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电影评论

  • 看懂李安

    作者:柯玮妮

    2005 年以《断背山》一片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从《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引起国际影坛的注目,到《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站稳美国主流电影工业界,及至获得世人与票房认可的《卧虎藏龙》、《断背山》与《色|戒》--不论在华语电影界或国际影坛上,李安的专业成就已无庸置疑。然而,除了从华语出版市场上的各种书籍了解他的电影路之外,除了因他征战各影展的成绩而与有荣焉之外,同为台湾人的我们,看懂了多少隐藏在情节之间的李安?透过电影这个媒介,他究竟想说什麽?我们真的了解他在电影专业上的成就吗?而西方的专家与观众,又如何看待他的作品?这个世界,到底怎麽解读李安?本书将为你解答。
  • 七部半

    作者:李宝强

    《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介绍了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平、电影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全书分成长、创新、求索、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思想和关于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评论四部分。 于是,自1994年我得到全俄电影学院所赠的纪念塔尔科夫斯基的珍贵小书《塔尔科夫斯基:开端与道路》之后,就试着译出了其中的《导演艺术讲义》。除了全俄电影学院1994年出版的《开端与道路》外,在我看到的资料中,还有1991年莫斯科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和他的世界》及图洛夫斯卡亚所著的《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这两《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书中较为全面准确地介绍和分析了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平、电影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因此我萌发了介绍塔尔科夫斯基的愿望,上述三《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是《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的主要资料来源。又承蒙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的愿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编译此书的过程中,我有幸受到了富澜先生执手的帮助,他学风严谨、知识渊博,使我受益匪浅。我深知像我这样从“文化断裂带”挣扎过来的人自身营养的先天不足和实现愿望的艰难,如果我能把老一辈辛勤耕耘的精神和扎实深厚的经验学习过来,就能不负先生的重望和教诲,实现自己的夙愿——和所有爱好塔尔科夫斯基的朋友们一起欣赏他的影片和认真思考他的艺术真谛。
  • 伯格曼论电影

    作者:英格玛・伯格曼

    伯格曼论电影,ISBN:9787563340088,作者:(瑞典)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著;韩良忆等译
  • 集体回忆·特吕弗

    作者:梁良,陈柏生 主编

    本书以法国著名新浪潮导演特吕弗(1959-1984)为主要对象。分特吕弗其人、特吕弗其事、特吕弗其文、特吕弗其影等几大章节,全方位地介绍这位导演的生平作品与风格,配以多幅剧照及生活照,堪称特吕弗大全。 前言:永恒的特吕弗 序言:我与特吕强结的缘 第一章:特吕弗其人 第二章:特吕弗其片 第三章:特吕弗其文 第四章:特吕弗其书 第五章:特吕弗其迷 第六章:珍藏特吕弗 附录:本书作者简介(出场序)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作者:董冰峰

