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尼采

  • 作为哲学家的尼采

    作者:【美】阿瑟•丹托

    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广泛的阅读,也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普遍的误解。当丹托的经典尼采研究在1965年首次出版时,许多人将尼采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难以捉摸的思想家。然而,丹托呈现了一幅极为不同的画像,他认为,尼采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融贯的哲学,这种哲学超前思考了众多界定当代哲学的问题。丹托清晰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评述,有助于将尼采正式当作一位哲学家,并进而阐明尼采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及他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巨大贡献。

    本书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再版多次,作者还在后续的再版版本中以“后续文本”的形式补充了5篇论文,持续不断地补充尼采研究的最新内容,而且对那些持续污名化尼采智识声誉的误解做出了回应。这些论文还思考了尼采的特定作品(包括《人性的,太人性的》与《论道德的谱系》),以及这位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的形而上学和语义虚无主义。

    丹托以高超的技巧与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潜藏于尼采纷繁复杂的谜团之下的重要线索,并将这些线索梳理为一种模式。

    ——《纽约时报书评》

  • 攀登尼采

    作者:[美] 约翰·卡格

    ⭐️两代哲学家跨越时空的对话

    ⭐️重走尼采的哲学现场,在知行合一中领悟哲学

    ⭐️在中年危机来临时,从尼采的哲学中找到救赎

    ⭐️从平庸到超越,如何理解尼采推崇的“超人”

    ⭐️追寻何为真正的“回归自我”

    ⭐️如何将深奥而遥远的哲学,运用到我们真实的生活中

    ————————— ———

    这是一个关于两次哲学之旅的故事:一次发生在约翰·卡格的青年时期,19岁的他只身前往阿尔卑斯山,在群山间寻找尼采写下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灵感之源;另一次则发生在17年后,人到中年的卡格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在截然不同的心境之下携妻女重上阿尔卑斯山,再度与尼采的困境与救赎相遇。

    何为“超人”?如何“成为你自己”?这是尼采哲学中两个极为关键的命题,而本书作者卡格认为,这两个问题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合而为一。“超人”是对平凡自我的超越,但实际上也正在“自我”之中;“自我”并非一个被动存在于某处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事物,而是一个在不断积极变化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的形象。

    攀登尼采,是攀登尼采走过的崎岖山峰,是攀登尼采哲学中的精奥之处,也是在攀登的姿态里叩响与尼采理想的共鸣,在人生无可避免的坠落处,找到那条回归自我的“超人”之路。

    ————————————

    两次攀登尼采的哲学之路,两代哲学家的跨时空对话

    在本书中,作者以新一代哲学家的身份重走尼采的阿尔卑斯攀登之路,将旅程中自己的感悟、困惑、惊喜、绝望、震撼、释然真实记录下来,眼前的风景、自身的境遇、尼采的人生、哲学的碰撞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场两代哲学家之间无形却又如有实质的精彩对话,带给读者奇特的阅读体验。

    从“绝望之路”转向“光明之路”,用尼采的哲学思想回应进退茫然的人生困境

    尼采人生中的困境与救赎,曾经通过哲学的呐喊而完成。本书作者带着为人夫、为人父、进退茫然、生活失去热情的人生困境与尼采的思想重逢,反复叩问找到人生出口的方式何在,最终将尼采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也将自己的哲学观点融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一条可能通向自由的光明之路。

    美国国家电台年度好书、《纽约客》《纽约时报》推荐

    本书名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2018年度好书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各大媒体相继撰文推荐。英国哲学家奈杰尔·沃伯顿评价,本书“是关于哲学如何关照人生的严肃讨论,而这种讨论是通过作者个人的部分人生经历来呈现的。本书内容可读性强又趣味盎然,但并不显得松散随意,体现出了作者非常优秀的写作技巧”。

  • 如何阅读尼采

    作者:[英]基思·安塞尔-皮尔逊

    ◎“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现代哲学的“炸弹” 划时代的思想巨人 尼采

    ◎十堂课读懂大师思想 让哲学不再令人生畏

    ◎英国格兰塔出版社王牌书系

    【编辑推荐】

    ※尼采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充满个性的写作风格及极具颠覆性的思想成为现代哲学的“炸弹”,开启近现代哲学思潮的新起点,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思想家。

    ※英国知名出版社格兰塔王牌书系之一,广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本书系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每本书均由各个领域的权威教授和专家撰写,内容深入浅出,是阅读这些大师级思想家的绝佳入门。

    ※装帧精美,小开本便于携带。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 尼采是19 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极富颠覆性的方式揭示了宗教、道德、政治、哲学中的基本困境,并提出新的建设方案。尼采的重要思想如上帝已死、酒神精神、超人、谱系学、永恒轮回等,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哲学家。

    在《如何阅读尼采》中,基思·安塞尔-皮尔逊介绍了尼采独特的写作风格,选取尼采著作中十段关键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在公正对待尼采观点的复杂性之外,同时以独特的方式整理呈现给读者,引导、激发其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思考。

