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钱理群

  • 丰富的痛苦

    作者:钱理群

  •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

    作者:钱理群

    本书命名为《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分为四卷,分别题为《心灵净土》、《情系教育》、《脚踏大地》和《搅动灵魂》。这显然是要呈现退休以后最近这两年多的我的精神结构和生命存在状态。——作者在即将出版的《我的精神自传》里,曾经说过:我的所有文章,“对外部世界历史和现实的追问,都最后归结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逼视,对自我存在的历史性分析和本体性追问:我是谁?我何以存在与言说?”也许是因为退休,人在边缘,也就有更多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来审视自己,调整与完善自己。 回顾自己的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能够回到燕园,直接受到承接了“五四”传统的一代学人的精神熏陶与学术训练。 本书为钱理群的心灵的历程,共分四卷,分为:心灵净土、情系教育、脚踏大地、搅动灵魂。
  •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

    作者:钱理群,刘铁芳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分三辑,每辑选十一篇文章,所选文章以“乡村文化和教育的重建”为核心展开。从现象、问题到观点、解决方法,本书较系统和立体的呈现了当前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状态。面对目前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现状,本书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展示了实践者的行动力和面临的阻碍以及困境。书稿以宏观、大视野的思路使读者认识到:乡土文化和乡村教育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每一个人。 本书选文的作者几乎遍布涉及到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各个领域,体现了文化包容的精神,客观上也使本书可以全面而真实的展现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现状和整个社会对它的认识与思考。
  • 钱理群读周作人

    作者:钱理群

    《钱理群读周作人》内容简介:周作人是谁?今天的年轻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简单而明确的:他是一个作家,最后成了汉奸,堕落了。但对于二、三、四十年代的年轻人,回答就不会这么干脆了。
  • 静悄悄的存在变革

    作者:钱理群

    “静悄悄的存在变革”是作者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此后,作者在不同场合反复呼吁、强调。全书围绕教育、学术、民间思想、农村变革、社会思潮和鲁迅研究等主题展开条分缕析的阐述。这其实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直坚持的教育、学术和民间活动的一个认识上的提升。作者旁征博引,思想纵横捭阖,洋溢着思想的光芒,发人深省。作者所倡导的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变革模式,其背后的理念不仅深刻,而且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本书在沿袭了作者以往著作风格的基础上,更结合当下的热点进行了剖析,是思想性、现实性兼得的力作。
  • 岁月沧桑

    作者:钱理群

    本书系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作者选择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重要、典型的作家、学者在1949年至1970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命历程为观照对象,通过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们在时代的大转型大变动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透视其个人性格、理想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交流激荡,重现了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命运遭际、幽隐,以及精神的尴尬与波澜,检讨了历史经验得失及其包含的启示。
  • 与周氏兄弟相遇

    作者:钱理群 著

    《与周氏兄弟相遇》内容简介:回顾我的人生轨迹与治学之路,最有意义的,大概就是和周氏兄弟——鲁迅与周作人的相遇。早在中学时代就读鲁迅作品,在大学期间,又把新出版的《鲁迅全集》通读了一遍,但许多地方都读不懂。真正读进去,并且有了自己的体会,是在“文革”后期。中国与自己都走到了绝境,在极度的苦闷中,和一群年轻朋友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自己向何处去”时,与鲁迅相遇了。我的第一本鲁迅研究专著《心灵的探寻》就是这次相遇的产物,《与周氏兄弟相遇》第一篇《“多疑”、“尖刻”中的现代智慧》就是其中的一篇。第二次相遇,是在2000年我遭遇了一次全国性的大批判,大病一场以后,又有了一次绝望的生命体验,并且有了《与鲁迅相遇》,这里选了《鲁迅和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这一章。记得在这书的《开场白》里还讲过这样一番话:“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时,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疑惑,甚至感到了绝望,这时就走近鲁迅了。”——这当然只是个人经验之谈。而且我的经验也不全是如此:在我退休以后,又出现了一次研究、言说鲁迅的高潮,也可以说是第三次相遇。但这一次我的心境就很难用“绝望”来简单概括。
  •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

    作者:钱理群

    “中国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怎么办?”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超越教育而言教育”,内心深处始终情系教育。本书即为其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全书首辑历陈作者参与中国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展示“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次辑进一步提炼“真正的教师”坚守的韧性与智慧。作者长期对中国教育保持清醒的思考与批判,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
  • 我的精神自传

    作者:钱理群

    本书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本书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被《中华读书报》等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 幸存者言