    1975年11月2日,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PaoloPasolini)伤痕累累的尸体在罗马郊外的海滨被人发现。他的生命结束于一次夜晚的寻欢,结束在一名17岁男妓的乱棒下。他的死留下诸多疑点,迄今仍是神秘的谜团,有人猜测这是有计划的政治暗杀,有人哀叹这是一场艺术的殉难,文化的仪式。帕索里尼曾希望自己的尸体上混合着白色的精液与殷红的鲜血,竟然一语成谶。而此时,距离他完成电影《萨罗:索多玛120天》(以下称《萨罗》)仅仅数周,那部渗透着彻骨绝望的冰冷影片,似乎是他给世界留下的黑色遗嘱,这巧合中传递的死亡讯息令人毛骨悚然。 但还有谁比帕索里尼更适于将萨德的这部千古奇书搬上银幕呢?《萨罗》的副标题是"浪荡子帮",萨德和帕索里尼就是各自时代"浪荡子"的标本。他们都倡导身体革命瓦解所谓文明价值观,任由欲望奔流、释放情色想象的放浪不羁行为难以见容于社会,萨德被指控对多名女子猥亵、虐待,前后遭监禁28载,帕索里尼则因为其作品内容伤风败俗被起诉达33次。他们是世俗的背叛者,是魔鬼的异教徒。 但是,经历了二战的历史性地震、在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思想中浸染过的帕索里尼毕竟不同于大革命时代的没落贵族萨德。他的人生、他的个性充满了矛盾对立:父亲是法西斯军官,母亲却是坚定的反纳粹者;他在1947年加入共产党,两年之后因同性恋身份被开除,但他终生以左翼自居并深受葛兰西影响;他认为生活的神圣特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宗教之中,而是存在于生命本身,他选择和所有的宗教断绝关系,他那种神圣与亵渎并置以创造诗意的颠覆性美学招致教会的谴责乃至监禁,然而《马太福音》却为他赢得了梵蒂冈的奖章。本质上他是流氓无产阶级之子,常年与强盗、小偷、妓女等社会边缘人相伴。他诅咒消费主义和工业制度,向往农业文明下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感性世界,究其一生,他都在寻找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失落的纯真。所以,他用方言写诗,用小说记录社会底层的贫民生活,用影像重现古老的原始神话。 作为诗人、剧作家、理论家、先锋小说家、色情期刊专栏作家,电影对于帕索里尼只是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他在处女作《乞丐》中就高声宣布:"审判日来了!",而到最后一部作品《萨罗》直书地狱图景,14年电影之旅犹如一条毁灭之路,《萨罗》之前"生命三部曲"中洋溢的享乐主义与对欲望的热烈讴歌似乎只是回光返照中一曲最后的挽歌。 由《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和《阿拉伯之夜》组成的"生命三部曲"重返情欲奔放、生命力张扬的前工业社会,活色生香的性爱描写、嬉皮笑脸的幽默风格与通俗易懂的故事令影片创造了帕索里尼始料未及的高票房。商业成功却促使他认识到这种表现形式并没有引发本能解放与身体革命,反倒迎合了大众对肉体的剥削性消费。于是他公开表示对这种类型的弃绝:“就算我想继续拍这种电影我也无能为力,因为现在我如此憎恶新一代意大利青年的身体和性器官。”他哀叹着年轻人中人性的缺失,哀叹着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已然不存在。 《萨罗》就是一次彻底的翻转。他摒除了“生命三部曲”中性欲的快乐,赤裸裸地呈现无政府主义的性暴力对身体的残酷迫害。编剧塞奇奥·西提甚至建议应该将那种对牺牲者——亦即意大利青年——无力被动性的仇恨带到影片中。他采用最恶心的方式表达了对消费哲学的刻骨敌视,消费者产生粪便,又吃下/消费自己的粪便,于是人的身体变成自我封闭的系统,工业机器上的一环,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生产/消费的都不过是垃圾。 帕索里尼把影片的背景设置在意大利法西斯统治末期暗无天日的萨罗共和国,从而在消费主义、法西斯主义与性暴力之间寻找内在一致性。