    【名人推荐】

    “‘如何阅读’系列通过对作品的文本细读,让我们可以和这些大师级思想家面对面相遇。”

    ——特里·伊格尔顿

    “这套看上去薄薄的小册子是一堂真正教你‘如何阅读’的课程,而非‘如何假装阅读’。”

    ——约翰·班维尔

  • 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

    作者:A.彼珀

    本书围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逐节展开,逐段诠释。全书共31部分,完全按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原书排列,既深入纹理,又不枝枝蔓蔓,是西方优秀传统解经的代表,也是汉语界引入的扎实研究尼采本文的少见著作。本书作者彼珀巴塞尔大学哲学系毕业,是久负盛名的德国哲学专家,译者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洁。
  • 悲剧的诞生

    作者:[德] 尼采(Nietzsche,F.)

    《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 瓦格纳事件 尼采反瓦格纳

    作者:[德]尼采

    瓦格纳在很大程度上是尼采的引路人,一度是亲密的“战友”,后来又是尼采树立起来的主要“对手”。从 “战友”到“对手”,瓦格纳伴随尼采思想生涯的始终。尼采对瓦格纳所做的最后的清算是在1888年,是他思想生涯的最后一年,在一年内完成了《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两本著作。字里行间充满着尼采对瓦格纳深具匠心的哲学洞察。本书特将这两种著作结集出版,为读者研究提供方便。
  • 我们缺什么

    作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结论,我却对这种结论加以抵制,尽管看似司空见惯,但是我却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大多数的人缺乏理智的良知。 思想家的著作和文章千差万别;有的人在书中集中了光明,这光明是他们从自己清醒的认识中得来的;而另外一些人的书里则充满了黑暗,那是黎明前在他心灵中形成的灰与黑的复制品。 客观存在的先驱者 不论作者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世人,总会发现那些千差万别的个人都心怀一个使命,即做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益的事。然而,这种使命感仅仅来自于人们身上存在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冷漠而又不可征服的行为的本能,而不是出自对人类的博爱。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用一种短浅的目光将周围的人严格地进行区分,考虑他们对自己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善的,还是恶的。不过,在对整个群体进行一个估计和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他们便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最终,他们只好放弃了这种想法。并且,从保存本质的角度来看,最有害的人也许往往也是最有益的人,因为他不仅将自身的本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还用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效应,保存了他人的本能。如果人类失去了本能的欲望, 那么大概早已和衰亡和毁灭了。
  • 东方—西方

    作者:[意] 奥尔苏奇

    本书是意大利学者安德里亚•奥尔苏齐(Andrea Orsucci)参与“尼采的藏书与阅读”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全书分四大部分,分别考察了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产生时期的语文学阅读和人种学研究、尼采80年代作品中的权力和宗教、尼采的古希腊图像,以及尼采与反犹主义话语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考证和比较,作者追踪了尼采与他那个时代的人种学、民族学、生物学、古典学等诸多领域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详细地为我们揭示了尼采的知识构成中的若干重要方面。这些研究显示,尼采的跨学科兴趣始终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现代欧洲人和现代欧洲文化是怎样来的;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开放态度和吸收实践,帮助尼采在试图更好地看清欧洲文化这个“错综复杂的构成物”的同时,能够具备更加锐利的“超越欧洲的目光”。
  • 道德的谱系

    作者:[德]尼采(Friedrich Niet

    在尼采的所有著作中,《道德的谱系》(1887年)可能是最难懂也最具独创性的。 《道德的谱系》的主旨并不在于探问道德的未来,而是探问道德的过去,道德的来源与历史,即那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或者至少是向黑暗深处延伸的来源与历史。《道德的谱系》为道德制定了一个家谱,而其副标题“一篇论战檄文”则暗示着,尼采将在这里探讨一些颇具挑衅性的东西,读者很快就会知道,被我们今天视作高贵正派的那些价值却有着粗俗鄙陋的起源,而善与恶则有着非常可疑的祖先。
  • 启蒙的面具

    作者:(美)罗森(Rosen S.)

