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二战史

  • 山的那一边

    作者:B. H. Liddell Hart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纵有千人倒下

    作者:汉斯·哈贝

    这是一部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的作品,最早出版于美国,后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美国作家海明威称其为“这是我所见过的关于战争的第一本书,在我看来它既是真实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除写得漂亮之外,人们将会不停地阅读它。”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表现了法国外籍军团第二十一步兵团自1940年5月开始在反对法西斯德国入侵的战争中,从开卦前线到全军覆灭的过程。战争的惨烈与恐怖,反法西斯战士们面对人力、物力、技术装备远远超过自己的敌人的昂扬斗志和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将宏大的战争场面与人在战争中的细腻感受,战争的残酷悲壮与人类的理想与追求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下)

    作者:[德]库特·冯·蒂佩尔斯基希

  • 二战史

    作者:安东尼•比弗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 安东尼·比弗以精湛的笔触、细腻的描述,全景再现了那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灾难。他以时间为轴,辅以主要战役展开叙事,以丰富的原始资料,以研究战争进程中各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个人与群体的悲剧,权利政治的腐败,意识形态的虚伪,指挥官的极端利已、背叛、刚愎自用、令人难以置信的虐待狂以及不可预测的怜悯等众生百态;更多的细节描写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他不仅仅关注战事本身,也对当时的经济、文化及军事背景进行了介绍,完整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二战全史。
  • 远去的胜利

    作者:[英] 威廉.理查德森,[英] 西摩·弗

    作为一本极为重要的德军二战档案类军事历史著作,《远去的胜利》真实记录了二战中德军在欧洲的六场关键战役——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法国战役、阿登战役,而正是在这些具有转折性的战役中,希特勒一次又一次作出了导致其最终覆灭的关键决策。 本书由“二战”时期六位著名的德军将领,包括维尔纳•克赖佩、君特•布鲁门特里特和博多•齐默尔曼等人执笔合著,而这些作者均为当时希特勒致命决策制定的重要见证人和必不可少的执行人。 通过这些真实历史现场见证,六位作者细致描述了围绕在希特勒周围阿谀奉承的统治集团的诡计和那些能力出众的将领们的建议,细节重现了德军关键战略制定与部署的内幕,以及德军由盛及衰、最终走向崩溃的众多内因。 最终由齐格菲·韦斯特法尔将这些记述进行叙述性衔接。韦斯特法尔曾在北非担任隆美尔将军的作战部部长、在意大利担任凯塞林将军的参谋长,并于1944年至1945年担任伦德斯泰特的参谋长。因此,他非常适合衔接这些曾经共同服役的同僚们的叙述,以生动展示在独裁统治下的决策体系及德军一线将领的军事思想与决策思维角度。
  • 战争风云

    作者:(英)安德鲁·罗伯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它持续了2174天,造成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夺去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其对后世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关注和省思。 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著作中,安德鲁·罗伯茨的这本书无疑是其中最新的权威巨著。本书的主线是轴心国集团决策的演进。为了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罗伯茨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足迹遍及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远东的许多重要战场和军事要地。该书还使用了许多迄今尚未发表的文献,对双方主要人物的事件信手拈来。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关注他们的决策方式与过程。书中同样也写到无数可歌可泣的小人物。他们的经历构成了二战中英勇绝伦、不畏牺牲的宏伟画卷,但同时也体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 是什么决定了二战的进程?轴心国集团为何输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轴心国集团采取一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并改变其重大战略。那么他们是否有望取胜?战后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希特勒的德军将领们所言是否有理,抑或他们此刻只是在毫无顾忌地把其前“元首”当做替罪羔羊?……《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对1939—1945年间席卷世界的这场大战进行了扣人心弦而一针见血的描述,并最终就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 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阿诺德·托因比Arnold Toynbe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译皇家国际事务学会,通称查塔姆大厦),负责编纂的《国际事务概览·战时编》(1939—1946 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为英国史学界权威阿诺德·托因比,主要编写人员均为英美著名学者。战时编共十一卷,按专题编写:《1939 年3 月的世界》,《大战前夕,1939 年》,《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希特勒的欧洲》,《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战时中东》,《大战和中立国》,《1942—1946 年的远东》,《欧洲的重组》,《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 年》和《1945—1950年的中东》。这套二战史大全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注释详尽,文字流畅,叙事生动。书内引用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档案材料以及当年国际政坛上的国家首脑、重要人物的私人笔记、个人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立论皆有根据。丛书不仅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两大军事营垒的军事态势、实力消长、战争进展的情况,还详细叙述了战争期间、战前和战后一段时间内各主要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涉及当时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全书堪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是各军政机关、大专院校、学术机构和有关研究人员了解、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必备参考书。
  • 破晓的军队