对于他,这一改写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弟弟正是在附近的山区参加游击队而牺牲,他本人也曾在那边被法西斯逮捕。作为意大利历史上最黑暗的一章,纳粹在萨罗统治期间,7万人惨遭杀害,4万人被截肢,无数妇女、少年被强奸或鸡奸。影片中有贵族、司法、神权等组成的统治阶级,有士兵组成的暴力机关,有严格的法律,甚至还有被统治者的告密揭发,宛如一个微型国家。城堡内几何学式的布景设计,追求整齐对称,象征着权力制度的森严。法西斯政治与影片中的性政治有相同的权力结构,都是将人类身体对象化后无节制地滥施权力。摄影机固定地记录城堡中发生的所有骇人事件,犹如不动声色的注视,纪录片式风格令影像内容更加让人不安。摄影机对暴行总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让其发生在画面之外,让观众发挥想象力比直接展示更可怕。当影片结尾的大屠杀用距离感和无声音强化效果时,画面的刺激性达到了触目惊心的顶峰。 这不只是一篇回溯法西斯时代的历史批判论文,帕索里尼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每位观众。吉尔·德勒兹认为“在《萨罗》中,不存在外面的世界”。影片把观众完全囚禁在封闭世界中,死亡是惟一可能的反抗形式和逃脱途径。观众只能与四位施暴者认同,观众的目光与他们的视线牢牢绑定,或者由他们在画面中出场与观众一起注视着被施暴的身体,或者通过他们的主观镜头直接代表观众的凝视。这种策略坚决破坏观看快感的产生,当观众无法通过他们自己的眼睛观看从而攫取愉悦,仅仅被强迫见证恶行。观众可以观看,却不能享受这种观看——与影片中的受虐者处于相似的境遇中,他们可以有性行为,却不能享受性爱。正如罗兰·巴特所指出,帕索里尼采用了施虐狂策略把攻击矛头对准了观众。以萨德之名,在帕索里尼的无情逼视下,我们无处藏身。我们,也是那兽性狂欢中的一分子。 由此《萨罗》也显示了高度自反性,它如此深刻地反省了电影叙事中的权力关系。帕索里尼通过“生命三部曲”发现了零散故事的交织关系衍生力量,而萨德小说复杂又极其秩序化的结构正具有这种令他痴迷的形式美感。但他最终从叙事美学上升到叙事政治学,片中的妓女用叙述故事来激发性欲,类比着电影导演对于叙事的迷恋。掌握了叙事权力的人可以成为施虐者,令观众接受酷刑,乃电影叙事机制的暴政性。 或许这亦是萨德与帕索里尼的不同。萨德小说的核心是快感,残忍暴行和死亡愿望作为性快感的组成部分出现,小说中的一位主人公声称建立在理智之上的恶行“是真正的精神享乐,它点燃了所有的激情”。而帕索里尼的电影则主要关于权力、死亡和堕落,他排斥快感。对于他来说,这已经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虐恋,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虐恋是性爱游戏,并不涉及造成身体伤害的暴力。显然,《萨罗》中的施虐早就超出了虐恋的范畴。在帕索里尼看来,这是一场权力的纵容与暴力的专政。在电影中,一切都与权力密切相关,至于快感在影片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生产,一种是自慰,而更多的时候是掌权者实现惩罚、虐待、折磨的过程中,这些掌权者都是性无能者或者至少无法通过直接的途径获得性快感。 帕索里尼不似萨德般决绝地离经叛道,他给影片留下了一个暧昧的结尾:两位士兵随着收音机曼妙的旋律跳起舞,轻松地谈到自己的女友,在经历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之后,这一刻如此平静而温暖。你可以将它视作帕索里尼内心深处一丝悲悯的不忍,给了我们一线生机和希望;你也可以把它看成帕索里尼最后凄凉的叹息,历史惨烈的一页被翻过,刽子手身上血迹未干,生活的齿轮又开始转动,如同资本主义工业机器还在不停运转,罪恶被悄悄掩埋,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帕索里尼说:“真正的残酷来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质使人恐怖。”萨德在他的体内,一如卡尔维诺所言:“萨德在我们体内。”
  • 谁在敲我的门

