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报告文学

  • 风雪定陵

    作者:杨仕

    这是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新中国一科学考古手段发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披露了地下玄宫洞开的经过帝后棺椁及殉葬珍宝的真实情况,同时追求了这座浩大皇陵鲜为人知的建造始末和由此展开的朝野上下君臣后妃之间的无情争斗,揭示了大明帝国日暮途穷以及最后沉沦的必然趋势。作品资料翔实,笔触冷峻,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读来兴趣盎然。...
  • 西行漫记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 枪杆子1949

    作者:张正隆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正隆新著《枪杆子:1949》记述解放战争的历史。书中包括了“‘狗皮帽子’进关了!”、“虎啸津门”、“北平和平”、“长江不是三八线”、“南下——难下”、“国民党没有‘主场’”、“跨海之战”等精彩章节。主要记述了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即后来的“四野”)入关,参加同国民党之间进行的历次激战,一直打到海南岛的传奇经历。就这段峥嵘岁月,作者通过战争亲历者的眼睛,详细生动地叙述了国共双方对峙斗智斗勇的全过程,读来分外惊心动魄。而在精彩描述战争高层决策过程的同时,作者又以文学的生花妙笔,对比刻画了国共双方的诸位风云人物。诸如毛泽东、林彪、蒋介石、傅作义等等,关于他们的战略思想、具体战术、个性风采等都有着非常细致深入的着墨,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回顾过去20年,张正隆已连续出版了近十部长篇报告文学,这部书中作者依然延续了他令人欣慰的写作方式。通过他历时数年、踏遍大半个中国的深入采访,掌握了令人惊叹的丰富史料,上百名军队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切实感受——他们对战争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保证了本书写作的客观真实与充沛丰盈。作者还十分擅长运用时空交错穿插的艺术手法,回顾过往或者前瞻未来,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表现空间,而且便于对事件和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可谓匠心独运。加之本书具有民间属性的叙述客观真实,可以说是一本有血有肉的战争史书。读这本书不能不使读者震惊于我们的先辈在缔造伟大共和国的过程中是多么地艰难和崇高。
  • 雪白血红

    作者:张正隆

  • 日出国的工厂

    作者:(日)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对日本7家有特色的工厂(或服务机构)的采访录,有人体标本制造厂、婚礼馆、橡皮工厂、奶牛饲养场、西服制造厂、CD工厂和假发工厂。书中肯定了各家工厂的高效率和产品先进性,也对工业化进程中人的地位的萎缩表达了忧虑。全书文笔幽默,内容新奇,从内容到风格都不同于村上的其他作品,体现了作家的多才多艺。
  • 一百个人的十年

    作者:冯骥才

    二十世纪历史将以最沉重的笔墨,记载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劫。著名作家冯骥才以100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新版增加了初版未能完成的敏感内容,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真相。
  • 中国农民调查

    作者:陈桂棣,春桃

    这是一部透视当下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反思警世之作。作者耗时三年,遍访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作品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揭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展现了农村费税改革的艰难曲折过程。文本叙述客观真实。听作者锥心泣血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 羚羊战略

    作者:让·哈兹菲尔德

    本书荣获2007年法国美第奇奖 反映卢旺达种族主义大屠杀之后刽子手与幸存者共处的困境 “有时候,凶手们似乎要追上我们了,我们就四下奔逃,给每人都留一线生机;说穿了,我们采用的是羚羊战略。” 也许是被人性本能的暴力所吸引,《解放报》的前记者挺身而出成为这场人间惨剧的档案保管员。他书中任何内容都不会过时。每一页,每一个证据,都是对遗忘的抵挡。 ——《新观察家》 作者有种一世稀有的才能——把已经断裂、破碎的语言解救出来。 ——《快报》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刽子手还是幸存者,哈兹菲尔德没有让他们被说话。他只是让他们自己开口,甚至不去提问。他不评价,他不强迫理解。他只是写。他把我们带入心灵最幽深的黑暗之中。 ——《观点》 《羚羊战略》揭示了那些亲身经历种族灭绝大屠杀的人,无论是杀手还是受害者,他们如今面对和解的痛苦。那些想要遗忘、想逃离过去并奔赴未来的人,那些不倦地潜入沼泽地带——那躺着沾满血污和泥泞的尸体的沼泽地带的人。 ——《图文周刊》 让·哈兹菲尔德把一本新书献祭给了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他讲述了刽子手们返回家乡、与幸存者比邻而居的故事。这故事严肃、敏感,也引人争论不休。 ——《文学杂志》 译者龙云,生于1975年,四川南充人。法国巴黎四大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外交学院法语教师。擅长口译和笔译,译作有《伟人之旅》(上海人民出版社)、《丁丁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纳博科夫》(上海人民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