    作者:〔美〕里克•阿特金森(Rick Atki

    内容介绍: 盟军豪赌北非 攻占突尼斯 摧毁轴心国大军的战略主动权 本书以险象环生的“火炬行动”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1942~1943 年盟军两栖登陆北非,攻占突尼斯、歼灭轴心国非洲军团的惨烈战事。 从侥幸登陆摩洛哥、阿尔及尔时的意气风发,到挺进突尼斯与凶狠老辣的德军恶战时的惊恐万状,盟军发现自己根本没做好战斗准备:后勤混乱、军事误判、争夺指挥权、英美军队各自为战……北非沦为试验场,突袭朱代伊德、凯塞林山口战役、突尼斯决战,一场接一场的血腥搏杀,将盟军,尤其是初出茅庐的美军,淬炼为一支虎狼之师! 书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战场上涌现的众多主角:艾森豪威尔、巴顿、布拉德利、蒙哥马利、隆美尔、凯塞林……无论是驰骋疆场杀伐决断的将军,还是为活命而冷酷杀戮的士兵,抑或战火中犹如蝼蚁的百姓,阿特金森笔下的战争显得尤为真实、可怖!当隆美尔兵败之际,北非战役终于为登陆西西里、诺曼底,解放欧洲大陆淬炼出无数精兵悍将,以及宝贵的作战经验!
  • 他差一步改变历史

    作者:[英]理查德·巴塞特

    他是苏联人眼中“欧洲最危险的人”; 丘吉尔认为英国最亏欠的人; 杜勒斯认为“现代历史上最勇敢的人”; 斯科尔兹内认为的“最大的叛国者”。 沃尔特·施伦堡在回忆录中说:让卡纳里斯去找叛徒,这简直等于让山羊给你看花园。 一段敌国之间的秘密交往, 数次提前结束二战的努力。 “简洁而引人入胜……杰出而谦逊的卡纳里斯跃然纸上,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超凡的勇气与过人的智慧;他相信肮脏的间谍工作若由高尚的绅士掌握,便不会如此卑下龌龊。” ——《文学评论》 “这本书用精彩的细节描绘了复杂阴暗的国际间谍圈,以及看似忠心耿耿的卡纳里斯试图推翻希特勒统治的惊人故事。” ——《晚报》 “令人着迷。” ——《标准晚报》 “一部富有启发性的传记。” ——《金融时报》 “不同寻常,趣味盎然。” ——《卫报杂志》 纳粹党掌权德国之后18个月,由希特勒指定,威廉·卡纳里斯出任德国军事谍报局(Abwehr)负责人。不过卡纳里斯却暗中反对希特勒的纳粹政权,认为希特勒将会挑起一场德国无法获胜的战争。1938年卡纳里斯参与了一场政变企图,却因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的介入而化解。1940年他暗中破坏了德国入侵英国的计划,还透露给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重要情报,使西班牙免于战祸。卡纳里斯多年一直走着危险的钢丝,事事先盖世太保一步。党卫军领导海因里希·希姆莱开始怀疑上了卡纳里斯,1944年,谍报局中有人卷入了著名的刺杀希特勒事件,希姆莱顺藤摸瓜抓捕了卡纳里斯。后者在二战结束前的几个星期被执行死刑。
  • 回形针行动

    作者:安妮·雅各布森

    首度披露大量机密信息揭开“二战”后期美国大举招揽纳粹科学家的黑暗内幕 V-2 火箭、沙林、芥子气等令盟军闻风丧胆的纳粹武器竟是无数人体试验的成果?纳粹科学家们搞过多少令人骇然的人体试验? 为争夺第三帝国的科技遗产,美苏进行过怎样的明争暗斗?为何俘获更多科技情报的苏联最后却输掉了冷战? “阿波罗计划”成功登月的最大功臣竟是纳粹战犯?后者在美国的航天科技、生化武器、火箭与导弹等武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 冷战是纳粹科学家恶意引导的结果?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是否与纳粹思想的渗透有关? 美军是怎样将纳粹战犯转移至美国,并将其洗白成美国超级英雄的? “二战”后期的混乱岁月中,美国临诸多艰难抉择,包括如何处理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他们正是昔日纳粹无坚不摧的战争武器背后的智囊团。一项长达数十年、旨在将希特勒麾下1600 多名科学家转移至美国的秘密计划就此展开,这就是“回形针行动”。 这些科学家大多被指控犯有战争罪,为美国效力后却在火箭技术、医疗以及太空科技领域取得令人尖叫的巨大成就!通过对数十位“回形针行动”参与者的亲属、同事以及前情报人员进行独家专访,并参阅大量政府最新解密文件,作者梳理出21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完整的人生轨迹。由此,一个被美国军方小心翼翼地守护了70 年的邪恶计划就此曝光!
  • 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