    作者:钱理群

    《幸存者言》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出生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作者:钱理群 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限选课.是属省管课。考试由广东电大的支持教师负责,本课程以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为基本教材。文学史知识不是本课程的重点,却是学好本课程的前提;也就是说,它是在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及本科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分析文学作品能力,进行审美教育的。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的是非中文系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
  • 鲁迅入门读本

    作者:鲁迅 原著,钱理群 选编导读

    编辑推荐 ※《鲁迅入门读本》(鲁迅原著,钱理群选编导读)卖点 ①[通俗+经典]鲁迅最佳普及本 ——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人文读物 ②"怎样读鲁迅":一堂献给所有中国人的鲁迅公开课,一次追寻真实鲁迅的元典之旅 ③活在当下的鲁迅 ——超越刻板印象,还原有血有肉的真鲁迅 ④权威选编、导读 ——钱理群:首席鲁迅专家 ⑤内附9幅漫画大师丁聪专为鲁迅绘制的精彩漫画。书中照片均由周令飞先生(鲁迅长孙)合法授权。 《鲁迅入门读本》(鲁迅原著,钱理群选编导读)。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鲁迅研究者,鲁迅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传递者,钱理群教授一直把“研究和传授鲁迅”作为自己的职责。《鲁迅入门读本》是钱理群教授研究及向青年人传授鲁迅的心得,原本是为台湾清华大学学生开鲁迅公开选修课而准备的教材,在台湾公开出版后,引发年轻学子追寻鲁迅精神的一股潮流。 钱理群教授研究了一辈子鲁迅,数十年乐此不疲。《鲁迅入门读本》返璞归真,抛开学术论文的做法,从原始文本入手,通过精选、导读、赏析鲁迅的经典文章,带你轻松进入鲁迅的精神世界,发现一个真实的、完整的鲁迅,实为当代青年阅读鲁迅的首选之书。 内容简介 《鲁迅入门读本》——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鲁迅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原典。作为集中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与我们是极为贴近的。当下读鲁迅,你仍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今中国的问题而振聋发聩,同时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 也就是说,鲁迅是活在当下中国的,在钱理群教授的引导下,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国民,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随之,你会发现,与刻板印象中那个拗口的、冷冷的、尖刻的斗士不同,鲁迅的内心充满了对每个中国人的爱与悲悯。 本书是钱理群教授数十年的心血成果,书中以经典文本导读的形式,赏析、展示了鲁迅代表作品,犹如一门精心准备的鲁迅公开课,带你走进大师的心灵,再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 我有一个机会,来台湾地区为“清华大学”本科学生开一门鲁迅选修课,《鲁迅入门读本》即是为这门课准备的教材。现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的朋友又将其公开出版,使它能和更多的台湾年轻朋友见面,我是非常高兴和感激的。
  • 1948:天地玄黄

    作者:钱理群

    本书选取1948这个典型年度作为切入点,从历史细节和个体生命感受入手,通过勾陈梳理大量时人日记、著作、报刊资料、后人回忆等,细腻还原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及胡适、冯至、朱自清、沈从文、萧军、胡风、丁玲、赵树理等个体的处境和心理。
  • 论北大

    作者:钱理群

    本书乃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经年论北大之文章合集,亦为先生与北大半生因缘之文字见证。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钱先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之期许,为之歌哭,为之浩叹,为之神伤……发而为泣血之论,激切之语。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如是,方可体会先生辛辣文字背后的热诚与温情。 本书虽说论的是北大,但又不止于北大,所谓北大者,当是中国一象征耳。先生虽已离开北大,仍念兹在兹,本次文章结集盖为即将到来的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当然,这是一个北大老教授个人的纪念,民间的纪念,无关乎庙堂之堂皇与威严。
  • 梦话录

    作者:钱理群

    “当下中国需要讲什么,我能讲什么”,面对经济的崛起、民族主义的高涨、消费主义的漫延、各类思潮的悖谬,钱理群先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沉潜在社会深处,观察当下,思索未来,分析我们正面临的大转折。他提出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价值建设、生活建设等四大主张,正是今日中国的刚性需要,显现了一个人文思想家的深刻洞识与全局性关怀。钱先生从校园到社会,从书斋到企业,从大陆到台湾,每次登台演讲,都融合了专业发现与现实省思,主张一以贯之,震撼了无数的听众。这部讲演录,与其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毋宁说是一个当下社会人生的最切实的指引。
  • 贵州读本

