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意的栖居

  • 天赋如此

    作者:翟永明

    曾经致力于诗歌和散文创作的女作家翟永明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中以随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级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女性艺术的艰难发展,同时也对女性艺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是男/女性?》一开始便指出了女性艺术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女性相对弱势的身份使这个群体的艺术总被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种眼光的标准显然来自男性世界。于是,就像该部分标题所引用的艺术家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话所表示的那样,大部分女性艺术家都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状态,似乎是避开性别歧视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一批肩负着这种边缘化压力和女性职责的艺术家便这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作者用充满思索的文字向我们介绍着她们,以及由她们生发而出的追问。第二部分《水告诉了我们什么?》,题目来自墨西哥画家卡洛的一部画作,一种超越现实的迷醉力量。这一部分的重点于是放在了对女性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感的展示上。作者涉及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先锋的歌手小野洋子,婴儿系列的雕塑家姜洁,成熟却又任性刁蛮的DV短片拍摄者曹斐,如此等等。 书中附带大量插图,使我们对女性艺术的认识更为形象。该书副标题“女性艺术与我们”,似乎表明作者旨在打破某种隔膜。整部书中出现的十几位女性艺术家,每个人在艺术的背后都有着接近普通人的想法。作者描述她们时带着深切的理解,因而下笔充满了默契。或许是同为女性的缘故,况且大家又天赋如此。
  • 最委婉的词

    作者:翟永明

    翟永明80年代曾以组诗《女人》引起关注。诗中独特奇诡的语言风格和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了文坛。这之后翟永明接连创作了《静安庄》、《人生在世》、《被称之为一切》、《颜色中的颜色》等诗作,被认为是中国新诗潮运动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女诗人之一。 《最委婉的词》中所收录诗歌大都风格简约,以简单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出女性细腻的心灵感受,给人带来复杂的阅读体验,具有典型的新诗艺术特色。与该书同名的诗歌由“政权更迭”这个词引发开去,表达了作者对爱与人性的思索。 书中收录的随笔均以文化和艺术为内容,作者的视角跨越中西,同时又具有艺术家的敏感,下笔颇有见识,展现出作者写诗之外带有理性色彩的风格。而描绘她与另外一些艺术家交往的随笔,则融入了作者对生活和艺术的真诚思索。 翟永明曾于2007年获首届中坤国际诗歌奖。授奖词中描述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能量充沛,情境深邃,肌理细腻,意味幽远”。这无疑是对她积极而又贴切的肯定。
  • 无怨的青春

    作者:席慕蓉

  • 致橡树

    作者:舒婷

    第一辑 双桅船 致大海 海滨晨曲 珠贝——大海的眼泪 船 呵,母亲 赠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中秋夜 心愿 悼 致橡树 自画像 四月的黄昏 思念 往事二三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双桅船 遗产 小窗之歌 也许? 馈赠 一代人的呼声 献给我的同代人 赠虽 童话诗人 落叶 土地情诗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群雕 礁石与灯标 第二辑 会唱歌的鸢尾花 “我爱你” 人心的法则 北京深秋的晚上 兄弟,我在这儿 白天鹅 还乡 “?。!” 惠安女子 神女峰 黄昏星 读给妈妈听的诗 …… 第三辑 始祖鸟 第四辑 最后的挽歌 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勃兴,人才辈出,在小说方面,自然奉鲁迅为圭皋;在散文方面,周作人堪称一代宗师;在新诗方面,自然不能不提徐志摩了。无论是《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脍炙人口,还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伤感,志摩的诗,永远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 爱眉小扎

    作者:徐志摩

    眉,我的诗魂的资养全得靠你,你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给他穿,他饿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爱他就不愁饿不怕冻,有你的爱他就有命!                        —徐志摩致陆小曼 1936年,上海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是二十世纪新诗坛祭酒徐志摩诞生四十周年和罹难五周年,徐地摩未亡人陆小曼为了纪念,出版了她整理编选的《爱眉小扎》,从而把她和徐志摩之间那刻骨铭心的倾城之恋,完完整整的公之于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也因此增添了一部唯真唯美的散文佳作。 所谓“爱眉小扎”,指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顶住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真心相爱、相许,所写下的一组日记和书信。《爱眉小扎》有两种版本。一种是1936年1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真迹手写本”,系题为“爱眉小扎”,署名“心手”的徐志摩1925年8月9日至31日、9月5日至17日的日记手稿影印本;另一种是1936年3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铅排本,除了收入除志摩上述日记之外,还增收了徐志摩1925年3月3日至5月27日致陆小曼信十一封和陆小曼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所写的《小曼日记》。“真迹手写本”用上等连史纸,黑、蓝两色套印,十开丝线装,美仑美奂,限印一百部,极为珍贵。铅排本小32开布面精装,配以精美护封,同样素雅大方,惹人喜爱。 《爱眉小扎》之所以引人注目,因为它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热的真情告白。在三十六载短暂而又浪漫的人生中,徐志摩先后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产生情感纠葛,而最纯真、真动人的是他与张幼仪离异之后,与林徽因失恋之后,遇到了陆小曼,很快与陆小曼坠入爱河,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爱得令假道学震惊,爱得使后来者钦羡。这一切在《爱眉小扎》中表露得明明白白,显示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得以再真切不过的感受徐志摩和陆小曼两颗活泼泼的爱的灵魂。尽管徐志摩反抗名教,追求理想的真爱,“从茫茫的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的努力,最后以不完美的情感悲剧而告终,但他的爱情历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困惑和悲哀,从而也就超越了一般名人的风流韵事,而且有了文化的内涵和省思。
  • 以诗之名

    作者:席慕蓉

    文壇才女席慕蓉自出版首部詩集《七里香》至今滿30週年最新代表作。 這是好友蔣勳曾寫給席慕蓉的一席話: 書寫者回頭省視自己一路走來,可能忽然發現,原來走了那麼久,現在才正要開始。 自創作第一首詩已越過50寒暑的席慕蓉寫道: 詩,在當時,彷彿是漂浮在汪洋大海上我懷裡緊抱著的那一束浮木,使我免於在青春期初始時那強烈的孤獨與寂寞中沒頂,讓我找到了傾訴的對象,開啟了與自我對話的契機,從而也終於走上了此後這一直不曾停歇的追尋之路…… 距離席慕蓉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距今正好30年。漫漫歲月的雕琢與淬鍊,使一顆詩心更加溫潤、澄澈。從亞洲到歐洲,從四川到蒙古,歲月的河流沖刷去綿長的喜悅與哀愁,也捲進了無盡的懷想與堅貞。 第7本詩集《以詩之名》,收錄了席慕蓉2006年以來未收錄、甚至未發表過的作品,舊的情懷依然發酵,新的體悟繼續湧現,是愛詩之人不可錯過的珠玉之作。
  •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

    作者:纪伯伦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精选了纪伯伦的十四部散文诗集,分别为《先知》、《先知园》、《沙与沫》、情与思》《音乐短章》人泪与笑》、《疯人》人暴风集》、《先驱者》、《珍趣篇》、《人子耶稣》、《大地之神》、《流浪者》、《佚文集》。
  • 园丁集

    作者:(印)泰戈尔(Ragore.R.)

    《园丁集》是泰戈尔的另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诗人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保有一定距离,并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思考,使这部恋歌不时地闪烁出哲理的光彩。阅读这些诗篇,如同漫步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里,一股挡不住的清新与芬芳,仿佛看到一个亮丽而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纯净、美好,使人与不知不觉中体味爱与青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