    作者:(日)东中野修道

    编辑推荐:本书是日本亚细亚大学名叫东中野修道的教授撰写的。然而,当翻开这部“彻底检证”,却不难发现: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政策文件,在现今日本的档案馆或图书馆里,可谓俯拾即是。但是,这位教授先生根本就不想去“检证”,甚至连翻翻、看看都不肯,这叫什么“彻底检证”?东中野先生既然要进行“彻底检证”,那就应该有勇气到当年日军大屠杀的现场来看看,就应该有勇气听一听中国人是怎样述说这段历史的。但
  • 上海秘密战

    作者:华百纳

    本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在上海租界的情报战和情报人员活动情况,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还原和剖析,其内容全部基于对英、美、德、法等各国情报局档案所进行的严谨历史学研究。由于在远东有着至关重要的经济、战略利益,各个主要大国在二战期间的上海这个五方杂处、同床异梦的情报大都会中,以各种方式编织各自的情报网,它们通过谍战、颠覆、欺诈活动展开的这场秘密战,是列强之间在全球范围内互相角逐的微观缩影。
  • 不折之鹰

    作者:[英]哈莉克·科汉斯基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的长久以来缺失的作品。 波兰二战史——解读二战的别样视角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 波兰只是拉开二战帷幕的第一个受害者, 但波兰人后来在二战中的经历,你绝对想不到。 是骑兵和坦克的惨烈对决,还是别有用心的精心宣传? 是一场民主对极权的正义战争,还是小国的利益可以被牺牲? 波兰后裔告诉你一个截然不同的 他们眼中的二战 2012年《经济学人》最佳历史图书 这是一只苍蝇反抗两个巨人的战斗。——切斯瓦夫·米沃什 波兰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这成为二战史的一大空白……直到哈莉克·科汉斯基写出了全面的英文版波兰二战史,才成功填补了这个空白。——《经济学人》 一部杰出而宏大的作品……她能同时在个人的故 事与更宏观的主题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 ——安妮·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 科汉斯基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讲述了波兰20世纪的历史故事,从1919年现代波兰的重生到1989年的苏联解体。……科汉斯基对战时波兰身处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痛苦挣扎、备受折磨的描述是一大亮点。——丹尼尔·福特 《华尔街日报》 一直以来,人们对战时的波兰有所误解,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让人望眼欲穿。哈莉克·科汉斯基的研究可谓正当其时……她的作品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诺曼·戴维斯 《纽约书评》 波兰的二战经历迥异于任何其他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被轴心国和盟军双方都侵略过:波兰的西部变为纳粹德国的附属,东部并入了苏联。书中以不同于以往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正义战争”来解读二战,而波兰人的观点可能更触及国际政治的本质。 作者的父母和整个家族都生长在波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他们的生活,不仅让他们家族,也让整个波兰民族堕入灾难,颠沛流离。科汉斯基女士的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波兰的命运,也记录了家族的迁徙,二者融为一体。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作者:钮先钟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从更宽的层面去了解并思考“战争”之更深层的意义。本书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论文集,由战争初期、希特勒进攻苏联起始至败亡、太平洋战争三部分组成。 钮先钟,1913年7月生。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军事译粹》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台湾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等职。现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出版译著及著作近百种。 这是一本关于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全二册)

    作者:[英] 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是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既是他的遗著,也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凭藉着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当事人的访谈记录,集22年之功才完成这部战史。全书对历时六年的二战中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铺陈详尽。作者同时也对此段历史作了冷静、客观的分析与思考。
  • 中国远征军