  • 尼采

    作者:[英国]迈克尔·坦纳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坦纳的这本书作为通往尼采哲学的桥梁非常实用……简洁,不枯燥,不学究……这种简洁而又具有高度批评性的读物,将激起读者对酒神进行真正的哲学观照;在今天,人们对酒神自说自话,却忘了酒神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偶像或神。 ——《哲学教学》
  • 尼采新论

    作者:陈鼓应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应在《悲剧哲学家尼》之后所做的尼采研究的几篇重要论文的汇集,在中国的尼采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书中对尼采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尼采哲学的独创性及其在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作了精彩而富有特色的诠释。
  • 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

    作者:(德)赫尔纳

    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19世纪文化舞台上两个迥然不同的个性代表:一个是“超人”的预言家;一个则是严肃的圣怀守护者。他们所做的一切无不受其崇拜偶像理查德·瓦格纳的影响。这种对第三者共同的激情使他们彼此产生了迄今为止大多数文献资料对此都缄默不语的关系。尤阿希姆·赫匀纳首次描述出这段和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尼采与科茜玛如何自幼就如痴如狂地把瓦格纳当做心中渴摹的偶像,瓦格纳的情人如何把他这个正青云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 悲劇的誕生

    作者:弗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

    如果要舉出一本書,一方面可以靜態地代表尼釆思想的基本關懷,一方面又可以動態地貫穿尼釆各階段的思想發展,我們相信,這本書只能是《悲劇的誕生》。 《悲劇的誕生》是尼釆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哲學著作。他在此書中旗幟鮮明地自述立場,並對傳統哲學正式表達攻擊與不滿。此後,他便以《悲劇的誕生》一書中所呈現的兩條思想脈絡--悲劇的藝術與悲劇的哲學--為基礎,進一步開拓出各種與生命態度息息相關的哲學議題。 誠如尼釆自己所說,他在面臨不同階段時,都會再一次回到《悲劇的誕生》中,重新反省審視自己所提的觀點與問題。在此意義下,悲劇的誕生》不僅是一本獨立的著作,也是一本伴隨尼釆思想一同發展、變化、調整的,永遠尚待完成的書。因此,我們希望以《悲劇的誕生》為主脈絡,把之前的蘊釀階段,與之後尼釆的各階段思想,聯繫成一體,呈現出以《悲劇的誕生》為主軸的尼釆思想之開展。這雖然不能代表尼釆思想的全貌,但卻是一種有意義且值得嘗試的尼釆理解方式。 本書的選目,把尼釆一生中與《悲劇的誕生》一書思路相關的大部份文獻都集合在一起,以《悲劇的誕生》為中心,向上溯及《酒神世界觀》、《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向下則展開巴塞爾大學的就職演講、《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瓦格納在拜洛伊特》,乃至節錄其後各時期的相關著作文獻,如《善惡的彼岸》、《權力意志》等,最終止於《看!那個人》中,論《悲劇的誕生》的部份。
  • Nietzsche

    作者:Gianni Vattimo

    This book is both a concise and lucid introduction to Nietzsche and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critical debates concerning Nietzsche interpretation and reception. This overview takes issue with the prevailing tendency to focus on Nietzsche's later work, which reaches its extreme with Heidegger's almost exclusive focus on the group of late notes posthumously collected as "The Will to Power." Vattimo aims to mediate between two prominent hermeneutic readings of Nietzsche: Wilhelm Dilthey's view that Nietzsche's work fits into the nineteenth-century trad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Heidegger's belief that Nietzsche is best understood as the author of a pair of ontological doctrines, the will to power and the eternal return of the same. Vattimo aims to show that Nietzsche's early interest i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can be found throughout his corpus and that it informs, and helps to explain, Nietzsche's later doctrines and writings. This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these later doctrines in a deeper way, to see their connections with his wider concerns, and thus to make greater sense of Nietzsche's philosophy as a whole. This working hypothesis guides Vattimo through his elegant exposition of the basic views of the early and late Nietzsche, from the philological beginnings and the musings on Dionysus through the so-called positivist phase of the middle period up to the philosophy of Zarathustra and the fragmented insights that bespeak the will to power. Throughout, Vattimo's intellectual agenda is to present the philosophical relevance of a cultural criticism that does not let itself be reduced to a merely literary presentation of the psychology of decadence and nihilism, or to the grand ontological-metaphysical finale that Heidegger had in mind in his monumental Nietzsche studies. As an appendix, Vattimo provides a history of Nietzsche reception in Europe that counters the narrow Anglo-American bias of much English-language Nietzsche scholarship.
  • 评说“超人”

    作者:薛晓源,金惠敏

    本书是《尼采百年解读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主要是整理、译介百年来东西方思想文化大师对尼采思想的解读,把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尼采的解读作为进一步解读尼采的文化和思想资源,吸取他们解读尼采的经验得失。 书中收录的作品包括:梁启超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不说》、王国维的《尼采氏之教育观》、陈独秀的《自主的而非奴隶的》、李大钊的《介绍哲人尼杰》、胡适《尼采》、鲁迅《关于尼采的言论选辑》等等。
  • 尼采遗稿

    作者:[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本译著由尼采论德国教育机构的未来与古希腊悲剧等20篇专题报告组成,多数是国内翻译界和哲学界尚未有人涉猎的内容。这是对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补白,其学术意义深远。其中最有现实意义的是“论德国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颇具前瞻性地批评现代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指出教育机构偏离了源于古希腊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人文主义目标,教育学方法方面的精神匮乏导致了现代教育的悲哀。而这样的批评却恰恰是现代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的反映,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