    作者:[美] 劳伦斯·S. 弗里德曼

    马丁•斯科塞斯,这位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的美国殿堂级导演。其作品类型丰富多样,善于以极具争议性的现实主义视角撕去人类的伪善面具,用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凸现一个暴力的、扭曲的、充满人性困惑的世界。本书以其早期经典影片为论述案例,从描写纽约黑帮的《穷街陋巷》、《好家伙》,诙谐幽默的《喜剧之王》,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纯真年代》,到在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议的《基督最后的诱惑》……文本风格轻松幽默,声情并茂地呈现了影片的精彩片段,同时也揭示出斯科塞斯作品的精神本质。 本书对“美国最好的和最诚实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对斯科塞斯的赞誉)作了生动的、信息量极其丰富的描述。 ——《图书馆学报》 本书是我们能想象得出的对斯科塞斯作品的最佳解读。 ——《波士顿图书评论》 语言幽默,叙事清晰,即便是没有看过影片的读者也能够轻松阅读。字里行间不乏点睛之笔,每每阅读至此,不觉莞尔——这便是阅读的乐趣。 ——编辑推荐
  • 英格玛·伯格曼

    作者:[法]雅克·奥蒙

    每个人都至少看过一部伯格曼的影片——因年龄和对电影的热爱程度而异。他于二战之后开始拍电影,初期作品(《莫妮卡》、《夏日游戏》)打上了现实主义印记,表现的是年轻人的激情,从《第七封印》和《野草莓》开始,其作品变得更加复杂、深沉,并在《沉默》、《假面》和《激情》这些杰作中达到了最具个性的表现形式;而在《芬妮与亚历山大》之后,伯格曼又回到了更古典的形式,但在情感表达方面,始终无人超越他。 若要研究伯格曼,必须直面他作品的多样性,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其非同一般的执着性和近乎执迷的一致性。其实,正如很多伟大的创作者一样,伯格曼只不过在述说他自己的故事,情感经历非常丰富的童年是他汲取剧本素材、获取表现情感的影像的来源。从早期少作——该时期的作品虽然有时显得不成熟但已隐含困扰伯格曼的重要主题——到成熟时期的伟大作品和晚期绚丽的古典主义作品,存在着同样的张力:当然,这首先是他作为导演(指导男、女演员)而感受到的张力,但也是一个有预见力的人的张力——他一生都在想着通过他的作品来接纳、理解并解释一直缠绕着他的影像。 伯格曼创作了纪实性与奇幻性相结合的传奇故事,同时,他还创造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影像,他更是欧洲风格的艺术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想着锤炼、完善或改变他的电影艺术的定义。伯格曼也许从不是“现代的”,但他无疑永远是他的观众们的同代人。
  • 许鞍华说许鞍华

    作者:邝保威 编

    许鞍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矢志不渝奋斗不止,是华语影坛独树一帜、成就卓著的女性作者。本书全面剖析她的创作生涯与作品特色,共分两大部分:上编由许鞍华自述从影以来的创作经历,并对每部作品的优劣得失做出自我检讨;下编由许鞍华的创作同仁、昔日搭档畅谈对与许鞍华合作的印象,并收录了多位香港著名文化学者、电影学者及影评人如金庸、关锦鹏、关本良、罗卡、石琪、卓伯棠、李焯桃等,对许鞍华其人其作(包括创作类型、叙事方法、音画语言、电影结构、女性身份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 贾想1996—2008

    作者:贾樟柯

    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发行其间还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贾樟柯的第一本电影专著,该书汇集了贾樟柯从影十二年里所写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讲,对谈实录。 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作者:保罗·奥巴迪亚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主要内容: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最新的一部影片(《对她说》[Parleavecelle],2002)于前一部影片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拍摄末期开始拍摄。这部影片结束时出现了一个幕布,上面写有“献给全天下所有女性”的题词,明显具有戏剧色彩的幕布让人马上联想到胡玛--玛努埃拉的朋友(《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的人物)所出演的那部戏剧。《对她说》的头片是平娜·鲍希的一场芭蕾舞剧,一个过道上有两个女人,一次次地撞向舞台上的一块隔板,她们似乎在梦魇中,无法摆脱这种盲目的运动。其中一个在向前摸索,周围有许多椅子,而一个男人正为她清除道路上的椅子,以免她被绊倒。
  • 野生金基德

    作者:[韩] 金基德,[韩] 郑圣一

    金基德,这位韩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如何从“草根一族”一步步成为韩国媒体眼中的“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如何“高效率”地制作“低成本”且获国际大奖的影片?成功的诀窍是什么?……金基德导演和多位韩国著名影评人、明星将在书中为读者一一解惑,展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金基德 。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内容丰富翔实:第一部分“金基德如是说”,金基德动情自述他从韩国社会最底层到“当今韩国电影的国际代言人”的艰难历程;第二部分 “阅读金基德 ”,韩国资深影评人对金基德作品的深刻解读,以此透视金基德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众说纷纭金基德”,曹在显等著名韩国影星及金基德剧组成员披露拍摄细节,从中得以窥探金基德在片场的独特处理手法;第四部分“附录”中包括金基德的研究资料,以及金基德第一部获奖剧本《擅自穿越》——金基德作品的本源。
  • 非常罪,非常美