    作者:凤凰卫视

    通过采访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将领的后人和远征军老兵以及抗战史专家,并进行了大量实地拍摄,详实地记录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支中国军队在缅甸和中国云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极为惨烈的浴血拼博,数万军人为国捐躯的悲壮事迹。
  •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作者:朱可夫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红军的著名统帅,曾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这本书是他写的战争回忆录,原名《回忆与思考》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担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最高统帅。他协助斯大林制定了最高统帅部的许多战略计划和一系列重大战役计划;并先后担任过预备队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西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为战胜德国法西斯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5年5月9日在苏联出版之前,当时的书刊检查机关删去了许多重要内容。这本书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头两版就在苏联印了360万册,并翻译成17种文字,在26个国家出版。1995年,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法西斯50周年,莫斯科新闻出版社出版了由朱可夫的女儿玛丽亚根据朱可夫的原稿和档案材料修订的最忠实于作者原著的新版本。该版本恢复了原稿被删去的有关苏联卫国战争前武装力量建设进程及战争准备等情况和对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和许多事件的评价。书中肯定了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作出的巨大贡献。 本书中文版是根据1995年俄文翻译出版,比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译本增加了许多重要内容,是最新,最忠实于原著的译本。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下)

    作者:袁腾飞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下)》内容简介:美国为什么保留了日本天皇制度?丘吉尔为什么说苏联是“魔鬼”?斯大林最擅长的就是让士兵去送死?袁腾飞三年来最新力作,“史话体”解读二战史,专讲教科书不敢讲的新段子! 袁sir最新语录: 美国的市长为“胡德”号的优美激动得落泪,说如果这艘军舰来打我们,我们肯定投降,为什么?因为这艘军舰太美了。问题是军舰长得漂亮没用,长得皮糙肉厚才行,窈窕淑女上阵就是个死。 日本人谎报战功在今天遭到报应了,我们天天在横店影视基地杀鬼子,一年杀死好几亿,就跟当年日本人干的事一样。 历史上波兰三次亡国,哪次不是俄国人挑的头?波兰人跟俄国人虽然同属斯拉夫民族,都是斯基诺夫维奇,但有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所以绝不能把这个国家从德国侵略者手中转交给俄国人。 什么样的人是圣人,什么样的人是魔鬼,希特勒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他完全是罪有应得,他应该到最深层的地狱当中受无穷无尽的煎熬。 德国人的悔改意识非常明显,所以勃兰特才会给大屠杀纪念碑下跪。当时世界报刊评论说,勃兰特跪下去,德国人就站了起来。 问题就出来了,日本军人认为,我是为了天皇打仗,他都没罪,我们更没罪,我们不反思。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上)

    作者:袁腾飞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为袁腾飞最新作品,“袁腾飞讲战争系列”开篇之作!中国全景式通俗解读战争的开山之作,再现“史话体”讲史风格,一本书让您彻底精通二战史。二战之世界,犹如中国之战国。合纵连横,能人辈出,战火纷飞。那是一个豪情与悲歌夹杂、英雄与枭雄同在的时代。德军闪击波兰,猝然之间拉开了这次史上最大规模战争的大幕。意大利参战,使本来残酷的战争,散发出了令人喷饭的幽默味道。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真的是日本最高统帅部策划的吗?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架势,斯大林为何还要悍然发动“大清洗”?盟军敦刻尔克陷入绝境,希特勒为何在关键时刻下令德军暂停攻击?“沙漠之狐”、二战名将隆美尔,为何在巅峰之后凄然自杀?日本已身陷中国战争泥潭无法自拔,为何还要不自量力去招惹美国?血与火的交融,生与死的碰撞,交织成了二战的最强音!面对尘封已久的往事,袁腾飞究竟会讲哪些其他史书中绝无仅有的史实? 袁腾飞最新语录:日本人特别逗,他们缺乏大战略,解决麻烦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大的麻烦。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谋求世界霸权,英法不干,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咱哥们儿新大陆开辟以来称雄500年,它北美野牛,凭什么当老大?咱哥们儿是中心。 飞扬跋扈的墨索里尼总是自命不凡,在欧洲,意大利除了占领阿尔巴尼亚取得小胜之外,进攻法国、打希腊都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
  •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作者:半藤一利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讲述了:这一天宣告着人类史上最大的悲剧终于结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接着,苏联红军挺进满洲(中国东北),日本帝国的“荣光”已是夕阳残照……1945年8月15日中午12:00以前的24小时,围绕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发布向美、英、苏、中四国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所发生的种种:难以接受的现实和无法想象的未来,政坛、军界各色人等的情感表现和行为选择,终战程序执行的争议和变数,终战诏书表述的含混与刻意回避,航空队基地司令官的抗命特攻,陆军省少壮派军官的决死兵变……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国体,一场喧嚣终归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