    作者:钱理群 戴明贤 封孝伦/主编

    《贵州读本》首倡把地域文化的教育引进语文教育,但它提出的理念却明显超出了地域文化。那就是: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编者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精神建设的大问题。《贵州读本》只是一个开始。 读点:贵州山水、贵州风情、贵州文化,在很感性的文字中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如编者所言,它是弱势文化描写自己的一个尝试。
  • 世纪心路

    作者:钱理群

    从陈独秀到胡风,将从“五四”到解放前的现代作家做典型分析。在钱理群的心中,早在1997年就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研究设想,但只完成了《1948:天地玄黄》和《我的精神自传》两种,关于1949年以前的作家“心路”,暂时还没有合适的著作。这本书就将他这部分的计划完成,通过散见各书的个案汇编入本书之内,的确拉出了一条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心灵线索。而选择作家来代表知识分子,不仅是因为作者的专业是研究文学,也与他对作家的体认有关。在钱理群看来,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理,都更复杂,更敏感,也更脆弱”,“他们是民族的思想者,永远的精神的,文学的探索者,具有更丰富的,自由无羁的想象力”,他们身上所显示的“心路历程”就更具感性,蕴含着更为复杂、丰富的生命内容,也更能融入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
  • 乡风市声

    作者:钱理群

    乡风与市声,似乎是古已有之的;在我们所说的二十世纪散文里,却别有一种意义:它与中国走出自我封闭状态,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现代化的历史息息相关。随着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出现,人们听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喧嚣的“市声”。在广大农村,尽管传统“乡风”依在,但小火轮、柴油轮毕竟驶进了平静的小河,“泼剌剌地冲打那两岸的泥土”,玷污了绿色的田野,无情地冲击、改变着旧的“乡景”与“乡风”(茅盾:《乡村杂景》)。理论家们、历史家们在“乡风”与“市声”的不和谐中看到了两种文明的对抗,并且慨然宣布:这是两个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的旧中国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新中国之间的历史大决战,它们的消长起伏,将决定中国的命运,等等。   但中国的作家,对此作出什么反应呢?一个有趣而发人深省的现象是:当作家们作为关心中国命运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作理性思考与探索时,他们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站在现代工业文明这一边,对传统农业文明进行着最尖锐的批判,其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历史学家与理论家们。但当他们作为一个作家,听命于自己本能的内心冲动,欲求,诉诸于“情”,追求着“美”时,他们却似乎忘记,前述历史的评价,而几乎是情不自禁地对“风韵”犹存、却面临着危机的传统农业文明唱起赞歌与挽歌来———这种情感倾向在我们所讨论的描绘乡风市声的现代散文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大概是因为现代散文最基本的特质乃是一种“个人文体”,最注重个性的表现,并“以抒情的态度作一切文章”(周作人:《杂拌儿·题记》)的缘故吧。而本能的,主观的,情感、美学的选择,是最能显示中国作家某些精神特质的;我们正可以从这里切入,对收入本集中的一些散文作一番考察。   请注意下面这段自白———   “生长在农村,但在都市里长大,并且在城市里饱尝了‘人间味’,我自信我染着若干都市人的气质;我每每感到都市人的气质是一个弱点,总想摆脱,却怎地也摆脱不下;然而到了乡村住下,静思默想,我又觉得自己的血液里原来还保留着乡村的‘泥土气息’”。   说这话的正是中国都市文明第一部史诗《子夜》的作者茅盾。这似乎出人意料的表白,使我们想起了一个文学史的重要现象。许多现代中国作家都自称“乡下人”。沈从文自不消说,芦焚在他的散文集《黄花苔》序里,开口便说:“我是乡下来的人。”李广田在散文集《画廊集》题记里也自称“我是一个乡下人”,并且说:“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就是现在,虽然在这座大城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像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想着,假如我所写的东西里尚未能脱除那点乡下气,那也许就是当然的事体吧”,李广田还提出了“乡下人的气分”的概念,以为这是他自己的以及他所喜欢的作品的“神韵”所在。大概用不着再多作引证,就可以说明,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的农村社会及农民的那种渗入血液、骨髓的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审美情趣不同程度的“乡土化”,无以摆脱的“恋土”情结等等。这种作家气质上的“乡土化”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并且是现代文学发展道路的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是我们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不可忽视的。   