    作者:毛尖

    《非常罪 非常美》以优美的电影语言和凝练的文笔,重现了20世纪电影的画面之美,构筑了一部发狂电影浪漫史。书中的文章像一部纸上进行的电影,细腻地展现了异域的风情万种。毛尖让自己内心和演员、导演的内心交叉重叠,叙述着电影世界带罪的美,在毛尖的笔下,那个时代和爱情付出的沉重代价,都化作了无声的泪痕。
  • 日本情爱电影

    作者:张狂

    日本对“情爱电影”似乎情有独钟,一度出现过世界顶级的情爱电影大师。《日本情爱电影》分迷情篇、奇情篇、狂情篇、纯情篇对“情爱电影”进行了评论。
  • 导演小津安二郎

    作者:[日] 莲实重彦

    构成小津电影魅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将人们的目光从固有的小津风格的神话中解放出来,使小津在当下复活。以小津诞生百年为契机,作者增写了三章的内容。本书还收录了作者与著名摄影师厚田雄春和《美人哀愁》的女主角井上雪子的访谈等其他资料。
  • 亚洲背景下的日本电影

    作者:四方田犬彦

    《亚洲背景下的日本电影》摒弃了电影史内部研究的传统视点,将日本电影放在韩国、朝鲜、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这些东亚电影的更大的范围中重新考虑,超越了单单只是比较影片之间的类似或探讨他们的影响关系等层面,在20世纪近代史流变中,验证电影在这些区域所起到的作用。
  • 小津安二郎的艺术

    作者:佐藤忠男

    印1000册。
  • 七武士

    作者:[美国] 琼·梅林

    “一曲献给日本精神的挽歌” 《七武士》(1954)或许是最伟大的动作片、一部技法上的杰作,在描绘动作和暴力方面无与伦比,然而,在声音和强烈感情之下,更流淌着对一种逝去的高贵的哀悼。 《七武士》中,整个社会处在势不可挡的转折的边缘。很多人认为黑泽明的这部名作是日本电影的重要成就,它是一部史诗,再现了16世纪日本黩武主义衰落所导致的文化动荡,同时也回应了美军占领日本之后产生的影响深远的文化转折。 本书作者将《七武士》放置在它诞生的语境中进行讨论,以日本电影和黑泽明的职业生涯为背景对其加以定位。她在中世纪的历史中探索构成影片的源流,也考察了黑泽明书写这部挽歌般的史诗时所运用的令人惊讶的视听语言。
  • 宫崎骏的感官世界

    作者:沈黎晖,尹丽川

    1943年,一个日本孩子在电影院看了一部来自中国的动画,深受触动,决心创作出日本的动画世界来,于是,历史的第一页揭开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股更强烈的旋风-宫崎骏。
  • 地狱中的爱神

    作者:杰克·亨特

    《地狱中的爱神:日本另翼电影史》却用理性和严肃的学术态度详细地对它进行了解析。全书以日本桃色电影的发展史为主线,分八章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桃色电影,并重点分析了几位重量级大师如若松孝二、大岛渚、佐藤寿保、中野贵雄等的主要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第一次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从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层次剖析了这一类型的电影在日本兴盛的原因以及特性。是一部电影艺术以及日本后现代文化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日本映画惊奇

    作者:汤祯兆

    日本电影达人汤祯兆以民间学者的低空姿态以及高远的视野,结集了他十余年来的研究精华,呈现了日本电影的壮丽画卷。 汤祯兆自述:“我对技术性的匠意一向不太感兴趣——那是工具,对人性的敏锐深入思考才令人迷醉……”在此思想统摄之下,阿汤博采大家之长,深入探索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以民间学者的低空姿态达至高远的视野,带来重新发现日本电影的惊喜。 本书见证了汤祯兆漫长的日本映画观影岁月,当中既有他对日本映画的执迷(这于亦是影迷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幸福),亦有积累多年的知识与洞察。书中内容丰富,涉及的导演与作品在当代日本都是举足轻重与深具影响力(当中还包括不少影人影事)。既横览电影以及日本当时历史与流行文化情态,电影工业生态之转向;亦纵观个别导演之从影流变及至有关代与代之间日本导演的相互影响。深厚的背景知识与主题选材分析,建构了一本如此斑斓丰富的日本映画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