原理;提供新世界經濟力量的龐大能源基礎結構;對新世界經濟產生威脅的全球金融失衡及全球人口劇烈變動問題;以及,雖然新世界經濟之成功無庸置疑,對其報酬分配的正義問題之長期關切。最後,我把全部整合起來,讓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構成二○三○年世界經濟的元素。 我不會假裝知道所有答案。但我在聯準會的職位,讓我享有特權取得許多議題上的所有思想和言論。在探索一些影響相當廣的假說上,我並沒有受到限制。」──艾倫.葛林斯潘
  • 我的知識之路 | John Stuart Mill Autobiography

    作者:John Stuart Mill

    郝明義 導讀:<一個普通讀者如何閱讀一本「天才」之書> 「由於這條知識之路的絢麗奪目,所以我覺得有如在觀賞一部不可名狀的電影。……彌爾以他條理清晰,文筆簡潔的敘述,為我們清楚地描繪出一條可供後人依循的路途。……正由於他說明得如此清楚,所以這一條特殊的知識之路,其實是任何一個普通讀者都可以學習的。」 彌爾是古今少有的奇才:他沒有上過學校,卻是世界著名的邏輯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社會運動家。從小他所有的學習,都是來自於經濟學家父親嚴格的教育。他三歲學希臘文,童年即閱讀了《遠征記》、《對話錄》、蘇格拉底《回憶錄》等書;八歲開始學拉丁文、代數和幾何;十二歲起研究邏輯學,熟讀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論文,並寫下《羅馬政治史》;十三歲時,他在每天散步中聆聽父親傳授經濟學,回家後記錄下來,就這樣完成了《政治經濟學要義》一書。 這種強迫性教育為他省下了知識份子在一般學校制度浪費的十年時間,但也有其缺點:「我不曾有過童年。」彌爾坦承。對於理性的幾近病態的強調,使得他在二十歲那年陷入精神危機,最終是藉由閱讀、思考、以及愛情才幫助他度過難關。 《彌爾自傳》是一部奇特的傳記,與同類著作相比,它可算是一部完全知識性的作品,除了有幾頁提到他妻子的文字外,幾乎沒有感情的描述,但它的平淡質樸卻能使讀者無比感動。彌爾的自傳是十九世紀知識份子歷史中極為重要的文獻,它詳細記錄下作者親自接受的卓越教育經歷──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此種經歷讀起來像是中世紀苦役的記錄──今天,閱讀這一位天才的學習之路,不管是做為兒童教育的參考,或是自身修習的思索,都能帶給我們無限的啟發。 作者簡介: 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十九世紀歐洲重要思想家,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與政治理論家,世人譽為自由主義的承先啟後大師。 約翰.彌爾生於一八0六年,自幼便展現聰明天才,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三歲學希臘文;八歲學習拉丁文、代數和幾何;十歲讀完柏拉圖的著作;十二歲起研究邏輯學,熟讀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論文;十三歲讀政治經濟學,研習亞當史密斯和李嘉圖的學說。十四歲時前往法國,在邊沁的弟弟家裡寄住,修習化學、植物學和高深數學。 由於家學淵源,約翰.彌爾從小就與邊沁、李嘉圖等思想家接觸,深受他們的學說與思想所影響。十七歲時他進入東印度公司,任職三十五年,一八六六年以自由黨候選人身分成為英國國會下議院院員,任內他積極爭取工人階級選舉權、保護愛爾蘭人的權力,並在妻子與女兒的鼓勵下,大力主張婦女選舉權。 彌爾一生寫作不輟,著有《邏輯學體系》、《論自由》、《論代議政治》、《政治經濟學原理》、《功利主義》等,對後世哲學、政治等思想的發展,皆有深遠的影響。
  • 青山青史

    作者:林文月

    身为连雅堂的外孙女,林文月重写《青山青史:连雅堂传》,既述先人行谊而成传记,复又展现她散文书写上通陶谢诗情味而自铸新意之古、淡、雅、奇;《青山青史:连雅堂传》可作为认识台湾和文学印心之路径,殊途,而同归,而指向创作之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上之惺惺相惜。 连雅堂在三十五岁游历西湖时写下这首诗,那年是一九一二年,正值民国初建,但台湾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在十八岁时亲身经历异族统治之痛,遂发愿撰著《台湾通史》,以司马迁撰《史记》的格局记录台湾,以保存历史的真相。连雅堂一生以笔为剑,办报、创作诗文,致力维护台湾语文与占迹,是一代史家、文学家,更是一代人物典范。
  • 叶芝

    作者:(英)连摩尔与伯蓝

    《叶芝》描述叶芝丰富的一生,他的诗歌创作,他的神秘经历,他在情感上的苦恋与升华,他参与并指导艾比剧场与爱尔兰文学剧场的经过以及从政生涯等。
  • 杨振宁传

    作者:杨建邺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82年,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指出,杨振宁因为创建“杨一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该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1999年,著名物理学家戴森推崇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为20世纪物理学树立风格的一代大师。 《杨振宁传(增订版)》由杨振宁先生审定认可,是有关他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一部传记,它以翔实的史料收集、扎实的物理论述和踏实的写作态度见长,因此值得一读。 由杨建邺编著的《杨振宁传(增订版)》就是为这位世界伟人所立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