当然,无论说“乡土化”,还是“恋土”情结,都不免有些笼统;它实际包含了相当丰富、复杂的内涵,是可以而且必须作多层次的再分析的。说到“乡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京(北平)的风貌;最能显示中国作家“恋土”情结的,莫过于对北京的怀念。在人们心目中,北京与其是现代化都市,不如说是农村的延长,在那里,积淀着农业文明的全部传统。土生土长于斯的老舍这样谈到“北京”———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草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老舍在北京捕捉到的,是“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的温暖,安稳,舒适的“家”的感觉;所觅得的,是大“自然”中空间的“自由”与时间的“空闲”;“家”与“自然”恰恰是农业传统文明的出发与归宿。这正是老舍这样的中国作家所迷恋、追怀的;老舍把他对北京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是内含着一种“寻找归宿”的欲求的。   另一位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他在同为古城的扬州,苦苦追寻而终不可得的,也是那一点田园的诗意,他一再地吟诵“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觉得这里“荒凉得连感慨都教人抒发不出”,是充满着感伤情调的。具有艺术家敏感的丰子恺从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四次变迁里,也发现了传统的恰如其分的,和谐的“美”的丧失,与此同时,他又感到了“营业竞争的压迫”与他称之为“世纪末的痼疾”———与传统诗意格格不入的“颓废精神”的浸入,他以为这是“时代的错误”,因而感觉着“不调和的可悲”。正是由这不可排解的“失落感”,形成了现代散文的“寻找”模式———寻找失去了的过去,寻找一去不返的童年,寻找不复重复的旧梦……既是题材,又是结构,更是一种心态,调子。   可以想见,这些已经“乡土化”了的、怀着不解的“恋土”情结的中国作家,一旦被生活抛入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会有怎样的心境、感觉,他们将作出怎样的反应。于是,我们在描写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的一组散文里,意外地发现了(听见了)相当严峻的调子。尽管角度不一:有的写大城市的贫民窟,表现对帝国主义入侵者盘剥者的憎恨(王统照);有的写交易所“小小的红色电光的数目字是人们创造”,却又“成为较多数人的不可测的‘命运’”(茅盾);有的写夜上海赌场的“瞬息悲欢,倏忽成败”的人生冒险,以及“冒险中的孤独”(柯灵)……,但否定性的倾向却惊人的一致。只有周作人的“否定”别具一种眼光;他不仅批判上海“文化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更发现“上海气的基调即是中国固有的(封建传统文化的)‘恶化’”(《上海气》);他是希望实现中国文化的真正现代化的。柯灵的《夜行》也是值得注意的。他似乎发现了别一个宁静的夜上海;据说“烦嚣的空气使心情浮躁,繁复的人事使灵魂粗糙,丑恶的现实磨损了人的本性,只是到了这个时刻,才像暴风雨后经过澄滤的湖水,云影天光,透着宁静如镜的清澈。”但当他到街头小店去寻找“悠然自得的神情”,“恍惚回到了辽远的古代”的感觉时,他就于无意中透露了他向往的依然是一个“城市里的乡村”世界,他醉心的仍旧是传统的“静”的文明。真正能够感受与领悟现代工业文明的“美”的,好像唯有张爱玲;尽管茅盾也曾宣布“都市美和机械美我都赞美”,但这大多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张爱玲却是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应和现代大都市脉搏的跳动的。只有张爱玲才会如此深情地宣称:“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这里传达的显然是异于“乡下人”的现代都市人的心理状态与习惯,但再往深处开掘,我们又听到了如下心理剖析———   “我们的公寓邻近电车厂,可是我始终没弄清楚电车是几点钟回家。‘电车回家’这句子仿佛不很合适———大家公认电车为没有灵魂的机械,而‘回家’两个字有着无数的情感洋溢的联系。但是你没看见过电车进厂的特殊情形罢?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子的铃:‘克林,克赖,克赖!’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刷洗他们。……有时候,电车全进了厂了,单剩下一辆,神秘地,像被遗弃了似的,停在街心。从上面望下去,只见它在半夜的月光中坦露着白肚皮”(《公寓生活记趣》)。
  • 语文教育门外谈

    作者:钱理群

    《语文教育门外谈》主要内容: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广泛讨论中,钱理群先生成为一个关注的中心。《语文教育门外谈》系第一次辑录钱理群先生关于语文教育和青少年素质培养的精彩论述。见解锋锐而新颖,语言优美,为当今思想界、教育界一别开生面的作品。 编写了《语文教育门外谈》后,有如释重负之感:生命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却不免有些怅惘:付出太多,收获却有限。特别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太大的建树,说的多是常识。但在我们这里,回到常识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本讲恢复常识的书因此就有了价值:这也是令人感慨的。